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伏候圣裁:中国古代的君主与政治
》
售價:HK$
98.6
《
艺术图像学研究(第一辑)
》
售價:HK$
188.2
《
摆脱强迫的人生(修订版)
》
售價:HK$
88.5
《
知宋·宋代之司法
》
售價:HK$
99.7
《
空间与政治
》
售價:HK$
87.4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HK$
490.6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HK$
87.4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 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史诗性”长篇巨制,追寻人民革命、抗美援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时期里党领导人民奋斗的足迹;
★ “教材作家”徐鲁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兼具文学性、故事性、真实性、童趣性、历史普及性
★ 以儿童视角展开宏大叙事的长篇小说,以一位老共产党员深藏功名、忠诚奉献的一生,串连起不同时代三个少年的成长历程;
★ 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灯火,旨在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启迪青少年自强自立,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一片土地孕育三代党员的奋斗初心,一星灯火映照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
“灯火”既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时期点燃的革命火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象征着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生命力。
著名作家徐鲁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恢弘历程,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长篇小说,展现不同时代下少年的励志成长故事。
|
內容簡介: |
20 世纪 30 年代,一支戴着红星斗笠的红军队伍到达幕阜山区的红色小镇龙港。农家少年梁满仓追随着红军,从儿童团团员成长为光荣的小战士,石军长亲手把他扶上战马,带着他朝着革命召唤的地方奔去……新中国成立后,满仓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他一直默默资助着龙港镇的孤儿夏湖生,湖生在他的鼓励下加入少先队。进入新时代,梁满仓隐姓埋名回到家乡,亲手创建“红娃书屋”,帮助和影响了一代代山村孩子。在梁爷爷身边长大的少年魏书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把奋斗的汗水洒在脱贫攻坚的田野上。因为国家采集退役军人信息,一摞尘封已久的立功奖状和军功章展现在众人面前。远山灯火,映照着一位深藏功名的老英雄的崇高情怀……
|
關於作者: |
徐鲁,诗人、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为了天长地久》《罗布泊的孩子》《追寻》,诗集《我们这个年纪的梦》《世界很小又很大》,散文集《青梅竹马时节》《冬夜说书人》,人文故事集《驼铃与帆影——丝绸之路的故事》,传记文学《冰心的故事》《叶圣陶的故事》《屠呦呦》等多部作品。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入选中宣部“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
|
目錄:
|
楔 子 1
上部 红星斗笠 9
章 隐隐的春雷 11
第二章 小交通员 19
第三章 小翠姐姐教的歌 29
第四章 鲜红的血滴 38
第五章 戴红星斗笠的队伍 48
第六章 宽厚的胸膛 54
第七章 满仓的向往 61
第八章 红星小纵队 67
第九章 列宁小学 74
第十章 红色少年 80
第十一章 残酷的战斗 90
第十二章 天边的露水闪 98
第十三章 举着火把的人 104
中部 青松翠柏 115
第十四章 列宁小学的钟声 117
第十五章 志愿军叔叔 127
第十六章 家乡的亲人 135
第十七章 小翠和采茶戏 144
第十八章 湖生的心事 151
第十九章 特殊的一课 160
第二十章 战友的嘱托 173
第二十一章 松树冈上 182
第二十二章 谁言寸草心 193
第二十三章 远方来信 199
第二十四章 漫长的等待 210
下部 山高水长 217
第二十五章 背石头的老人 219
第二十六章 梁爷爷的新打算 227
第二十七章 美的灯火 236
第二十八章 山脚下的书屋 247
第二十九章 藏过火种的山洞 255
第三十章 旧皮箱里的秘密 265
第三十一章 绿衣叔叔 276
尾 声 287
|
內容試閱:
|
楔 子
秋已深了,金竹尖上的一草一木,都被晒染得金黄或通红。枫树、柞树和黄栌,野樱、野板栗和野柿子树,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矮小灌木,都在秋阳下变成绚烂的深红色、金黄色和琥珀色。
漫山遍野的芭茅草,也被阳光晒得像干透了一样,宝剑似的秸秆挺立在深秋的山岭上,仿佛在用决不屈服的身姿和风骨宣示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
金竹尖一带的乡亲们,把芭茅草叫作“芒竿草”或“霸王草”。民间还有“芭茅养虎”的说法,意思是高高的、密匝匝的芭茅草丛,是老虎和山豹们卧荒藏身的好地方。
现在,金竹尖的山岭间早已经没有了老虎和山豹的踪影;但是,一丛丛、一片片坚韧的芭茅草年年回黄转绿、死而复生,只因为在这片山岭上,在深深的草丛里,在飞舞的花穗下,长眠着许多红军战士。一秆秆、一团团淡紫色的花穗,一到深秋就变得洁白如云,仿佛在轻轻地、无声地慰藉着那些年轻而美丽的英魂。
又一个黄昏就要降临了。
夕阳把西天的云彩映照得一片绯红,晚霞漫天飞散。在绯红的霞光里,芭茅草的每一支花穗,都像一支点燃的火炬,照耀着金竹尖下、松树冈上草丛深处的一片寂静的墓地。
一位老人缓缓地从一块小小的墓碑前站起身来。谁也不知道他独自在这深深的芭茅草丛里枯坐了多久,他就像一座无声的塑像。是整整一个下午吗?不,更像是独坐了漫长的一个世纪!此时,他好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跟刻在墓碑上的那些名字低声道别。
“走咯,红娃哥,春梅细姑,天晚了,我该回去咯,伢子们要放学咯……你们放心吧,只要我还能走动,就会时常上山来看看你们,和你们说说话……”
说着,老人用力地挺了挺已经佝偻的身子,对着几块小小的墓碑,对着刻在墓碑上的“杨红娃”等几个名字,也对着墓碑后面一片小小的坟包,缓缓地抬起右臂,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一阵晚风吹过来,吹动着他稀疏的白发,也吹起了他左臂那截空空的袖筒……
原来,他是一位独臂老人。
“再见咯,红娃哥,春梅细姑……”
他用仅剩的那只手臂,拿起脚下的一只竹背篓,背到了身上。这是他往山上背石头用的背篓。霞光映照着他像核桃一样刻满深深皱纹的脸,也映照着他昏花的眼里浮闪着的泪光……
从山岭通往山下塆子里的每一条山道,他都十分熟悉。他从小就在这些山道上摸爬滚打。山冈上的各种野果:野山枣、金樱子、野板栗……喂养过他的童年。山道上有他流过的汗、流过的泪,也有他流过的血。傍晚时分的山道上,色彩斑斓。虽然他走得很慢,脚步很轻,不时地仍会惊起一些还没有归窠的小山鹑。
快要走到塆口的时候,他就看到远处的另一群“小山鹑”。他们正沿着小学校边的小路,朝着那棵老枫杨树边的小屋飞去……
这棵老枫杨树,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了。什么样的风霜雨雪它没有承受过呢?它经历过战火焚烧,也遭受过电击雷劈,但它是一棵劈不倒、也烧不死的树;一到春天,从它被雷劈火烧过的伤痕深处,又会生长出顽强的枝干,萌发出翠绿的叶子。
这个塆子,也因为长在塆口的这棵老树而得名,叫枫杨塆。
枫杨塆,它铭记着祖祖辈辈多少沉重的往事,又保存着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伢子们童年的多少记忆?
“梁爷爷——梁爷爷——我们来啦!”
老人刚刚走到老枫杨树下,几个放了晚学的伢子,有的背着书包,有的抱着皮球,就像快活的小山鹑一样飞奔过来,簇拥在老人身边。
“哎哟,看看你们一个个跑得满头的汗!”老人一边慈爱地笑着,一边伸出的那只手臂,轻轻拍着一个孩子的头,说,“走,细伢子,爷爷去给你们开门。今天的作业都写清白了没有呀?”
孩子们簇拥着梁爷爷来到他的小屋前。原来,老人的小屋是一座小小的书屋,门两边贴着一副对子: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
小屋里的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仅有的几件旧家具,看上去就像是从破烂堆里捡回来的一样。
一个小窗户的上方还挂着一顶旧斗笠,看上去也有些年岁了。斗笠的每条竹篾都有点发黑,有的边缘破损了,又用一些旧布片包住并缝上了。仔细一看,旧斗笠上还描着一个已经褪了色、但隐隐约约还能分辨出来的红五星的图案。
让人眼睛一亮的,是小屋里摆着的几个高低不一的小书架,上面摞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书架前面略微宽敞的地方,摆着一张长长的旧木桌和许多小竹凳。
书屋虽小,却是枫杨塆的孩子和老人们的乐园。每到傍晚时分,小小的书屋就像一座灯火闪亮的童话小屋,把一个个像小麻雀、小山鹑一样的农家伢子都吸引过来了。
尤其是那些父母在远方的城里务工、家里的爷爷奶奶又看不住的调皮的“野伢子”,要不是梁爷爷的这座小书屋把他们聚拢过来,安顿在这里,真不知枫杨塆会发生多少伢子们惹是生非的事故呢!
可别小看这座小小的书屋。正是它,给偏僻冷清的小山村点亮了希望的灯火,也在一茬又一茬伢子的心上播下了书香和文明的小种子,为这些“小山鹑”插上了一双双小翅膀。就像小书屋门口贴的那副对子里写的一样,小小的书屋也激励着枫杨塆的一茬茬伢子伴着每天的三更灯火、五更鸡鸣醒来,振作精神,学习知识,迎接每天升起的太阳和晨曦……
看,这时候,金色的晚霞已把小书屋映照得红彤彤的,整个枫杨塆也被玫瑰色的暮色笼罩着。一阵阵晚风吹过,空旷的田野上涌起淡淡的雾气,就像被夕阳遗落的云彩。
看着伢子们在书屋里的小长桌边安静下来,有的在写作业,有的找到喜欢的书看了起来,老人就放心了。像往常一样,他静静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竹椅上,默默地望着伢子们的一举一动,好像是在默默地守护着他们,不让他们受到任何惊扰。
这已是他多年来养成的*惯了。每当这时,他的眼里总是噙着泪光,像是饱含着欣慰。阳光洒在他那苍老的脸上,就像慈祥的妈妈在用温暖的手指轻轻抚摸自己的孩子。
“梁爷爷,您又在想心事了?”这时候,一个细伢子走到老人身边,蹲下来说,“旭伢子说,您是塆子里的一位‘老神仙’。梁爷爷,您真的是神仙吗?”
“噢,细伢子,作业写好了?”老人咧着没剩下几颗牙齿的嘴,笑着说,“旭伢子呀,就是个鬼机灵!爷爷哪是什么神仙咯。旭伢子是不是说,爷爷活得太久了,太老了,老得有点吓人了?”
“梁爷爷,我说的才不是这个意思呢!”旭伢子听见梁爷爷的话,就捧着一本正在看的书,挨过来说。
“那是什么意思啊?”老人似乎在故意逗旭伢子。
“爷爷,我是说您好像《一块烫石头》里的那个孤老头儿。”旭伢子扬了扬手上的书,问道,“对了,梁爷爷,您读过这本书吗?”
“爷爷书读得少,没有读过。书里讲的是个什么故事啊?”
“故事里说,在一个小村庄的山脚下,有一块神奇的烫石头,谁要是能把它搬到山上去打碎了,他就能返老还童,从头活起……”
“哦?世上还有这样的石头?”梁爷爷笑着问道。
“梁爷爷,我觉得你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孤老头儿。他是个很老很老的老兵,还瘸了一条腿!您是少了一只手臂……”旭伢子说。
在旭伢子眼里,梁爷爷真的很老很老了。大家只知道他是一位老兵,以前打过许多仗,肯定也吃了不少苦头。现在他无儿无女,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而且比正常人少了一只手臂……
不过,伢子们谁也不知道,梁爷爷年轻时到底经历过什么。就连塆子里的大人们,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梁爷爷的经历。在旭伢子和小伙伴们看来,梁爷爷就跟《一块烫石头》里的那个孤老头儿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很让人同情的人。
所以,有好多次,旭伢子都在想,要是枫杨塆的塆口,或者金竹尖的山脚下也有这样一块浅蓝色的神奇的烫石头就好了!那他们一定要“让”给梁爷爷,让他亲自把石头搬到山上去打碎,这样他就能够“返老还童”,重新活上一次了!
“那后来呢?有人打碎那块石头吗?”梁爷爷带着一点好奇慈祥地询问着旭伢子。
“后来,村里有个叫小伊凡的孩子告诉孤老头儿,你这一生过得实在是太苦了!年纪这么大,又这么孤单,要不然,你去亲手打碎那块烫石头吧,这样你就可以重新活上一次,过上幸福的日子了……梁爷爷,要是换了您,您会怎么做呢?”
“是呀梁爷爷,您想不想亲自去打碎它呢?”细伢子也仰起头追问道。
“爷爷压根儿就用不着重新活一次!”望着好奇的旭伢子和细伢子,老人坚定地说道,“没错,爷爷这一生哪,确实是苦过、累过,流过汗、流过泪,还流过不少血,你们看,连胳膊都少了一只……可是,伢子们,爷爷这一辈人哪,都活得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每一步都迈得踏踏实实的!伢子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想啊!这是为什么呢?”
梁爷爷抬起头,望着小屋外面渐渐暗下来的暮色,望着远处深蓝色的夜空,还有已经升起在金竹尖高高的山巅上那几颗闪耀的星星,喃喃地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哪,因为我们都是在为这个国家,为我们的党,为所有的父老乡亲,也包括你们这些细伢子有一天都能过上太太平平的好日子,在不停地奋斗着啊!我们勇敢地战斗,正直地生活,辛勤地劳动,打心眼里热爱和守护脚下的这块土地,从来也没为我们年轻时就选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的目标而后悔过,你们说,这还不算幸福吗?爷爷还用得着再从头活起吗?”
伢子们头一次听梁爷爷说这么多的话。
平日里,伢子们经常看到的是梁爷爷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发呆,好像在回忆着什么永远也回忆不完的往事;要不就是默默地、微笑地看着伢子们在书屋里静静地看书,在书屋外面的谷场上笑着、闹着、奔跑着……
“旭伢子,你说爷爷说得对吗?”
“梁爷爷,您说得对!”旭伢子若有所思地说,“书上那个孤老头儿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对小伊凡说:‘傻伊凡,这还不是幸福吗?我为什么要另一次生命,要另一个青年时代呢?我曾经是过得很苦,可我过得光明正大!’”
“噢,书上还真是这么写的呀!这么说,那个孤老头儿没有去打碎那块烫石头咯?”老人平静地,像是在自言自语,喃喃地说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一辈子像模像样地过好了,过得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那就够幸福的咯!”
这时候,无数颗璀璨的星星正在枫杨塆的上空闪耀着。小小的书屋里,又亮起了明亮的灯火。
老枫杨树下和小石桥那边,不时传来一些唤归的声音……
“梁爷爷,再见……”
“再见咯,伢子们!天晚了,莫要在外面打闹了,莫让阿爷、阿婆久等……明天再来。”
伢子们把一本本书整齐地放回原处,收拾起各自的书包,陆陆续续地回家去了。
老人站在书屋门口,目送着伢子们一个个走远。晚风从塆口那边吹过来,把他左边的那只空袖筒吹得飘飘荡荡的。他偶一抬头,又看见满天闪亮的星星好像都在朝他眨着眼睛。
“唉,石大叔,爷爷,春梅细姑,红娃哥,还有我的老连长……你们天天都在天上看着我哪!”
他熟练地用一只手臂整理了一下小屋门外的背篓和几样家什。站在空旷的夜色里,他还在回味着刚才和细伢子们说过的话。
在这一瞬间,眼前好像闪过他长长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