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部全面论述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与日本影响的专门著述,印证古文献记载中六朝佛教文明先进性,揭示东亚佛教文明进程中南六朝重要地位。佛教艺术在内的南六朝文化,更像是一部推动当时中国以至东亚文化发展的发动机。
一部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的六朝佛教艺术传播史,长江学者费泳教授八载潜心之作,走访国内外相关佛教石窟、寺院遗迹、博物馆,依据新近出土实物资料、造像铭记与可靠文献,集 600余幅珍贵图片,精心设计,彩色印刷,兼具学术与收藏价值。
打开历史尘封,还原六朝佛教文化高度发达的真实面貌。梳理考证古代文献、佛教经文典籍,弥补造像实物匮乏之缺失。
历史细节中,探寻文化脉络,再现六朝繁华。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佛教造像题材、容貌、发型、服饰、手印等因素,辨识造像身份、风格源流、背后故事,如:
○顾恺之绘画中有哪些佛教因素?
○中国菩萨女性化是何时出现的?
○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是否有关?
○日本飞鸟大佛是如何穿衣的?
○什么是“六朝的微笑”?
○菩萨的发髻、宝冠有哪些样式?
……
|
內容簡介: |
对于中国佛教艺术与域外关系的研究,人们大多关注来自印度的影响,少有研究中国佛教造像的对外输出。以往由于佛教实物的缺乏,无法验证古文献记载中六朝佛教文明的辉煌,导致对朝鲜半岛、日本早期佛像来源的认识,多注重北朝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南朝佛教造像的新发现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有条件进一步论证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形成过程中,南六朝的主导性作用。本书对中国与海东地区佛教造像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东晋、南朝的佛像样式特征,及其对朝鲜半岛三国时期、日本飞鸟白凤时期造像的影响和传播路径,确立六朝在东亚佛教艺术中的先进地位。
|
關於作者: |
费泳,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从事中国美术史与佛教艺术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著作有《中国佛教艺术中的佛衣样式研究》(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南北朝佛教艺术研究》、《艺术中国·绘画卷》、《六朝艺术》(合著)等。
|
目錄:
|
序
引 言
章 三国、西晋佛教造像特征及其对日本的传播
节 初传南方长江流域的佛教造像
第二节 三国、西晋佛教造像及其对日本的传播
第二章 东晋佛教造像特征及其对朝鲜半岛的传播
节 东晋佛教造像实物遗存
第二节 东晋佛教造像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二戴像制”的产生
第四节 顾恺之绘画中的佛教因素
第五节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树下人物”图式的来源
第六节 中国菩萨女性化的出现
第七节 佛教由中国向朝鲜半岛传播的相关文献记载
第八节 对传入高句丽和百济佛教造像的初步认识
第三章 南京栖霞山石窟南朝佛教造像新论
节 栖霞山“江总残碑”的发现
第二节 栖霞山石窟是否存有刘宋年间龛像的问题
第三节 栖霞山双佛窟(下019窟)的造像题材及年代问题
第四节 栖霞山无量殿(下020窟)大佛的建造者
第五节 齐竟陵王造弥勒立像与栖霞寺内现存佛头的关系问题
第六节 栖霞 1号造像与栖霞三佛窟(下024窟)佛衣样式问题
第七节 栖霞山重要石窟造像的建造年代及风格特征
第八节 栖霞山大佛初规划者明僧绍的相关事迹
第四章 南京德基广场南朝金铜佛造像的新发现及其源流
节 南京德基广场发现的南朝佛教造像
第二节 关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两件南朝金铜佛造像
第三节 德基出土佛教造像发生时间的初步考证
第四节 德基出土的南朝金铜佛造像特征及其源流
第五章 “建康模式”的形成及其对海东的影响
节 “建康模式”的形成及佛像样式特征
第二节 建康佛教造像的题材
第三节 南朝陵墓“拼镶砖画”的出现
第四节 六朝都城建筑构件(瓦当)中的佛教因素
第五节 建康、成都、青州、麦积山沿线的“南式佛装造像带”
第六章 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及其源流
节 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中的石刻浮雕经变图像
第二节 佛衣样式的变化
第三节 成都地区“褒衣博带式”佛衣的来源
第四节 造像题材及佛像容貌的变化
第五节 博山炉和双狮融入南朝佛教造像
第六节 造像组合形式的变化
第七节 菩萨璎珞、宝冠及手持物的变化
第八节 与四川关系密切的几件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
第七章 北朝 6世纪中期佛教造像中的南朝影响
节 南式造像对陕西地区的影响
第二节 南式造像对麦积山石窟的影响
第三节 成都北上影响麦积山和陕西地区的传播路线
第四节 南式造像对莫高窟的影响
第五节 南式造像对山东青州地区的影响
第六节 河北曲阳修德寺 6世纪中期佛像样式特征
第七节 东魏、北齐政治中心附近 6世纪中后期佛像样式特征
第八章 朝鲜半岛三国时期佛教造像中的南朝影响
节 朝鲜半岛三国时期佛教造像向日本的传播
第二节 朝鲜半岛几件可能出自中国的佛教造像
第三节 朝鲜半岛三国与中国南朝佛教造像的密切关系
第四节 “南式佛装造像带”向海东地区的延伸
第五节 朝鲜半岛三国时期佛教造像样式的地域性
第九章 日本飞鸟白凤佛教造像中的南朝、半岛之影响
节 飞鸟白凤时代的佛立像
第二节 飞鸟白凤时代的结跏趺坐佛
第三节 旧山田寺佛头与“山田殿像”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 佛着“左袒式”内衣
第五节 法隆寺橘夫人佛龛主尊佛衣样式
第六节 飞鸟白凤时代的菩萨立像
第七节 飞鸟白凤时代的半跏思惟像及源流考
第八节 飞鸟白凤佛教绘画的来源
第十章 六朝佛教造像对海东的传播路径探析
节 六朝与朝鲜半岛、日本交往的文献记载
第二节 中日海上航线
第三节 中国与朝鲜半岛三国的交通
第四节 佛教造像经朝鲜半岛向日本的再传路径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