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HK$
53.9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HK$
108.9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HK$
283.8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HK$
65.8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HK$
49.5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HK$
96.8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HK$
140.8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HK$
98.9
|
內容簡介: |
《隋文帝传》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隋文帝建立隋王朝、统一全国的历程,详尽分析了他的各项治国方针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对他的历史作用做了深人探讨。该书内容丰富,资料可靠,文字简明,可读性强,是目前研究隋文帝及隋朝史比较重要的一部著作。
|
關於作者: |
梁满仓,河北涿州人,当代史学家。20世纪80年代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业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隋文帝杨坚》《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合著)、《武侯春秋》(合著)、《中国历史图说 魏晋南北朝卷》(合著)、《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等。
|
目錄:
|
前言
章 父祖之荫
节 弘农杨氏
第二节 杨忠其人
第三节 父翼卵护
第二章 秀林之木
节 臣忌主猜
第二节 树大招风
第三节 自安有术
第三章 禅代主角
节 转折时刻
第二节 矫诏辅政
第三节 平定三方
第四节 建隋代周
第四章 开皇基业
节 德迁义断
第二节 盐梅所寄
第三节 垂制后世
第四节 兴农固本
第五章 一统天下
节 统一前提
第二节 枯木朽根
第三节 师出有名
第四节 南北归一
第六章 宁陲靖边
节 北边之患
第二节 朔野熄烽
第三节 安定西陲
第四节 平定岭南
第七章 兴佛复道
节 佛门弟子
第二节 道教信徒
第三节 现世追求
第八章 命终仁寿
节 致命弱点
第二节 废立风波
第三节 噬脐莫及
第四节 盖棺论定
大事年表
|
內容試閱:
|
章 父祖之荫 周宣帝大象二年(580)是北周的多事之秋。 五月二十五日,宣帝宇文赟在天德殿寿终正寝。宣帝尸骨未寒,六月十日,相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总管尉迟迥发兵起事。 这犹如在欲开的锅底又加上一把火,一下子把水温推向沸点。平静的表面被彻底打破,代之而来的是沸腾、翻滚,是热能以一种强烈的形式释放。 继尉迟迥举兵之后,其侄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总管尉迟勤起兵响应。伯侄二人管辖内的卫州(治所在今河南汲县东北)、黎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西)、沼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年东南)、贝州(治所在今河北清河西北)、赵州(治所在今河北隆尧附近)、冀州(治所在今河北冀县)、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河间)、沧州(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南)、青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胶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光州(治所在今山东掖县)、莒州(治所在今山东沂水)等地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着他们的总管。 荥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东南)刺史宇文胄宣布与尉迟伯侄结盟。 申州(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刺史李惠宣布加盟。 东楚州(治所在今江苏睢宁东)刺史费野利进宣布加盟。 潼州(治所在今安徽泗县)刺史曹孝远宣布加盟。 徐州(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总管司录席毗罗占据兖州(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宣布加盟。 前东平郡(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郡守毕义绪占据兰陵(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南)宣布加盟。 洛阳(今河南洛阳附近)人梁康、邢流水等人也率万余人宣布加盟,并得到州治中王文舒的暗地支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七月二十六日,郧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起兵与朝廷对抗,他管辖下的9个州、8个镇也群起应之。 尉迟迥起事于东,司马消难举兵于南,由于这两个震源的作用,形成了一条北至商洛、南至江淮,东西绵延2000余里的震动带。一个叫兰雒州的少数民族首领带领这一地区的部族,南通北连,抗拒朝廷。 东、南两个震源似乎述不足以释放积蓄已久的能量,八月初七日,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总管王谦也宣布与朝廷兵戎相见。他辖下的18个州及附近的10个州,全部随其起事。 沙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西北与甘肃交界处)氐人首领杨永安串联附近6个州起兵响应王谦。震荡从四川扩展到甘肃。 这一切的缘起,都是由于一个人、一件事。这个人就是北周的隋国公杨坚。这件事就是杨坚受周宣帝“遗诏”入朝“辅佐”8岁的周静帝。 杨坚是怎样取得辅佐地位的?为什么他的“入朝辅政”会激起如此轩然大波? 节 弘农杨氏 杨坚及其父祖所生活的时代,是十分讲究地望、家世的年代。 从东汉中叶起,一个家族几代人连续在朝中任高官的现象渐渐地多起来。汉章帝时,河南汝南(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一户姓袁的家族中,有一个叫袁安的人做了司空、司徒之类的大官。他的儿子袁敞又做了司空。袁敞的侄子袁汤又做了司空、太尉。他的儿子袁逢也官至司空,另一个儿子袁隗官至太尉。司空、太尉、司徒在当时号称“三公”,是中央政府中的行政长官。汝南袁氏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这个姓族也就成了当时的著姓。 斗转星移。当历史的册页飞快地掀过几百年从而把东汉变成魏晋南北时,这样的大族著姓已经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了。 他们都将自己的姓氏同地望紧紧地联在一起。如琅邪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河东裴氏、河南褚氏…… 他们奉自己的地望为至宝,因为它是借以区分与别地别姓地位高下的凭据,是表明自己高贵于他人的标签。北魏宣武帝时。皇帝的叔叔元雍不幸死了妃子。妃子姓卢,娘家乃是当时北方的有名大姓范阳卢氏。元雍准备再娶,选中了崔显的妹妹。不料这门亲事却受到了皇帝的阻拦。皇帝认为,崔氏虽为北方名族,但崔显是博陵崔氏,地寒望劣,不能和范阳卢氏相提并论。如果娶崔氏为妃,就是降低了标准。元雍经过苦苦恳求才获得了皇上的恩准。同样姓崔,清河崔要高于博陵崔 。北齐时,清河崔 就曾对范阳卢元明说:“当今天下的高门大族,只有我和你两家才称得上,博陵崔氏、赵郡李氏哪里有资格和咱们并列!” 正因为地望对他们如此重要,以致于有人为争地望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北齐时,史官魏收奉皇上之命撰写《魏书》,记录北魏的历史。魏收撰史,史德不足。他普指着那些平素与他不和的人说:“他们算什么东西,竟敢与我不和。我手抬一抬可以让他们有上天之荣,我手按一按可以让他们受入地之辱。” 如此写史,对于那些平素与魏收有睚眦之怨的人来说,他们的家世及祖宗荣耀将被作何种处理便可想而知。所以此史一出,众情汹汹,不少人指责它失实,骂它为“秽史”。有一个人名叫李庶,家本顿丘人氏,但被写为梁国蒙人。其祖父李平在北魏朝明明做过中书令、尚书右仆射等大官,却被写成家世贫贱。李庶当然不满,并联合一些人状告魏收书史不直,要求杀掉魏收,改写《魏书》。不料魏收手眼通天,李庶不但告状未成,反被加上“谤史”之罪死了狱中。 这些世家大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婚姻圈子。他们缔结婚姻的原则是门当户对。北魏时,博陵崔氏中有一个人叫崔巨伦,他有个妹妹是个残疾人,有一只眼是瞎的。尽管博陵崔氏在当时算得上名门望族,尽管崔巨伦的妹妹聪明贤惠、有才有德,婚姻大事却始终不能解决。眼看她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家里人十分着急,决定降低一下身价,把她嫁给门第稍低的家族。崔巨伦的姑姑此时早已在赵郡李氏族中作了多年媳妇,儿子也已经到了婚娶之龄。她听说侄女要屈身下嫁,坚决反对,硬是让侄女嫁到赵郡李氏家中作了自己的儿媳妇。 这些世家大族一般都有值得向别人玄耀的辉煌的家族史。他们一般都是官宦世家,在朝中任高官者代有其人。 这些世家大族许多都有深远的家学渊源,他们或长于书法,或善于丹青,或为经学世家,或为书香门第。 注重地望、门第婚姻、官宦世家、代传家学,这些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的特征。 杨坚所出身的弘农杨氏,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了。 翻开《周书》、《隋书》、《北史》,这些记载着杨坚家族史的历史典籍,无一例外地记载着同样的史实。杨忠,弘农华阴人也。小名奴奴。高祖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祖烈,龙骧将军、太原郡守。父祯,以军功除建远将军。属魏末丧乱,避地中山,结义徒以讨鲜于修礼,遂死之。保定中,以忠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兴城郡公。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小名那罗延。本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十四世孙也。震八世孙,燕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树颓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三种记载,大同小异。 小异虽存,但弘农华阴人却三书同词。 白纸黑字,赫然在目。这不是普通的黑字。如果说历史是一块碑,它就是镌刻其上的碑文;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河,它就是淌在其中的流水。1000多年来,它被一代又一代人认读,它流过一代又一代人记忆的河床。 然而,当我们重读上述记载并考诸其它一些史实时,不能不提出这种问题:杨坚的家世与弘农杨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如前所述,魏晋南北朝时的名门望族十分讲究地望、婚姻、官宦、家学。如果用这4条衡量一下杨坚的家世,情形该是怎样的呢? 先看杨坚家的地望。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杨震是弘农华阴人,史书上的确明明白白地记载着。但从杨坚上数6代,每一代人都有实实在在的记载。很可惜,从杨坚的六世祖杨铉再往上数8代至杨震,历史只能划一条虚线。杨坚家世只告诉我们,杨铉是杨震的八世孙,而这中间6世姓甚名谁,任何官职都虚无飘渺 。人们完全可以怀疑,这6世的虚线是人为制造的,如果将这6世确确凿凿地写出,那么杨铉以上的8代所指,可能不是弘农杨震,而可能是什么别的杨氏。 与杨坚为弘农杨氏的证据为虚相反,杨坚家族世居武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却证据确凿。史书上说,杨坚的六世祖杨铉任燕北平太守。杨铉又生杨元寿,北魏时为武川镇司马,从此子孙便世居此地。北平在今河北遵化附近,杨元寿怎么跑到荒远的武川镇去任司马呢?原来,杨铉任北平太守的燕,是十六国时期的后燕。397年,兴起于代北(今山西大同北)的北魏攻破后燕国都。以后又将许多后燕国的居民迁往代北。迁徙人口多的一次竟达30多万。杨铉从北平到武川,很可能与后燕灭亡,人口迁徙有关。从此世居武川,生儿育女。 再看杨坚家族的婚姻。 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贵族的名门闺秀。但杨坚娶妻,是在其父杨忠功成名就之后,名门之子娶名门之女,理所当然。至于杨忠之妻,不是什么名门之后。在杨坚的记忆里,只知道他母亲的娘家姓吕,是山东一带的人。北周武帝统一北方后,杨坚曾派人去山东打听其外祖父家的下落,但杳无音信。大约是在杨坚当上皇帝以后不久,一个自称是当今皇上亲戚的人被带到隋文帝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杨坚问。 “吕永吉。”来人答。正与杨坚之母同姓。 “家居何方?” “济南郡。”济南郡即今天山东济南市。又一次与杨坚所记忆的事情相契合。 “你与我家何亲?”显然,杨坚的语气里减少了些许狐疑,多了几分想证实什么的成份。 “我姑姑是杨忠的夫人。” “你姑姑姓什名谁?”杨坚的追问更加急切。 “我姑姑姓吕,字苦桃” 。 切都被证实了。来人纵有包天之胆,前来冒认皇亲,也不可能将姓氏、家乡契合得如此准确,更不可能知道自己母亲的小字。来人是自己亲娘舅的儿子吕永吉。在进一步的勘验中,杨坚又知道了自己的外祖父叫吕双周,外祖母是姚氏,如今已经双双离世。另外,还有一个舅舅吕道贵依然健在。杨坚听说,急忙下旨将舅舅召进宫来。 甥舅相见,杨坚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自己的外祖父虽然被追封十为上柱国、太尉、齐敬公,外祖母虽被追封为齐敬公夫人,但他们都已双双作古,没能活着享受这份荣华。如今自己已经是龙登九五,而外家却枝零叶落,一股悲凉之感袭来,不禁潸然泪下。谁知吕道贵由于家世寒微,没有教养,不知礼数,言语粗俗,举止莽撞。他见杨坚落泪,丝毫没有悲戚之容,反而嘻嘻哈哈地对当今至尊指名道姓。他端详了杨坚半天,后竟说出这样一句话: “嗯。太像我苦桃姐姐了,一看就知道不是别人的种子。” 俗话说,娘亲舅大。吕道贵再粗鄙,毕竟是杨坚的亲娘舅,而且是活在世上的舅舅。杨坚无法,只得让人一方面满足他一切物质需要,另一方面严禁他接触下臣,以免失了皇家的体面。杨坚的外家如此,说明其父辈的姻亲绝不是什么名门望族。 杨坚家族的仕宦情形如何呢? 杨坚的六世祖杨铉任后燕北平郡守,是中层的地方行政长官。后燕亡,被徙至代北,成为普通镇民。 杨坚的五世祖杨元寿北魏时任武川镇司马,是军镇行政长官的高级幕僚。 杨坚的高祖杨惠嘏、曾祖杨烈都是北魏的中层地方行政长官。 杨坚的祖父杨祯为北魏宁远将军,官品在五品上。北魏末避乱于中山,可能连官也丢了。 杨坚的父亲杨忠18岁时客居山东,官无一阶,职无一品。直到杨坚出生时,杨忠的官品与其父祖还不相上下。《隋书·高祖纪》这样记述杨坚出生时情形: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颜,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大凡一个皇帝出生,史籍总要有一番神话般的渲染。抛开这种渲染不谈,关于杨坚出生的这段记载说明了一个事实:杨坚出生前后,杨忠并未在妻子儿女身边,他正在为宇文泰东拼西杀《周书》卷16《独孤信传》载:西魏大统七年,岷州刺史、赤水蓍王梁仚定举兵反,朝廷下诏独孤信率军讨伐。杨忠自西魏初一直跟随独孤信,这次也当随同前往。,以致使其子生于寺中,养于女尼。这对高官勋贵来说是难以想象的。通过考察杨坚家族的仕宦可知,杨坚父辈祖先虽然任官但少有高品级者。而且他们所任官职,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这与当时那些平流进取坐致公卿的贵族高门不可同日而语。 后再看看杨坚家族的遗风。 《隋书`高祖纪》对杨坚的记载有这样两句话: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 …… 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 史家记史,自有其尺度,他们对杨坚的记载也有褒有贬。我们之所以从史书洋洋洒洒的记载中选出这两句否定之言,意欲说明杨坚的家族没有世代传承的渊远的家学。 杨坚16岁时被北周太祖宇文泰所见。宇文泰个反映就是一声长叹,说:“这个人的风度体魄,完全不像我们代北之人。” 代北之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代北人应该有塞外大漠般粗犷、豪放的性格。 代北人应该有草原上空雄鹰般骄健的体魄,他们跑能追上狂奔的骏马,射能拉开千石硬弓。 代北人起码应该像杨忠那样骁勇。杨忠在宇文泰帐下效力时,曾随从宇文泰外出狩猎。当时杨忠独自抓住一只猛兽,左手挟住其腰,右手揪住其舌,将其制服。杨忠因此获得了宇文泰送给他的“揜于”的小名北方称猛兽为“揜于”。宇文泰因杨忠的勇壮,以此作为他的名字 。 杨坚却不像代北人,也不像他的父亲。 然而,不像代北人,不也正说明杨坚及其父祖是地地道道的代北人吗! 骁勇、粗犷的代北世家,怎能传承温文尔雅的家学呢! 当我们考察了杨坚家族的地望、婚姻、仕宦、家学等方面后,不得不做出结论:杨坚家世与弘农杨氏无涉。 这对杨坚来说其实不算什么坏事。不是名门族,他可以多一些寒门的勇敢,少几分贵族的怯懦;多一些寒门的明智,少几分贵族的迂腐;多一些寒门的积极进取,少几分贵族的报残守缺;多一些寒门的生机勃勃,少几分贵族的暮气沉沉。 然而在一个讲究门阀地望的社会里,不是名门世族毕竟是个遗憾。如果杨坚是一个普通人,他可以和成千上万不是贵族的普通人一样,默默地生,默默地死,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望。杨坚不是普通人,他是开创一个朝代乃至一个时代的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岂有天下至尊没有可夸耀的门第之理!因此把天下至尊与名门显族联系起来势在必行。 杨坚不姓崔,否则他可以说自己是清河崔氏。 杨坚不姓卢,否则他可以说自己是范阳卢氏。 杨坚姓杨,他不能改姓。尽管他的父亲姓过普六茹,但那是北周皇帝所赐的一种殊荣,与改姓不是一回事。 在历史上也有过直接以皇族姓氏为天下大姓的先例,如北魏皇帝元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帝姓拓跋改为元氏,从此洛阳元氏便为天下姓。 但杨坚却不能这样做。试想他若直接以皇族姓氏为天下大姓,称自已是武川杨氏,怎么能比得上当时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呢? 杨坚只能将自己的家世附在弘农杨氏之上。 弘农从西汉武帝时开始立郡,治所在今天河南灵宝县北,西岳华山即在其境内。弘农杨氏的源头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晋国有一支贵族,因一直住在羊舌邑中,便以邑为氏,号称羊舌氏。羊舌氏中有一个人叫羊舌肸,字叔向,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叔向的母亲叫羊叔姬,是个很有见识的妇女。叔向的父亲羊舌子因为好提意见,不被晋国君所容,便带着夫人和孩子到一个很小的邑落中住下来。邑中之人对羊舌子很好。有一次,一个邑民偷了一只羊送给羊舌子。羊舌子不想要,羊叔姬说:“你当初不被晋公所容,才到了这个小邑。如果不接受这只羊,又将不被邑人所容,不如收下。”羊舌子这才把羊收下,又对夫人说:“咱们把这只羊杀了,给孩子们煮肉吃。”羊叔姬说:“不行。我听说南方有一种叫乾吉的鸟,它喂自己的孩子时,不管弄到什么肉都给它吃,结果不能把孩子养好。如今咱们的孩子都很小,一言一行都受大人的影响,不能将这种不义之肉给孩子。不如把此羊埋了,以表明我们不参与偷羊这种事。”第二年,偷羊的事情败露了,并牵扯到了羊舌子。羊舌子对办案的人说:“我是接受了这只羊,但我没有吃,而是把它埋了。”结果羊舌子没有受到此案的牵连。 后来,叔向长大了,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叔向要娶申公巫臣氏夏姬的女儿,羊叔姬不同意。晋平公强迫做成这门婚事。叔向有了孩子,取名杨食我。杨食我呱呱坠地时,正好被羊叔姬听见。羊叔姬说:“这孩子的哭声若豺狼。将来羊舌一族,必因此人而遭到毁灭。” 羊舌氏的未来不幸被羊叔姬言中了。 杨食我长大后,与晋国的大夫祁盈往来甚密。祁盈有个叫祁胜的家臣,是个极荒淫的家伙。他经常与一个叫邬臧的交换妻子淫乱取乐。祁盈知道后,准备制裁他。不料祁胜买通了晋侯的宠臣荀跞,荀跞向晋侯说了许多祁盈的坏话。晋侯大怒,立即将祁盈逮捕。祁盈手下的一个人听说这件事后说:“杀了祁胜和邬臧祁盈得死,不杀祁胜和邬臧祁盈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杀掉那两个恶人让祁盈没有遗憾地去死。”于是便把祁胜和邬臧杀了。不久,晋侯下令把祁盈杀掉,杨食我被当成祁盈的党羽也被满门抄斩。羊舌氏一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叔向的一些幸免于难的子孙逃到华山,在华阴地区定居下来 。 这便是弘农杨氏的由来。 弘农杨氏在战国、秦、西汉,都出了许多卿相公侯。至东汉中叶更是声名显赫,风光无比。 西汉末年,有一个名叫杨宝的人,在华阴山北看到一场惊心动魄的动物间的残杀。一只凶猛的大鸟,紧紧地追着一只小黄雀,它那坚硬的大嘴,不停地在黄雀身上啄着。伴随着小黄雀的哀叫,它身上的羽毛雪片般地纷纷落下。终于,小黄雀完全丧失了飞翔能力,一头栽到地下。弱肉强食,这是自然界中无情的规律。在完全丧失自卫能力的小黄雀面前,一群蚂蚁开始施展淫威,它们要把这只可怜的小鸟当成美餐。杨宝看到这种情形,不由得恻隐之心大发。他把小黄雀救了起来,带回家中精心调养。奇怪的是,这只小黄雀只吃黄花,不吃别的。杨宝便每天采来黄花喂养它。百天以后,小黄雀的伤势痊愈,被啄掉的羽毛又重新长了出来。杨宝又将小黄雀带回山中放掉,让它重归大自然的怀抱。小黄雀似乎很懂人情,它围着恩人飞了许久,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去。当天晚上,正在灯下苦读的杨宝被几声轻轻的叩门声打断,他放下书,走到门外,发凝一个黄衣童子站在面前。童子见到杨宝,立刻伏身拜了两拜,说:“我就是您所救的那只黄雀,是西王母手下的使者。蒙您救命之恩。特来感谢您的仁德。”说着,又从怀中取出四只晶莹的白玉环,送给杨宝,又说:“我将使您的子孙有贞洁如玉的品质,位登三公。”这个杨宝,就是东汉大名鼎鼎的杨震的父亲 。 杨宝确有其人,这件事却是个神话。 然而这个神话又反映出一个事实,杨震确实是弘农华阴人氏。 不知是神话附会历史,还是历史巧合神话,杨震确有如玉一样洁白品质。东汉安帝时,杨震出任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掖县)太守。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当时昌邑县令正巧是杨震所举荐的秀才王密。听说自己的恩人经过自己的辖地,王密深夜拜见,并秘密送给杨震金10斤。杨震坚决拒绝,说:“当初我举荐你,是因为知道你有才,你今天以金相报,是完全不了解我的为人。”王密说:“我在如此寂静的深夜送金报恩,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说:“这件事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知道!”王密见此,只好羞愧退出。杨震任过刺史、郡守等大官,可他的子孙却过着极普通的生活。有人劝杨震为后世子孙置办些产业,杨震不肯,说:“我为子孙留下清白,不是一份很丰厚的遗产吗!”以后,杨震又被征入朝中作了司徒,再后又作了太尉,成为的朝臣三公之一。当时正是朝中外戚专权飞扬跋扈之际,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巴结外戚,而杨震却始终守正不阿。有一次,皇帝的舅舅耿宝托人让杨震提拔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认为他没当官的才能,没有答应。耿宝又亲自找到杨震对他说:“李常侍是当今皇帝所看重的人,拔举他的哥哥可不是我的意思。我可是在转达皇帝的圣意啊!”杨震说:“如果朝廷要让我荐举,就应有尚书省发下的诏敕。”耿宝无奈,只得怀恨而去。后来,皇后的哥哥阎显也想让杨震提拔他的亲信,同样也碰了一鼻子灰。 杨震的儿子杨秉,自幼跟随其父学习儒家经典。他曾先后任过4个州的刺史。在他任刺史时,他的旧时部下曾要给他100万钱,被他拒绝,廉洁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后来,杨秉被征入朝中,先后任过太仆、太常等官,后也作了太尉。杨秉任太尉时,正是宦官势倾朝野的时候。这些宦官倚仗他们和皇帝的特殊关系,结党营私,在朝中和各地到处安插亲党。这些人比着贪污钱财,搜刮民脂,天下对此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杨秉与司空周景联名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奏章这样写道:现在,朝中及地方上的官员,有许多是不称职的,这是因为近来我们举拔人才全都以特批的方式。对他们不进行考试。这导致了现在盗窃纵恣,怨讼纷错的局面。按照旧有典制,宦官的亲属子弟不能任官执政,而如今,他们的党羽却占据了许多要职。应当遵照旧典,罢黜贪残之人,以平息天下人的怨恨。请给司隶校尉、中二干石、二干石、城门五营校尉、北军中候各下旨意,让他们以实考察下属,该罢免的罢免。这个奏章得到皇帝的批准。根据这个奏章,杨秉罢免了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谊等50多人的官职,罪大恶极者还被处死。 杨秉的儿子杨赐、杨赐的儿子杨彪在东汉末相继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职,全都以敢于直言正谏著称当世 。 杨震一族,自东汉中叶以来,4代出了4个公卿,使弘农杨氏的名声大噪于天下。 弘农杨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名门望族,但却没有出现过杨震、杨秉那样的杰出人物,比不上东汉时期的辉煌。 杨坚家族的依附,使弘农杨氏出现了族史上的第二个颠蜂。 杨忠曾任过北周的大司空。 杨坚的从祖弟杨弘,因军功在北周时累迁开府仪同三司。 杨坚的族父杨处纲,因军功在北周时官拜上仪同。 杨坚的族弟杨绍,在北周时历8州刺史,被封为傥城县公。 杨坚的族子杨雄,北周时被进位上仪同,封为武阳县公、邗国公。又因公授位柱国、上柱国。 杨雄的弟弟杨达,北周时官至仪同、内史下大夫,受爵遂宁县男。 杨坚的胞弟杨瓒,在北周时官至吏部中大夫,封竟陵郡公。 杨坚的胞弟杨整,在北周时任开府、车骑大将军,封陈留郡公。 杨坚一族,在北周世就开始荣贵起来。 杨坚一族的依附,没有辱没弘农杨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