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編輯推薦: |
《城市空间的电影声音建构——北京篇(1978—2018)》写作基于电影声音制作和创作背景,从电影声音独特视角出发,审视着城市、历史、社会、文化的变革,从首都北京起始,探索电影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适合影视专业学者、学生,亦适合文化类读者。
|
內容簡介: |
空间转向的研究视域为电影声音艺术创作打开了一个理论研究的新窗口。在思考电影、城市空间关系的大框架下,本书选择改革开放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从文化现代性的角度研究分析电影声音艺术创作与当代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选择北京这座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转型城市为代表,从电影声音这一全新视角研究城市空间建构问题。电影创作者沿用世俗笔法勾勒北京这片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于一身的文化土壤,通过声音艺术手段或独立地、或与画面共同建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北京。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电影声音建构的北京在对现代化的追求中逐渐远离了传统,随着改革开放阶段性发展,逐步体现出对国际化大都市的追求成果,但传统北京依然是文化根脉与精神家园,一些传统的地域特色声音元素依然被保留下来成为北京形象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国人历来对北京的“永恒”定位。
|
關於作者: |
张晓月,女,1983年6月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讲师、电影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影观影过程研究、电影声音理论及历史、电影声音文化、空间建构与文化。科研成果:在国内核心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和期刊《演艺科技》先后发表论文《全景声应用引发的思考》《“沉浸式声音”发展带来的思考》《初写与还原:技术变革中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史迹(1905-1949)》等
|
目錄:
|
前? 言 003
章? 电影声音建构的基因与时代特性
节? 老城巨变:从传统走向现代 005
第二节? 根脉传承:艺术共性与特征 011
第三节? 电影基调:多元维度与态度 046
第二章? 电影声音建构身处剧变期的北京
节? 技术实现:空间复现与建构 057
第二节? 媒介选择:声源背后的生活 074
第三节? 权力争夺:群体声音的交锋 086
第三章? 电影声音建构怀旧视阈下的北京
节? 世俗烙印:从生活转为象征 101
第二节? 音乐怀旧:吉他与戏曲同归 114
第四章? 电影声音建构追求现代化的北京
节? 现代向往:车流不息的老城 135
第二节? 形象建构:北京特色普通话 150
结? 语 167
参考文献 171
后? 记 197
|
內容試閱:
|
空间转向的研究视域为电影声音艺术创作打开了一个理论研究的新窗口。在思考电影、城市空间关系的大框架下,本书选择改革开放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选择北京这座现代化转型的城市中中国特色的代表,从文化现代性的角度研究分析电影声音艺术创作与当代城市发展的互动
关系。
电影创作者沿用世俗笔法勾勒着北京这片兼具传统与现代特征于一身的文化土壤,通过声音艺术手段或独立或与画面共同建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北京。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电影声音建构的北京在迷茫挣扎的常态中,在对现代化的追求中逐渐远离了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逐步体现出对国际化大都市的追求成果,但传统北京依然是文化根脉与精神家园,一些传统的地域特色声音元素依然被保留下来,成为北京形象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国人历来对北京的“永恒”定位。
在空间研究中,城市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从文化演变的角度来看,城市式的居住方式是人类文化成熟的标准之一。“北京”名词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阔,北京从 3000 多年前的西周“蓟”城时代就以“城”之名被纳入中国文明史中,此后自辽代开始又拥有 800 多年的建都史,因而从城市的角度对它进行探讨是必然的。在电影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北京与“城市”概念联系在一起,有的文人称北京是一座田园式的城市,有的文人和电影研究者称北京是具有强烈乡土气息的城市,有的研究者称北京是现代化城市,无论定语或修饰词如何随视角和时代变化,但主语依然落在“城市”二字上。北京是中国大城市,也是自元、明之际就开始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首都。
在中国电影发展历史中,“1905 年”“定军山”“谭鑫培”几个关键词都与中国人自己摄制的部电影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北京走入了电影的历史,北京的历史也丰富了电影的内容。然而,北京在《定军山》中是隐性存在的形态,北京酝酿的艺术——京剧,其作为文化符号凸显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证实中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时期选择题材的时候也有着隐性的声音考量。从声音的角度来看,中国无声电影与京剧的结合有其隐性的偶然与必然。中国电影、北京、声音三者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
《定军山》(1905)后,北京作为一座城市和一种人文环境就在电影的世界里淡化了,但它依然与中国电影的几个“”相关——1930 年《歌女红牡丹》是部展现人物的京剧背景与京剧唱段的有声片;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是《旧时京华》(1931);在北平拍摄的《自由之花》(1932)获得 1933 年届全国国产影片评选大会“有声片一等奖”;中国的部彩色片、部采用磁性录音技术的影片为京剧艺术片《生死恨》(1948)。中国人自己拍摄的部电影、中国部有声电影、中国电影人次采用便携录音设备进行外景拍摄的电影、获得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届全国国产影片评选大会一等奖的电影、中国部彩色片也是部采用磁性录音技术的影片均与北京这座城市、和北京相关的艺术形式、北京话相联系。可见,1949 年前的北京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国家的首都,北京成为电影中心,在当时的电影语境里,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平生活与文学作品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的现实状态都是电影创作的素材来源和文化土壤;新社会的精神面貌和各种现象与问题成为影片表现的重点,北京更多地与“首都”“政治中心”“新社会”相关联,北京的新社会色彩和首都气象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展示,北京依然是新中国电影的文化土壤。从电影声音的角度来说,声音是这个时期电影艺术革命化塑形的重要手段;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一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有着特殊的资源优势,全国只有北京电影学院一所院校招收录音专业的学生,并对全国各电影制片厂录音人才进行培训,北京具备与电影声音有关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话语优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中国电影受到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形态与追求的强烈影响,但京剧在非常时期依然延续着它的文化魅力。作为十年中典型的以及几乎是的传统艺术形式,电影又在声音层面与京剧形成时代造就的“性”关联。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没有“北京”,但北京的文化依然深深根植于革命语境中。
改革开放进程中,外来文化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但值得庆幸的是,北京丰厚悠久的历史与人文积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其根脉并未被切断。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北京在很多方面超前于其他城市,对世界的积极融入逐渐在改革开放中展现出文化自信。无论是作为首都,还是资源优势集中的直辖市,抑或是传统的载体,北京都在电影人眼中散发着魅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北京题材的电影呈现多元化的创作面貌,从各种角度观察、反映、建构着现代化进程中的北京,北京作为首都、都市、家园、文化中心的形象立体而丰富地呈现在中国电影中。这种呈现过程和呈现结果比以往各个历史时期都更多元、更复杂、更具有吸引力。本书即要剖析: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北京作为文化基础和创作来源如何根植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与北京的发展形成了怎样的互动关系;中国电影如何建构这一时期作为首都、都市、家园、文化中心的北京;电影建构北京的过程中,电影声音的功能与影响在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