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黑暗的心 吉姆爷(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怀旧网格本)

書城自編碼: 359745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英国]约瑟夫·康拉德 著,黄雨石,熊蕾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66138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1.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生财富靠康波
《 人生财富靠康波 》

售價:HK$ 119.9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 富人是怎么赚钱的 》

售價:HK$ 74.8
法律双声道: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的差异与融合
《 法律双声道: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制度的差异与融合 》

售價:HK$ 118.8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时刻人文·富与穷:英国政治经济学思想史(1750—1834) 》

售價:HK$ 107.8
影像中的侦查学:刑侦警务类节目研究
《 影像中的侦查学:刑侦警务类节目研究 》

售價:HK$ 52.8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俄国社会阶层与历史变迁(1700—1900) 》

售價:HK$ 96.8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博弈与平衡:奥格斯堡城市宗教改革研究(1518-1537) 》

售價:HK$ 118.8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古代中国与南亚文明论丛 》

售價:HK$ 60.5

 

編輯推薦: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担起向中国读者介绍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筹组编委会,组织朱光潜、冯至、戈宝权、叶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国文学权威专家,编选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根据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原则进行翻译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是中国外国文学的*研究机构。一九七八年,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更名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至二〇〇〇年完成。这是新中国*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水平。
历经半个多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在中国读者中依然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但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图书在市场上已难见踪影,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稀缺品种更是一书难求。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封面为网格图案,因而被藏书者称为网格本。网格本问世几十年来,收到几代读者的喜爱,为外国文学在中
內容簡介:
内容简介:
《黑暗的心》是康拉德以其1890年刚果之行为基础写的中篇小说,是本世纪*深刻有力的小说之一,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记录了船长马洛在一艘海船上讲的刚果河的故事。小说所描述的刚果之行是进入黑非洲腹地的航程,同时也是一次探索自我、发现人内心的黑暗世界的历程。在这部作品中,康拉德对人类文明以及人性做了深刻思考,入木三分地反映了现代社会造成的人被异化、丧失自我之后的盲从与可
關於作者: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英国作家,1857年生于波兰,有二十余年的海上生涯,曾航行世界各地,积累了丰富的海上生活经验。康拉德最擅长写海洋冒险小说,有海洋小说大师之称。1886年加入英国籍。一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28篇短篇小说和2篇回忆录,代表作有《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吉姆爷》《诺斯特罗莫》《间谍》《黑暗的心》(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现代启示录》)等。
目錄
目次
黑暗的心

吉姆爷
前言
译本序
黄雨石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原籍(帝俄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爱国诗人,曾翻译过莎士比亚及雨果的作品,后因在华沙参加波兰民族委员会的秘密政治活动,全家遭沙俄政府流放,其时康拉德年仅四岁。流放生活艰苦异常,康拉德十一岁时父母即相继去世,不得不由舅父收养。他多次表示愿上渔船工作,一八七四年终于离开波兰前往法国的马赛。幼年艰辛生活的经历以及始终不能安于异国环境的心情,使他患下严重的抑郁症。

译本序
黄雨石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原籍(帝俄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爱国诗人,曾翻译过莎士比亚及雨果的作品,后因在华沙参加波兰民族委员会的秘密政治活动,全家遭沙俄政府流放,其时康拉德年仅四岁。流放生活艰苦异常,康拉德十一岁时父母即相继去世,不得不由舅父收养。他多次表示愿上渔船工作,一八七四年终于离开波兰前往法国的马赛。幼年艰辛生活的经历以及始终不能安于异国环境的心情,使他患下严重的抑郁症。
一八七八年四月,他开始在一条英国船(马菲斯号)上工作,不久随船到达英格兰。其时他不过二十岁,勉强讲点不能成句的英语。此后十六年他一直在英国商船上工作,曾在不同的船上担任熏要职务。他于一八八六年正式加入英国国籍。据说康拉德到英国不久便立志要用英语写作,不到十年,他便写出了第一个英语短篇故事《黑人大副》,但未发表。他的第一部英语小说《阿尔麦耶的愚蠢》,于一八九二年脱稿。尤其令人奇怪的是,他在接连发表了几部作品后,竟然获得了英文散文大师的称号。
康拉德一生所写作品甚多,以中篇小说为主,其中有许多至今仍被文学史家视为英国中篇小说的典范。作品内容主要是他多年海上的亲身经历。康拉德自己曾说,他从来不会编造任何故事。但事实上,他也从来没有不加处理,照原样使用过他的素材。他的较重要的作品除这里所介绍的《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1902外,尚有《水仙号上的黑水手》1897、《吉姆爷》1900、《台风》1902、《诺斯特罗姆》1904、《间谍》1907、《在西方人的眼皮底下》1911等等。他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是出色的环境描写,和细腻地刻画多半是处在海上险恶环境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动。他的作品含有社会批判的因素。但由于他把人生看作是一场同自然力的斗争,即使胜利了,也毫无结果,因此,他不可能揭示出真正的社会矛盾。或者也可以说,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全部作品,包括这里的《黑暗的心》,都带有浓厚的阴郁、悲观色彩。
《黑暗的心》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颇重要的地位。T.S.艾略特的《荒原》的创作,便颇受这篇小说的影响不久前,美国拍摄的一部新影片《现代启示录》据说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这部作品写于一八九九年,以他一八九○年的一次灾难性的刚果之行为主要依据。其中许多情节都属事实,甚至接回代理人一事也非虚构。这一趟旅行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年后这趟旅行还始终象一个可怕的噩梦扰乱着他的神思。据说,他从此便怎么也无法忘却他那次亲眼所见人类堕落的可怕情景。因此,这部作品的主调是十分明确的。作者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分子掠夺殖民地的无理和凶残,并以爱憎分明的态度描绘了那些白人的贪婪、无耻、愚蠢,下流、疯狂,同时表示了对被掠夺、被压迫的黑人的深切同情。
我们看到整个故事是以经理和库尔茨之间的矛盾为中心的。但是,这两人之间的矛盾仅仅是情节发展的一条线索,是表面现象,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殖民主义的死硬分子(以经理为代表)和受蒙蔽的下层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欧洲文明(以库尔茨等白人为代表)与非洲原始文化之间的矛盾(结局是貌似强大的欧洲文明被事实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非洲黑人原始文化所包围、瓦解、吞噬),西方与东方的矛盾,以及库尔茨本人内心深处的矛盾等等。这种种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这表面平淡无奇的叙述下面,埋藏着无比深刻的内容,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读康拉德的这部作品,有如考古学家发掘地下宝藏,掘得愈深、愈细,收获愈丰。细心的读者能理会到,书中许多乍看似乎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例如故事开头处马洛回顾一千九百年前罗马人入侵时伦敦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的情节),在掩卷细思之后,便觉它们与作品的中心内容息息相关、必不可少。这一点可说是此书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突出成就。它让人感到,整个故事虽仅仅由马洛一人信口讲来,通篇结构却十分谨严,众多的暗笔、伏笔,使得故事前后紧密相连,往复呼应,处处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书中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经理的那个人物,他无疑是个刻画得十分成功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典型。他唯一的能耐是不生病(因为他的身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唯一的本领是能够让每日的官样文章照行不误,唯一的用心是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直至置人于死地),踩着别人的头顶往上爬,唯一的工作是整天勾心斗角,耍着欺骗蒙混、阴谋陷害的手段让他哪怕仅仅只用一个小手指头去认真干点什么那可绝对不成。他所信赖的只是那种肚囊里除了一点稀屎浆子之外什么也没有的下属,(如那未来的副经理),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为他的升官发财服务。
所以像库尔茨那样一个人,他当然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何况库尔茨似乎还对他和他的那位未来的副经理的地位形成了一种威胁。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对库尔茨这个人物究应如何评价呢?国外评论家似乎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作者本人的思想显然比较复杂而且矛盾,加上书中颇多象征性手法,因而对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库尔茨的为人,他再次企图逃往荒野的动机,他死前的叫喊: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的涵义等等)都难于找到明确的解答。现代英国文学评论家C.B.科克斯在有关康拉德的一篇专论中甚至说:如果我们一定要为库尔茨的行为提出结论性的解释,那我们便只会损害康拉德作品的复杂的深意和他有意安排的含混结局(《约瑟夫康拉德》,朗曼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版第三十八页)。但经过反复探讨,我们觉得这些话似乎也不尽然。
关于库尔茨的为人,至少有几点是很清楚的: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正派人,至少他不像其他那些白人,一切只为自己打算(派助手送回大批象牙一事便可充分证明这一点);其次,他跑到那里去的时候,自己显然确有一番抱负,因为他所说的这里的每一个站都应该象是设在大路边指向美好前景的灯塔等等,必是他的肺腑之言,否则经理决不至那样气急败坏,嗓子眼给卡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听听这个蠢才!而他还想当经理!)。然而,和故事讲述人马洛的姨母一样,他当然也完全作了什么光明使者,较低级的圣徒等大堆大堆这类废话的牺牲品。
受着公司的欺骗宣传(什么高尚和公正的伟大事业等等)的迷惑,库尔茨不惜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生活上的痛苦,历尽种种艰难险阻,多次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去为那个事业卖命,但最后他却发现不但这一切全属无稽之谈:这个所谓的事业只不过是彻头彻尾的白人对黑人进行惨无人道的残害和掠夺,他是完全受骗了;而且就因为他不辞辛苦,勤恳地为公司工作,结果却只招来了这里的这些白人全都对他怀着极大的恶意!
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待这个人物,那许多原来觉得涵义不明的情节,便似乎并不是那么难以捉摸了。那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的呼声不过是他在细致地重温过自己的一生后感到彻底幻灭,恍然大悟时对自己所属的白人社会所作的最后总结!他在肃清野蛮习俗国际社委托他撰写的那篇报告上最后补写的那个结尾,消灭所有这些畜牲!显然也只能是指那些白人而言。
另外,原作犀利、深刻的文笔,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强劲有力、充沛真挚的感情,处处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篇译文曾在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外国文学季刊》上发表,书名原译作《黑暗的内心深处》,这次重印曾经译者重作一次较全面的校改,但因原作文笔确较艰深,且颇多曲笔,译者限于能力,译文一定有不少不妥或甚至谬误之处,敬希诸位读者予以指正。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于北京
內容試閱
译本序
黄雨石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原籍(帝俄统治下的)波兰,其父是一位爱国诗人,曾翻译过莎士比亚及雨果的作品,后因在华沙参加波兰民族委员会的秘密政治活动,全家遭沙俄政府流放,其时康拉德年仅四岁。流放生活艰苦异常,康拉德十一岁时父母即相继去世,不得不由舅父收养。他多次表示愿上渔船工作,一八七四年终于离开波兰前往法国的马赛。幼年艰辛生活的经历以及始终不能安于异国环境的心情,使他患下严重的抑郁症。
一八七八年四月,他开始在一条英国船(马菲斯号)上工作,不久随船到达英格兰。其时他不过二十岁,勉强讲点不能成句的英语。此后十六年他一直在英国商船上工作,曾在不同的船上担任熏要职务。他于一八八六年正式加入英国国籍。据说康拉德到英国不久便立志要用英语写作,不到十年,他便写出了第一个英语短篇故事《黑人大副》,但未发表。他的第一部英语小说《阿尔麦耶的愚蠢》,于一八九二年脱稿。尤其令人奇怪的是,他在接连发表了几部作品后,竟然获得了英文散文大师的称号。
康拉德一生所写作品甚多,以中篇小说为主,其中有许多至今仍被文学史家视为英国中篇小说的典范。作品内容主要是他多年海上的亲身经历。康拉德自己曾说,他从来不会编造任何故事。但事实上,他也从来没有不加处理,照原样使用过他的素材。他的较重要的作品除这里所介绍的《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1902外,尚有《水仙号上的黑水手》1897、《吉姆爷》1900、《台风》1902、《诺斯特罗姆》1904、《间谍》1907、《在西方人的眼皮底下》1911等等。他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是出色的环境描写,和细腻地刻画多半是处在海上险恶环境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动。他的作品含有社会批判的因素。但由于他把人生看作是一场同自然力的斗争,即使胜利了,也毫无结果,因此,他不可能揭示出真正的社会矛盾。或者也可以说,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全部作品,包括这里的《黑暗的心》,都带有浓厚的阴郁、悲观色彩。
《黑暗的心》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颇重要的地位。T.S.艾略特的《荒原》的创作,便颇受这篇小说的影响不久前,美国拍摄的一部新影片《现代启示录》据说也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这部作品写于一八九九年,以他一八九○年的一次灾难性的刚果之行为主要依据。其中许多情节都属事实,甚至接回代理人一事也非虚构。这一趟旅行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年后这趟旅行还始终象一个可怕的噩梦扰乱着他的神思。据说,他从此便怎么也无法忘却他那次亲眼所见人类堕落的可怕情景。因此,这部作品的主调是十分明确的。作者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分子掠夺殖民地的无理和凶残,并以爱憎分明的态度描绘了那些白人的贪婪、无耻、愚蠢,下流、疯狂,同时表示了对被掠夺、被压迫的黑人的深切同情。
我们看到整个故事是以经理和库尔茨之间的矛盾为中心的。但是,这两人之间的矛盾仅仅是情节发展的一条线索,是表面现象,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殖民主义的死硬分子(以经理为代表)和受蒙蔽的下层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欧洲文明(以库尔茨等白人为代表)与非洲原始文化之间的矛盾(结局是貌似强大的欧洲文明被事实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非洲黑人原始文化所包围、瓦解、吞噬),西方与东方的矛盾,以及库尔茨本人内心深处的矛盾等等。这种种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到这表面平淡无奇的叙述下面,埋藏着无比深刻的内容,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读康拉德的这部作品,有如考古学家发掘地下宝藏,掘得愈深、愈细,收获愈丰。细心的读者能理会到,书中许多乍看似乎无关紧要的细节描写(例如故事开头处马洛回顾一千九百年前罗马人入侵时伦敦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的情节),在掩卷细思之后,便觉它们与作品的中心内容息息相关、必不可少。这一点可说是此书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突出成就。它让人感到,整个故事虽仅仅由马洛一人信口讲来,通篇结构却十分谨严,众多的暗笔、伏笔,使得故事前后紧密相连,往复呼应,处处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书中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经理的那个人物,他无疑是个刻画得十分成功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典型。他唯一的能耐是不生病(因为他的身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唯一的本领是能够让每日的官样文章照行不误,唯一的用心是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直至置人于死地),踩着别人的头顶往上爬,唯一的工作是整天勾心斗角,耍着欺骗蒙混、阴谋陷害的手段让他哪怕仅仅只用一个小手指头去认真干点什么那可绝对不成。他所信赖的只是那种肚囊里除了一点稀屎浆子之外什么也没有的下属,(如那未来的副经理),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为他的升官发财服务。
所以像库尔茨那样一个人,他当然是绝对无法容忍的何况库尔茨似乎还对他和他的那位未来的副经理的地位形成了一种威胁。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对库尔茨这个人物究应如何评价呢?国外评论家似乎说法不一。一般认为作者本人的思想显然比较复杂而且矛盾,加上书中颇多象征性手法,因而对许多问题(其中包括库尔茨的为人,他再次企图逃往荒野的动机,他死前的叫喊: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的涵义等等)都难于找到明确的解答。现代英国文学评论家C.B.科克斯在有关康拉德的一篇专论中甚至说:如果我们一定要为库尔茨的行为提出结论性的解释,那我们便只会损害康拉德作品的复杂的深意和他有意安排的含混结局(《约瑟夫康拉德》,朗曼有限公司一九七七年版第三十八页)。但经过反复探讨,我们觉得这些话似乎也不尽然。
关于库尔茨的为人,至少有几点是很清楚的: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一个正派人,至少他不像其他那些白人,一切只为自己打算(派助手送回大批象牙一事便可充分证明这一点);其次,他跑到那里去的时候,自己显然确有一番抱负,因为他所说的这里的每一个站都应该象是设在大路边指向美好前景的灯塔等等,必是他的肺腑之言,否则经理决不至那样气急败坏,嗓子眼给卡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你听听这个蠢才!而他还想当经理!)。然而,和故事讲述人马洛的姨母一样,他当然也完全作了什么光明使者,较低级的圣徒等大堆大堆这类废话的牺牲品。
受着公司的欺骗宣传(什么高尚和公正的伟大事业等等)的迷惑,库尔茨不惜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生活上的痛苦,历尽种种艰难险阻,多次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去为那个事业卖命,但最后他却发现不但这一切全属无稽之谈:这个所谓的事业只不过是彻头彻尾的白人对黑人进行惨无人道的残害和掠夺,他是完全受骗了;而且就因为他不辞辛苦,勤恳地为公司工作,结果却只招来了这里的这些白人全都对他怀着极大的恶意!
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待这个人物,那许多原来觉得涵义不明的情节,便似乎并不是那么难以捉摸了。那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的呼声不过是他在细致地重温过自己的一生后感到彻底幻灭,恍然大悟时对自己所属的白人社会所作的最后总结!他在肃清野蛮习俗国际社委托他撰写的那篇报告上最后补写的那个结尾,消灭所有这些畜牲!显然也只能是指那些白人而言。
另外,原作犀利、深刻的文笔,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强劲有力、充沛真挚的感情,处处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本篇译文曾在一九八二年第二期《外国文学季刊》上发表,书名原译作《黑暗的内心深处》,这次重印曾经译者重作一次较全面的校改,但因原作文笔确较艰深,且颇多曲笔,译者限于能力,译文一定有不少不妥或甚至谬误之处,敬希诸位读者予以指正。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于北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