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商业银行担保管理实务全指引
》
售價:HK$
144.5
《
信风万里:17世纪耶稣会中国年信研究(全二册)
》
售價:HK$
178.1
《
青铜之美 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HK$
177.0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HK$
85.1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为六个项目:认识劳动价值与品德、日常生活性劳动、专业职业性劳动、公益服务性劳动、创新创造性劳动、劳动保障与未来劳动。全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体现职业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本书既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教材,也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项目一 认识劳动价值与品德——劳动创造价值财富 1
任务一 劳动价值观与态度训练 2
任务二 诚信与合法劳动意识训练 10
项目二 日常生活性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17
任务一 自立自强的劳动精神训练 18
任务二 自我管理的劳动习惯训练 23
项目三 专业职业性劳动——劳动实现职业理想 30
任务一 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训练 31
任务二 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训练 40
任务三 劳动合作的团队精神训练 51
项目四 公益服务性劳动——劳动成就和谐社会 59
任务一 关爱他人的奉献精神训练 60
任务二 超越自我的责任意识训练 68
任务三 爱国爱民的担当意识训练 75
项目五 创新创造性劳动——智慧劳动倍增价值 79
任务一 创新性劳动能力的训练 80
任务二 创业性劳动能力的训练 91
任务三 创造性劳动能力的训练 99
项目六 劳动保障与未来劳动——劳动实现生涯幸福 118
任务一 劳动权益意识训练 119
任务二 劳动安全意识训练 131
任务三 未来劳动素养训练 141
参考文献? 153
|
內容試閱: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更是人们幸福生活的源泉。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质从来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劳动的形式。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劳动的意义,他们不想劳动,不尊重普通劳动者,这对他们成长成才非常不利。因此,劳动教育迫在眉睫。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为贯彻落实当今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让劳动教育在高校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我们编写了《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1.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 本书以《意见》为指导,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从理念理解到行动实践,层层递进、步步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其在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同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讲述榜样故事,引导学生形成劳动实践自觉 本书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通过各种榜样故事,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增强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爱国热情。 本书所选取的榜样故事主要为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等内容,特别增加了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卫生行业劳动者和大学生群体表现出的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形成不畏艰难、百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树立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3.注重劳动实践,助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本书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引导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进而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的能力。 本书由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宗伟、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周兴前担任主编,中青创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徐俊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世林、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刘亚丽、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何玉娟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还有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刘建冬、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滕启叶,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崔学升、赵鲁强、张慧。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劳动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网络资源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此向相关作者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 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在修订中不断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