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HK$
110.9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HK$
87.4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挣脱束缚、改写命运的6种时间观
》
售價:HK$
77.3
《
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
》
售價:HK$
177.0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HK$
80.6
《
经济史的趣味(全新增订版)(经济史与思想史丛书)
》
售價:HK$
84.0
《
中国古代鬼神录
》
售價:HK$
190.2
|
編輯推薦: |
哈佛教育大师、零点项目创始人之一戴维珀金斯继《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后又一畅销之作!
对学习者来说,本书提出一套理想的学习路径。应对新知,快速上手;应用已知,灵活迁移;面对未知,迅速入门,有效突破。
对教育者来说,本书给你一套教学方法,确保让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应对核心目标上,避免大量无效的复习、练习。
湛庐文化出品。
|
內容簡介: |
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2》中,哈佛大学知名教授戴维珀金斯提出了一套理想的学习路径全局学习法。利用全局学习法的7条原则,你可以应对新知,快速上手;应用已知,灵活迁移;面对未知,迅速入门,有效突破,更适合解决复杂问题。他以学打棒球为比喻,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学实例,提出了学习中两种常见问题:要素病(即低效学习)和理解病(即无效学习)。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习全局游戏,而非某学科的若干孤立要素,则任何年级、任何科目的教学都可以做得更有成效。
全局学习法是综合了学习、教育领域前沿研究的一套学习理论,运用7大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对学习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套学习思路、框架,比其他学习方法更容易上手,让你在走出学校之后,还能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应对复杂问题,以及生活和工作中各种未知的伏击。对教育者来说,本书给你一套教学方法,确保让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应对核心目标上,避免大量无效的复习、练习。
|
關於作者: |
戴维珀金斯(DavidN. Perkins)
世界知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知名教授,零点项目创始人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和人工智能博士,国际思维协会组织委员会常委,全球教育界知名演讲家及顾问。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与霍华德加德纳一起,作为零点项目的负责人共同工作超过25年。
曾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南非、以色列、中国等国家研发和讲授过关于思维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著有畅销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
目錄:
|
引言 如何为未来而学全局学习 001
第1章玩全局游戏,建立门槛体验 023
什么是全局游戏 026
好的全局游戏有哪几种 030
从初级版游戏开始 035
有针对性的全局游戏更有价值 041
保持游戏运转至关重要 043
为理解而游戏 046
第2章要学就学有意义的 053
学习值得学的内容 057
挑选值得学的内容 059
利用开头吸引学习兴趣 063
利用理解增强学习动力 065
利用期望建立学习自信 068
利用选择激发学习热情 072
设计最佳挑战和充满想象力的认知工具 076
第3章解析难点,再刻意练习 083
对难点的关注常常不够或者不对 085
欣然接受难点部分 088
通过普遍困扰预见难点 094
建立一种难点理论 105
从练习到练习曲 109
第4章学习迁移,建立丰富且可扩展的技能库 113
什么是学习迁移 116
大部分的学习迁移都失败了 120
成功的学习迁移可以通过引导实现 124
如何引导迁移 129
输入型迁移 132
充分利用迁移 134
第5章掌握隐藏游戏,跨入新的门槛 139
隐藏的策略游戏 143
隐藏的因果关系游戏 147
隐藏的探究游戏 153
隐藏的权力游戏 161
游戏是如何隐藏的 164
第6章结伴学习,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177
学习的社会观 181
结对解决问题 184
工作室学习 187
实践社区 190
跨年龄辅导教学 195
极端式的小组学习 198
第7章学会学习,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 203
驾驶员学习文化 206
乘客学习文化 208
做自主型驾驶员 211
如何教育自主型驾驶员 216
学会学习是为了持续学习 221
后 记 学习的未来 225
致 谢 239
注释及参考文献 242
|
內容試閱:
|
如何为未来而学全局学习
对我来说,棒球可谓是最拿得出手的一项运动了。我打得不是特别好,但也不算糟糕。这很难得,因为我在运动方面没有什么天赋。我击球不错,一记安打能让我这个矮胖的小子在垒间来回跑动,有时被牵制,有时则会得分。我总是被分配到外场,因为我不善于接球,常会漏掉高飞球。
这种平庸的表现听起来可能令人难过,但我自己挺满意的。我喜欢打棒球,这是我在夏天的下午可以花几个小时来做的事情之一。而且,学棒球之后的几年里,我在早期的学习经历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结果虽然一般般,但过程相当好。
那么过程是怎样的呢?我至今还记得我爸爸在家里的后院教我击球的情景。他给我演示如何摆放双脚,如何握球棒,如何挥棒。眼睛盯着球。他重复着熟悉的话语。随后他会给我投一个低手球,好让我掌握击球的方法。
一年夏天,我参加了少年棒球联盟。我不喜欢这种拘泥于形式的组织和它繁复的赛制安排,但大多数人都像对待军事行动一样认真严肃地对待这件事。不过我依然是老样子:练习接球、击球、跑垒、站位,接不到高飞球。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在别人家的后院随性地玩球。七八个孩子,只有两垒或者一垒,不用在意打够九局,有时甚至不用担心得分,只是玩玩儿。
为什么我说过程相当好?从直觉上来说,它很好,因为我喜欢玩和学习新事物。从理性分析来说,它也很好,因为从一开始我就建立起了全局感。我知道什么是击中了球或者丢了球;我了解跑垒得分和如何计分;我知道怎样算打得好,尽管我只是偶尔能做到;我知道如何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这一切听起来没什么新鲜的,但我吃惊地发现,学校里的常规学习很少能让我们有机会从一开始就了解全局。当我和同学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根本不了解数学的全局。当然,你也许会想:嗯?这怎么可能?你们还只是孩子,数学可是一门精深的技术学科。可是基本的数学运算真的需要用到微积分、代数或是分数吗?同样,我们在学习美国内战史时,并不了解人们是如何发现了这些史实,又要用它们做什么的,比如说把它们和其他时期、其他国家的内战进行比较。这时,你也许会想:这样的话,对那些还不太了解历史的孩子来说,怎么学得过来呢?但我不认为一定要以如此零碎的方式开始学习。
这么说吧,打棒球时,我大部分时间打的不是常规棒球,即四垒九局,而是打的一种非常适合我的初级版本。它跟我的体格、耐力情况和邻居小伙伴的数量相匹配。但是在学习零碎的数学和历史知识时,我学的可不是初级版本。这就像不懂全局游戏情况下的棒球练习,有谁会想这样学习呢?
当然,我学习棒球的方法也存在很多错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不是为了成为职业棒球选手而打棒球,我只是为了娱乐。要真正认真学习任何事情却相反,都必须带有某种目的性。虽然我没有按照最正确的方式学习棒球,但那些阳光明媚的下午,那些青草的气味,还有汗水和廉价皮手套的气味至今仍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想,或许学习大多数事物时都应该像学习棒球这样。
如何应对复杂问题
有些事物学习起来很容易。你走进一家新的购物中心,很快地、几乎下意识地就能弄清楚主要的店铺位置:书店、百货商店、电子商品店、美食广场等。同样,我们也是很自然地就学会了人生第一种语言。其实,这些学习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很长的,但由于过程很符合人性需要,周围人也会给予大量帮助,它们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我们几乎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
不过,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事物都带有复杂的挑战性。棒球是一种复杂的球类运动,完全不像走进购物中心,自然而然就能找出头绪。学习基础算术或代数、阅读、文学欣赏、科学探索、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理解历史及其与当代的关系也是如此。不那么具有学术性的领域也同样充满复杂的挑战,比如从事管理工作、培养领导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践行社会责任等。
在以上提到的各种情形中,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都面临着一项最基本、最普遍的任务:如何应对复杂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他们无法自然而然学会的事物,所以教育还必须问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做才能让富有挑战性的知识和实践被人们所掌握。
这个问题在中小学和大学这样的常规学习环境中变得尤为尖锐,因为学习的人数和学习的内容众多。以下是应对复杂问题的两种最普遍的方法。
从学习要素入手。先学习要素,然后把它们整合到一起,逐步应对复杂问题。 了解相关知识。先了解相关知识,而不是直接学着去用它。 下面让我们依次来探讨这两种方法。
通过掌握要素来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种方法很适合在装配线上用动力传动系统、引擎和轮胎制造汽车。这种方法在用墙板、窗户和房顶材料建造拼装房时,效果也很好。这种整合逻辑很普遍,从幼儿园到公司培训,几乎所有的学习领域中,人们都是这样做的。学习者会先学习算术的要素,比如加减乘除,并且相信最终会有机会用它们解决有意义的问题;他们学习语法的要素,同样相信这些知识以后会被整合成全面的、引人入胜的、当然也是正确的书面和口头交流用语。
问题在于,没有全局,要素就没有意义,而全局即使能显现出来,也要等到很久之后。例如,学校很少要求孩子们做算术。这恰恰说明了算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不频繁,在早期的学习中几乎也没有什么称得上数学思维的东西。再以写作为例,我曾吃惊地发现,我最小的儿子在学习了所有写作要素之后,他的老师却很少要求他或班上的同学进行写作练习。通过要素来学习事物,看不到全局或只看到全局的一小部分,这种倾向会引起很多问题,我喜欢把它称作要素病(elementitis)。
我曾与一群人分享过其中的一些观点,当时一位女士举手,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有两个非常不一样的女儿。一个喜欢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另一个喜欢一次学一部分,等觉得准备好了再尝试整个游戏。那样不对吗?
当然可以。要素病不是指学习几个要素,然后马上把它们整合到全局中。事实上,从要素学起是一个很好的短期策略。我所说的要素病指的是一周一周,甚至一年一年地聚焦于要素,却几乎不玩全局游戏。
如果要素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我们倒还可以放心。但想想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也有很多研究资料可以佐证。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家琳达达林- 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在《学习的权利》(The Right to Learn )一书中论述了狭窄的课程标准、臃肿的教科书、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共同导致了课程的零散化。每一个可以想到的主题都被涵盖进来,却只能讲15 分钟。在2007 年的《教育研究者》(Educational Researcher )期刊中,欧韦恩(Wayne Au)提出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使课程变得窄而碎片化。与考试无关的内容被舍弃不讲,与考试相关的则会被分割成适合考试的各个知识点。这根本不应该发生,有些学校没有这样做也很好地执行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政策,美国有些州还实行了更好的考试方式。真的不应该这样可现在,它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把这种教育称为非专念的教育。几十年来,兰格对专念和非专念持续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在很多日常的情境中,人们会陷入盲目、狭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在本可以多想一想的情境中应付了事。事实上,人们可以培养更专念而灵活的态度,对新信息保持开放,意识到多种视角的存在。在《专念学习力:打破7 个扼杀创造力的学习神话》(The Power of Mindful Learning )一书中,兰格对教育领域中有口无心的学习趋势提出了警告,说明了为什么不应该这样。一种类似要素病的危险观点认为,基础知识必须被掌握得很好,好到成为第二天性。另一种危险观点是延迟满足,认为真正的奖励总要晚些时候才能得到。
现在让我们谈论一下另一种处理复杂事物的普遍策略:先了解再学着去做。阅读和数学通常不属于这类,因为学生一开始就一定要学着做。但了解在历史、科学这类学科的早期学习中占有主导地位。典型的历史教学可以被描述为学习其他人的事迹。学生在获取某个版本的历史信息时,很少会进行思考性的阐释或提出批判性的观点。同样,我们可以把典型的科学学习描述为学习其他人的理论。学生熟练掌握牛顿定律,熟悉有丝分裂的步骤后,可以在考试中表现出色或很好地完成章后习题。但是,对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教学效果进行的大量研究显示,学生的理解非常有限,他们常被一系列误解所迷惑,并不清楚所学观点的真正含义。
先学习一定量的要素,就是对某事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没问题,问题在于停留在过度的了解。没完没了地了解某事,而不去做,不去尽力做得更好,这就有问题了。和要素病类似,我想把无穷尽的了解称为了解病(aboutitis)。它让学习者学习了有关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行星位置、大陆漂移的知识,以及《奥赛罗》(Othello )中种族和阶层间的冲突,但这只能提供一种信息背景,无法赋予和增强人的理解能力。
了解病并不局限于教育早期阶段,职业教育更深受其害,包括教师教育。老师们听过无数有关学习理论和课堂动态的讲座,但在教学上所花的时间少得惊人。
把要素病和了解病划为正规教育的一大弊端似乎太苛刻了,应该承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几乎一无所有的落后国家,直截了当的传统教学会产生相当大的有利影响。教师教育、教科书、基本读写、计算能力以及一般性学科知识的标准,所有这些对教学来说都很重要。我在此批评要素病和了解病,并不是说它们一无是处,而是说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
那么有人自然要问:如何做?这个问题迫在眉睫。除了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学习,然后进行汇总,或者只是长时间了解它之外,还有什么选择?我们还能怎么做?我的手边已经有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答案:树立初级版的观念。你应该还记得前面讲过的我和伙伴们在后院玩的简单版棒球:我们不是一个要素一个要素地在学,也不是只了解不去做,而是打初级版的棒球。在应对复杂问题时,初级版本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构思,而且很有用。它让学习者了解全局,从而使过程中的挑战变得有意义。它也给了学习者一个机会,使他们能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大部分隐性知识。当我们说到对游戏有感觉或掌握游戏窍门时,指的就是这种知识。
它暗示了思考教与学的不同方式。稍后我会详细探讨关于初级版观念的问题,现在先让我们简要了解一下全局的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