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HK$
96.8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HK$
74.8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HK$
96.8
《
问物:可触摸的意义
》
售價:HK$
82.5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HK$
79.2
《
世界杂货店:罗伯特·谢克里科幻小说集(新版)
》
售價:HK$
74.8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1.以1美元切入探讨全球化、全球贸易、国际关系
以1美元的在全球的流通过程揭示全球化、全球贸易的逻辑,生动解释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术语、轻松看懂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多个隐藏层面
2.故事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不枯燥,读得进去
1美元从美国人买收音机,到了中国去非洲建设,又到了印度买大米等,这一系列的故事让本书读来像看悬疑故事,生动有趣,读得进去
3.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中美往来,权衡大国博弈
政治冲突多半以经济战的形式表现出来,中美贸易方面的摩擦是怎么体现的,又为何会出现,本书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引导开拓视野,认识更全面
|
內容簡介: |
为什么我们比父辈买得起更多衣服,却买不起房子?
为什么国际油价在跌,汽油价格却不跟着跌?
为什么奢侈品国外卖那么便宜,到国内却贵那么多?
为什么俄罗斯人喜欢到德国买房?
这一切日常问题的背后力量都是经济。跟随1美元的环球流通之旅,我们可以把小问题和大道理联系起来。
在这本通俗易懂的经济学读物中,经济学家达尔辛妮·大卫跟随1美元从一个消费者到另一个消费者的足迹,以旁观者的口吻讲述了全球化世界运转的规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全球化、贸易战、国债、关税、汇率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剖析了全球各国间的关系;用直观形象的写作手法,揭示了全球化世界究竟是如何运行的。
这本书以一种有趣而有启发性的方式解读经济现象,让对经济学完全没有概念的我们也能轻松理解全球经济。
|
關於作者: |
BBC(英国广播公司)经济记者、主持BBC-4台《今日》商业新闻。曾在英国政府部门担任经济学家,后出任汇丰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
|
目錄:
|
前 言
第1 章 膜拜超低价格和无限选择的神庙:从美国到中国
第2 章 织出世界的红地毯,走上世界的红地毯:中国
第3 章 在尼日尔河三角洲寻找爱:从中国到尼日利亚
第4章 成功菜谱的创新做法:从尼日利亚到印度
第5 章 黑金的黑暗代价:从印度到伊拉克
第6 章 为毁灭工具提供资金:从伊拉克到俄罗斯
第7 章 混合家庭的实验:从俄罗斯到德国
第8 章 “宇宙之王”在办公室中度过了糟糕的一天:从德国到英国
第9章 培养药瘾:从英国到美国
延伸阅读
致 谢
|
內容試閱:
|
你是否曾经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和你的祖父母相比,今天的你可以买得起更多的衣服,却买不起一栋能放下这些衣服的房子?为什么汽油的价格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翻一番,而下跌的速度却从来没有那么快?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一边对世界上的某些暴行视而不见,一边却毫不犹豫地介入另一些争端?
近期的新闻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疑虑,比如,未来的我们能否获得足够的养老金来支持晚年生活?在劳动力大规模迁移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有充足的就业机会?
这些问题的背后都藏着经济学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今,“经济学”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词汇,尤其在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更是如此。对许多人来说,“经济学”代表着一个既复杂难解、又没有什么用处的系统,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早已对这个系统失去了信心。经济学家就像一些负责预报金融情况的天气预报专家,然而这些专家在2008 年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他们也因此饱受批评和质疑。首先,这些“天气预报专家”没能预见风暴的来临;其次,在风暴降临之后,他们又没有帮我们减少损失的合理补救措施。而那些负责操控整个世界的政治家和千人一面的大公司,似乎也没能帮上什么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要么看起来完全搞不清楚状况,要么目的不纯(更糟糕)。
有时候,经济学被认为是一种沉闷无趣的科学。有时候,经济学又被看作一种与我们关系非常疏远的科学。每一年,世界经济论坛都会在瑞士的达沃斯举行,只有受邀请的商业人才和政府高官才有资格前往位于阿尔卑斯山中的这个偏远小镇参加这一盛会。各路代表从世界各地飞往达沃斯。为了增加一些“星光”,主办方还会突兀地拉来一些好莱坞演员,比如,安吉莉娜·朱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达沃斯人”成了指代全球精英的俚语(是的,目前这些精英中的大部分人仍是男性)。在我们看不见的会议厅和走廊中,在觥筹交错之间,这些精英的对话形成了控制我们每个人命运的决策。
对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而言,收到达沃斯论坛邀请信的机会是非常小的。然而,即使我们不能去现场,我们也能理解这些谈话的内容,而且,我们确实有必要去理解它们。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像“达沃斯人”一样直接决定我们世界的命运,但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手中的权力。不管我们身处何方,我们既可以利用这种权力决定把选票投给哪位政治家,也可以利用这种权力处理一个个日常决定。
我一直希望用我自己的声音向人们介绍经济学这个奇异的世界,以及它对我们所有人的影响。正是这种渴望让我放弃了金融机构的工作,从交易大厅走进新闻演播室。(我个人认为,这个决定可能并不是理性的经济决策。)直到现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仍然笼罩着世界,而我的愿望是看清经济学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这便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首先,让我们来见一见丹尼斯·格兰杰。从外表看来,丹尼斯完全像是一位生活在英格兰东北部的退休银行经理:他头发花白,能言善辩,举止得体。然而,不要被丹尼斯温文尔雅的外表欺骗了。看着他,你不会猜到,在阴郁的金融战场上,他曾花费十几年的时间打过一场极为艰苦的金融战争。
1998 年,丹尼斯在英国北岩银行的桑德兰分行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他计划在10 年内退休。为了存够退休金,他认真规划了自己的未来,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由于他不够资格领取公司提供的养老金,因此他决定购买公司的股票—对一个本地人来说,还有什么投资渠道能比投资本地的一家资产充实的银行更加安全?北岩银行成立于19 世纪,虽然起初并不起眼,但该行如今已经成为英国一家全国性的银行,为数百万客户提供储蓄和房屋抵押贷款服务。人们信赖北岩银行,北岩银行是体制的一部分。
2007 年,北岩银行的股价有所下跌。丹尼斯的妻子担心这会影响夫妇二人的退休计划,但是丹尼斯仍然充满了信心。然而,2007 年9 月14 日,一个坏消息打击了他的信心。北岩银行承认其资金不足,不得不向英格兰银行寻求紧急救助。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为了抢救毕生积蓄,储户们冲向北岩银行的72 家营业点。取款人排起的长队环绕了整个街区,银行的客服电话也被打爆了。虽然英国的政客们一再向公众保证,北岩银行不会就此倒闭,但是取款人的队伍越来越长,其中一家发生挤兑的营业点距离英格兰银行只有几米的距离。150 年来,这是英国的银行面对的首次挤兑事件。在世界金融中心看到取款长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在幕后,尴尬的政治家们和银行家们正在焦急地研讨救市方案,他们给这套方案起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名字— 猫王计划。
几个月以后,英国政府接管了北岩银行。丹尼斯购买的北岩银行股票价值曾经超过11 万英镑,而现在却一文不值。他本来已经做到了许多人做不到的事情:认真地储蓄以保证退休后的自给自足。一夜之间,他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现在,北岩银行已经成为2008 年金融危机的代名词。那次危机带给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我们必须对不可预料的事情做好充分的预期和准备。大部分人并没有从早期的迹象中看出史无前例的金融灾难即将席卷全球。在危机全面爆发时,认真储蓄的丹尼斯和其他无辜的民众一样,为他人的错误行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今,丹尼斯仍在争取英国政府的赔偿。此举不仅是为了他自己,在他的带领下,这已经成了一场代表许多北岩银行前股东的共同利益的运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除了媒体严厉抨击的有权有势的阶级之外,许多寻求赔偿的人是北岩银行前雇员的遗孀及其子女,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这些人曾对北岩银行深信不疑,这就像相信他们买下的房屋永远安全。
那么,这场巨大的金融灾难究竟是谁之过?人们先想到的也许是向英国政府申请赔偿,但是要对这场吞没了许多普通人的积蓄的灾难负责的机构远远不止英国政府一家。我们可以责怪银行家,他们逃避各项规章制度,用可疑的资金来提高自己的利润。或者,我们可以责怪各家借款机构,它们不负责任地向美国的消费者发放其根本无力偿还的贷款。然而,这些个人行为是如何共同作用、不断发酵,终导致一场如此巨大、几乎完全失控的灾难发生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丹尼斯和其他数百万人在2008 年金融危机中蒙受了损失。如果想充分理解他们的遭遇,我们就需要看看全球的经济系统是怎样运转的。
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以及越来越复杂。有70 亿人在有限的资源中生活、工作、竞争,这些资源包括食物、石油,甚至还包括智能手机。这是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系统:美国华盛顿特区或者德国柏林的一个银行家说一句话,希腊的一个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就可能要挨饿,一个年轻人就可能要离开家庭、穿越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寻找更好的生活。世界越变越小,就是我们所说的“全球化”。全球化是一股缺乏人情味的巨大力量,无人能阻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