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6.4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HK$
87.4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HK$
66.1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HK$
132.2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HK$
110.9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融原创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体
20世纪以来西方创新研究*重要的出版物之一
创新研究的百科全书和权威指南
创新政策制订者、创新理论研究者、企业创新管理者的案头必备读物
|
內容簡介: |
作为学术界颇负盛名的牛津手册系列之一,《牛津创新手册》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手册系列的特点,为读者提供理解创新的综合性视角,是一部全面且权威的创新理论知识手册。
创新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在快速发展的创新研究中,必然是各学科观点并存的。《牛津创新手册》集几十年来创新研究之大成,各章的作者都是所在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同时也是当今创新学界的权威,包括了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从各个角度对创新进行分析和定义,概括而全面地介绍了创新的研究成果,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全书共4部分,包含21章经过精选的内容,每章聚焦于创新的某个特定方面,既有宏观的创新与经济增长、国家创新体系,又有中观的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再到微观的创新网络、企业创新等,集中展示了创新领域多年来*秀的学术成果。
|
關於作者: |
詹法格博格(Jan Fagerberg),挪威奥斯陆大学技术、创新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戴维C.莫利(David C. Morle),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
理查德 R. 纳尔逊(Richard R. Nelso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
目錄:
|
第1章创新: 文献综述001
第一部分
创新的形成035
导言036
第2章创新型企业037
第3章创新网络070
第4章创新过程109
第5章组织创新145
第6章创新测度186第二部分
创新的系统属性225
导言226
第7章创新系统: 观点与挑战227
第8章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学260
第9章金融与创新295
第10章创新与知识产权326
第11章创新地理学: 区域创新系统357
第12章创新全球化: 跨国企业的作用392第三部分
创新的差异427
导言428
第13章创新的演变429
第14章产业系统: 创新的产业差异及其成因466
第15章低技术产业的创新500
第16章服务业创新529
第17章创新及其扩散561第四部分
创新与绩效595
第18章创新与经济增长597
第19章创新和追赶632
第20章创新与竞争力667
第21章创新与就业696
第22章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733
|
內容試閱:
|
在《盲人与大象》这首著名的诗歌中,约翰戈弗雷萨克斯(John Godfrey Saxe,1816~1887)描述了不同观察者从各自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观察所得到的完全不同的答案。在这个故事中,萨克斯让几个盲人挨个触摸大象的不同部分,其中的一个盲人在摸了大象的侧面后认为大象非常像一堵墙;另一个摸了大象腿的盲人认为大象更像一棵树最终,盲人们针对大象究竟像什么展开了长时间激烈的争论。由此,萨克斯得出了如下寓理: 在经院式的争论中争辩者经常在完全无知的情境下批评他人的观点如同瞎扯没有人看见过的大象这首诗的寓意是: 虽然每一个争辩者都有自己的灼见,但必须结合其他人的观点,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如果我们用创新代替大象,并用不同学科领域的社会科学家代替盲人,我们就更容易理解编撰本书的目的。创新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不能仅限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的研究。其结果是,迅速增加的创新文献具有众多的视角,这些视角基于或者说跨越了现有的学科和专业。然而,这有可能造成一种危险不同学者研究创新的起点大不相同,以致不能或没有兴趣展开交流探讨,这会阻碍对创新现象更为全面的理解。
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理解创新的综合性视角。本书包含4个部分共21章经过精选和设计的内容,每章聚焦于创新的某个特定方面,每章的开篇有一篇引言,对本章进行概述。本书各章的作者都是其所在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包括了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有些作者既有社会科学的背景,又有工程学的背景。读者可以独立阅读本书中的任何一章,但最好先阅读每章前面的引言。对某一主题有更浓厚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每章参考文献列表中带有*号的著作,这些著作将有助于您进一步的研究。
和所有书一样,本书的背后也有一段历史实际上有好几段历史。其中很长的一段历史是有关近几十年来创新研究如何演进的。本书的许多章节,尤其是第1章,讲述了这一段历史的构成要素。其中更近的一段历史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盟框架计划对欧洲创新研究的重要推动。几位积极参加这一研究的学者,也是本书的作者,决定建立一个旨在支持相关研究讨论和评价其效果的网络组织。为达到这一目的,詹法格博格(Jan Fagerberg)在挪威研究委员会的支持下,于1999年组织成立了一个创新研究的国际性网络,该网络不定期聚会,对创新研究中的特定主题展开讨论。该网络的聚会产生的一项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即出版一本反映现阶段创新知识的书籍。该网络随即联系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并得到了该出版社的认同。来自欧洲委员会和挪威研究委员会的经费支持使得该网络中的作者可以每年聚会两次,相互交流对稿件的看法并提出建议,这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质量并保证了其内容的一致性。
推动本书出版的网络中的一个中心人物是基斯帕维特(Keith Pavitt)萨塞克斯大学(Sussex, SPRU)的教授、《研究政策》(Research Policy)的主编,《研究政策》是该领域最权威的期刊。凭借深厚的工程学和经济学背景,基斯成为跨学科创新研究中的先行者。他强调一种基于事实发现的方法,敢于推翻不被事实支持的权威理论,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学者并积极推动将创新研究引入问题驱动的一种经验分析驱动的轨道。基斯满腔热情地支持本书的出版,并率先迅速发出了自己所撰写的一章完整的书稿,同时积极参与了2002年11月在里斯本召开的第一次讨论会。但不久后他因意外离我们而去。本书主编和作者们谨以此书缅怀基斯本人及其卓越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