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命若朝霜:《红楼梦》里的法律、社会与女性
》
售價:HK$
86.9
《
维京人新史:从斯堪的纳维亚到丝绸之路
》
售價:HK$
97.9
《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售價:HK$
85.8
《
大明1644(全二册)
》
售價:HK$
105.6
《
爱的流动
》
售價:HK$
64.9
《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
售價:HK$
85.8
《
史记全本注译(布面精装,全套9册) 附赠“朕来也”文创扑克牌1副!
》
售價:HK$
715.0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1945-2014年的世界历史
本书讲述了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初期的世界历史,重点揭示了当代世界国际关系的症结和根源。本书所呈现历史和事件与我们生活的时代非常接近,其中半数以上的历史和事件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亲历。可以说,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当今全球70亿人自己正在经历的历史。
★美国常青藤经典教材,国际关系史领域权威著作
★通俗易懂,了解现代史的经典读物,二战之后世界史的权威范本,论述晓畅,趣味性和可读性俱强
★28幅还原历史真相的经典照片,8大二战结束后的结果,121个改变近代国际局势的历史节点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世界
1945年后,世界新生了150多个国家,发生了280多场战争,4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世界。他们能否解决上一代人遗留的纷繁复杂的问题,能否降低核威胁,能否减少大多数人的苦难,让这个世界变为更安全、更文明的所在,则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些问题成因的了解程度。当代年轻人必须以史为鉴,方能获得解决这些难题的远见,由此开创未来。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常春藤联盟各高校社科类学科长期选用教材。本版本为该书第六次修订,重点强调了全球化趋势之下,世界主要国家所采取的相关国际外交手段。
1945年二战结束,成为了历史的分水岭,这也拉开了现代史的序幕。美苏冷战、核时代到来、金融危机、亚非国家独立运动……战争结束后的世界并非一片祥和,暴乱与冲突、贫穷和饥饿仍是一些地区的主色调;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科技发展迅速,航空、医疗、教育等行业均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为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本书以二战结束为起点,通过调查当前世界状况和解读近年来国际形势,公正且批判性地审视了二战后至今的70多年历史。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多个看待历史的角度,让读者能够更完整、更客观地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
關於作者: |
【法】维恩·马克威廉姆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权威,现为美国陶森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堪萨斯大学等多州客座教授。
【法】亨利·皮尔特罗夫斯基:著名历史教授、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权威,现为美国陶森大学客座教授。
译者:
余小梅: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毕业,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陆丽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系毕业,专职翻译工作。
范斌珍:泉州师范学院新闻系毕业,曾译有《托马斯·杰斐逊自传》《耶鲁写作课》《世界史纲》等。
|
目錄:
|
引言
部分 冷战的起源
二战落幕与核时代降临
冷战格局正式成形
冷战在亚洲: 风云突变
对抗与共存
第二部分 民族主义崛起和殖民主义落幕
亚洲殖民地自治运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殖民地自治运动
阿拉伯世界的殖民地自治运动
阿以冲突
第三部分 大国的纵横捭阖
斯大林时代之后的共产主义世界
印度支那战争
国际关系缓和, 两极世界结束
第四部分 第三世界国家
经济发展挑战
非洲
拉丁美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
第五部分 新格局的出现
经济全球化
东亚的崛起
俄罗斯: 苏维埃帝国的余晖
核军备竞赛
中东和北非政治伊斯兰露头
9·11, 阿富汗和伊拉克
阿拉伯之春: 步入寒冬?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关于本书
|
內容試閱:
|
对抗与共存
欧洲各国数百年来一直彼此征伐不断。英法两国是百年宿敌,现代的法德两国之间的血海深仇有增无减。在过去75年间,它们就打了三场战争。在20世纪前半叶,就发生了两起战争,欧洲国家被划分为敌对阵营,彼此冲突不断,战争破坏力不断升级。在二战期间和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的政客积极主张将过往恩怨一笔勾销,实现欧洲和平与团结。
铁幕时代的开启令东欧被划入苏联势力范围,这意味着西方制定的欧洲团结计划,只适用于西欧国家。欧洲存在的东西对立,以及苏联对西欧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令西欧国家愈发认识到增强团结,同心抗敌的重要性。为了对抗苏联在东欧的霸权,美国及其盟友开始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采取措施,保障整个西欧地区的安全。而苏联对此的回应则是,在东欧打造一个统一的帝国。结果就造成了欧洲大陆严峻的政治对抗之势。
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1945年之后,东西势力相争的焦点在于德国这个被划分为四个占领区的战败国。因为针对德国赔偿和其他问题争持不下,苏联在东德的占领区与英美法三国在西德的占领区彼此隔绝,不相往来。到1947年初,距离二战结束不足两年时间,解决德国问题的机会就在冷战的猜忌和恐惧的氛围中被湮灭。美国巩固了它在西欧的地位,西欧发展成了一个拥有相同经济和政治制度以及安全利益的欧洲共同体。这在实际上意味着,西欧议会制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和挪威,不包括独裁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军事联合形成了一个防守联盟。在10年时间内,西德因地理位置、面积和经济潜力,以及加入欧洲共同体的优势,在欧共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40年代末,西德与东亚的日本一样,成了美国对抗苏联扩张的道防线。
创造一个独立的西德并实现其经济复苏成了美国官员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英法的赞同之下,美国率先在西德建立了一个议会制政府,正式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政府自1949年5月成立开始,就坚称自己是所有德国人,包括当时苏联占领区内的德国人的合法政府。西德的首都定于波恩这个州级城市,以显示它只是临时首都。传统的德国首都柏林(被划分为东西柏林)则位于东德领土。
美国迅速将西德纳入国际贸易体系,(通过马歇尔计划)为之提供了慷慨的经济援助,帮助引进了新货币,终将西德纳入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些情况下,西德民主与经济都进入了繁荣发展的局面。西德的确成了世界首个在战后实现经济复苏的工业国家,到50年代末,其战后的发展甚至被称为经济奇迹。波恩政府向西柏林推出一种新货币“德国马克”,再次确立了它是西德深入苏联占领区110英里的前哨地位。在二战期间,苏联曾同意同盟国联合占领柏林,但并没有料到这个主张会让西方在自己的地盘永久性地安插一个前哨。1948年6月,斯大林试图通过封闭前往西柏林的公路,迫使西方放弃西柏林。同盟国既无法通过军事手段重新开通公路,又不愿意就此放弃西柏林,就想出了“柏林空运”这个计策。后来斯大林终于让步,在1949年5月移除路障,默认了西柏林仍然属于西德的事实。
当1949年5月西德政府成立时,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就竭力主张让西德加入西欧大家庭。他坚称西德在西方的支持之下,发展了民主、自由的制度。事实上,有大量证据显示,来自德国西部地区莱茵兰,并且属于不折不扣的反纳粹人士的阿登纳,并不信任德国人。他担心如果德国人被孤立,就可能导致他们更加渴望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实力。他认为让德国长期处于西方民主制度的监护之下才是上策。1952年3月,当斯大林有意与西方探讨建立统一、中立和非军事化的德国时,竭力与西方盟友游说的阿登纳成功地拒绝了斯大林的外交照会,甚至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对阿登纳来说,融入西方国家集团甚至要比实现德国统一更重要。他认为德国的统一还可以再缓一缓,并且必须在西方而不是斯大林的条件下实现统一大业。统一后的德国仍然会与西方连襟。
罗马天主教徒阿登纳之所以如此亲近西方,这要归根于他的保守主义倾向和坚定的反共信念。西德投票人并不意愿尝试另一种社会制度,就将选票投给了阿登纳的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联盟党。“老人”阿登纳初次当选总理时已年届七十五,当政时间持续到1963年。到他下野时,他已经稳稳将西德送上了战后的发展路径。西德在阿登纳任期内,实现了迅速的经济复苏,建立了可行的民主制度,试图恢复昔日的荣光。西德承认德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负有责任,并向犹太人受害者支付了数额达90亿美元的赔偿(到2013年5月时,德国还同意再次向已经进入暮年的大屠杀幸存者支付10亿美元赔偿)。德国采取了许多措施,为纳粹德国的过往赎罪。德国将替纳粹分子翻案及使用纳粹党的标志列为非法行为,并通过学校向学生讲述纳粹势力崛起的原因及后果。
阿登纳在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始终态度端正,但他和许多德国人都不太情愿承认德军在东方犯下的罪行。阿登纳政府不但坚持要求波兰和苏联归还它们在二战结束时分割的德国领土,还拒绝向无数曾被纳粹奴役或有家人被屠杀的波兰人、俄罗斯人和其他东欧人支付赔偿。在阿登纳领导下,西德政府与除了苏联之外的东欧没有外交或经济上的往来。斯大林制造了“铁幕”,但阿登纳这种政治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欧洲离心离德的趋势。在马歇尔计划实施初期,即美国于1947年6月宣布推出这项意在帮助欧洲经济复苏的计划不久,西德就实现了经济一体化。但由于替多数东欧国家作主的苏联拒绝了马歇尔计划,就只有西欧享受到了该计划的援助和一体化优势。
西欧各国在短时间内就大胆采取措施,迈向了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趋势。1951年4月,法国、西德、意大利和三国经济联盟(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这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该计划主要由法国经济学家让·莫内(Jean Monnent)和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主导(两人都被誉为“欧洲之父”),号召统一管理成员国的煤钢资源。该计划的高级机构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负责制定协调成员国的煤钢生产。这个计划对西德的萨尔和鲁尔等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产生了尤为显著的影响。在煤钢共同体的基础上,西欧其余各国的经济和政治也进入一体化状态。
这个煤钢共同体成果显著,在其成立6年后,这些成员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C),也称为“共同市场”,进一步绑定了各国的经济联系。6国在1957年3月签定的《罗马条约》,为西欧建立了一个在更多方面广泛合作的组织。它的一大特点在于组成了一个旨在降低成员国关税的联盟,并针对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制定了统一的税率。消除贸易壁垒极大促进了欧共体国家的商品流通,而这又有利于刺激生产,创造就业岗位和实现资本积累,并提高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西欧开始跃升为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之一。事实上,共同市场的经济增长率在50年代末甚至超过了美国,并在之后多年保持这种势头。
英国初并没有加入共同市场。因为英国已经享受到了英联邦国家的特惠关税,担心与共同体的欧洲邻国合作,会危及英联邦的贸易利益。英国拒绝加入共同市场的其他原因还包括,英国具有维持旧秩序的保守倾向,并不会积极拥护新秩序。此外,英国也不太愿意向一个超国家组织出让本国的主权,不愿意接受后者的决策对成员国的约束。但英国在50年代遭遇经济瓶颈后,终于转变观念,于1961年申请加入共同市场,却发现共同市场已经提高了准入门槛。英法两国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英国国内的工党反对加入共同市场,法国总统戴高乐则提出了让英国加入的条件。考虑了一年之后,戴高尔这个时常批评英国仅与美国、英联邦国家保持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的人物,突然在1963年1月宣布他坚决反对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因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决定需要得到全体成员同意(这是戴高尔坚持的主张),这位法国总统的否决票让英国吃了闭门羹。1966年英国再次申请加入经济共同体时,戴高尔依旧反对,直到他在1969年辞任法国总统一职时,英国才终于如愿。经过漫长的协商,英国终在1973年1月(与丹麦和荷兰一起)加入了经济共同体。从诞生之日起,欧洲经济共同体内部就一直存在“超国家主义者”(主张全面一体化)和“联邦主义者”(希望保持各国重要的决策权)的两派之争。两派的这场拉锯战仍然未能实现统一。此外,因为针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对所有成员国都有约束力,某些成员国(尤其是法国和后来的英国)在扩增成员国数量、推行统一货币、社会法规等问题上,成功地以全体同意原则对抗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北约:西欧军事一体化进程
1949年4月,许多国家都注意到了美国号召建立一个对抗苏联的军事联盟这个消息。这个军事联盟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这是西欧与与北美的集体防务系统。它是马歇尔计划的军事版本。北约的10个欧洲成员国(英国、法国、冰岛、挪威、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葡萄牙、意大利)与美国和加拿大共同签署了相互援助条约———承诺一国被袭,各国救急(甚至在苏联解体后,北约仍然保持完整。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发生恐怖袭击事件时,北约首次联合向基地组织发起了攻击)。北约利用美国空军和核武器制约苏联,防止苏联庞大的地面部队进攻西德。每个北约成员国都保证始终依照美国上将的统一命令,加入北约盟军贡的陆军部队。
这个组织的一大障碍仍然是以戴高乐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分子。北约面临的个严肃问题就是究竟要不要吸收西德作为它的成员。虽然西德领土已经在北约的初始安全承诺范围内,但它还不是北约成员。西德被盟军占领直至1952年,并且没有自己的军队。但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官员立即敦促西德重新武装,并加入北约组织。尽管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唯恐德国军国主义势力复活,不愿意让德国重获武装。
但它们对苏联进攻的恐惧,彻底战胜了对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恐惧。它们急需德军部队来扩充实力不足的北约陆军。在美国、英国和西德自身的催促下,北约成员国终于在1954年末同意接纳西德——条件是德军必须提供12个师的陆军,并且不得发展核能和生化武器,不得拥有战舰和远程导弹与轰炸机。
苏联也反对让西德重获武装,在后一刻仍不忘阻止西德加入北约。斯大林在1952年3月主张建立非军事化的中立而统一的德国,原因就在这里。但斯大林的提议还是太迟了。此时木已成舟,无法挽回西德重建德军的形势。西方领导人(尤其是阿登纳)反对斯大林提出的主张,认为这是苏联意在分裂西方军事同盟的一个宣传策略。在北约成立头十年,法国一直是这个集体防务系统的薄弱环节。法国无力向北约提供陆军部队,因为法国陆军需要驻守印度支那和之后的阿尔及利亚,以便维护其殖民帝国的后一点成果。戴高尔终还是决定减少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损失,重新掌握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这名法国二战英雄始终是一名崇高的民族主义者,他竭力想提升法国在实现复兴的欧洲之中的地位。这成了其政治哲学的基点,也就是所谓的“戴高乐主义”——对外奉行民族独立政策,对内实行社会保守主义[“戴高乐主义”(Gaullism)一词是双关语,它既与戴高乐本人有关,也暗指法国的罗马名称“Gaul”]。
戴高乐的民族主义政策体现在他的法国(和欧洲)防务需求理念上。因为他力求增强法国在欧洲的话语权,并反复主张欧洲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戴高乐并不希望美国过多介入欧洲的事务。他认为西欧和北约都是美国及其亲密盟友英国唱主角的舞台。此外,戴高乐对美国对欧洲防务的投入也颇为怀疑。他认为虽然美国可能依靠自己的国防力量发动一场核战争,但未必能够帮助西欧摆脱苏联陆军的进攻。戴高乐拒绝美国在法国部署核武器,他不希望依赖美国,更主张依靠法国的“打击力量”,即海陆空三军合一的核武器。法国就此加入了为数不多的核大国之列。在戴高乐看来,就算法国的核武器军队规模远小于超级大国,但仍足以威慑敌军。所以他不理会国外舆论的抨击,拒绝与其他国家一起签署一系列核武器控制协议,或者中止法国在太平洋的原子弹试验计划。
这一切都是戴高乐于1966年撤出所有在北约的法国军队(但他并没有正式将法国撤出北约),同时还要求美军全部撤出法国领土的前奏。戴高乐坚称法国防务必须掌握在法国人手中。位于巴黎的北约总部,后来就迁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戴高乐还执行了一项与美国相左的外交政策。他自己与苏联发展外交关系,并于1964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他对美国在冷战中的对抗策略,尤其是对美国对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稍后再讨论)的反应抱有成见,他也不希望超级大国绕过法国,制定涉及法国防务与利益的决策。戴高乐对法军深陷印度支那战争负有重要的责任,而他却毫不费力地将美国卷入了这场战争。
比起同美国打交道,戴高乐更愿意同西欧强大的国家西德达成谅解。西德年迈的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接受了戴高乐的邀请,于1962年7月在巴黎与之会面;两个月之后,戴高乐的西德之行也受到了款待。在法德峰会上,双方签署了旨在增进双方关系的《法德合作条约》。在戴高乐看来,这个条约有助于对抗英美对西欧联盟的控制。但这个条约却并没有像戴高乐所想的那样,令西德疏远美国。尽管如此,这个条约仍然是这两个长期敌对的欧洲强国在战后关系升温的重要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