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我获得美国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的资助,赴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现已更名为School of Social Policy and Practice)学习。当时,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刚起步不久,我对社会工作所知甚少。
我很快发现,在Social Work Practice与Clinical Social Work书中大多有关于自杀的章节。在陌生的社会工作知识海洋中遇见“自杀”,就像意外遇见老朋友一样亲切,因为我学生时代读过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但是,当时回忆起来,除几个概念名称之外,关于《自杀论》,我脑子里空空如也。
回国之后,从书架上拿起《自杀论》,发现当年不过跑马观花、不甚了了,重读竟步履维艰、兴味索然,这才忆起学生时代曾经耳闻“《自杀论》不好读”……这样的经历使我特别理解为什么一些同学抱怨《自杀论》晦涩难懂,有的文献在评介和引用《自杀论》时存在明显的错误。我想,如果不是教学、科研需要,我是不会“拈惹”这本书的。
科学研究的连续性是科学进步的条件。无论是学习、研究社会学,还是研究自杀,《自杀论》都是回避不了的高峰——因为《自杀论》涉及社会意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社会学基本问题,因为迪尔凯姆的自杀理论是接近科学的社会学定律。攀登这座高峰的困难主要来自自杀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要讲清楚什么是自杀、讲清楚自杀的现象与规律的确不容易。但是,只要克服困难、登上峰顶,就一定会发现新的天地;也只有在这时,我们的探索才有价值。
本书的写作意图是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社会学、社会工作教学、科研之所得,帮助初学者正确理解《自杀论》,进而启发其正确理解并深入探索:发现并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解决遗留问题,澄清学术争论,完善与发展迪尔凯姆自杀社会学,创新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本书还引领读者聆听迪尔凯姆谈论人生的意义,揭示平静、欢乐生活的奥秘,使人获得打开快乐、幸福之门的钥匙。
坦率地讲,我难以保证我自己完全理解了《自杀论》;即使完全理解了,也难以保证每位读者一看就懂我的讲解。因此,暴露自己的错误、无能,接受读者的批评、指正也是本书的意图。真诚希望无论是我的所得还是错误、无能,都成为年轻学子眺望更高远世界的垫脚砖石。
2011年,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自杀:理解与应对》,目前,这本书已到了修订的时候。显然,把该书关于《自杀论》研究的内容转移到本书之中是合理的。
本书对部分引用案例做了适当的精简,特此向案例原作者表达感谢!
感谢中南民族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党政办公室白照坤、科学研究发展院刘占勇、科学研究发展院副院长皮鑫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田敏教授、研究生院院长何冬兰教授、财务处许林处长、副校长段超教授的直接帮助。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钱坤、张馨芳的建设性意见。感谢本书编辑林珍珍,她的细致、耐心,她的工作效率与专业水准,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而难忘。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研究生董梦雅、李银参与了本书的讨论与校阅,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