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HK$
65.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
編輯推薦: |
☆一部极为详细的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联合目录
☆每条条目均收录有相关著录信息、地图略缩图及附说
☆全书共2336条条目,涵盖国内700余座城镇,涉及2500余幅地图,地图藏于20余个国家
|
內容簡介: |
《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总目提要(彩图版)》主要收录由外国人测制、描绘今中国范围内城市或城镇的近代地图。同时,为了完整展现外国所绘中国城市地图演进的历史全貌,本书编者也收录了部分创作于前近代或近代早期、但未运用近代实测技术的外国人所绘中国城市地图,以及一些由荷兰、英国、日本等国人士或机构绘制的内容表现较为细致的城市鸟瞰地图或绘画地图,以便于比较研究。
本书为迄今为详细的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联合目录。书中编制的相关地图条目总数达2336条,涉及城市地图近2500幅,测绘者来自英、法、美、日、俄、德等20余国,地图涵盖我国各大城市及众多中小城镇,合计约700余座,基本囊括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测绘质量较高的各种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其中不乏测绘年代较早,尚未公开或传存稀少且具文物价值,或在地图学史、城市历史地理学、近代城市史等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
《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总目提要(彩图版)》的目录依照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为序分别著录,同一城市的地图则按编纂年代先后排列。在著录内容上,该目录的著录项目有城市、图名、测绘信息、印制及出版、载体形态、比例尺、收藏者或出处以及附说等项。此外,作为本书的一大特色,每一条目都附有相应地图的缩略图,以便读者对该地图有直观的了解。
|
關於作者: |
李孝聪,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曾任英国图书馆研究学者、美国国会图书馆高级杰出访问学者(Senior 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holar),韩国高丽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大学、美国耶鲁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中国区域历史地理、交通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地图史研究。
钟翀,日本京都大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历史人文地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地理、聚落历史地理与历史文化地理,近年专注于城市历史形态学、古地图与近代城市地图、东南地区社会文化史地等领域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项目,并完成教育部青年人文社科、浦江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
|
目錄:
|
目录
上册
编例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下册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附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19 世纪至20 世纪前半叶,外国人曾经绘制数量众多的中国城市地图,特别是采用投影经纬网控制技术的实测城市地图,较写意形象画法的传统城市地图更加准确。这些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无论从地图学史的学术研究层面,还是在被用作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时参考方面,作为图像资料都具有文字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其研究价值已成为当今学者的共识;同时,其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因此渐为中外各界瞩目。但是,这些地图散在世界各地,迄今还未作过认真的搜集、整理和编目。基于上述状况和社会需求,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2015 年设计了“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课题,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请了重大研究项目。
本书作为“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的成果之一,其编纂工作即肇始于2015 年底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的设定。根据当时的计划,本书主要收录由外国人测制、描绘今中国范围内城市或城镇(下文通称“城市”)的近代地图。而本书所收的“近代地图”,主要以西方近代测绘制图技术的运用为标志。从测绘的时间上看,此类地图主要制作于19 世纪中叶西方近代实测制图技术传入中国直至20 世纪40 年代末;同时,为了完整展现外国所绘中国城市地图演进的历史全貌,本书编者也收录了部分创作于前近代或近代早期、但未运用近代实测技术的外国人所绘中国城市地图,以及一些由荷兰、英国、日本等国人士或机构绘制的内容表现较为细致的城市鸟瞰地图或绘画地图,以便于比较研究。
按上述既定目标,历经整整五年的工作,终于形成这一《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总目提要》。本书为迄今为详细的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联合目录。书中编制的相关地图条目总数达2336 条,涉及城市地图近2500 幅,测绘者来自英、法、美、日、俄、德、意、荷、比、奥、西、葡、加、韩、瑞士、波兰、芬兰、印度等20 余国,地图涵盖我国各大城市及众多中小城镇,合计约700 余座,基本囊括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测绘质量较高的各种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其中不乏测绘年代较早,尚未公开或传存稀少且具文物价值,或在地图学史、城市历史地理学、近代城市史等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
虽然早在2015 年12 月即行筹备本书的编纂,而且参与的学者此前曾有多种古旧地图集的编目整理经验,但本书收录的地图范围广、数量多,其编纂难度之高完全超出了原先的预计。首先,本书所收之图,流传极为分散,源自海内外近百处公共机构及多位私藏家所藏,并且由于各藏图机构及藏家在图像资料利用权、所提供电子版地图的精度等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大大增加了相关收集整理的作业量。其次,本书所收地图之测绘,起自晚明,截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时间跨度大,加之其中所涉测绘者大多并非历史上为人熟知的著名军政人物,因此对此类地图测绘背景的查证就显得尤为艰难。再者,本书所收之城市地图涉及的语种不仅有英、法、俄、德、日等应用较广的语种,还有意、西、葡、荷等中小语种,甚至还触及使用这些语言转译的我国方言甚至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小地名和历史地名的转写等,这些都增加了考证和编纂工作的难度。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图书馆界与学界对于古舆图与近代地图的编目著录,尚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成熟的先例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书的编目也可以说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工作。
正是我们考虑到了或在实际编纂工作中遇到了以上诸多的困难,因此,课题组编纂团队会同国内地图学史等专业的专家,经过数年的研究实践、分析与探讨,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著录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书的《编例》细则。按此《编例》,在分类编排上,我们首先将著录地图的对象城市,依照其所属行政区层级,并以我国的行政区划排列顺序予以区分排列;然后,再著录同一城市的多种地图的条目,按成图年代先后、国别或语种依次编排。这样的编排,既符合研究者以城市为主题的专题图检索要求,又能反映同一城市的各种地图所具有的成图时间、国别与语种这样一些基本属性,便于今后对此类地图开展分析比较和深入研究。
在具体的编目著录工作中,考虑到地图作为一种独特的图像资料,文字描述与著录必须符合其资料特性方能全面展现这种史料的形态与内容。为此,我们首先根据各种地图的比例尺与表现详略、实际获得图像的清晰度等条件,将本书收录的地图,分为详细著录的条目式编目和简要著录的表格式编目这两种形式。其中,条目式编目为本书的主编目,其中又包含了编号、城市、图名、测绘信息、印制及出版、载体形态、比例尺、收藏者或出处、附说这9 个文字著录项,并附有该条目著录地图的小插图,合计10个项目。
从本书所设著录项的情况来看,除了为编排顺序而设立的“编号”项、作为基本著录内容的地图“图名”项及著录地图的对象——“城市”项之外,本书侧重于从历史地图学角度开展对此类地图的绘制者、成图年代、测绘技术、图幅、比例尺、印刷形式等基本参数的详细整理,并通过“收藏者或出处”“附说”等项,对其中一些绘制者或成图年代存疑的地图进行重新考订,对于此类地图的测绘与印刷、测绘技术源流与地图的流传史及真伪判定等相关的事项进行慎重分析。另外,作为本书的一大特色,根据地图文献的特点,本目录对条目式编目的每一种著录地图,均配以对应地图的全彩图像,以便阅读者清晰、直观地了解所著录地图的图像原貌,以期有助于研究者的快速检索与比对研究。
在本书的出版方面,我们有幸获得了2020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以及中西书局的大力支持,因此,本书采用了全彩印制,尽可能地利用大量高解像度地图原本电子数据,编制较为详明的著录与解题,以清晰、完整地体现此类地图所富集的图像文献资料。因此我们期待本书能成为城市历史地理、现代城市规划、都市文化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参考文献。
本书的编纂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人与藏家的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周振鹤先生、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参与了编目讨论与原稿的审阅;北京大学郭卫东教授、西南大学蓝勇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在“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集成与研究”项目开题会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日本京都大学的金坂清则教授、小岛泰雄教授、小方登教授及其学生潘艺心、黄铮铮、徐新源同学,日本立教大学上田信教授及其学生程宬、祁爽同学,日本立命馆大学陳捷a 老师等,代为收集相关资料或代购相关图书;台北“中研院”范毅军研究员、廖泫铭副研究员,台湾东华大学黄雯娟教授、郭俊麟副教授,高雄师范大学许淑娟教授,台南大学林春吟副教授等,提供了台北“中研院”等处所藏资料与高雄、台南等地资料查阅的便利;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杨迅凌、张恒两位老师,提供了该校在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等地收集的许多相关资料;日本著名地图收藏家山下和正先生提供了大量其收藏的相关地图资料;上海图书馆黄显功、黄国荣先生,复旦大学徐建平、陈熙老师及靳煜博士,赣南师范大学陈涛老师,浙江工商大学郭墨寒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王月琴、吴俊范、薛理禹、岳钦韬老师,荷兰莱顿大学的邓逸平同学,在国内机构或英美等地代为查阅资料,或识读与审校外文地图,或在提供相关研究资料等方面给予了诸多帮助。另外,按出版业内的评判,本书在编辑出版上的复杂程度已接近词条式工具书,我们的编纂工作得到了中西书局李碧妍、伍珺涵的深切协作和格外支持,她们的专业与敬业令人叹服。可以说本书编纂的完成,也离不开上述学界同仁、收藏机构与收藏界、出版界友人的倾力支援,在此谨致深深谢意。
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书收集资料与编纂工作中,我们也深深感到了外国所绘近代中国城市地图数量浩繁及其地图文化内涵的深邃。而囿于自身学识、时间的局限,本书一定还有许多遗漏与缺憾,相关的深入研究也尚待将来。同时,我们也衷心期待该项研究能为学界同仁与后学踵继,并被不断推向纵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