新書推薦: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編輯推薦: |
观念摄影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呈现的一种摄影形态,它在现代摄影对表现形式多样化和化探索的基础上,介入了对当代各种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讨论,并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多地从拍摄照片进入制造照片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将艺术家的观念通过和社会的对话进入当代生活。
|
內容簡介: |
当代观念创意摄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众说纷纭难以给出准确定义的话题。首先是“当代”,这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因此,它是从“现代”延伸而来的。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出现了与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不同面貌的现代艺术,它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不再以写实的风格为主,而是体现艺术家个性的观念和形式语言,从而让“现代艺术”成为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
随着时间延伸到20世纪70年代,“当代艺术”在时间的轴点上自然登场。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和平繁荣时期。市场经济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模式,商品意识渗入了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政治和军事两大阵营的存在,冷战促使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深入把握,产生了以当代原子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思想认识领域则创建了三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这些重要的变化无一不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面貌,也自然影响了艺术的进程。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让许多人陷入了认识危机之中。现实生活中各种观念所发生的纠缠、碰撞、摩擦,也让艺术家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局限于“现代艺术”中形式的探索和更新,更重要的必须面对现实,进入话题。这些通过艺术进入的话题,包括国家、宗教、种族、身份、记忆、身体、社会性别、欲望等等,几乎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让艺术和当代社会形成了更为有效的互动。因此,衡量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也就是看艺术是否能够对社会敏感话题进行讨论,从而更强化了艺术的当代性。
|
關於作者: |
林路,男,1956年6月出生于上海。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9年、2001年获得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国家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举办过多个个人摄影展,具有丰富的策展经历。主攻摄影理论,已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90多本,约600多万字,其中多部著作获得奖项;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其中多篇获得奖项,包括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论文章二等奖。
|
目錄:
|
前?言
章 挪用——延伸经典
1.双重影像叠加 / 08
2.跨越时空的装束置换 / 09
3.用身体向绘画致敬 / 10
4.营造荒诞的历史场景 / 11
5.“即将揭幕”作为背景 / 12
6.静物、肖像和碎片 / 13
7.日常生活的视觉并置 / 14
8.从跳蚤市场拿来的《用品》 / 15
9.跨时空的魔幻现实主义 / 16
10.异质同构的风景 / 17
11.对书籍的改造和影像的呈现 / 18
12.向经典的《美国人》学习 / 19
13.用自己的身体和历史对话 / 20
14.对名作的再创作 / 21
15.通过摄影再现绘画魔力/ 22
16.营造社会含义的影像蒙太奇/ 23
17.如同电影的威尼斯1943 / 24
18.一张照片追溯记忆 / 25
第二章 后纪实——主观纪实
1.俯瞰世界的《水》/28
2.虚拟的死亡记忆呈现 / 29
3.现实与虚拟的车站 / 30
4.让宝丽来的青春重现 / 31
5.宏大风景中渺小的人 / 32
6.镜头中分手的情侣/ 33
7.海滩上的双折画 / 34
8.心理影像共存(Coexistence)/ 35
9.《地理并置》的重组》/ 36
10.宝丽来影像的多种玩法/ 37
11.鸟瞰和拼贴的世界 / 38
12.数码技术的后现代纪实 / 39
13.两位摄影师的四眼原则/ 40
14.半浮半沉的香港水系列/ 41
15.独特的照片切割法 / 42
16.客观世界的主观的空洞 / 43
17.手工拼贴的都市立体图景/ 44
18.介于黑白与彩色之间 / 45
第三章 冷面—静态关注
1.真假莫辨的动物寓言 / 48
2.灯光下的陌生人 / 49
3.破坏性的“注销”技巧 / 50
4.曝光过度的“霓虹虎”/ 51
5.日常生活达达 / 52
6.从盒饭到“盆景” / 53
7.从建筑构成到摄影作品 / 54
8.面对废弃的霓虹灯 / 55
9.多重折射的《橱窗模特》/ 56
10.妙用橱窗反射叠影 / 57
11.妙用空间透视效果 / 58
12.暗箱分离的地平线 / 59
13.身份叠加的错位法 / 60
14.超现实主义的错位 / 61
15.收集艺术家抹布 / 62
16.虚拟的历史重构 / 63
17.超现实的空间仰视 / 64
18.《操场》和类型学 / 65
19.妙用车窗与框架构图 / 66
20.街头的数字挂历 / 67
21.“庄严”的大教堂 / 68
22.长时间曝光电影院 / 69
第四章 抽象——提炼精华
1.借助抽象的虚拟空间 / 72
2.虚实之间的迷幻光影 / 73
3.叠加错位的《启示录》/ 74
4.人工营造的“盲点” / 75
5.内心无形之抽象 / 76
6.从书中提炼的抽象 / 77
7.闪光灯和慢门曝光技巧 /78
8.丛林中的灵感幽灵 / 79
9.变形的水珠幻影 / 80
10.巧妙“创造”空白 / 81
11.抽象提炼和时空并置 / 82
12.变形·夸张·虚拟 / 83
13.抽象艺术的创意摄影 / 84
14.倒置的家庭照相簿 / 85
15.爱和欲望的“星座” / 86
16.新时代的物影照片 / 87
17.进入被破坏的边界 / 88
18.车行中的冒险动感摄影 / 89
19.半透明的梦幻视觉 / 90
20.视觉错位的人体构成 / 91
21.时尚摄影与镜面折射 / 92
22.自然史和博物志 / 93
23.自然之笔的抽象魔力 / 94
24.被时间撕裂的城市 / 95
25.倒置的“天空之城” / 96
26.中途曝光的彩色尝试 / 97
第五章 身体——关注社会
1.将照相机扔给模特 / 100
2.一张脸的无数次叠加 / 101
3.色彩斑斓的“金鱼” / 102
4.时尚中身体的变异 / 103
5.画面因名人题签生辉 / 104
6.悬空的“升天”系列/ 105
7.手机镜头中的巴西 / 106
8.现实和虚拟的人体 / 107
9.模拟现实的“弄虚作假” / 108
10.多层面的情感空间 / 109
11.模拟身体动感的实验 / 110
12.将人类激情注入到婴儿身上 / 111
13.想象的仙境奇遇 / 112
14.年轻的蹦跳 / 113
15.自拍的三种方式 / 114
16.从孕育到出生的记录 / 115
17.人和动物的创意结合 / 116
|
內容試閱:
|
观念摄影在英文中的原文为“Conceptual Photography”,又译为“概念
摄影”。美国《ICP 摄影百科全书》中有关“观念摄影”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这一摄影流派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绘画中的概念论者运动。它研究和探
索摄影表现的本质。……鉴于电子和常规成像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大提供了操
前言
观念摄影内页20211027.indd 6 2021/11/11 12:33:02
作上的潜力,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对‘含意’的系统表达所起的影响,
概念论者的态度将继续影响摄影的努力是必不可免的。”尽管词条的文字翻
译比较拗口,但是有两点是很明确的,这就是观念摄影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
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和探索摄影表现的本质。也许从这样一个角度分析,观
念摄影之说,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当代摄影的范畴,如果稍加展开,就是当代
摄影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顾铮在《观念摄影与中国的摄影之我见》中曾说:“观念摄影打破了关
于摄影的传统定义,使历来的影像标准发生动摇。它给摄影家以一个参照,
证明摄影其实是一种极其自由的媒介,同时也预示了影像价值标准多元化时
代的到来。它在另一个意义深长之处是作品发表渠道的多样化,专业摄影杂
志无法决定观念摄影家的命运。同时,它也促使摄影家认识到摄影可以是目
的与手段两全的表现媒介。因为观念摄影引起对摄影自身的关注。它使人深思,
摄影究竟是什么?摄影作品的概念是否需要改变或扩充?摄影是不是只是所
谓的摄影家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从这时候起,也许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所认知的摄影与图像关系——
摄影已不再仅仅停留于记录对象,而俨然成为探索世界、讨论问题的媒介。
这也是当代艺术中的摄影与传统摄影的区别所在——前者是 make photo,艺术
家按事先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拍摄、制作图片,以讨论问题、阐述观点,强调
方法和观念的重要性;后者是 take photo,拍摄者将主要精力用于发现、等待、
记录世界的瞬间。于是在更宽泛的空间,我们看到,艺术家通过作为当代艺
术的摄影在视觉与精神中探索时代、人性、媒介本身的密语。
这样,我们是否可以对当代观念创意摄影做出一个相对清晰的解释:当
代观念创意摄影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呈现的一种摄影形态,它在现代摄
影对表现形式多样化和化探索的基础上,介入了对当代各种政治和社会
议题的讨论,并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多地从拍摄照片进入制造照片的层面,从
而更好地将艺术家的观念通过和社会的对话进入当代生活。
早期街头摄影的境界,也许就在于它的原生态——未经修改的、不加控制的、不是表演性质的。影像所呈现的是一种真实的碎片,是摄影家在短暂的瞬间观察和捕捉的结果。然而进入当代摄影的范畴,你会发现这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些原生态被成了可以修改的,可以控制的,甚至是表演性质的。影像所呈现的真实碎片,被重新整合起来,构成了切入当代话题的空间。
我们看到,21世纪的街头不再如同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成为圣殿或避难所。因为以往的街头往往就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真实生活发生的场所。街头的民主观念可能永远是一个神话,但是却越来越泄露出这样的一些倾向:许多城市中的街头已经完全被权力的监视所控制,闭路监控每时每刻记录着过往的行人。在这些空间中漫游者的隐私已经不复存在。于是后纪实(实际上更为主观的纪实)试图让我们深入思考空间的可能和群体中的个体,关于权力和控制,关于纪实影像如何进入后纪实摄影的年代,以及当代摄影的种种可能。也有摄影家将这样的纪实称之为构成的纪实(或者说照片是通过故意的重构之后的纪实),从而在21世纪贴上了可以说是后纪实摄影的标签。甚至让数码技术的运用在纪实摄影中有了合法性,提出了面对社会空间纪实的另一种可能。
比如,摄影家将后期PS的纪实称之为构成的纪实(或者说照片是通过故意的重构之后的纪实),从而在21世纪贴上了可以说是后纪实摄影的标签。这不是说数码技术的运用在纪实摄影中有了合法性,但是至少提出了面对社会空间纪实的另一种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