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
服务的细节136:提高成交率的50个销售技巧
》
售價:HK$
65.0
《
变法与党争:大明帝国的衰亡(1500—1644)
》
售價:HK$
96.3
《
大学问·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的历史轨迹
》
售價:HK$
105.0
《
再造乡土:1945年后法国农村社会的衰落与重生
》
售價:HK$
93.5
《
黄河大系·戏曲卷
》
售價:HK$
888.8
《
大模型与超级平台
》
售價:HK$
75.9
《
数学通俗演义
》
售價:HK$
60.5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套介绍和研究解读《四大名著》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
★本套书从“读四大名著”这个具有诱惑力的课题切入,广泛搜求相关专题资料,全面详细地介绍了阅读、欣赏、评论、运用四大名著的众多十分精彩、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片断,条理清晰地总结了解读、运用四大名著于人生道路和革命生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宝贵经验,展示了对于读书,对于做人,对于干好事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观念,从中可以看到思想的博大精深;看到的政治智慧、军事韬略、组织才干、外交风度、人才理念、人生感悟……
★全套书风格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文字简练,事例丰富,史料翔实、全面,语言极具感染力。
|
內容簡介: |
本书整体上是对“三国文化”的批判继承,对“三国智慧”的吸纳弘扬。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本智慧的书,那么本书则把巧取活用“三国智慧”的情况和经验,全面系统地展示到了读者面前。
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单元是对《三国演义》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的评论,对《三国演义》出版的关注;第二单元是对《三国演义》哲学思想的借鉴,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阐扬;第三单元是对《三国演义》政治经验、人生价值的挖掘:第四单元是对《三国演义》战争指导经验、军事谋略技巧的吸取和运用;第五单元是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
|
關於作者: |
董志新,吉林永吉人氏。白山出版社原总编辑,编审。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2010—2020)。几十年来醉心于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孔子与孙子兵学的思考与探索。著作有《何其芳论红楼梦》(整理校订),以及《将才论》《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毛泽东读红楼梦》《毛泽东读水浒传》《毛泽东读西游记》《毛泽东品论语》《毛泽东品孟子》《毛泽东品老子》《毛泽东品庄子》《毛泽东品孙子兵法》《毛泽东品韩非子及其他》等。
|
目錄:
|
毛泽东与“三国智慧”(自序)
得到《三国演义》乐不可言
爱看古代的传奇小说
务农时有空就读《三国演义》
公认的三国故事大王
给新军战友讲三国故事
三国竞争之时“令人喜读”
游历《三国演义》名城
得到《三国演义》乐不可言
我也喜欢这两本书
东华山上读《三国演义》
能看三国百分之五
长征轻装不扔《三国演义》
不读这三部书不算中国人
要看历史小说
有中国古老哲学的方法论
转战路上闲谈《三国演义》
“书中写谁的本事大呀?”
吸收其中的好东西
直到更明白为止
纵谈三国历史
想看看《关于(三国演义)》
小人书言简意赅
两种线装木刻大字本
说我凭着《三国演义》指挥打仗
不是科名显赫的人
罗贯中不是进士
善于使用语言的巨匠
批注使人看时有个头绪
罗贯中以蜀为正统
要恢复题咏诗
“锄头”即唯物史观
主人公没有农民
我们要造一个锄头
“知识性了解”不行
方法无非两条
靠实践积累经验
小说史书不可等同视之
《三国演义》头两句符合辩证法
国共两党实无不能合作之理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好中有坏坏中有好
和平友好是基本的
撤点过多群众不满意
高不高兴搞大社
要有意识地保持对立面
说这符合辩证法
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
我们要准备一些人牺牲
我这个“防风林”就有几道
这也是自然辩证法
忧患与生俱来
现在就交班
嘱咐斯诺保重
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
……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后记
丛书后记
——我这样写毛泽东读“四大名著”
|
內容試閱:
|
诸葛亮与民众拥护
毛泽东最早把诸葛亮与民众(群众)联系起来,大约是在1926年。这年5月至9月,毛泽东正在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农民问题。
毛泽东曾被瞿秋白称为“农民运动的王”。他从1924年年底开始具体从事农民运动,1925年上半年在家乡湖南韶山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各种斗争。1926年2月出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紧接着在广州开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在农讲所,毛泽东讲授“中国农民问题”。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他在分析国民革命中的工人、商人、学生与农民问题的关系时指出:国民革命的学生,有学工的,有学商的,为什么不去从事工商业,就是农民问题没有解决。中国的学生多半是很苦的,并且毕了业出来无处可用,故不得不革命。
基于这个理由,毛泽东号召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民中去,他以诸葛亮出茅庐的故事启迪革命的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他说:
“诸葛亮,当其未出茅庐时,一点用也没有,及一出山握有兵权,则神出鬼没”,这恰恰不是说明帝王将相和掌握知识的人有什么特殊的能耐,而是表明,如果“没有民众的拥护,一点力也没有”。(陈晋:《毛泽东与文艺传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132页) 《三国演义》中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以管仲、乐毅自况的诸葛亮,可说是个大知识分子。他出山前后在“用”和“力”上表现出的不同状况,盖因得没得到“民众拥护”。毛泽东由此引申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知识分子到工农中间去将大有作为,国民革命只有得到民众(当时具体对象主要是农民)的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