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穷人的银行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自传)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想控制体重,却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想规律作息,却控制不住熬夜刷视频;
想理性消费,却忍不住买买买;
想努力工作,却不由得叹气吐槽想离职;
……
你以为是自己不自律?
其实是外在环境引发了我们的“旧伤”。
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带着或轻或重的创伤在生活,正是这些心理创伤,造就了爱恨情仇的故事,悲欢离合的生活;也是这些心理创伤,让人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虽然不容易,但是没关系》写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太高兴的你,识别焦虑、愤怒、拧巴、崩溃等情绪的根源,找回生活节奏,维持身心平衡。
让我们成为虽然有点“病”,但继续高高兴兴生活的人。
|
內容簡介: |
《虽然不容易,但是没关系》是描绘当代人“心理病”的轻松有趣的心理疗愈之书。全书一共七章,肖雪萍老师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输出核心、精华的心理学观点和内容,破解情绪,深挖根源,总结出一套自我重建的方法,用鸡汤文的风格,写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内容亲民,让读者识别自己焦虑情绪的根源,彻底知道自己潜意识层面的内心想法,觉察自己的行为,激发读者内在生命的价值,并且更快速、有效地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一步步感知当下,消除突发事件下的无力、愤怒与崩溃,建立内心的安全感,更熟练的应对生活。本书稿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和自己和解以及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
|
關於作者: |
肖雪萍:心理咨询师,多家官方媒体特约心理专家,《婚姻与家庭》杂志专栏作家,被读者誉为“内容品质有保障”的作家。已出版《滚床单心理学》《滚床单心理学2》《不完美的美》等作品。
|
目錄:
|
目 录 CONTENTS
自序 虽然有点病,但没有关系 / 001
Part 1
我们之于社会,
就像鲑鱼之于大海 / 001
△生而为人,我们天生害怕孤独 / 003
△把你的情绪装进我的心里 / 005
△来自基因的“全民创伤” / 007
△我说的话,没表达我的心 / 010
△看起来和他人一样,让我觉得安全 / 013
△个人习惯PK群体习俗 / 016
Part 2
当社会被撞击,
没有人能免于疼痛 / 019
△的自我防御机制 / 021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 023
△恐慌和不安全感:分不清现实和想象 / 026
△迷信、传谣和信谣:控制和被控制 / 028
△疑病、脆弱与羞耻:并不可耻且有用 / 030
△我怎么突然变弱了? / 032
Part 3
你不是失控,
而是被激活了童年创伤 / 035
△被“标签”的我们 / 037
好人 / 037
病人 / 039
烟民 / 041
洁癖者 / 043
邋遢鬼 / 045
直男癌 / 046
女强人 / 048
键盘侠 / 050
工作狂 / 051
变色龙 / 053
万年单身 / 055
社恐患者 / 057
△大家都有“病” / 059
嗜睡 / 061
拖延症 / 062
过度肥胖 / 064
厌食和暴食 / 066
沉迷和上瘾 / 068
追星和单恋 / 069
过度囤积 / 071
反复确认 / 073
贫穷泥沼 / 074
透支消费 / 076
炫富行为 / 077
Part 4
焦虑是因为
你在无意识地重复 / 079
△人生剧本,在襁褓中就已书写 / 081
△职业选择:强迫性重复 / 085
△心理创伤造就独特的我 / 087
△告别“假快乐” / 089
△其实可以逆天改命 / 092
△羞耻感:身体和情绪之间的一堵墙 / 095
△“耻感文化”阻碍你做自己 / 097
Part 5
你深的痛苦,
来自羞耻感 / 101
△羞耻感让你逃避 / 103
△世人都讨厌“我不好”的感觉 / 105
△自卑,羞耻感的外衣 / 106
△你一点也不羞耻 / 108
△羞耻感让你否定自我 / 110
△强烈的羞耻感让潜意识“跳闸” / 112
△撕开羞耻感的外衣 / 113
△羞耻使人进步 / 116
△学会自我安慰,获得心灵自由 / 117
Part 6
心有多大,
才能坦然面对否定和质疑 / 119
△认同自己,不认命 / 121
△我不懂七十二变 / 123
△是呀,这就是我 / 125
△读取身体的感觉 / 128
△你和感觉之间要留条缝隙 / 133
△坦然接受自己的欲望 / 136
△心理创伤不是你的错 / 140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好 / 143
△同情并去爱曾经的自己 / 147
△送走坏情绪,留住好情绪 / 149
△虽然有病,但没关系 / 152
△自救的两种方式 / 154
Part 7
虽然有点难,
但没关系啊 / 165
△痛苦无可避免,快乐可以制造 / 167
△允许自己好好哭一场 / 170
△远离不必要的负性刺激 / 173
△翻越困境的大山,追寻生命的意义 / 176
△死亡不可怕,焦虑才可怕 / 179
△学做不焦虑的自己 / 184
△变化无常才是生活的真相 / 187
△回归平静的自然疗法:冥想、针灸、太极拳 / 191
△想象力决定你的幸福能力 / 194
后记
写给勇敢生活的你 / 197
心灵对话 / 001
|
內容試閱:
|
自序 虽然有点病,但没有关系
心理咨询师之间的聊天,经常是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病友交流会。这本书接近完结时,好朋友尚鍹老师找我吃饭,聊着聊着,就说起他小时候常有的一个状态:恍惚之间突然意识到,自己正身处某个地方——比如操场——然后就开始回想:我什么时候来到了这里?是怎么走过来的?
然后他问我:你有过这样的经验吗?
我回答说,有的,而且还很经常。
我三岁的时候,做了能记得住的个梦:在我和父母住的房间里,一个穿着白色汗衫的巨人,背对着我,蹲在地上。我体验到一种矛盾冲突的情感:先是感到巨人很温柔,想爬到巨人的背上去玩耍,可是当我的手将要触到他时,却突然顿住,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袭击了我。我屏住呼吸,一动不动,防止巨人发现我的存在。
这个梦是说,在年幼的我的体验里,父母是温柔的,但也会突然变得可怕。为了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感觉,我早早学会隐藏真实的自己,逃入自我的内在世界。具体表现为:幻想地外和天外的生命,想象地球之外的世界,构思以自己为主人公的离奇故事。
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姓黄,长得又高又瘦,戴黑边眼镜,还很年轻就长了满脸皱纹。黄老师屡次在课堂上叫我的名字,要求我站着听课。有一次,他生气地批评我:“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只有人在这儿,心早跑太平洋去了!”他的话让我满心感激,因为我感到被他看见,被他理解。自那之后,我给自己立了个规矩,上课时,人在,心也要在。
我学习了心理咨询之后才知道,这种在意识上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能力,叫做解离。
解离,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好处。
它曾经帮助我度过艰难的岁月。当父母看起来温柔平静的时候,我就适时接近他们,享受照顾和关爱。当他们情绪不稳定,看起来很可怕,我就跑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遨游,把他们关在心墙之外。我的童年生活总体来说是孤独的,悲伤的,无聊乏味的,但我在无意中“发明”的解离能力,给每一天都染上了好看的颜色。因为我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穿越到任意一个时空,遇到很多有趣的人,经历各种美妙的事。正是这个能力,让我在进入个人治疗之前,一直认为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过得非常幸福,“散发着温暖的橙色的光芒”,这是我学生时代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
尚鍹老师说,他一直是生活的旁观者,通过思考和探寻世界的运作规律,来找到对外部环境的掌控感,正是这样的性格特质,促使他写了《非正常事件心理解析》那本书。
美国作家约翰·欧文在小说《绞河镇的后一夜》中,借用主人公的口吻说道:作家需要具备的一个能力是,在悲伤的葬礼上,把自己从氛围和情绪中抽出来,观察和记录所有人的反应。约翰·欧文说的这个能力,其实就是解离。事实上,很多作家、画家、诗人、雕塑家等从事文学和艺术类工作的人,可能都是使用解离的高手。因为,解离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把自己和现实、情感隔离开,即在意识上把现实或情感变小,变弱,推远,仿佛现实里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
这当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也就是说,解离的心理防御模式,也有很多坏处。
首先是现实感很弱,社会功能不够完善,对于处理金钱、管理、人情往来等日常事务感到困难(本书第三章里,我有进一步阐述解离的概念)。这就是很多艺术家虽然有才华,赚了很多钱,却仍然很贫穷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感到自己与整个世界失去联系,精神上非常孤独,容易抑郁,情绪过敏,可能会表现得社会退缩,而这又会反过来加剧孤独和抑郁。
再次是可能过于关心名誉、认可、金钱、地位等虚幻的东西,对现实生活的乐趣视而不见,因而感到精神上的空虚和空洞,就像电影《心灵奇旅》的乔伊,《爆裂鼓手》的安德鲁那样。
认识到解离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进行自我训练,跟自己的感受连接,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几年后,我把自己的心得写成了《成长,长成自己》,后来的《不完美的美》和这本《虽然有病,但没关系》,则是我持续思考和自我训练的结晶。
随着专业的精进和阅历的增长,如今的我,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了解人的心灵的运作规律,更洞悉集体潜意识和社会环境如何塑造人的心灵和行为。本书中提供的理念和方法,融合了精神分析、创伤治疗、完形治疗、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催眠等多个流派的理论,除了我自己亲测有效(我正是使用这些理念和方法来指导自己,让我的物质和心灵都很富足,所有的关系都能亲密而独立),还在我的咨询工作中被反复验证,是非常简单却又很容易操作的自我训练方法。我非常有信心,读者将通过阅读和使用本书,得到受益一生的心灵滋养,更深地理解自己,学会与各种困难的情绪共处,并终达到提升身体免疫力的效果。
远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之前,我就有写作的习惯,而且是个非常高产的作者。不止一位朋友问过我:为什么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难几句话说完。不妨借着这本书,一起来谈一谈吧。
解离的心理防御模式,让我时常感到孤独,而这些孤独感,很难通过一般性的社交得到疏解。写作,就成为我陪伴自己的一种方式,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满足了自体客体(即自我映照,类似于在浴室里唱歌的美妙感受)的需要。还是因为孤独,我养成了跟自己聊天的习惯,也就是心理学说的“自我对话”,比如我心里时常上演类似这样的对话:
“为什么刚才我有那样的想法?”
“那是我的小我的声音。小我特别想把事情做好,想要守规矩,想要得到这个世界的认同”。
“把事情做好,守规矩,和得到世界的认同之间,关系是什么?”
“这跟我的创伤无关,是集体潜意识里的东西,跟父权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有关。不只是我,全球女性都会有一种感觉,我们如今得到的尊重、权利、在社会上的位置,并不是天然的,而是靠我们自己去争取来的,我们在无意识之中觉得,有必要努力保有所得到的东西,甚至是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一切。”
当然,这是一个浓缩版的对话过程,事实上我可能用至少十分钟来思考某个事情的本质和意义。这样的思考和对话,让我心里总有大量的观点和想法,如果不把它们形成文字排泄出去,我很快就会被这些想法充满,除了心里会觉得憋闷,连生理上都会有沉重感。
写作,是我的心理需要,也是我疗愈自己的方式。
可以这么说,我的心理问题催生了我的写作能力,也带领我走上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路,甚至连我的爱人和朋友,都是因为我的心理问题,才喜欢我,而后跟我在一起。
因为,是我的心理问题,让我成为我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一个虽然有病,却一直好好活着,继续高高兴兴生活的人。
尚鍹老师跟我说:认识你这么久,并没有觉得你也会使用解离模式。你把生活打理得很好啊!
我回答道,做了那么多修炼,还是有成效的。只是跟那些社会功能很好的朋友相比,还是差得远。比如我每年都会无可避免地干几件傻事,就像是潜意识要用这种方式提醒我,有些伤口,永远也好不了。毕竟,人格的底色在那里呢。
来吧,就让我们带“病”坚持生活,还把生活过得如花盛放吧!
我们之于社会,
就像鲑鱼之于大海
鲑鱼,一种神奇的洄游生物。
它们在淡水中出生,长大后,顺流而下到大海里生活,待到生殖成熟期,又跋涉千里,溯游而上,回到出生的地方,产卵,然后死去,变成小鲑鱼的原初养料。将来有一天,受到神秘昭示的小鲑鱼,也会像先辈一样,义无反顾地重演那一切。
我们人类也像鲑鱼一样,在父母身边长大,而后投身社会的洪流,学习,工作,交友,创造和体验自己的生活。待到谈婚论嫁时,循着某种熟悉的味道,找到和父母相似的人,与之结婚,重温儿时原初的生命基调。
如果鲑鱼的洄游是悲壮激情的生命旅程,那么我们人类的洄游则是爱恨交织的心灵轮转。
△生而为人,我们天生害怕孤独
关于人类为何天生“光溜溜”,一直有各种猜想,至今也没有定论。有人说这是因为人类喜欢没有体毛的伴侣,也有人说甩掉体毛是为了减少寄生虫,还有比较开脑洞的观点——历史上的人类曾经住在大海里,甩掉体毛是为了减少阻力。
“散热说”是目前公认有说服力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早期人类需要长时间奔跑捕猎,所以甩掉体毛,增加汗腺,更有利于生存。
无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人类之所以是如今的模样,都是因为我们有长成这样的必要性。经过百万年的进化——基于世代先祖的共同需要——如今我们拥有一副堪称奇迹、构造复杂、精巧灵敏的身体。我们灵魂居住的躯壳如此复杂,以至于有人想象我们并非进化而来,而是被某个神秘的力量设计而成。而在我看来,那所谓神秘的力量,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潜意识——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确实经过刻意的设计,只不过,那个设计师正是人类自己。
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它自己的智慧,绝不会无缘无故呈现某个样貌。作为潜意识和隐喻解读专家,我认为体毛的脱落,象征着先祖们放弃一部分自我的防御,勇敢地袒露脆弱,以便与他人连接。这是人类为了强化群居生活而做出的选择。因为人越脆弱,就越恐惧落单,越渴望和他人聚居在一起,以共同应对外部危险。
人类族群正是因为脆弱,才逐渐壮大为地球的霸主。这是多么神奇的因果关系啊!
我们需要爱,渴望被拥抱,恐惧被抛弃,都是被写在基因代码里的。这恐怕就是我们天生喜欢人群,渴望被他人认同和喜爱的原因,也是我们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看见别人打呵欠,自己也想打,听到别人笑,自己也想笑,看到别人悲伤,自己也落泪,听说别人买房买车,自己也想买的原因。
科学家们认为,这种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特性,是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细胞在发挥作用。镜像神经元是近些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发现的部分,但科学家们的共识是,人类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共情能力都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功能上,甚至有人认为,镜像神经元细胞之于心理学,就像DNA之于生物学。
那么问题就来了。
如果说我们的身心设计都是基于自身的需要,人类究竟为何需要镜像神经元?尤其是,模仿他人(和别人一样)的能力对人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把你的情绪装进我的心里
“讲完这些之后,你此刻的感觉是怎样的?身体如何?情绪如何?”
这是我在咨询中常问来访者的一句话。
来访者可能会说,他感到胸口发闷,或头疼头晕,或浑身流汗,或周身僵硬;他们还可能会说,此刻感到又伤心又委屈,还会有一些愤怒;但他们也可能会说,身体和心里都是一片空白,感觉不到什么东西。对于后者,我通常会聚焦一下自己的感觉,然后告诉他们,我倒是体验到了一些感觉,而我认为这可能与他有关。大部分时候,我对自己感觉的分享,都能令来访者有所触动,能让他们尝试去进入自己的感觉。
曾经有来访者惊奇地问:“我一直知道,我和我的心之间有一堵厚厚的墙,所以我感觉总是木木的。你是怎么穿透这个墙感受到我的呢?”我忘了自己当时说了什么,但肯定没讲镜像神经元细胞如何把我们连接在一起。人和人之间的非语言交流——态度、想法、情绪、情感、意图等,都是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生物基础之上。
我们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细胞,主要用于储存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让我们在看到、听到、想到别人的动作时,也本能地做出相似的反应。在镜像神经元细胞的活动下,我们可以对他人感同身受,只通过间接的体验——阅读、听音乐和看电影——就能被调动起相应的情绪和身体感觉(比如,明知道动画人物是虚构的,但你依然会为主人公的遭遇而流泪)。
因为镜像神经元细胞的作用,我们甚至会把别人的想法和情绪装进自己的心里,并相信那就是自己的心理内容。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这样的心理现象——人们会替悲伤的父母流眼泪,会替焦虑的伴侣烦躁不安,也会通过抱怨父母或伴侣来“加强”情感上的联系——前者把别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后者则把自己的情绪丢给别人。通过这种情绪共享(感同身受)的方式,人们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变成休戚与共的整体。
如果脱落浓密的皮毛,是为了加强族群连接,那么先祖们设计出镜像神经元细胞,也是一样的目的: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的层面,人类族群都天然地向往、擅长、依赖群体生活。镜像神经元细胞让我们快速而又准确地解读他人的意图和情绪,并调整自身的状态予以回应(心理创伤会损伤这个能力,带来一系列现实、心理和关系的困难),这有助于群体凝聚在一起,发展出深切亲近的情感联系,从而齐心协力地应对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这恐怕就是人类族群壮大至今的根本原因。
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可是真相和想象,就像普通相机和美图秀秀的距离。我曾经说过“优点和缺点是孪生兄弟”的观点,那么镜像神经元细胞也是这种一体两面的存在:它为我们提供与群体间生物、情感、社会的连接,但也为我们感知自己、成为自己、作出选择等带来诸多困难。△来自基因的“全民创伤”
虽说在身体的构造上,所有人都因镜像神经元细胞而能够进行非语言的交流,但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在思维模式、处事风格、生活态度等方面,依然有着明显差异。往小一点说,我国疆域辽阔,造就的历史和文化丰富多样,因此,不同省份的人在性格特质、生活习惯、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诸多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是一句俗语,还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语言等内涵。我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除了建基于生物基因,还深受地理环境,以及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人类的进化和历史,本质上就是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如果说农业社会的人们热爱土地,致力于各种农业生产,那么滨海地带的人们就热爱海洋,大力发展渔业、盐业、海洋交通和海外联系。在这个适应和改造的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的人,自然也形成了相应的文化、思想、精神、规则乃至文字和语言。可以这么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让全世界的人拥有形态各异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力越落后的地区,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就越弱,对集体和环境的依赖程度也越高,就越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换种说法就是,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和环境趋同。或许这也可以解释,落后地区的人为何更在意别人的看法,更渴望“和别人一样”,更在意“面子”了。
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之后,我们早已走过了工业文明,实实在在地生活在信息文明里,甚至已经能望见智能文明的大门。然而在思想和意识的层面,却有一种仍然生活在农业文明社会中的感觉。这是一种与现实不符的感觉,却让很多人难以尊重自己的独特性,极度渴望他人的认同,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和选择来寻找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就像一个成年人,某部分的记忆却停留在童年时期,认同过去的经验和感觉,以致无法调动当下的能力和资源去创造自由自主的生活图景。
2020年初夏,我曾在一天之内接到两通电话,分别来自一位长辈和一个朋友。他们一会儿扮作三农专家口吻,一会儿又变身医疗专家,大谈国家的粮食政策和疫情势态,然后认真地建议我,赶快买一些大米囤起来。我对长辈表示了感谢,却跟朋友聊了一会儿。我问她,为什么会相信这种说法。她大约是听出了我的质疑,静下来想了一会儿,情绪能量立刻降下大半。朋友告诉我,她先是被一个朋友“好心”提醒,然后就给父母打电话讲这件事,父母有些慌,放下电话就往超市跑,到超市一看,发现收银台很多人排队在买大米。父母转头又打电话给她,报告所见所闻。她立刻就神经紧张起来,认为事情是真的,就开始挨个儿给朋友们打电话,我就是其中之一。
当人们被焦虑和不安全充满,会本能地渴望回到群体中,找到可信任和依赖的人,诉说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以缓解那些难以忍受的情绪体验(出于自尊的需要,有些人会把求救包装成善意的建议)。当别人认同了我们的感觉,甚至通过眼神、表情和身体语言与我们的感觉同步,甚至模仿我们的行为,我们会感到自己被安抚。但是在这个讲述和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加入幻想的成分,导致情绪被夸大,严重脱离现实,让人们进入集体创伤的状态。
这种类似“全民创伤”的现象,一方面是镜像神经元细胞的影响(我们的生物基因被设计了模仿他人的程序),也受到后天的文化基因的影响(我们的文化建基于农业文明),还和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有关。
△我说的话,没表达我的心
30岁的任武讲了一个非常具有诗意的梦。
梦里他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和爷爷在农田耕种。爷爷赶着牛,在前面拉犁,他扶着犁,在后面犁地。磨得铮亮的铁犁,翻出带着湿气的黑色泥土,肥沃的黑土地。这时候他一抬头,发现天上正在下诗,一片一片的诗,飘飘洒洒地落到他的头上,肩上,落到黑土地上,又被泥土卷裹到地里。
“我伸手接了几片诗,一个一个的文字!”他带着陶醉的神情,喃喃自语,仿佛又回到那神奇的梦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