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HK$
490.6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HK$
87.4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編輯推薦:
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开山之作
700余幅照片 13余万字
对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写作产生深远影响
內容簡介:
伯施曼的著作是20世纪初期少数(只有两本)对中国建筑进行全面介绍的重要专著。尽管其德文文字有可能会妨碍中英文读者对于作者观点的接受,但其中大量精美的照片和测绘图无疑为当时的建筑人士了解中国建筑提供了宝贵参考。
——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副教授 赖德霖
關於作者:
作者:
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中国建筑领域的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代建筑的人。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伯施曼跨越中国14个省区,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信研究员。1933—1935年,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与风景》、《中国建筑》、《中国建筑陶艺》、《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三卷,中国画报出版社待出版)等作品。
编者:
赵省伟:“西洋镜”“东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译者:
夜鸣: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自由译者,目前主要从事历史文化方面的翻译工作。
杜卫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中德文化交流,发表论文多篇,翻译数十万字,出版德文专著《德国柏林大学模式及其对于中国的影响》(Berliner Universitaetals Modell)、英文编著《德国柏林大学中国留学生名录》(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of Berlin)、中文专著《德国奥地利高教改革研究》以及编著《近现代柏林中国学人考》(第二作者)。
目錄 :
上册
原序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研究
章 城墙
第二章 大门
第三章 殿堂
第四章 砖石建筑
第五章 亭子
第六章 楼阁
第七章 中线对称建筑
第八章 梁架与立柱
第九章 屋顶装饰
下册
第十章 立面雕饰
第十一章 栏杆
第十二章 基座横饰
第十三章 墙壁
第十四章 琉璃
第十五章 浮雕
第十六章 路边祭坛
第十七章 坟墓
第十八章 石碑
第十九章 牌楼
第二十章 宝塔
结语 中国建筑之本质
內容試閱 :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研究
本书希望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阐明中国建筑的概貌。在中国社会发生变革之前,即在清王朝的后十年中,作者曾在中国,尤其是北京生活多年,并跨越晚清的14个省份,对中国建筑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察。古老中国的营建文化与建筑形式是本书阐释的核心。因为对于未来而言,它们保留着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且在当下依然一如往昔地散发着勃勃生机。欧式建筑在中国还只是零星存在,中国大部分土地还保持着古老的图景。这些图景,就建筑风格而言,对从日本到土耳其、从西伯利亚经中国西藏地区再到东南亚的广大地区,都有着典范的力量。正是由于中国的内在能量足够强大,才使得建筑艺术的外在形态能够长久地保留。
中国建筑及其形式语言(Formensprache)与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相连,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对其加以领会,而仅凭一本著作,显然无法展现其中更深的奥秘。因此,在进行阐释之前,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限定。
首先从地理分布上进行界定,“大一统”一直以来被理所当然地视作中国文化重要的特征之一。但在统一性中,却有着外来因素的强烈影响。这些外来因素经过中国的本土化之后,又折回发源地,对其自身产生影响。然而,中华文化的重心始终位于由18个行省所组成的古老文化地带,今时今日尤为如此。对于中国建筑的阐述即限定在这一地域,尤其是笔者考察所到之处,它们大多历史悠久,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与大城市或者著名的文化遗迹往来便利。有些古迹可能会格外偏僻,但是到了特定的日子,常常也是香客云集,因此也保留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艺术作品,使得生活与自然紧密相连。坐在古老的交通工具上缓缓前行,每时每刻都会对当下的生活、周围的风景产生新的体会。
在中国尤其如此,每一处景观似乎都与建筑物密不可分,于是便出现了本书的第二个限定,即对这一生动艺术存在的突显与重视。无论是否意识到,这些建筑对置身于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中国人来说,已成为其自身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影随形。这些建筑物在规模上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而构建出一幅庞大的建筑图景。鲜活的当下精神与遥远的传统文明遥相呼应,并通过这幅图景对我们产生着影响。
如果我们将研究范围在空间上限定为古老中国,在时间上限定为当下,那么纯粹的艺术史视角或者综括的历史视角显然必须悬置起来。在我们这个日益历史化的时代中,务实笃行地去理解事件或物件,合时宜。当今,在必须探究历史的科学研究中,人们低估了历史的当下性。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某种程度上认为:洞悉一个民族的秘密可以通过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甚至是史前史来实现。与之相对,我们却坚信应从当代入手研究陌生的异质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亦是如此。然而,历史在中国首先是作为传统文化发挥着影响,传统文化才能够在当代得以承继,并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因此,我们必须将中国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这点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建筑艺术。撰写一部中国建筑艺术史只是目标之一,且不是重要的。毕竟在中国建筑艺术研究中,想要得出建筑可靠的历史年代,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困难重重。
历史性的考察抛不开对精神脉络的解释与梳理。尤其是中国的宗教观念和自然哲学观与亚洲其他地域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而在建筑风格构建中,其意义也不同于一般的形式。这些观念几乎完全融入了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中。人们将众神灵人格化,创造出别具象征意味的装饰和造像,以此来表达民众的思想观念和形式概念。这一创造力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方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还有这些装饰和造像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以及民众对家庭、国家和祭祀活动的安排。不过这些研究均可归入“大建筑艺术”(Gro?en Baukunst)和宗教文化的探讨范围。建筑艺术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并不是本书的讨论重点,笔者会另辟专著进行探讨。
本书也不会专门讨论建筑构造的问题。由建筑工艺、材料和气候,以及建筑形式的某种借用而引发的相关问题,需要就中国建筑实践进行深入详尽的探析,同时还需要考辨和参照相关文献。因此,从建造层面探讨建筑的系统营建还需要很多基础的准备工作。当然,初步的准备工作,除了本书中的一系列建筑绘图,还需要一些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已经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某些问题。
在此我们看似并没有追寻那些始终被我们视为根本的目标,却呈现出一个更为独立且宏大的关注视角。它与建筑内在的本质息息相关,即艺术形式的语言本身,以及其在艺术传达上的价值。建筑艺术的装饰形式貌似没有特定目的,却能折射出精神深处的东西。它们自身便是目的,宛如中心一般汇聚了所有的生命力。它们只有跳出建筑的矛盾冲突和失重状态,跳出维持日常生活的那些需求和沉重负担,才能得到完全的释放和澄明。宏大建筑物的营建和构造始终要面对这种需求,而且这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些建筑形式看似纯粹的装饰,然而它们同时也是建筑物终的呈现形式。有如在一个传奇故事中,所有的不真实总是启示了历史内在的本质,表现出的某种真实性;亦如寓言或譬喻故事,以恰切的方式点明复杂事件的意义所在。类推到中国建筑,便可以为我们理解中国建筑的艺术形式提供一个样板。在建筑的所有工序中,直至后一部分的完成,都远不止是被实践出来的一个象征符号。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们的感觉中,这些纯粹的装饰语言是鲜活的。人们若是没有对各种风格式样的丰富感知,便不会对建筑自身的可靠、均衡与美观产生深刻的认知。这是我们对中国建筑艺术钦佩的原因。为了对建筑艺术的形式语言有所认知,笔者会在这篇原序之后分20个章节,按照预先设定的顺序对其中重要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部件进行探讨。顺序设定的依据既非年代,亦无关文化价值,而是其形式概念。同样,出于转向对建筑形式概念讨论的考虑,需要对图注说明略做限制。本书图片中的建筑物并非独立的存在,将它们分类也是为了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单独的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单个建筑物的不同构件常常会在不同的章节中论及。
如果纯粹将建筑形式作为前提,则可能会产生谬误,即认为建筑的艺术形式和装饰形式完全是自成一体,毫无前提的。诚然,建筑形式的形成是非常偶然、随意的,并且完全可能成为另外一种模样。任何一种的美学都超越了民族和时代,但如果我们认为借此便能获得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或许也是一种错误。因为建筑的艺术形式和装饰形式可以生动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本质。它们恰恰是在无目的性中,从精神和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因此,若要理解所有相关知识,便需要把它们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中国尤其如此。如果我们想从这些形式中获得兴味,就不能不去研究和考虑那些基本被排除在主题之外的领域。
中国建筑也会涉及历史和哲学层面的问题,讨论一些对国外建筑形式的借用及反作用。然而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聚焦于艺术层面的阐释。在中国文化特征的各种关联中,这一点是如此地强烈且不言而喻。即便是那些与中国建筑研究有些距离的国外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也无法抛开这些来自形式世界的深刻印象。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从中直接获得艺术创作的启发和灵感。这些形式几乎毫无重复,却造就了完美的典范,使这一当代高度发达的建筑艺术得以展现其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
限于篇幅,中国营建的许多领域并未全部收罗进本书。不过,它们部分属于“大建筑艺术”的范畴,同样也属于建筑规划和系统营建的范畴,又如桥梁之类,则需另辟卷册来讨论。本书所做的主要是在紧凑的篇幅中,尽可能地揭示中国建筑的方方面面。这些建筑拥有共同的根源,遵循统一的观念,构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众多国家中,中式建筑的这种统一性或许是独一无二的。而恰恰正是这样,使我们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框架中,在建筑形式上,将给出一个包罗万象的阐释成为了可能。形式被视为纯粹艺术性的同时,亦会在美学上受到评估。该评估建立在建筑实物和知识学构成的牢靠基础之上。知识学源自与当地居民长年累月的共同生活,以及迄今为止有关中国和周边地区的研究。我们为什么研究知识学?因为正是知识学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并作出相应回答:如何在内容与形式、精神与物质、灵魂与作品之间找寻统一性?唯有艺术作品能够给出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