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者多年从事相关网站历史频道编辑,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严谨的考据态度。对历史分析的观点独特,史学眼光深邃,作品干货多多,值得深读。用“坚实的史料说话”,每篇文章都有大量的完备史料来论证,说服力强,知识性广,既纠正了普通读者对历史传统认知的谬误,又开拓了历史观视野。本书所选历史文章话题多、热度高、接地气,很多都是有趣或是流传比较广的话题,且两个作者都是公众号大V,其中“腾讯新闻·短史记”公号粉丝近20万。
|
內容簡介: |
真实的历史经过后世小说、戏曲等形式的演绎,往往失了真,再加上读者对传统固有思维的认知,往往对历史存在着诸多偏见或误解,例如:
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他的游记是靠幻想拼凑出来的旅行小说吗?
杜甫活着时,他的诗为什么无人转发、无人赞赏?
宋朝的GDP真的占到世界的60%-80%吗?
《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呢?
本书作者引经据典,查阅大量史料,以“疑今察古,鉴往知来”的严谨态度,以历史考据的方法为大家揭开历史的真相。
|
關於作者: |
谌旭彬,湖南溆浦人,现居北京。资深历史编辑,原为腾讯历史频道主编,现为“腾讯新闻·短史记”栏目主编,在《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凤凰周刊》《新周刊》多家媒体上发表过历史类文章。出版有书籍《秦制两千年》《中国:1864-1911》《汉朝——被掩盖的真相》《权力脸谱》等。
杨津涛,天津人,现居北京。媒体人、历史作者,曾供职于《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腾讯网历史频道,长期为《新京报》《凤凰周刊》《财新周刊》等媒体撰稿。个人公众号“启风居”,谈读书,谈历史,谈时事。
|
目錄:
|
编 去伪存真
002 武王伐纣血流漂杵
007 秦民很难靠军功改命
013 “愿成秦人”是假的
019 陈胜吴广的真实身份
024 《史记》二人密谈的可信度
028 “三纲五常”没有后半句
032 诸葛亮“八阵图”祛魅
038 刘禅不是“阿斗”
042 只有木兰,没有花木兰
047 《罗织经》是本伪书
052 别污蔑“锄禾日当午”的作者
060 宋朝的“人均粮食”神话
066 不要吹宋朝的 GDP
071 福寿沟千年不涝是假的
076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081 《西游记》的作者已不可考
085 阳明学不是明治维新原动力
093 《冰鉴》不是曾国藩写的
098 《挺经》也不是曾国藩写的
103 慈禧没让司机跪着开车
108 如何理解“量中华之物力”
112 “川岛芳子诈死”是无稽之谈
117 李鸿章绝命诗的真伪
122 李鸿章挨一枪少赔一亿两?
127 洋人批太监制度反遭太监训斥?
131 “清廷派军舰墨西哥护侨”的真相
139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含金量
144 张宗昌“大炮开兮轰他娘”考
152 孙殿英盗慈禧墓逃脱法网的玄机
157 日军为“古北口七勇士”立碑
161 蒋经国日记里的章亚若之死
167 两则“聘任教授不问学历”的假鸡汤
175 对“杜月笙名言”的一点考据
180 子虚乌有的“国粹泄密案”
186 布鲁诺究竟因何被烧死?
191 如何理解牛顿晚年沉迷炼金术
196 明治维新前的识字率神话
204 希特勒歧视中国人
208 “斯坦福监狱实验”算不算骗局?
第二编 鉴往知来
214 “跪拜礼”的堕落
220 “书同文”的成与败
225 张鲁的骗术与胡适的脚痛
230 杜甫活着时,他的诗无人转发
235 “开元盛世”中的普通百姓
240 《推背图》的所谓“精准预言”
246 超级英雄包青天怎样炼成
252 宋徽宗糟糕的慈善运动
258 中国抛石机技术的停滞
264 《本草纲目》因何闻名欧洲?
270 通贼才能成“名捕”
276 可以拜关公,不能桃园结义
281 皇室专卖与人参迷信的由来
287 造圆明园兽首的法国人
292 勇敢落寞的王清任
297 一枚谎言在五十年后爆雷
304 徐继畬与华盛顿纪念碑
311 太后一顿饭,小民六年粮
319 皇帝与医生的“攻防游戏”
325 中国人平均寿命的变迁
332 少林大战武当
338 民国版 “点穴术”如何骗人
345 放足运动引来民众喊打喊杀
352 给“中国的辛德勒”虚构敌人
360 与走江湖卖艺者斗气
364 盲法实验打败巴黎伪医学
369 不诚实的智力测验
|
內容試閱:
|
李鸿章挨一枪少赔一亿两?
“李鸿章在马关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银子”之说不知始于何时,但常见于各种通俗文史著作。
比如,《晚清军政启示录》里说:“或许是看到李鸿章受了枪伤,伊藤博文后做了一亿两白银的让步——李鸿章苦笑,这一枪挨得值。一个没要了他性命的枪伤,价值一亿两,他觉得自己所受的皮肉之苦都值了。”①
《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里也说:“为了抵消李鸿章遇刺的影响,日方又决定将赔款金额减去一亿两,诚可谓19世纪外交昂贵的一枪。”②
《流放紫禁城》一书也说:“四月十七日,日本在谈判桌上做出了一点让步,《中日马关条约》签字,较原日方条件有所减轻,赔款减少了一亿两,割地少了一处。时议对此的评价是:‘口舌所不能争者,藉一枪子而得之。’意思是说:日本在条约上的让步,完全是因为李鸿章挨了一枪。”③
它的广泛传播,则显然始于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演绎。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成立。梁启超当年为李鸿章做传,其中虽然也有“口舌所不能争者,藉一枪子之伤而得之”这样的话,但梁书写得明白,日本政府因李鸿章遇刺而做出的让步,并非减少赔款,而是停战:
“日皇及举国臣民同深震悼,遂允将中国前提出之停战节略画押。”④
扼要来说,李鸿章遇刺前后的博弈情境,是这样的:
(1)李鸿章遇刺之前,日本国内舆论(包括军队内部)的主战气氛极为浓厚,“何时轻骑入燕京”是当时一种普遍的日本民意。行刺李鸿章的小山丰太郎,是一名26岁的无业游民,他的行刺动机正是不希望中日两国停战,他在法庭上宣称,“日军放弃占领北京意味着日本的耻辱,目前同中国签订合约为时尚早”,他希望通过刺杀李鸿章,让和谈直接流产。日本政府在谈判中,也始终拒绝清廷的停战提议,并积极调动军队攻占澎湖,且欲直接夺取台湾,继而在谈判桌上取得更大的利益。⑤
(2)李鸿章遇刺后,首相伊藤博文与外相陆奥宗光担心的问题,是李鸿章很可能因此中断谈判直接回国。陆奥宗光曾私下说,“实在是麻烦。首先,无论如何,现在李鸿章要是回国就很难办了”。事发当晚,陆奥宗光拜访伊藤博文商议如何善后,二人的决定是:“如果仅在礼遇上或社交的情谊上作表示,不另采取具有现实意义之措施,恐终不能使对方衷心感到满意。故此时由我无条件允许他所一再恳请之休战,较为得计。”⑥
(3)日本政府为什么担忧李鸿章回国?陆奥宗光在《蹇蹇录》里说得很明白:
倘若李鸿章以伤痛为借口中断双方的谈判而中途回国,对日本国民的行为痛加贬斥,并巧妙地招引欧美各国再度居中调停的话,要博得两三个欧洲强国的同情亦非难事。在这样的时刻,一旦招致欧洲强国的干涉,我国对中国的要求恐怕也不得不要做大幅度的让步。也有人认为,从逻辑上来说,这次的刺杀事件完全只是一个暴徒的个人行为,与我国政府和国民可谓没有丝毫的瓜葛,只要对暴徒个人严加惩罚的话,其他人就没有任何责任。但是对于眼下正在交战的两国,尤其是在战胜国的我国,如何对待敌国的使臣,对其给予相当的保护和尊重,本身就是国际公法上的一个惯例,这样的事件一旦撬动了整个社会的感情,就很难用逻辑上的理论来加以解决了。且不说李鸿章的地位、名望,就其以古稀的高龄次出使异域,即遭到了如此的凶难,真是情何以堪!其将博得全世界的同情是显而易见的。此时若有某个强国欲乘机加以干涉,李的负伤就是的借口了。⑦
(4)伊藤与陆奥议定对策之后,即致电内阁阁员与大本营重臣进行商议。但除陆军大臣山县有朋之外,大多数人对停战仍持反对意见。伊藤博文不得不离开马关前往广岛与文武重臣面商舌战,并在给天皇的奏疏里说:
由于此次凶变,帝国不得不立于甚为困难之境地。反之,清国却因此而得到好的口实,清使或将立即归国。而当其向各国哀诉时,各国将向彼表示同情,且难保不转而以其联合之压力抑制我方。果真如此,则帝国之威严必将大为丧失。因此,今日善后之策,惟有与清使继续商谈,以预先避免各国之联合干涉。⑧
(5)在慰问李鸿章时,陆奥宗光曾安抚道:“中堂身受重伤,幸未致命,中堂不幸,大清举国之大幸。此后和款必易商办”,“请宽心养伤,中日战事将从此止”。但后,日本政府因“李鸿章挨枪”而做出的停战让步,却是严重缩水的——,台湾被排除在了停战范围之外;第二,停战期间两国均不得增援战线上的部队。这两条都对日军有利。之所以用这种“缩水停战”来应付李鸿章,是因为日本政府通过对清廷密电的破译,了解到他并无中断谈判归国的打算。因为知晓了李鸿章的底牌,稍后在关于停战问题的谈判中,李希望将台湾也划入停战范围的要求,始终未能得到日方同意。⑨
1895年3月30日,李鸿章遇刺后的第六天,原本无意停战的日本,与清廷签订了一份《停战协定》。梁启超后来将该《协定》评价为“口舌所不能争者,藉一枪子而得之”,大体是成立的。
至于“李鸿章在马关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银子”,只能算脑补出来的无稽之谈。
因已成功稳住李鸿章留在日本,后续关于赔款数额的谈判中,日本政府已不再将李鸿章的遇刺纳入考量因素。春帆楼谈判重启后,日方提出的和议条件极为苛刻。过分者,是要求清廷将奉天以南各地和台湾澎湖各岛全部割让给日本,并赔款三亿两白银。清廷给李鸿章的指示,则是“让地应以一处为断,赔费应以万万为断” ⑩,也就是割地多只能割一处,赔款多只能赔一亿两白银。该底线同样因电报遭到破译而被日方知晓。伊藤博文因而有恃无恐,拒绝做出让步:
赔款即使能有小幅度的减少,但绝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削减,在割地方面,奉天和台湾都要割让,这点我先事先说清楚,以避免日后的误解。我们还是希望中国使臣能够深切地审察今日两国的实际形势,即日本是战胜国,中国是战败国这一事实,是中国先提出求和。?
按陆奥宗光的解释,《马关条约》的赔款数额,终由三亿两白银减为二亿两白银,其主要原因是“我方当初提出的方案原本是作为会谈的基础提出来的。因此对此并非完全没有修正的余地”。当日方通过监视李鸿章与清廷之间的来往电报,确认三亿两白银的赔款数额确实很难被清廷接受,很可能导致和谈破裂(李鸿章在给清廷的电报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若(日本)仍坚持此前的主张,是否可再加若干让步之处?……若不可,唯有停止谈判归国一途”),于是转而提出一份修正方案,其中一项内容是“赔款削减至两亿两”?。
综上。“李鸿章挨一枪,大清少赔一亿两”之说,是一个错误的“历史常识”。
参考资料
①宗承灏,《晚清军政启示录:被砍断的龙旗》,现代出版社,2019年版,P340。
②王鼎杰,《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P352。
③张建伟,《流放紫禁城》,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P332。
④梁启超,《李鸿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P124。
⑤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P410。
⑥⑦(日)陆奥宗光,《蹇蹇录:甲午战争秘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P171-172。
⑧伊藤博文,《与清使谈判要件裁可公文》。转引自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P412。
⑨吉辰,《昂贵的和平:中日马关议和研究》,三联书店,2014年版,P179-182。
⑩《附译署来电》。《李鸿章全集26·电报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P96。
??(日)陆奥宗光,《蹇蹇录:甲午战争秘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P183、P186-1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