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原农耕文化

書城自編碼: 364723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汪庆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18192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7.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HK$ 76.8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不被大风吹倒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61.7
《传奇的风景:景观与英国民族认同的形成》
+

HK$ 72.4
《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
+

HK$ 145.2
《神知识又增加了:希腊神话图解百科》
+

HK$ 73.8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精装2018版)》
+

HK$ 169.0
《王国维与陈寅恪》
+

HK$ 789.7
《锦灰堆(合编本)(王世襄集)》
內容簡介:
中原地区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原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的辛苦劳作,形成了影响巨大的中原文化。本套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中原地区传统农耕时代生产生活境况,为今后深入开展中原农耕文化研究奠定必要的史料基础。全书共5卷,分别为:《农博释读》《中原农事》《村镇民居》《民间工匠》《旧事拾遗》,详细记载了农耕时代寻常百姓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以及老百姓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状态、风俗习惯等。
關於作者:
汪庆华,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和正校级调研员。2005年晋升为教授,系中国伦理学会会员,河南省青少年研究咨询专家,2015年5月被省关工委聘请为河南省青少年德育宣讲团团员。现任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许昌学院关工委副主任。
目錄
《农博释读》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释读/6
序厅千秋基业—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7
厅农耕源流/25
第二厅农耕器具/45
第三厅时令节气·农耕风貌/64
第四厅粮食加工/84
第五厅五谷稼穑·收获储存/94
第六厅纺织衣饰/113
第七厅家居生活/128
第八厅炊事饮食·食品制作/146
第九厅传统习俗/163
第十厅休闲娱乐/197
第十一厅乡村工匠/216
第十二厅农副生产·地方特产/230
第十三厅交通运输·水利灌溉/249
第十四厅村镇民居/267
第十五厅农耕嬗变/278
第十六厅未来之光/306
贰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创建纪实/319
叁 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简介/340
肆 学术文章与媒体报道选录/355
《光明日报》·留住农耕文化的根脉/355
《光明日报》·农耕文化遗产:乡村振兴不能没有你/358
【光明日报客户端】·留住中原农耕文化的“根”/362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走进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原汁原味感受乡土情怀/366
《中国教育报》·从中原农耕文化中追寻大学的根与魂/368
《中国博物馆通讯》·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五周年成绩概览/372
【国家文物局推介百优主题展览】·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脱贫谢党恩·小康忆农耕”主题展览/374
【河南日报客户端】·5年迎来数十万观众看这座大学博物馆如何描摹农耕文明背影/376
《河南日报》·讲好农耕文化那些事儿/379
伍 部分战略合作伙伴场馆简介/381
陕西西安·关中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1
湖北保康·尧治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2
湖北黄梅·鄂东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4
河北清河·清河县农耕文化展览馆简介/385
黄冈师范学院·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7
安徽利辛·淮河流域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88
河南许昌·鄢陵建业绿色基地简介/389
河南禹州·盛田农业百年粉坊产业观光工场简介/391
河南周口·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简介/392
河南郑州·登封二十四节气展示馆群落简介/394
河南鹤壁·太宗农耕文化博物馆简介/395
河南长葛·大中原文化体验园简介/396
河南中牟·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简介/398
河南许昌·乐佳生活美学农场简介/399
参考文献/401
附录顾问寄语/404
后记/408
《中原农事》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中原农耕的地域优势/12
叁 土地耕作/14
节旱地耕作/14
第二节旱地播种/29
肆 田间管理/43
节中耕除草/43
第二节积肥施肥/48
第三节灌溉排涝/55
第四节维护管理/61
伍 收割脱粒/70
节收麦/70
第二节收秋/86
陆 储存加工/92
节粮食储存/92
第二节储粮保护/97
第三节粮食加工/101
柒 水稻生产/110
节水稻种植的历史和发展/110
第二节水田耕作/111
第三节水田管理/117
第四节收割脱粒加工/120
捌 农副生产/121
节植树/121
第二节畜禽养殖/155
第三节蚕和蜂的养殖/193
第四节经济作物栽培/207
玖 农事节气和谚语/257
节二十四节气/257
第二节中原农谚/261
参考文献/271
附录顾问寄语/272
后记/276
《村镇民居》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中原村镇布局/12
一中原村镇的概念/12
二中原村镇的选址/18
三中原村镇的布局/21
叁 村镇民居类型/33
一草房/33
二瓦房/38
三窑洞/41
四石头房/45
五中原民居的地域特征/47
六中原地区现代农村民居/48
肆 村镇民居的结构/51
一一字院/51
二半包围院落/53
三四合院/53
四组合院落/57
五村镇民居的院内建筑/59
伍 建筑构件制作技术/67
一建筑构件制作技术/67
二建筑技术/88
陆 中原民居的建筑艺术/107
一房脊装饰/107
二山墙造型/111
三房屋装饰艺术/113
四庭院装饰艺术/125
柒 中原地区民居习俗/131
一宅院选址习俗/132
二中原民居建房习俗/138
三竣工安神习俗/147
四入住习俗/149
五住宅结构布局习俗/151
六宅内功能布局习俗/155
七居住安排习俗/156
捌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60
一关于历史文化名镇的评选/161
二河南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2
三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163
四中原部分传统名镇简介/164
五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186
玖 河南省传统村落/204
一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命名/204
二河南省入选全国传统村落名录/206
三河南省评定的传统村落名录/210
四河南省部分传统村落介绍/217
五中原传统村落的地名密码/240
参考文献/245
附录顾问寄语/247
后记/251
《民间工匠》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器具制作类工匠/12
一木匠/12
二铁匠/19
三陶匠/24
四绳匠/27
五编织匠/30
六箍桶匠/37
七张罗匠/40
八剪刀匠/43
九梳篦匠/45
十星秤匠/49
十一铜匠/52
十二制笔匠/54
十三制伞匠/57
十四灯匠/60
十五掸子匠/62
十六棺材匠/65
十七造车匠/68
十八鼓匠/71
十九翻砂匠/74
二十笼屉匠/76
二十一锁匠/79
叁 维修缝补类工匠/82
一磨刀匠/82
二锻磨匠/85
三小炉匠/89
四裁缝匠/92
五鞋匠/95
六补锅匠·锔缸匠/99
肆 饮食制作类工匠/103
一厨师/103
二酿酒匠/107
三造醋匠/110
四酱菜匠/113
五打油匠/116
六豆腐匠/119
七粉匠/122
八面塑匠/125
九糕点匠/127
十制茶匠/129
伍 建筑修葺类工匠/133
一石匠/133
二砖瓦匠·窑匠/138
三泥水匠/141
四油漆匠/144
五棚匠/147
陆 艺术技巧类工匠/151
一花匠/151
二烙画匠/154
三木刻匠/157
四装裱匠/159
五刺绣匠/162
六瓷匠/166
七糖人匠/169
八乐器匠/172
九玉石匠/175
十泥塑匠/178
十一香烛匠/181
十二金银匠/184
十三染匠/187
十四扎彩匠/189
十五脂粉匠/192
十六铜乐器匠/194
十七造纸匠/198
柒 杂役服务类工匠/202
一剃头匠/202
二修脚匠/206
三膏药匠/209
四钉掌匠/212
五阉割匠/215
六烧炭匠/218
七轧花弹花匠/221
八蜡烛匠/225
九鞭炮匠/227
十屠宰匠/230
十一暖匠/233
十二皮革匠/236
参考文献/240
附录顾问寄语/241
后记/245
《旧事拾遗》目录
零 中原农耕文化绪论/1
壹 本卷概说/6
贰 土匪蹚将/11
一土匪蹚将刀客/11
二近代匪患状态/14
三组织和山规/18
四绑票的勾当/20
五忌讳与黑话/23
叁 打孽仇杀/26
一血亲寻仇的渊源/26
二打孽的形式/28
三动机与缘由/35
肆 阴阳风水/37
一渊源与流派/37
二如何看风水/41
三看风水的工具/43
四如何看待阴阳风水/45
伍 占卜算卦/47
一占卜的方式和类型/47
二算卦的流变/49
三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52
四关于四柱算命法/54
五算卦的分类/56
六算卦者的行骗方式/57
陆 巫婆神汉/60
一巫术的形成及表现/60
二巫婆神汉如何实施巫术/63
三巫术在中原地区的影响/66
四揭开巫术蛊惑人心的内幕/67
柒 青楼娼妓/71
一娼妓业的流变/71
二青楼中的风情/74
三青楼中的清规戒律/
76四行话隐语及局骗/78
五妓院内部组织/81
六禁娼废娼与娼妓的消亡/83
捌 偷盗诈骗/85
一梁上君子非君子/85
二盗贼的盗窃之道/88
三骗子的骗术/90
玖 江湖郎中/93
一民间医者的称谓及其类别/93
二江湖郎中的行骗手法/96
拾 拐卖人口/100
一血和泪的人口买卖/100
二渣子行的生意/103
三多变的拐卖方法/105
四拐骗恶行在当今社会的残留/107
拾壹 武侠/110
一尚武习俗与侠文化形态/110
二各个朝代的侠/113
三行侠仗义的风采/117
四侠客的结局/119
拾贰 保镖/122
一立行开业/122
二保镖规矩/125
三走镖的斗争艺术/127
四镖局与镖户/129
拾叁 刺客/133
一刺客的产生与衍变/133
二刺客的种类/137
三凶器及行刺方式/142
拾肆 帮会/145
一帮会的起源和形成/145
二开山入会及组织机构/148
三帮规和奖惩制度/150
四帮会组织的隐语/153
五生财之术及其兴盛/154
六帮会的衰落和归宿/157
拾伍 讼师/160
一讼师的祖师爷/160
二讼师行业的形成/163
三讼师与讼棍/165
四幕后的辩士/168
拾陆 盗墓/173
一厚葬习俗催生盗墓现象/173
二各朝代的盗墓现象/175
三盗墓贼的行业神/179
四盗墓隐语与班子内幕/181
五盗墓贼的三大绝器/184
拾柒 经纪/186
一从古代一路走来的牙人/186
二牙行及其组织/189
三经纪在商贸中的作用/192
拾捌 流民/196
一流民的流变/196
二流民的求生方式/201
三流民遗患/203
四流民与农民起义/205
拾玖 乞丐/208
一乞丐的产生/208
二乞丐众生相/211
三乞丐的技巧与隐语/213
四乞丐的帮派/214
贰拾 优伶/218
一优伶的历史轨迹/218
二优伶组织与人才培养/221
三优伶的业绩/224
四优伶的礼俗、行规与禁忌/226
贰拾壹 奴婢/230
一奴婢的来源/230
二役使管理及女奴命运/233
三奴仆众生相/237
四奴婢反抗与制度衰亡/240
贰拾贰 媒人/243
一媒妁的起源/243
二媒妁的演变/246
三媒人的使命与烦恼/249
四媒妁基本功和手中砝码/251
贰拾叁 流氓/255
一流氓发展的历史脉络/255
二流氓的含义及身份/258
三形形色色的流氓/261
四流氓的惯用手段及社会危害/264
贰拾肆 赌博/268
一赌博的缘起和赌法/268
二五花八门的赌博形式/270
三赌徒的诡计/273
四赌博的社会危害/276
贰拾伍 吸毒/279
一毒品在中国的历史脉络/279
二吸食方式及危害/282
三艰难的禁烟历程/285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毒品犯罪的打击/288
內容試閱
序一 让优秀农耕文化世代相传
徐勇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政治与乡村治理研究,曾经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大国,中华文明发轫于农耕文明,并在漫长的农耕时代生发、成长和传承。悠久厚重的农耕文化深深浸润在一代代炎黄子孙的灵魂和血液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必然要重视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2018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保护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发掘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并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对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以河南省为主要区域的大中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许昌学院早在2010年就开始关注“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传承利用”这一课题,创建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先后成立了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原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并于2018年获批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我一直关注着这里开展的工作,由衷为他们高兴,也为他们加薪助火。今天由昨天而来。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对传统农耕文化的研究,尤其离不开对中原农耕文化的研究。绘制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基因图谱,......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