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HK$
151.8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HK$
104.5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HK$
107.8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HK$
49.5
《
巴拉吉预言
》
售價:HK$
74.8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HK$
98.8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
內容簡介: |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探索网络心理援助组织实施的特点、方法和规律,研究适用于网络心理援助的技术、疗法和理论,对于拓展心理服务的途径,提高心理援助的效率,充分挖掘志愿者和发挥公益组织进行网络心理援助,增强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推动和完善我国网络心理服务体系和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所提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我们从针对新冠疫情的网络心理援助行动中梳理和总结出来的,无论是对心理志愿者今后参加网络心理援助活动,还是对心理咨询师从事网络心理服务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
|
關於作者: |
王邈,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曾任教于国防科技大学心理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潜心研究心理学近十五年,先后在《社会心理科学》《中国健康心理学》《临床身心疾病》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余篇,著有《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心理分析》《破译肢体语言密码》《释梦:识未知的自己》《梦的解析:从释梦到审梦》《成长我懂你:家庭教育的五十一堂心理微课》等六部著作。
李本修,心理学工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婚姻家庭治疗师,意象对话治疗师,本土化团体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与催眠师联合委员会理事,贵州省戒毒管理局心理矫治专家库成员。多年来,一直注重本土化的心理学实操研究,从事心理学社会应用与服务工作近十二年,先后发表心理学期刊论文十余篇。
|
目錄:
|
目录
序言一?向心理志愿者致敬
序言二?大爱无疆?援助有道
前言:我们时刻准备着
章:给心理援助插上网络的“翅膀”
——网络心理援助缘起重大疫情
1、重大疫情催生网络心理援助
2、“互联网 心理援助”=网络心理援助吗?
3、网络心理援助的“硬币两面”
4、网络心理援助的“6 1”模式
第二章:为心理志愿者套上“手铐脚镣”
——网络心理援助中的伦理与规范
1、心理志愿者要“持证上岗”
2、价值中立方显志“英雄本色”
3、咨询规则要“有立有破”
4、学习:网络心理志愿者团队的“霸王条款”
5、督导:心理志愿者的“加油站”
6、转介:心理援助中的“行为艺术“
7、心理援助中的“三八线”
8、心理志愿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章:搭建网络心理援助的“四梁八柱”
——网络心理援助的快速组织与实施
1、及时“招兵买马”
2、建立“指挥中枢”
3、坚持“临战磨枪”
4、开展“营销宣传”
5、突出“网络面询”
6、及时“空中加油”
7、加强“档案管理”
8、注重“总结提高”
第四章:牢记网络心理援助中的“双十一”
——求助者常见的十一类心理症状与障碍
1、焦虑:担心并烦躁着
2、恐惧:在危险中感到着急
3、抑郁:挣扎之后的无助感
4、强迫:控制不住的无意义重复
5、疑病:老怀疑自己得病也是一种病
6、愤怒:忍不住想发火
7、失眠:原来睡觉是个技术活
8、进食障碍: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9、适应障碍:我该如何面对突发情况
10、急性应激障碍:残酷的现实该如何应对
11、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灵深处的“定时炸弹”
第五章:心理志愿者要常备“十二把镰刀”
——网络心理援助中常用的十二种技术与疗法
1、倾听:听似无声却有效的咨询艺术
2、共情:与求助者的情绪情感共舞
3、放松训练:身心放松即疗愈
4、穴位扣击:中西合璧的情绪调节“神器”
5、安全岛:心灵深处的临时避难所
6、冥想:一种深度的身心放松奇法
7、眼动脱敏疗法:眼球转动中的疗愈密码
8、积极想象疗法:睁着眼睛做梦的治疗技术
9、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正确方有合理情绪
10、系统脱敏疗法:走出焦虑和恐惧的行为策略
11、音乐治疗:音乐聆听中的心灵疗愈之道
12、绘画治疗:能画出来便会治愈
第六章:网络心理援助中“ICU”的紧急行动
——对网络求助者的心理危机干预
1、对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的再认识
2、从“四大症状”看求助者到底有多危险
3、限定性折衷干预模式来自于实践
4、本能理论视角下的心理危机干预重在预防
5、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可“七步成诗”
6、网络心理危机干预有“八项注意”
第七章:网络“心理方舱医院”中的援助行动
——对求助者的网络团体心理援助
1、网络团体心理援助有“四大优势”
2、网络团体心理援助可分“五种类型”
3、网络团体心理援助的“技术图谱”
4、网络团体志愿者“六种素质”
5、网络团体中不容忽视的“七个问题”
第八章:我们用心守候网络的另一端
----网络心理援助心理咨询案例实录
1、我只想找个人说说
2、谁控制了我的体温
3、难以释怀的悲伤该如何安放
4、是什么让我如此紧张
5、自我隔离的代价
6、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崩溃
后记:初心不改助人不止
|
內容試閱:
|
序言一?向心理志愿者致敬
我向大家推荐《隐形的廊桥——网络心理援助的探索与实践》,因为作为一名咨询师,
王邈、李本修对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在除夕之夜发出邀请,
开展网络心理援助,并从200多人中挑选了101名优秀的心理志愿者,他们发挥自己的
专业特长,为疫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援助服务。这份精神,令我十分感动!
可贵的是,王邈、李本修还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很好的管理,设立了管理组、培训组、
宣传组、督导组、危机干预组、保障组等组织,有效地确保了志愿者团队的正常运转。在长
达4个月的心理援助工作中,他们为近百位求助者提供了总时长6800多分钟的网络心理
援助服务。这份情怀,也令我十分感动!
他们的事迹被华中科技大学战疫情数字博物馆收录,也多次被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
黑龙江新闻广播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更重要的是,王邈、李本修还组织志愿者共同撰写了
这本书,为今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网络心理援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总结。这份心
思,令我十分钦佩!
总之,我十分点赞王邈、李本修及其团队共同撰写的《隐形的廊桥——网络心理援助的
探索与实践》一书,也呼吁广大读者学习他们在抗灾心理救援中所表现出的大爱精神!
是为序。
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岳晓东
2020年9月18日于北京
序言二?大爱无疆?援助有道
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探索网络心理援助组织实施的特点、方
法和规律,研究适用于网络心理援助的技术、疗法和理论,对于拓展心理服务的途径,提高
心理援助的效率,增强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公益组织进行网络心理援
助的社会功能,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推动和完善我国网络心理服务体系和制度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隐形的廊桥——网络心理援助的探索与实践》就是这样一本书。
本书所提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是王邈和李本修从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心理援助行
动中梳理和总结出来的,无论是对心理志愿者今后参加网络心理援助活动,还是对心理咨询
师从事网络心理服务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应李本修的邀请,我非常高
兴为他和王邈共同编著的《隐形的廊桥——网络心理援助的探索与实践》一书作序,同时我
也很高兴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作为一名咨询师,王邈和李本修对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他们在除夕之夜发出邀请并开始行动起来,开展网络心理援助,从200多名志愿者中挑选
了101名优秀的专业人士,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特长,为疫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
援助和心理疏导服务。这份精神和情怀,令人十分感动。
本书的写作虽然缘起新冠肺炎疫情,但不限于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只
是一个触发点,它为网络心理援助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比较专业规范的参考
教材。
可贵的是,王邈和李本修还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了很好的管理,设立了管理组、培训组、
宣传组、督导组、危机干预组、保障组等,有效地确保了志愿者团队的正常运转。在长达4
个月的心理援助工作中,他们为近百位求助者提供了总时长6800多分钟的网络心理援助
服务。这份敬业和奉献精神,也令人十分感动。他们的事迹被华中科技大学战疫情数字博物
馆收录,也多次被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黑龙江新闻广播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更重要的
是,王邈和李本修还组织团队成员共同撰写了这本书,为今后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提供
网络心理援助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总结。这份心思和善举,也令人十分钦佩。
作者将心理援助工作中求助者常见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愤怒、失眠、进
食障碍、适应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11种心理症状与障碍做了必要的
介绍,提出了倾听、共情、放松训练、穴位叩击、安全岛、冥想、眼动脱敏疗法、积极想象
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12种网络心理援助中常用
的技术与疗法,这与我提出的“综合积极情绪疗法”理念非常符合。
我从事多年社区心理咨询和社区心理援助师的培训工作,我认为作者在网络心理援助的
组织与实施、操作与实践、个案与团辅上都有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该书值得广大社会工作
者、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援助师、心理服务志愿者学习和借鉴。
我十分欣赏王邈和李本修及其团队成员共同撰写的《隐形的廊桥——网络心003理援助的
探索与实践》一书,也希望更多的心理工作者和志愿者学习他们在抗疫心理援助中所表现出
的大爱精神。在这层意义上,我们会在网络这边等着你,期待着大家和我们一起共同为促进
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临床心理学博士?刘义林
2020年10月23日
前言:时刻准备着
当我要动笔写这篇前言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2020年5月28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国内疫情已经基本稳定,现有确诊人数116人,疑似5人,今日,全国境外输入2例,本土新增人数为0例;境外疫情则不容乐观,现有确诊人数293.3万,其中美国有115.4万人,英国有22.9万人,俄罗斯有22.5万人;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举国上下正在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复学步伐,过去一派繁荣的景象正在全面重现……
可是,四个月前,情况还完全不同。就在鼠年春节前两天,武汉突然暴发了来源不明、传播力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武汉全城封禁,举国居家隔离,一时间,牵动各方心弦,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解放军除夕夜快速集结弛援武汉,白医天使从四面八方汇聚江城,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救援力量先后出动,有序支持武汉人民的抗疫行动。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总不能无动于衷吧?!那么,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就在武汉封城的第二天,我突然意识到,突然暴发的新冠疫情必然会给部分民众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引发认识困惑、造成恐慌情绪、增加心理压力、导致行为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援助应该对稳定民众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确保人民安心、维持社会稳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鉴于新冠病毒的传染性,传统的心理援助无法立即落地,难以快速施展,于是我就想到了网络心理援助,即通过网络平台,为疫区的民众提供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服务。想到这里,心头有些激动,于是就在心理咨询师技术交流群和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心理志愿者招募信息,并附上网络心理援助志愿者群的二维码,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小时后,就有三十多个人愿意加入;三小时后,就有一百多人愿意加入,着实让我意外。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是除夕夜。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愿意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到晚上九点钟,已经有两百多人加入了志愿者群。为了保证加入的志愿者能够提供优质的心理援助服务,我迅速先设定了志愿者选拔的两个基本入选条件:一是必须持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书;二是曾经系统接受过心理咨询技能课程训练,并有三年以上的心理咨询实战经验,个案小时数超过500小时;然后又增设了两个优先入选条件:一是参加过“非典”、“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灾害心理援助活动的志愿者优先;二是参加过各地各种类别紧急心理援助活动或有过心理危机干预经验者优先。经过层层筛选,后从238人中挑择了101名优秀的心理志愿者,他们来自全国各个城市,各个行业,虽然大家从未谋面,但大家都时刻准备着,期望通过网络平台,运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为疫区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援助服务,为心理抗疫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选拔志愿者的同时,我们还健全了组织,设立了管理组、培训组、宣传组、督导组、危机干预组、保障组,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志愿者团队的正常运转,经过近四个月的持续奋战,我们的心理志愿者先后帮助了近百位求助者,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的总时长达6800分钟左右,由于,我们的心理志愿者团队行动早、作风实、服务好,团队成员的名单及相关事迹被华中科技大学战疫情数字博物馆收录,团队中有十多人的事迹先后被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黑龙江新闻广播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梳理我们在此次心理抗疫行动中网络心理援助的宝贵经验,为了更好地健全和完善网络心理服务的制度体系,我组织部分团队成员一起讨论提纲、搜集资料、整理素材,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撰写完成了这本书,希望本书能对今后网络心理援助服务的发展与普及提供借鉴和参考,也希望网络心理援助服务能让更多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心理援助服务。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历经了许多困难和矛盾,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支持与厚爱。在这里,我要感谢陕西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天布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本书撰写序言,为本书增添了别样的光彩;还要感谢参加本书资料收集、素材提供、初稿撰写和文稿校对的李本修、崔秋洁、丁敏娜、梁明芹、张耘菲、辛秀玲、王书文、张艳艳、梁明芹、周霞、王鲜果、潘恒君等人,和以陈尚谦、高冰琪、景丽、史丽娟、蒋强华、韩亲亲等人为代表参的101名心理志愿者团队成员,没有大家的辛苦付出和生动实践,就没有本书的顺利出版;更要感谢愿意将自己案例分享给大家的六位求助者,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本书的体系和结构就不会完整;后,还要特别感谢在网络心理援助开展过程中把志愿者信息链接传递到民众手中的无名志愿者们,没有他们的默默付出,就不可能有网络心理援助活动的成功组织!
本书所提到的理论实践是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对网络心理援助行动的次大规模尝试,是对网络心理援助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它仅仅是网络心理援助行动的一个起点,后续还需要更
多的心理专家及志愿者继续努力,不断实践,勇于探索,努力开创网络心理援助的新局面!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难以预料的不足和纰漏,希望大家理解包涵,批评指正,谢谢!
后,祝大家阅读快乐,收获满满!
王邈
2020年5月28日于帝都咸阳
章:给心理援助插上网络的“翅膀”
——网络心理援助缘起重大疫情
今年春节前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社会各界援
助力量从四面八方齐聚武汉,帮助武汉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在众多的
援助力量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也不容忽视,他们就是网络心理援助
志愿者团队。这支援助力量的组成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出自各种心理
机构和社会组织,他们并没有像其他的援助力量一样,出现在抗击疫
情的现场,而只是在自己的家中敲击键盘、回复微信,接通热线、
谈话交流,却能在时间为武汉及至全国受疫情影响的群众提供了
莫大的心理支持,起到了安抚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稳定民心、
提振士气的作用,他们是抗疫前线的“网络心理尖兵”。
1、重大疫情催生网络心理援助
说到“网络”、“心理”、“援助”这三个词,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
陌生,但是,由这三个词语组合起来的概念——网络心理援助,我想
大多数人在以前可都没有听说过。直到武汉的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网
络心理援助才正式登台亮相,进入人们的视野。
那么,究竟是什么是网络心理援助呢?为了把这个概念说清楚,
我想,还得先从援助、心理援助这两个基本概念说起,然后依次分级
解释。
先说援助,所谓援助,简单地说,就是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来
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以此类推,心理援助,就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原理和技巧来帮
助他人克服心理困境,摆脱心理危机。
谁是“他人”?
这里的“他人”重点指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
群体,也包括因自然灾难或事故而陷入心理困境或危机中的个人及群
体,他们都包含在“他人”之中,是心理援助的主要对象。
那么,谁又是实施心理援助的主体呢?
当然是心理学专业人士,即职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以及其
他的相关心理学工作者。
基于此,网络心理援助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它指是实施心理援助
的主体(即心理志愿者)通过微信、QQ、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网络
通信形式对援助对象(即求助者)提供心理服务以帮助其克服心理困
境,摆脱心理危机的过程。
按照我们传统的认识,心理援助应该是心理志愿者对求助者面对
面现场提供心理帮助,但是,今年春节期间,武汉突然爆发的新冠疫
情,使得心理援助的模式彻底、快速而又真切地发生了改变。由于此
次我们所遇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心理
志愿者无法面对面的实施心理援助,尤其是武汉封城以后,全国各地
通往武汉的飞机、高铁、汽车都基本停运,交通中断,而需要心理帮
助的一线医护人员、普通群众、相关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几何数倍增,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抚慰人心、稳定情绪、减轻压力,网络心
理援助便应运而生。
当然,网络心理援助产生还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网络通讯
要足够发达才行,而这一点,我们国家早已实现了。截止2019年,
我国微信用户人数约12亿,QQ用户约为8.3亿,除此之外,还有其
他的网络社交软件和平台也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基本都可以
实现即时通信,这就构成了网络心理援助的重要前提条件。此前,即
时网络通信还不够发达的时候,我国先后经历了1998年长江流域的
洪涝灾害、1999年台湾“集集大地震”、2003年“非典”、2004年禽
流感、2008年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
感、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事件,
在那些时候,网络心理援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因为不仅通信技术发
展相对滞后,心理学专业人才也是相对缺乏的。
然而,2010年以后,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4G、5G通信技
术快速发展,手机用户持续增加,截止2019年,我国手机用户总人
数已经达到16亿,手机网民已达8.3亿。与此同时,心理学在中国
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在全国
各地已经广泛开展,在短短的近18年时间里,我国获得心理咨询师
职业资格的人数大约有100多万,尽管其中有一部分人并未真正从事
心理咨询的工作,但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之后,他们已经基本具
备了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还有6万多
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以及大批的心理学专业教师。这些人群就构成了
心理援助力量的主力军,为网络心理援助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现实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专业的心理援
助协会、危机干预协会,各省市的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
健康教育研究会也先后成立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和心理危机干预委
员会,专门面向社会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长年从事心理援助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针对突发情况临时自发成立的心理援助联盟及心理援
助志愿者团队,这也是我国心理援助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的心理援助团队均以地面援助行动为
主,大规模的借助互联网络来实施心理援助的做法,也是从今年武汉
爆发新冠疫情之后才正式开始的,相关问题非常值得持续研究,需要
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2、“互联网 心理援助”=网络心理援助吗?
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互联网 ”,简单地说,“互联网 ”就是
“互联网 传统产业”,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意是指依托
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
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目的在于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
提升经济生产力,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空前发
达的状态,“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普遍存在。除了在经
济领域大显身手之外,“互联网 ”的触角也延伸到了思想政治领域,
比如说,“互联网 党建”、“互联网 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 法律
援助”、“互联网 心理疏导”等已落地生根发芽,毫不夸张地说,
互联网与这些领域的融合早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互联网
心理援助”的正式尝试一直没有开启。我于2020年2月2日在百
度中搜索“互联网 心理援助”时并没有找到相关网页。由此可见,
“互联网 心理援助”的探索可能尚未开始,或者说互联网与心理援
助还没有有效融合。
然而,今年春节,武汉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心理援助不
得不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否则,就难以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
在“互联网 心理援助”的探索与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心理志愿者
及组织或多或少地都陷入传统心理援助的误区当中,认为把地面的心
理援助做法搬到网络上、或者通过互联网来实施心理援助就是“互联
网 心理援助”,其实不然。我认为:心理援助有心理援助的特点和规
律,互联网有互联网的作用与功能,简单的把心理援助搬到互联网上,
导致很多地面的心理咨询技术无法有效地使用,算不上真正网络心理
援助,也达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心理援助呢?
我认为,网络心理援助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互联网 心理援助”,
就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心理援助的联合,以优化心理
援助体系、改进心理援助技术、重构心理援助模式等途径来实现心理
援助的转型和升级,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优势和心理援助
的社会功能,将互联网与心理援助深度融合,改变心理援助形态以促
进心理援助功能的发挥,终实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网络心理援助通常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援助行动有针对性。网络心理援助不是日常地面的援助,
而是专门在某一件特定的事件背景下(多指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群体(主要是一线医护人员和疫区群众)而采取的
一种特殊心理援助行动。这个事件一定是紧急却不适合地面心理援
助,或者说,需要网络和地面的心理援助同时配合,比如说,2003
年在广东发生的“非典”疫情、2009年在全国多地流行的甲型H1N1
流感疫情、今年的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就特别适合网络心理
援助。
第二、援助技术有选择性。传统的心理援助,在心理技术的选择
上有很宽泛的选择性,各种流派的技术和方法都可能适用,但是,网
络心理援助对心理咨询与干预的技术就有比较特殊的要求,甚至很多
流派的技术因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而不能使用,或者很难发挥应有的
效果,需要与时俱进地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从而达到理想
的心理援助效果。比如说,沙盘游戏治疗、催眠治疗技术不容易远程
控制,在网络心理援助中就应该慎用;还有音乐治疗技术、绘画治疗
技术、系统脱敏技术等等在网络心理援助时就要对操作方法和流程进
行一定的改进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第三、援助体系要扁平化。网络心理援助的援助体系一定要是扁
平化的,即每一个求助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
志愿者,并且可以实现多个求助者与对多个志愿者同时在线工作,互
不影响,互不干扰,从而限度地发挥了心理志愿者团队的作用和
效能。这样以来,无论求助者身处何地,也无论志愿者身处何地,只
要他们能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联系上,就可以自由约定援助的时间,
这是网络心理援助区别于以往的地面心理援助的特征之一。
第四、援助机制要科学化。组织地面心理援助,当面协调工作相
对来说要容易一些,网络援助时大家都分散在网络上,每个人的状态
各不相同,要把大家有效地组织起来有序地运转,需要建立健全科
学的援助机制。一般来说,要保障援助工作高效、科学、顺利地开展,
需要在网络心理援助团队中设立组织管理组、技术培训组、外宣联络
组、专家督导组、危机干预组及后勤保障组等,以确保组织管理有效、
岗前培训及时、对外联络宣传广泛、督导机制科学、危机干预有力、
转介条件明确、档案管理有序。
第五、援助需求要具体化。在网络心理援助中,哪些群体是心理
援助的对象?他们对心理援助的需要程度如何?具体需求点是什
么?这些都是需要组织者通过网络进行调查和访谈之后才能确定的,
而不是根据个人主观想象和猜测来决定的。为了能够使心理援助精
准、高效,志愿者需要不断地关注援助对象的问题特征、心理需要、
心理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快速评估援助对象的整体心理状态,
随时制定切实、具体、有效的援助措施,确保每一次的网络心理援助
行动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网络心理援助的“硬币两面”
网络心理援助是非常时期和特殊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具有很强的
时效性和针对性,其优势和不足都很突出。
概括说来,网络心理援助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让心理援助服务更及时。在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的
时候,武汉全面封城,群众居家隔离,对于新冠病毒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这种情况下,地面的心理援助很难在时间得以实施,若要让心
理援助及时跟上,必须借助互联网才行,网络心理援助也就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那些平时就从事网络心理服务的专业平台、机
构和心理咨询师就成为向武汉乃至全国提供心理援助的核心力量,其
他各省市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援助协会、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组织也相继加入进来,开展了形式
灵活多样网络心理援助,确保在这场举国抗疫的行动中,心理援助及
时、高效、不缺席,这对抚慰民心、稳定社会、服务大局起到了一定
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约了大量的援助成本。地面的心理援助往往要求心理志
愿者和求助者要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然,很难将心理援助坚持到
后。如果采取网络心理援助的方式,既可以省去许多路途的时间,
也节约了前期沟通协调的问题,因为,有需要的求助者可以主动地从
众多的志愿者中直接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来寻求帮助。这样以来,就能
为志愿者节约大量的援助成本,有效地提高援助的效率。
第三,援助活动容易达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网络心理援助会
采取扁平化的沟通方式,即公布所有心理志愿的联系方式,包括个人
微信号、QQ号或电话号码,然后以链接的方式发布到自己朋友圈、
微博以及特定人群的QQ群和微信群,有需要的求助者会根据自己的
需要,从中选择适合的志愿者开始前期沟通,约定时间,开展一对一
的心理援助。心理援助方式也非常灵活,既可以选择即时视频通讯、
也可以选择语音的形式,还可以选择文字或邮件的形式。当然,有一
些机构或组织也会选择公布热线电话,由值班人员初步接待后,为其
选择一个匹配度的咨询师,然后将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告知求助
者,求助者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联系志愿者寻求帮助。
第四,援助服务的保密性好。面对面的心理援助活动,由于要经
过多人协调才能终达成,所以,保密性相对较差,而如果采用网络
心理援助的方式,求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志愿者一对一的沟通
联系,其保密性能够得到的保障,这样既可以让求助者更好地敞
开心扉,将自己的问题讲出来,也不用担心个人隐私被无关人员知道,
从形式上有效的保证了援助活动的效果。
第五,网络心理援助容易组织管理。组织一次大型的地面心理援
助活动,往往需要非常复杂的组织协调工作。但是,如果采用网络心
理援助服务的方式,组织管理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只要在平时储
备了一定数量的具有网络心理援助能力的专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系统
的岗前培训,那么,一旦国家、地区或个人有心理援助的需要,就可
以立即动员,及时出动,甚至可以一边学习培训,一边实施援助,组
织管理工作就会变得相对容易,援助服务的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第六,网络心理援助受众面广。与传统地面的心理援助相比,网
络心理援助可以同时面向多个地区、多个人群和多种问题,可以有多
个心理志愿者与多个求助者在网络上同时展开援助活动,受益人群会
大大拓展,援助效率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在类似于新冠疫情这样的重
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需要心理援助人数比较多,这种扁平化的网
络心理援助,具有其他援助形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
以上是网络心理援助的六个主要的优点,但是,就如同硬币具有
两面性一样,网络心理援助也有自己劣势或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
面:
,心理援助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在我们传统的认知当中,
面对面的心理咨询能给求助者带来真实感。由于受到网络环境的影
响,即使全程采用视频的交流方式,双方都会损失部分信息,这就使
得心理援助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尤其是那些对网络沟通比较
陌生的咨询师和求助者来说,援助效果更会大打折扣。
第二,部分心理技术的应用会受限制。网络心理援助在实施过程
中,有一些心理咨询技术用起来就不太方便,比如说催眠技术、沙盘
游戏技术、绘画技术,等等,其效果也必然会受到限制和影响。尤其
是对于个别可能会存在着自残、自杀风险的求助者来说,许多危机干
预的技术在网络上面临无法实施的困境。
第三,心理援助的监督相对困难。由于网络心理援助扁平化的
特点,援助服务常常是多人同时在线进行,这给组织者监督心理援助
过程带来了许多挑战。
4、网络心理援助的“6 1”模式
网络心理援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教育、网
络心理疏导、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心理督导以及
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接下来,我将依次详细介绍。
种模式:网络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履行的是网络心理援
助的教育和宣传功能,属于网络心理援助的初级形式。它主要是由心
理援助的主体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普及与心理援助相关的心理学概念、
原理、方法、技巧等基本知识,让更多援助对象了解心理问题的产生
原因、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让大家熟悉常用的自我评估手段、方法、
途径和程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自我情绪调节技巧和压力管理方法,
供大家学习。网络心理教育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
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快捷与便利的传播方式,将心理援助的相关内容
传递给援助对象。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援助对象对网络
心理援助工作的知晓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增强援助对象的认识水平
和心理应对能力。
第二种模式:网络心理疏导。网络心理疏导履行的是网络心理援
助的抚慰和支持功能,属于网络心理援助的基本形式。网络心理疏导
主要针对那些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疑惑、在情绪上存在一些波动、在行
为上存在轻微障碍,依靠个人或在家人、朋友、亲戚的帮助下仍然无
法有效缓解的人,由心理志愿者通过文字、邮件、语音或视频,依照
网络心理疏导的相关原理和规则来针对性地进行援助。通过网络心理
疏导帮助问题相对较轻且求助愿望比较强烈的求助者,做到早觉察、
早求助、早康复,可以将问题消灭在起始状态,防止简单的心理问题
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第三种模式: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履行的是网络心理援
助的咨询和疗愈功能,属于网络心理援助的主要形式。它主要是针对
那些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情绪反应强烈、行为障碍严重、人际关系问
题突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生活、对他人及社会
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或通过多次心理疏导仍然无好转的人群,运用网络
心理咨询的相关技术、原理和规则开展心理咨询援助。据调查,由于
网络心理咨询的形式灵活、功能多样、作用显著、获得方便,求助者
足不出户,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网络电子终端就可以轻
易地享受免费服务,所以,网络心理咨询已经成为心理援助模式中使
用频率广、受益人数多、接受度的一种援助形式。
第四种模式: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心理危机干预履行的是网
络心理援助的干预和急救功能,属于网络心理援助的高级形式,主要
针对有自残、自伤、自杀倾向和危害他人或社会行为的个人及群体,
通过网络语音、视频或电话的途径,综合运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的
技术和策略,帮助求助者从危机状态回归到安全状态。毫不夸张地说,
网络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援助诸多形式中挑战性、有风险性的
一种,因此,实施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的志愿者应该由那些心理咨询实
战经验丰富、人际沟通能力强、擅长处理危机的心理志愿者来担任。
鉴于网络心理援助的特殊性,在开展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干预
人员不必拘泥于网络的这种形式,必要时可动员地面力量参与,采取
网地结合、警民结合等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处在危机
中的求助者解除危机,化险为夷。
第五种模式: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履行的是网
络心理援助的集体辅导和团体咨询功能,属于网络心理援助的团体形
式,它是指将有相似或相同问题的人集合起来,或者针对某一个特殊
的团体、群体或组织,通过网络来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援助形式。一
般来说,网络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的人数可多可少,少5到7人,
多可达300到500人,一般在20人左右为宜,以微信、QQ或网络
教育平台为载体,所针对的问题通常为不严重、不紧急、不危险,但
却存在相似性和共通性,为了防止心理问题在群体内发作,引发群体
恐慌或导致群体性癔症,可以通过团体网络心理辅导来快速减轻压
力、消除恐慌、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士气,有力预防消极情绪在群体里
扩散,从而保持团体成员心理稳定和心态平和。
第六种模式:网络心理督导。网络心理督导履行的是网络心理援
助的监督和指导功能,是网络心理援助中的特殊形式,主要是指对所
有的心理志愿者进行技术指导和伦理检查,目的是为了防止志愿者在
心理援助过程中使用技术有误、存在不当的言行、违反心理援助的相
关规定和违背伦理道德等相关问题。网络心理督导团队通常由团队中
的资深心理专家组成,人数可设定为志愿者总人数的10%左右。一般
情况下,网络心理督导师既要直接帮助求助者,还要督导志愿者,其
任务是保障心理援助团队的技术工作能正常顺利地运行,同时保证把
心理志愿者受到的负面影响降到小,让每一个志愿者都能在援助中
不断进步又充满正能量。当然,督导团队的成员也可以在督导团队成
员之间开展朋辈督导、案例研讨、集体督导等形式,以消除援助活动
对心理督导团队成员造成的负面影响。
除了网络心理援助的这六种基本模式之外,还有一种介于地面和
网络心理援助之间的援助模式值得一提,这种心理援助模式就是心理
热线。心理热线在国内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且有了一定的规模,在新
冠疫情爆发之后,全国各地,从上到下,普遍启动了心理热线的援助
模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设定心理援助热通常需要
向援助对象公布一个热线或多个热线电话,设定自动转接模式或指派
专人值班,热线接进来之后,值班人员可直接接听电话并开展心理援
助活动,如果自己不能或不方便接待的,可转介给其他的志愿者,对
年龄较大的求助者来说,打热线电话是一种比较熟悉的求助方式,相
对来说比较方便快捷,容易被接受。心理热线模式还有一个优点,就
是志愿者的隐私能较好的得到保护,求助者只知道一个公开的热线,
而不容易知道志愿者个人电话是多少。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当志
愿者保密的程度过高的时候,会让求助者觉得志愿者不够真诚,因此
不容易产生信任,不利于关系的快速建立,同时,也不方便求助者多
次找同一个志愿者求助。
总之,一次成功网络心理援助行动,应该兼顾网络心理援助的六
种常见模式和心理热线援助模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更多的求
助者能够高效便捷的获得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在今年武汉爆发新冠
疫情后的时间,我们就立即组织了一支100多人的心理援助志愿
者团队,率先采取了“6 1”的模式,针对武汉及周边地区的社区群
众、医护人员等开展网络心理援助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探
索网络心理援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