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考察和研究依托经典文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与阐释,采用逐章逐节精读深解的研究方法,努力将施莱尔马赫文本中所内含的思想意蕴充分阐发出来。一方面立足于施莱尔马赫原始文本并依托大量二手研究资料,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大胆寻求突破,以现代性的视角和眼光来重新审视施莱尔马赫的教义哲学思想。而在这一过程中,力图把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整体性理解与细节化考察相结合。因此,本书的研究既有微观细节的处理,也有宏观背景的考察;既有对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层次的分析与考察,也有对整体意义的精炼和提升。这在国内施莱尔马赫哲学思想研究领域内尚不多见。
|
內容簡介: |
本书聚焦于施莱尔马赫教义哲学经典著作,试图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阐释与研究,以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深入考察施莱尔马赫所构建的宏大的教义哲学思想体系。本书紧紧抓住施莱尔马赫教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情感”和“宗教自我意识”,以对施莱尔马赫情感学说和自我意识理论的分析和考察为基本立足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试图从理论背景、思想前提、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具体内涵、理论层次、具体体现以及理论意义等多个层面和纬度,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梳理。
|
關於作者: |
闻骏,男,湖北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1998—200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与宗教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基督教思想史、西方近代宗教哲学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先后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现代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德国哲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
|
目錄:
|
导言/1
章施莱尔马赫教义哲学思想体系概览/10
节施莱尔马赫与《基督教信仰》/11
第二节教义哲学体系的历史地位与基本问题/20
第三节《基督教信仰》一书的基本问题与主体
结构/25
第二章有关教义哲学的基本界定/31
节导论部分的两个基本任务/32
第二节教义学的基本定义/45
一、有关教会的概念:从伦理学中借取的命题/49
二、有关一般宗教团契组织的多样性:从宗教哲学中
借取的命题/60
三、基督教按其特有本质的呈现:从护教学中借取的
命题/67
四、有关教义学与基督教虔敬信仰之间的关联/74
第三节教义学体系的基本方法和结构安排/79
一、教义学内容的拣选/80
二、教义学体系的形式/85
第三章一般宗教自我意识的逻辑进展/90
节“依赖感”的一般内涵/91
第二节创造与保全/104
第三节与一般宗教自我意识相关联的神圣属性和
世界的原初完满性/111
第四节一般宗教自我意识向特殊宗教自我意识的
过渡/116
第四章特殊宗教自我意识的逻辑进展(一)/123
节罪的本质/124
第二节罪的来源与种类/129
第三节恶与神圣圣洁和公义/136
第五章特殊宗教自我意识的逻辑进展(二)/143
节基督的本性/146
第二节基督的职事/156
第三节与世界的构造相关联的教会团契组织/166
结语/190
参考文献/198
附录一施莱尔马赫年谱/203
附录二《基督教信仰》章节结构及一百七十二个命题的详细分布/207
附录三施莱尔马赫著作德文版全集概况/211
后记/214
|
內容試閱:
|
总序恩格斯曾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紧紧把握自己时代的脉动,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创新自己的形式和内容。当今时代,从国际情势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复杂交织的矛盾处于剧烈爆发的历史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的牴牾、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博弈、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斗争……凡此种种,无不给原本就脆弱的世界秩序增添了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加速着世界格局的震荡与重构。从国内情势来看,中国已经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积累,正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要想实现自身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方面必须针对国内各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深化改革,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必须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遏制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限度地为自身的和平发展争取广泛的国际合作空间。国际国内局势不断演变的实践进程客观上要求理论进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毕竟实践进程需要理论的反思和指导,脱离理论的实践进程是盲目的,理论进程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支撑,脱离实践的理论进程是空洞的。此外,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正在不断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集中力量攀登科学高峰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但是,一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同样地,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高峰,也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因此,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实践进程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创造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动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走向成熟,达到应有的高度和深度。
在这一因变促新的时代背景下,哲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对于肩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国高等学校而言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哲学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普遍把哲学导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作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哲学作为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致力于人所特有的自身生存根基、生命意义的反思和探索,不断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哲学教育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形塑和发展,乃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具有根本意义。《易经》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以“化成天下”为主要功能和根本目的的人文科学中,哲学相较于文学和历史学而言,无疑是一门具有更强人文性的学科。从根本上讲,哲学完全可称得上是人之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为己之学”“成人之学”,抑或是一门努力使人变得高贵或者高尚的人学。在比较学哲学与学其他科学的目的之不同时,冯友兰先生说:“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冯友兰先生的这一说法不仅表明人文性是哲学本质的属性,而且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使人学以成人。哲学的根本使命和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教化或者教育上,即教人学会反思自己、涵养自己,学会觉悟人生意义,陶冶人生情趣、提升人生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与教化或者教育是相通的。康德在论述教育时说:“人唯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的东西,他什么也不是。”教育既是完成哲学的根本使命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又是实现哲学的社会功能的必要手段。归根结底,哲学的终极目的在于以教化或者教育的方式使人成为人,即把人的动物性改造成人性。众所周知,人之为人本乎人性,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素质。没有人文底蕴的教育无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决定了它肩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完成我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理应以哲学教育为天职和本分。《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哲学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培养人学会以概念的方式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终达到按照真善美的价值理念塑造世界和人自身,提升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品质、情操和境界的事业,它不仅致力于培养人的理性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且致力于陶冶人的爱智情趣、求真态度、向善意志、致美境界等精神品格。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形塑与哲学教育须臾不可离。若强以离之,则谓舍本逐末,蔽于道也,盖因“道之显者谓之文”。
在当今中国社会,虽然人们因受功利主义、效用主义等社会思潮影响而热衷于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和工具理性,倾向于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进而对自己精神生活品质的关切暂时让位于对物质生活改善的欲求,但是归根结底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要返回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涵养自己、改造自己的精神追求上来,以便达到使自己变得高贵或者高尚的目的。当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特别强调高等学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来抓,这无疑为改善我国一段时间以来人文教育式微的处境、回归高等教育的本位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当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赖于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其中强化科研育人也是重要抓手之一。创新和精进人文学术研究并使之转化为育人资源,不仅是彰显人文价值和人文情怀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敦化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发挥哲学研究的育人作用对落实我国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得尤其重要。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它注定会以一场突如其来、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影响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世界历史。这场可怕的瘟疫持续的时间之长、在全球蔓延的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造成的严重冲击和阻碍不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难以估量的,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的巨大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疫情时代逐渐凸显出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抗疫防疫上本着以人民为中心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及时果断地动员和组织全国力量,科学有效地打赢了一场抗疫的人民战争,并迅速引导全国生产和生活秩序回归正常,不断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使我国成为全球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提交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优秀答卷。中国抗疫防疫的伟大实践为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强大领导力、凝聚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和制度优势。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是全国抗疫战场投入力量多的高校,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乃至取得全国疫情防控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与祖国人民同舟共济的使命担当。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具有强大理、工、医科背景的高校在取得抗疫斗争胜利后迅速调整了学科布局,毅然决然地成立了哲学学院。这是华中大哲学学科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为华中大哲学学科跻身国内一流学科方阵提供了一个具有独立建制的专业平台,而且彰显出华中大党政领导班子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泛滥于世的大环境下仍然恪守“求真高于求用”的精神品格和追求“厚德爱智”的人文情怀。
为了通过科研育人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建设一流学科和培养一流人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华中大哲学学院决定推出一套高质量的学术丛书。由于哲学就其本义而言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即“爱智之学”,因此我们将这套学术丛书命名为“爱智学术文库”。本文库收录的是华中大哲学学院部分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其选题涉及哲学门类的不同二级学科。这部分教师不仅是长期耕耘在哲学教育线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能够以“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毅力潜心问道的哲学研究者,他们既有造诣精深的哲学素养,又有弘毅致远的人文志向和大爱仁慈的人文情怀,更有学术创新的使命担当。虽然他们的哲学研究成果明显地折射出他们因各自的学术涵养和兴趣偏好之差异而具有的不同理论关切、思考和表达,但是一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也”,体现他们个性化的哲学思考和言说只有受到广大学界同仁的认真审视和严格批评,才能成为“化成天下”的学术公器。因此,一方面我们提倡学术研究自由,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热忱欢迎广大哲学学人不吝赐教,对本文库的每一部作品都尽可能客观公允地提出宝贵批评意见,毕竟学术真理只有在学术争鸣中才能不断去蔽;另一方面我们强调学术研究的使命担当,坚守学术规范,讲求学术诚信,注重文责自负,衷心希望每一位作者都能在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尽量虚怀若谷地悦纳学术同仁的批评指教,毕竟每一位作者的问题视角、理论视域、观点阐释、思想深度、研究方法、论证过程乃至语言表达等都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局限性,其理论创新只有在不断修正错误中才能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从稚嫩走向成熟。
我们相信,本文库的出版对于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哲学素养、繁荣我国哲学事业,乃至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都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衷心祝愿本文库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令广大哲学爱好者满意的学术精品!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1年1月1日托马斯哲学专题研究前言托马斯哲学专题研究
从根本上讲,哲学完全可称得上是人之为人赖以安身立命的“为己之学”“成人之学”,抑或是一门努力使人变得高贵或者高尚的人学。在比较学哲学与学其他科学的目的之不同时,冯友兰先生说:“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冯友兰先生的这一说法不仅表明人文性是哲学本质的属性,而且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使人学以成人。哲学的根本使命和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教化或者教育上,即教人学会反思自己、涵养自己,学会觉悟人生意义,陶冶人生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