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HK$
63.8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HK$
86.9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104.5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HK$
261.8
|
編輯推薦: |
《帝国的覆没》
◇帝国为何会失败? 清王朝为何在改革深水区倾覆?
◇历史学者雷颐披阅数载,厘清史实,倾心力作!
◇揭示晚清改革失败之因,再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解读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困局!
◇一个末代王朝的艰难变革,一个古老民族的蹒跚背影。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病入膏肓的清政府为何一错再错,自掘坟墓乃至走向覆亡?
◇辛亥革命的猝然爆发,其实是清王朝对现代性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制度系统懵然无知,应对失据、步步被动,各种问题、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的总爆发。
◇传统“天下观”与现代国家观、技术进步与制度落后、改良与革命这三对矛盾的长期撕扯,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屡屡陷入困局的关键所在。
◇扎实的史料根基 深刻的历史观感 高明的讲故事技巧,可读性和思想性俱佳,大众类历史书的文本典范。
◇如何处理好旧制度和新文明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复兴绕不开的关键问题,愿本书能提供一些镜鉴。
《帝制的终结》
◇《新京报》年度历史类好书!
◇中央文史馆资深馆员、史学名家杨天石精心研究五十年的重磅力作!
◇拼接历史碎片,还原历史现场,再现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和台前幕后
|
內容簡介: |
《帝国的覆没》
1911年,武昌起义,事起仓促,仿佛只一夜之间,一个硕大无比的王朝就轰然坍塌。其实,这是自1840年起,清王朝对中国面临现代性转型懵然无知,对现代性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制度系统懵然无知,因此应对失据、步步被动,各种问题和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的总爆发。
本书从多个视角全景描绘了晚清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这后几十年的历史画卷,围绕这一时段的史事、人物、社会等方面展开解读,终梳理出了清王朝覆灭的内在逻辑在于传统“天下观”与现代国家观、技术进步与制度落后、改良与革命这三对矛盾的长期撕扯与断裂,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屡屡陷入困局的关键所在。
《帝制的终结》
本书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再现了辛亥革命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从当权的载沣、袁世凯到主张改良的康有为、梁启超,再到践行革命的孙中山,持各种政见的历史人物一一涌现。全书充满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动人细节,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作者不是简单地铺陈陈旧的史料,而是充分挖掘尚未被学界利用的新资料,采择众说,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书中处处可见其犀利独到的观点。
|
關於作者: |
雷颐,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等。著有《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历史:何以至此》《逃向苍天: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中国切片,1901》《历史的裂缝》《历史的进退》等,译有《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等。
杨天石,笔名江东阳、苏人、吴之民、梁之彦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中国书画家杂志》顾问、《世纪》杂志顾问、《同舟共进》杂志编委。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华民国史、中国国民党史。著书六十多种。《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辑,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及全国31家媒体共同评定之2008年十大图书,获第二届香港书奖。《帝制的终结》获《新京报》2011年“年度好书奖”。
|
目錄:
|
《帝国的覆没》
前言
章 “天下”的破灭
第二章 洋务:在“器物”的背后
第三章 制度困境
第四章 国家观念:从伦理到契约
第五章 崩溃
余论
《帝制的终结》
章 孙中山由体制内改革转向体制外革命
体制内改革的试探——上书李鸿章
“振兴中华”伟大口号的提出
对清廷的初一击——广州起义
伦敦被囚与《伦敦蒙难记》的写作
交结日本朝野
第二章 体制内改革—— 戊戌变法运动及其失败
改良思潮的兴起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与公车上书
各地维新活动
变法高潮与“百日维新”
围园除后密谋与维新变法的失败
第三章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与破裂
康有为力图以武力使光绪皇帝复位
梁启超的文化宣传活动及其思想新趋向
革命、改良两派的合作与破裂
唐才常与自立军起义
孙中山与惠州起义
第四章 清廷的新政和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清廷推行新政
袁世凯集团的崛起
第五章 新型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国内革命团体的出现
新型知识阶层走上政治舞台
拒俄运动与革命宣传热
黄兴与湖南地区的华兴会
湖北地区的科学补习所与日知会
蔡元培与江浙地区的光复会
岳王会与其他革命小团体
第六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与访问第二国际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民报》的出版与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革命报刊的继续发展
第七章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起义与暗杀活动
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的两广起义
光复会的浙皖起义
四川和东北的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与“三二九”起义
暗杀活动
第八章 同盟会的内部矛盾与中部总会的成立
同盟会内部矛盾的发生
社会主义讲习会的成立与无政府主义派别的出现
共进会
五省革命协会的筹创与光复会的重建
东京同盟会本部的再兴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
第九章 立宪运动与清廷的集权
五大臣出洋与清廷预备立宪
立宪政团的组建
清廷的官制改革
宣统即位、载沣摄政与国会请愿运动的兴起
“皇族内阁”的建立
第十章 各类群众斗争的发展与保路、保界运动的发生
城乡人民自发斗争
抵制美货与收回利权运动
保路运动
保界拒约运动
第十一章 武昌起义,清朝覆灭
武昌起义
各省响应
南北议和
列强动态
民国建立
清帝退位
结语: 帝制终结,专制难除
附录
辛亥革命与共和知识分子——对一种传统观点的质疑
孙中山是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
师其意不用其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二题
|
內容試閱:
|
《帝国的覆没》
著名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傅勒在《思考法国大革命》中说,当一个历史事件失去当下一切参照意义,不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后,“它也就从社会论战领域转移到学者讨论的领域去了”。那么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历史事件仍有当下参照意义,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它就注定不可能只限定在学者的讨论之中,不能不依然存在于“社会论战领域”,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
至少,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即法国大革命一百六十余年后,法国仍然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公民必须挑选历史,填写出生年月,选择旧制度或大革命。”现在,法国大革命才在法国政治中消失了,因为“今天,无论右翼还是左派,双方的说辞都为自由和平等弹冠相庆,而围绕1789 年价值展开的辩论不再包含真正的政治利害关系,也不再包含强大的心理投资”。
百余年来,辛亥革命在中国一直具有强烈的当下参照意义,仍是一个世界想象的镜子,包含明显的政治利害关系和强大的心理投资。
导致清王朝崩溃的武昌起义事起仓促,仿佛只一夜之间,一个硕大无比的王朝就轰然坍塌。其实,这是自 1840 年起,清王朝对中国面临现代性转型懵然无知,即对现代性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制度系统懵然无知,因此应对失据、步步被动,各种问题和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的总爆发。因此,分析辛亥革命的起源,还真不能不从头梳理。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之所以昧于世界大势,是因为举国上下仍然沉浸在千百年来的“华夏中心论”、“华夏文化优越论”、中国是“天朝上国”的迷思中,认为只有中国典章制度、声名文物才是“普适的”,因此只有华夏是文明的;而其他文明、文化都是“特殊的”,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是“边缘”,因此是野蛮的。总之,这种“中心”与“边缘”之分、“普适”与“特殊”之别,在历史中演变成文野之分,具体说就是“夷夏之辨”,要“严夷夏之防”,如果要变,也只能是“以夏变夷”而不能“以夷变夏”。
因此,鸦片战争使林则徐认识到英夷船坚炮利的厉害,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应对之策,却遭到“溃夷夏之防”的严厉指责;旨在启发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海国图志》也遭冷遇。直到二十年后,曾、左、李在推行洋务时,“师长”之说才重受重视。
从一开始,洋务运动就阻力重重,极不顺利。几临灭顶之灾的清王朝在这样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对应不应该仿造洋枪洋炮洋轮等“救命之举”竟犹豫不决。今日认为十分“温和”的“洋务运动”,在发轫之时也被指为“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曾遇到今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反对。以现代大机器生产来造枪炮船舰、通电话电报,明明是统治者要生存就不可少的措施,却遇到统治阶级中冥顽不化者以“夷夏纲常”这类传统的意识形态对其合法性进行强烈反对。
《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时期,人们期待着一个新中国的出现,做过许多梦。概括言之,大致有三。一曰振兴中华之梦,二曰民主共和之梦,三曰民生均富之梦。
还在 1894 年,孙中山在异国他乡的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兴中者,振兴中华也。那时,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有感于此,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重建辉煌。
选择何种政体呢?人们在饱受二千余年君主专制制度之苦后,自然选择当时世界上的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人民之事,人民共同治理。在这个新的社会里,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充分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宗教信仰等各种自由,享有选举、罢免、监督、批评、弹劾为自己服务的“公仆”的权利,以及创制、复决各种法案的民主权利,真正实行民治、民有、民享,创造出一种“各国制度上所未有”、“学说上也不多见”的“破天荒的政体”,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
为了避免西方世界已经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状况,孙中山在民族、民权主义之外,特别与众不同,创造性地提出了民生主义。
孙中山期望,既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的“善果”,又避免其“弊端”和“恶果”,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不仅国家富强,而且家给人足,无一夫不获其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比较完整地概括了当时中国人对未来、对新中国的期待,是当时中国的理论。从它 1905 年面世以来,曾经鼓舞了大批仁人志士为之奋斗,前赴后继,虽断头沥血而甘之如饴,其结果是,六年以后,就在一个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四亿的超级大国里,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成了亚洲个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的巨大跃进。其意义,不能低估。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百年来,中国人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漫长的一段路途。回首往事,不免思绪潮涌,感慨万端。人们也许会问,当年的梦想实现了多少呢?自然,答案会是各色各样的,难以尽述,也难以统一。然而,有一点,可能大家都会同意,这就是:辛亥
之梦并未完全实现。我们的前面还有路,或者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里,就用得着孙中山说过的话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