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HK$
63.8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HK$
86.9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104.5
|
編輯推薦: |
◆ 长销40年的经典电影入门书,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被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哈佛大学、MIT、纽约大学等知名院校指定为影视课程教材,备受电影人、学生和影迷喜爱
◆ 升级修订第14版,增补修订约100页内容,如新增对CGI、动作捕捉、类型电影、商业大片、电影明星等影视产业前沿话题的探讨,以及增补替换了近百部2000年后的新电影案例,如《星际穿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
◆ 摄影、调度、剪辑、声音、表演、故事……用专业而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电影的方方面面,一本书窥探电影世界全貌;侧光、长焦、蒙太奇、荷兰式镜头、次文本……快速充能专业知识,评论电影不再只说“牛牛牛”
◆ 知名电影人、电影学者、“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倾情献译,特别增补修订译文200多处,准确,优美
◆ 精装收藏版。全书四色印刷,收录803幅珍贵剧照,超500幅全彩图,逐张精修;匠心设计的双栏版式,条目清晰,大开本也好读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长销40年的经典电影入门书《认识电影》第14次修订版。自问世以来,《认识电影》已被翻译为十几种语言,并被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哈佛大学、MIT、纽约大学等知名院校指定为影视课程教材,深受全球读者和电影行业专业人士认可,被公认为了解电影艺术的入门佳作。
《认识电影》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辅以大量电影片例,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全书围绕电影制作核心要素组织结构,共分十二章,收录超500幅精美电影剧照和图片,章后附有延伸阅读,书末缀有重要词汇表和影片图例。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丰富多姿的电影世界。
全新修订的第14版修订增补了近100页内容:一、增添了对CGI、动作捕捉等当下电影前沿制作技术的阐述分析;二、更多对经典电影和好莱坞黄金时代电影的探讨,如《春闺风月》《费城故事》;三、更多对当代电影明星(詹妮弗·劳伦斯、汤姆·克鲁斯等)的讨论;四、更多对类型电影和商业大片的讨论,如《银河护卫队》《侏罗纪世界》等;五、增补替换了近百部2000年后的新电影案例,如《星际穿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
|
關於作者: |
作者 | 路易斯·贾内梯(Louis Giannetti)
电影人、影评人、电影理论家,美国克利夫兰凯斯西储大学荣誉教授,并于艾奥瓦大学和埃默里大学任教,教授电影、文学、戏剧、写作等人文课程。出版过多部雅俗共赏的作品,内容涵盖政论、文学和戏剧,代表作有《认识电影》《美国电影大师》《闪回:电影简史》《戈达尔及其他:电影形式论文集》等。多年来,《认识电影》一直是世界畅销的电影入门书之一,并被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众多知名院校影视课程指定为教材。
目前他与两个女儿居住于俄亥俄州夏克海茨市,闲暇时以打理日式花园为乐。
译者 | 焦雄屏
电影学者、评论家、监制、制片人及剧作家,台北艺术大学电影创作研究所所长。曾任台湾电影金马奖主席,是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推动华语电影走进国际视野;致力于挖掘台湾年轻影人,被誉为“台湾电影教母”。她也在近百个电影节担任评委,是在学术界和业界都备受尊重的电影人。
监制及参与策划多部电影,包括《十七岁的单车》《蓝色大门》《听说》《白银帝国》《观音山》等,屡获。著有《映像中国》《亚洲电影新貌》《法国电影新浪潮》《黑泽明:电影天皇》等八十余部作品,并出版《认识电影》《闪回:电影简史》《导演视野:遇见250位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等译作。其中《认识电影》是海峡两岸公认的电影入门书,畅销不辍。
曾获印度影展终身成就大奖、母校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出校友奖、台北电影节特殊贡献奖,入选《天下》杂志“台湾千禧年有影响力的两百位人物”之一。近年来主持视频对谈节目《聚焦》,并任《超少年密码》《再见,少年》等电影和网剧监制。
|
目錄:
|
译者序
前言
章 摄影 | Photography
1.1 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
1.2 镜头
1.3 角度
1.4 光与影
1.5 色彩
1.6 镜片、滤镜和底片
1.7 数字革命
1.8 电影摄影师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场面调度 | Mise en scène
2.1 景框
2.2 构图和设计
2.3 区域空间
2.4 距离关系
2.5 开放与封闭的形式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运动 | Movement
3.1 运动感觉
3.2 摄影机运动
3.3 动作的机械扭曲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剪辑 | Editing
4.1 连续性
4.2 格里菲斯与古典剪辑
4.3 苏联蒙太奇与形式主义传统
4.4 巴赞与现实主义传统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声音 | Sound
5.1 历史背景
5.2 音效
5.3 音乐
5.4 歌舞片
5.5 语言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表演 | Acting
6.1 剧场和电影表演
6.2 美国明星制度
6.3 表演风格
6.4选角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戏剧 | Dramatization
7.1 时间、空间及语言
7.2 导演
7.3 布景与装置
7.4 戏服与化妆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故事 | Story
8.1 叙事学
8.2 观众
8.3 古典模式
8.4 现实主义叙事
8.5 形式主义叙事
8.6 非剧情叙事
8.7 类型与神话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编剧 | Writing
9.1 编剧
9.2 电影剧本
9.3 《西北偏北》剧本
9.4 象征、比喻
9.5 视点
9.6 文学改编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意识形态 | Ideology
10.1 “左—中—右”
10.2 文化、宗教及种族
10.3 女性主义
10.4 酷儿电影
10.5 基调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理论 | Critique
11.1 现实主义理论
11.2 形式主义理论
11.3 作者论
11.4 折中主义及综合理论
11.5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11.6 历史学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综论:《公民凯恩》 | Synthesis: Citizen Kane
12.1 摄影
12.2 场面调度
12.3 运动
12.4 剪辑
12.5 声音
12.6 表演
12.7 戏剧
12.8 故事
12.9 编剧
12.10 意识形态
12.11 理论
回顾思考与延伸阅读
专有名词解释
图例索引
|
內容試閱:
|
1.1 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
早在 19 世纪末,电影已朝两个方向发展,即现实主义(realistic)和形式主义(formalistic)。19 世纪 90 年代中期,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Lumière Brothers)就用短片记录每日所发生的事,借以娱乐观众。诸如《火车进站》(The Arrival of a Train,见图 4-4a)等影片,会使得观众着迷,主要便是因为这些影片捕捉了事件流动、自然的影像,宛如随处可见的真实生活。约莫同一个时期,乔治·梅里爱(Georges Méliès)也拍了一连串强调纯属想象的奇幻影片。诸如《月球旅行记》(A Trip to the Moon,见图 4-4b)等电影,都典型地混合着幻想式的叙事和奇巧的摄影。长久以来,我们都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写实传统的建立者,而梅里爱则是形式传统的始祖。
“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只是概括而非的名词。当我们用这两个名词来规划某些倾向这两种风格的电影,这两个名词就挺管用。但是风格如此清楚的电影并不常见,换句话说,很少有电影是的形式主义或现实主义。同时,我们当注意“现实主义”(realism)和“现实”(reality)的分野。现实主义是一种特别的“风格”,而“现实”则是所有电影(不论写实还是表现)的原始素材。基本上,导演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题材,但是他们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如何设计及经营?才是决定他们风格的重点。
大致来说,写实的电影企图尽量以不扭曲的方式再复制现实的表象。在拍摄事物时,电影工作者想要表达与生活本身相似的丰富细节。但是无论现实主义或形式主义的电影导演,都必须选择(强调)混乱现实中的细节,而现实主义电影中,这个“选择”的因素较不明显。简言之,现实主义者较想保持一种幻觉,即他电影中的世界是未经操纵而较客观地反映了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形式主义者却毫不做这种处理。他会故意使素材影像扭曲或风格化,使大家明白其影像并非真的事件或事物。他也会故意扭曲其细节的时空脉络,使其“世界”与真正可见的物质世界大不相同。
现实主义的风格大致来说并不醒目。其艺术家在面对素材时,宁愿抹杀自己,较关心电影显现了什么,而非如何操纵这些素材。摄影机的运用是相当保留的,它基本上是被当成记录的工具,尽可能不做“评论”地复制表面可见的事物。某些现实主义者的目的常是粗糙的视觉风格,在形式上并不求完美。其准则是简单、自然、直接。不过,这可不是说现实主义电影缺乏艺术性。因为好的现实主义艺术擅长的便是隐藏其艺术手段。
形式主义的电影风格就花哨许多。导演所关切的是如何表达他对事物主观和个人的看法。形式主义者通常是表现主义者(expressionists),形式主义的自我表现至少和题材本身一样重要,其内在的精神面、心理的现实,都可经由扭曲外在现实世界的表面达成。摄影机被用来评论题材,是强调本质意义而非外在现实的方法。形式主义的电影有相当程度的操纵和对“现实”风格化的处理。
大部分现实主义者认为“内容”比“形式”和技巧重要。题材本身永远是重要的,任何分散对内容的注意力的方法都值得怀疑。的确,写实电影的会倾向于纪录片,强调人与物的真实摄像(见图 1-3),而形式主义电影则强调技巧与形式,其的例子往往可在先锋派影片中看到(见图 1-7)。这些电影非常抽象,其纯粹的形式[即非具象(nonrepresentational)]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构成了的内容。大部分剧情片都居于这两个之间,一般被称为古典电影(classical cinema,见图1-5)。
甚至“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名词也不是那么壁垒分明。的确,许多时候,这些名词意思差不多,只是强调的程度不同而已。一个镜头的形式?即一个题材如何被拍摄下来?即是其真正的内容,不一定与现实中该题材给人的印象相同。传播学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指出,一种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实际上即是另一种媒介。比如说,用一张照片(视觉影像)描述一个男人吃苹果(味觉),内里就牵涉到两种媒介:每种媒介传播信息?内容?的方法亦不同。要用口语描述一张吃苹果男人的照片又会牵涉到另一种媒介(语言),其传播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三种方式所传播的确切信息均被媒介决定,虽然,传播的内容是相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