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HK$
283.8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HK$
65.8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HK$
49.5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HK$
140.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HK$
85.8
《
威尔士史:历史与身份的演进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 滚滚红尘,人心浮躁的当下,若想远离喧嚣,不妨读一读《苏东坡传》,从中感悟苏东坡一生不缺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与宁静。
◎ 置身官场,襟抱苍生,怎奈命运更迭,好梦难圆。流离江湖,一片冰心,怎敌世事沧桑,有志难酬。
◎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里,但他的伟大人格和社会良心,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严谨不失风趣的文字分两部分对苏东坡的生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上部分讲述了年少轻狂的苏东坡,一路顺畅、文章引经据典,才华横溢,满是一位书生涉世不深的理想主义。下部分讲“乌台诗案”后的苏东坡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在被贬谪三州的过程中,苏东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实现了理想的自我。他收敛了身上桀骜不驯的傲气,珍养稳健平和的正气;在基层民众的交往中,他去除了纠缠恩怨的意气,蓄养虚怀若谷的大气;在躬耕东坡的劳动中,他蜕掉了多愁善感,表现出刚毅坚强的大丈夫气概;在纵情山水的天真中,他超越了人类时空的局限,养聚天地宇宙一体的浩然气。他以顺其自然、坦然面对的生死观,实现了人格魅力不朽的精神气。
|
關於作者: |
文学硕士、二级心理咨询师,文章常见于《十月》《广州文艺》《散文》等杂志,工作虽忙碌,但笔耕不辍,矢言将走南闯北的半生烟雨与家国情怀皆寄于纸笔间。出版过的人物传记有《中国新首富王传福》(合著)《居里夫人传》。
|
目錄:
|
章 眉山千载诗书城人境同渊育名人
宽严相济有榜样潜移默化塑内质
文豪之家受熏陶少作文章显奇巧
第二章 手足情深深几许姻缘奇情传美名
亦师亦友兄弟情姐嫁错人伤母心
不谋而合唤鱼池韵成双璧结良缘
身行万里半天下人情练达勤持家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第三章 天纵之才慧眼识金榜题名天下知
伯乐慧眼识英才退让佳话千年传
丁忧守孝居山林辞别故乡奔前程
第四章 初入仕途无所惧个性交友辨曲直
新官上任祈雨忙虔心为民试锋芒
年少气盛言无忌父逝妻丧守孝制
第五章 守制变法竞圣听执拗对决两相误
倾情一生求变法理想未竟暗神伤
彼称此之为流俗此谓彼之为乱常
上书万言谏人君激恼权臣遭贬逐
兄弟共度话别离诗书易成意难平
第六章 杭州密州又徐州一波三折登轼忙
诗友僧朋西湖游酒酣景美心无忧
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
徐州治水出奇招文冠天下孚众望
第七章 乌台诗案惊鬼魂神宗惜才谪黄州
上表谢恩埋祸根谤讪朝政起风波
因诗获罪因诗解劫后诗笔已如神
第八章 乐观旷达文峰巅爱国泽民志亦坚
此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第九章 肌肤握丹身毛轻冷然纷飞同水行
瑜伽炼丹修性情圆通觉悟更清净
相知未能正当时从公已觉十年迟
入淮清洛渐漫漫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十章 太后恩宠破格升迷倒众生遭人妒
直面痛击三路神名士群集成党朋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第十一章 忠直率性树劲敌谦退之道有玄机
木秀于林风摧之行出于众人非之
洞若观火诚无惧奈何弹劾非本然
第十二章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体恤民生巧断案浚河治湖有奇功
抢购食粮为平仓未雨绸缪防饥荒
百折不挠呈奏章如愿以偿免沉账
第十三章 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新党得势风云起外任定州坎坷至
岭南流放艰且险天地浩然我独行
酒醒梦回春尽日闭门隐几坐烧香
第十四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第十五章 南渡北归漫漫路劫后染疫断诗魂
问翁大庾岭头往曾见南迁几个回
世事坎坷识天意贫病淹留见人情
道大平生为民容才高济世未成累
鉴平生忠义之心还千古英灵之气
附录苏东坡年谱
|
內容試閱:
|
对现代人来说,提到苏东坡的名字,概不知者寥寥。今天的世界多元且开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食万家菜、赏万家画,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社会大众的生活常态。在我们所读的书中、在我们行走的路上、在我们品尝美酒佳肴的杯盏间、在我们鉴赏书画的艺廊里、在我们吟唱经典的歌曲中……不期然地,我们总会遇到苏东坡这个名字,并对其情不自禁地表现出由衷的欢喜!假若你爱美食,你的唇齿间少不了会沾染“东坡肉”和“东坡肘子”的芬芳。假若你爱饮酒,你的嗅觉里又怎会少了眉山东坡酒、桂酒等佳酿的醇香。而作为一名旅游达人,当我们欢喜地微笑时,“何妨吟啸且徐行”之“蓑笠翁”的潇洒身影便会浮现于脑海中。偶尔狂傲的瞬间里,“大江东去”的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的旷达豪壮会油然在胸中奔腾;而在恋乡思友的时刻,我们体会共享一轮皓月、洒脱旷远的浪漫情怀;在情痴难解的纠缠里,那份“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孤寂与惆怅正可以借以抒发。在书画家的求索中,回荡着随性而为、“成竹在胸”的意趣与清雅;在士大夫或从政者的仕途曲折里,则共鸣着“九死南荒吾不恨”的执着与超然……所有这一切皆源于苏东坡遗存千古、意蕴风流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不仅在于他具有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旷达与高度发达的心智,更在于他终其一生都保持着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一颗纯粹的、不老的、对外界充满热望与好奇、看世间一切都美、视所有人都好的不泯童心!
苏东坡出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病逝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历经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任皇帝。他科考于仁宗时期,为官于神宗在位期间,“乌台诗案”后遭到贬谪,哲宗登基后两遭流放,“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年少时,苏东坡即以东汉“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为榜样激励自己,“奋厉有当世志”。他觉得“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立志要做一个风节凛然、敢作敢为的儒者。神宗执政期间,重用王安石,推行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经济体制改革。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政策,主动请求外任。在担任地方官期间,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事,政绩卓著。初任凤翔签判,他为纾民困,改革“衙前役”;任杭州通判,他走访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了解运河堵塞情况;任密州知州,他率领民众,灭蝗减灾;任徐州知州,他筑堤抗洪,“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终取得抗洪的胜利;他还视察监狱,关心囚犯的健康。他以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弘道济世的生命观,实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宏愿。
然而,胸怀济世之才、品性刚直不阿的苏东坡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了政治斗争的箭靶。他反对新法,因为任职地方时,他亲身体会到每一项政策都关系到民生大计,大意不得,因而反对操之过急的新政。新政推行十年,在强大且顽固的利益集团兼保守势力的围攻下颇受挫折,司马光以垂老之年主持朝政,重在尽废新法。对此,苏东坡也认为不妥。他向司马光据理力争,认为新政施行十年,百姓业已习惯,且实践证明有些政策于民有利,可以保留,如果全部废除,无疑是另一次扰民。于是,他又被变法反对派的旧党所不容,等到“朋党之争”祸起,他便不断地被排斥,一再遭到贬谪和流放。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穷达多变、吉凶祸福相伴相随。在“乌台诗案”里,他死里逃生,被贬黄州。尽管身处逆境,却仍以执着的信念高唱生命之歌:“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政治失意,幅巾芒履,躬耕东坡,生活困窘,却仍关注民生。他为武昌一带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痛心疾首,一面上书知州,希望官方出面禁止溺婴恶俗;另一方面又成立救儿会,动员富人捐钱,他自己虽穷困不堪,却也慷慨解囊。
在政治信念和人生态度方面,苏东坡以天然的自觉,将“尊主”与“泽民”高度统一起来,堪称为官之楷模。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身为京官,忠言谠论,尽“尊主”之责。元祐年间高太后摄政时,苏东坡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写下大量激扬清议的政论文章和奏议表章,以表达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他“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任职州郡,关心民瘼,尽“泽民”之任。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知州,“岁适大旱,饥疫并作”,他立即采取各种赈济措施,拯救民难。其中著名的是疏浚西湖,修复六井,将湖中淤泥堆成堤坝,成就了当今西湖的一大景观——苏堤。即使远贬惠州,失去了权力地位,他还是凭借时任提刑的程之才的友情,对地方施加影响而颇有建树。他向地方官建议依谷物市价向百姓征税,关心惠州城的各种改善革新事宜,热心医疗卫生、居民饮水等公益事业。及至后被贬谪到瘴疾之乡的海南儋州,他仍然作诗道:“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面对当地落后的生产力和愚昧的风俗,他帮助儋州百姓摆脱陋习,苦劝居民发展农业,同时倡导礼乐教化,兴办教育变化人心。他还呼吁黎、汉平等相处,以促进民族团结。
正如陆游所言,“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苏东坡的一生无论穷达祸福,无论顺境逆境,始终积极有为。他力行惠政,矢志为民。即使不断地遭到贬黜,也没有被悲伤和痛苦压倒,而是及时调适心境,排解悲苦,以随缘自适、旷达超脱的态度对待自身处境。遇赦北归途中,他走到镇江,作《自题金山画像》,对自己一生的际遇作出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结词中的黄州、惠州、儋州三地,正是苏东坡一生经历三次重大政治打击后被贬谪之地,也是他人生的三次巨大创痛,且一次比一次艰难。但他的人格特质和人生观却由此一次又一次地飞跃,并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得淋漓尽致。一次次的变迁,让他的生存环境渐次下降到唯求苟活的程度,然而他的艺术造诣却上升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他挥动如椽之笔,创作出冠绝古今的“一词二赋”。所谓“一词”,即《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谓“二赋”,即《赤壁赋》《后赤壁赋》。南宋诗人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东坡一生留下两千七百多首诗,其中广为传诵者大部分写于被贬谪时期。清代学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苏东坡生活的宋朝,是个思想大开放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是思想主流,到北宋时则呈现出“三教合流”的局面。苏东坡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并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他尊崇儒教,但又不为儒学拘囿;他崇尚老庄思想,又不走向虚无和厌世;他喜欢研读佛经,参禅悟道,但又不愿执着于相。儒家思想使他腾达时积极有为,尊主泽民,匡时济世,穷困时也心系民瘼;道家思想使他身处逆境时淡泊名利,安时处顺,超然物外;佛家思想又使他随缘自适,心境空明,圆融通达。李庆皋在《苏轼思想“大杂烩”论辩》一文里认为,“乌台诗案”前,苏东坡的思想以儒家为主;被贬黄州时期,佛老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苏东坡“长期埋在心底里的建功立业、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被唤醒,又占据了上风”;到桑榆暮年,又遭到贬谪,他的思想又一次大颠倒,佛老思想占主导,儒家思想退居次位。苏东坡善于批判地从佛老思想中吸取安贫乐道的精华,随遇而安。王水照在《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中分析苏东坡对人生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总结了苏东坡人生道路上的两条基线:一是儒家的俗世精神;二是人生苦难意识与虚幻意识。但苏东坡的人生体验“没有发展到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其落脚点也不是从前人的‘对政治的退避’变为‘对社会的退避’”。苏东坡的文化性格中具有“狂、旷、谐、适”四因子,它们构成了苏轼完整的性格系统,统一于他对人生思考的结果之上。这样的性格特征决定了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起伏、变化和冲突,他都能获取动态的平衡。因而,苏东坡即使被贬儋州,依然识见通达而不滞阻,心胸开阔而能因缘有适。无论道路如何崎岖,他都能泰然自若地行走。如此心性自然映照于其诗文中,犹如夜明珠跃动于他所写的每一句诗行上,又好似清晨荷莲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写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作为一个全才,任何抽象的概括都难以述尽苏东坡的特质。他既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又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既是心忧天下的士大夫、皇帝近秘,又是心怀悲悯的审判官、政治立场坚定的己见者;既是豪情与悲情兼备的诗人、收放随性的散文家、文人新派的绘画家、挥洒自如的书法家,又是自制佳酿的实验者、匠心独运的建筑师;既是瑜伽术的修炼者、虔心钻研的佛教徒,又是月下抒怀的漫步者、躬耕田亩的蓑笠翁……如此这般集众多特质于一身者,天地间实在是凤毛麟角。尽管身处政治斗争之中,但他始终保持天真淳朴的品格,与变法派和反对派中的众多人物保持着亦敌亦友的关系,视“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因为涉及的人物众多,关系繁杂,因而在编写本书时,笔者力求客观真实地引用可查考的资料,并尽可能以中立的态度表现苏东坡以外的人物,以利于读者对历史人物有客观、公正的认识。
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两部分,以“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为分界线。一部分为年少轻狂的苏东坡一路顺畅、意气风发的人生经历,但凡作文必高谈阔论、引经据典,虽才华横溢,但更多的是书生之泛泛空论,尚未付诸实践,其洋洋洒洒、盲目议论利害得失之文风,既是应试科举下的通病,也是理想主义者纯真的社会构想,同时因其才高而难容于世。另一部分为“乌台诗案”后苏东坡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在被贬谪三州的过程中,苏东坡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实现了理想的自我。他收敛了身上桀骜不驯的傲气,珍养稳健平和的正气;在与农夫村民等底层民众的交往中,他去除了纠缠恩怨的意气,蓄养虚怀若谷的大气;在躬耕东坡的劳动中,他蜕掉了多愁善感的书生气,护养刚毅坚强的大丈夫气;在纵情山水的天真中,他超越了人类时空的局限,养聚天地宇宙一体的浩然气。他以顺其自然、坦然面对的生死观,实现了人格魅力不朽的精神气。
苏东坡在世时便已出版众多诗集,按时期分,至少有7种:《南行集》、《钱塘集》(杭州)、《超然集》(密州)、《黄楼集》(徐州)、《毗陵集》(常州)、《兰台集》(任翰林时)、《海外集》(儋州)。目前已知早的苏东坡诗集,是驸马王诜授意刊刻的《王诜刻诗集》。王诜在元丰二年(1079年)以前刊印了苏东坡诗的一部分,在苏东坡被控受审时,将四卷诗呈上作为证物。元丰五年(1082年),陈师仲刊刻了《超然集》和《黄楼集》。元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自黄州获释后,写信给朋友滕元发,要求把诗集的木版毁掉。绍圣四年(1097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刘沔写信与苏东坡商议刊印全集,苏东坡称赞那本集子毫无伪作掺入。苏东坡去世后,各种评注本出现,评论部分都是注明诗句的出处,注解部分则集中说明人名、地名和写诗的背景。
有关苏东坡漫长一生中多姿多彩、曲折多变的丰富经历,既存在于各种史料中,也存在于他那浩繁的著作里。他的诗文总计接近百万言,他的札记、遗墨、私人书信亦广见于敬仰他的文人所写的大量闲话漫谈中,并流传至今。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纷争以及绵延苏东坡一生的政坛风波,历代也有大量记录资料,其中包括数量甚多的对话录。宋儒都长于写日记,尤以司马光、王安石、刘挚、曾布为著名。苏东坡不写日记,但留下大量札记,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有的记有日期,有的不记日期。当时他还以杰出的书法闻名,经常有人恳求墨宝,他习惯于题诗,或书写杂感评论,酒饭之后随手赠予友人。此等小简偶记,人皆珍藏,传之子孙后代,有时也以高价卖出。在这些偶记题跋中,往往有精妙之作。现今保存下来的东坡书简约有八百通,有名的墨迹题跋约六百件。
众多的史实资料,为今人研究苏东坡提供了便利。笔者经过长期的阅读构思,认真研读林语堂大师所著的《苏东坡传》、王水照先生的《王水照说苏东坡》、王伟先生的《风情百样苏东坡》等书籍,观看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同时参考公共文献、地方志等后,确定本传记以诗词为眼,纵观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对与之相关的人物也作相应介绍,以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和了解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
在此对所有为本书成稿引发思考与提供借鉴之人、之事,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笔者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编撰本书恐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专家多多指正,不胜感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