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姑苏繁华图
》
售價:HK$
684.4
《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
售價:HK$
103.8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售價:HK$
77.3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HK$
166.9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HK$
143.4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HK$
140.0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內容簡介: |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起动系统、汽车点火系统、汽车辅助电器、汽车电气系统总线路、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这些内容涉及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转向辅助照明系统、倒车雷达、均质压燃发动机、起停控制系统、线控制动系统、主动转向系统、电子差速系统、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技术、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汽车新技术。
本书可作为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配有PPT课件,免费赠送给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
|
目錄: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汽车电气系统发展史2
第二节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分类5
第三节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7
第四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组成9
第五节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趋势11
本章小结11
习题11
第二章蓄电池12
第一节铅酸蓄电池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13
第二节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20
第三节铅酸蓄电池充电22
第四节铅酸蓄电池常见故障27
第五节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29
本章小结40
习题40
第三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41
第一节交流发电机分类、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42
第二节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52
第三节汽车42V及1442V双电压电气系统58
本章小结62
习题62
第四章起动系统64
第一节起动机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65
第二节起动机基本参数、工作特性及在线检测75
第三节新型起动机85
本章小结90
习题91
第五章汽车点火系统92
第一节点火系统概述93
第二节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98
第三节缸内直喷点火系统114
本章小结116
习题116
第六章汽车辅助电器117
第一节照明与信号系统118
第二节汽车仪表139
第三节电动风窗玻璃刮水器和洗涤器155
第四节电动车窗161
第五节电动座椅及电动后视镜163
第六节倒车雷达169
本章小结170
习题171
第七章汽车电气系统总线路172
第一节汽车电气总线路的组成和特点173
第二节汽车电气系统组成183
第三节汽车总线路图应用实例190
本章小结198
习题198
第八章发动机电子控制199
第一节电喷汽油机200
第二节电喷发动机新技术221
本章小结235
习题235
第九章底盘电子控制237
第一节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238
第二节防抱制动系统261
第三节驱动防滑系统272
第四节稳定性控制系统279
第五节底盘控制新技术284
本章小结325
习题325
第十章车身电子控制327
第一节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328
第二节乘员辅助约束系统332
第三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341
第四节汽车空调343
本章小结351
习题352
参考文献353
|
內容試閱:
|
高端汽车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汽车装备制造业正处于技术大变革、产业大调整时期,而贯穿这一时期的主线是汽车的电子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共性技术。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起动系统、汽车点火系统、汽车辅助电器、汽车电气系统总线路、发动机电子控制、底盘电子控制、车身电子控制,同时涉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汽车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如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汽车42V及1442V双电压电气系统、新型起动机、缸内直喷点火、转向辅助照明系统、汽车智能电子仪表、倒车雷达、进气涡轮增压控制、稀薄燃烧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均质压燃发动机、起停控制系统、TSI系统、线控制动系统、主动转向系统、电子差速系统、无人驾驶机器人车辆技术、智能全自动空调、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本书内容涉及节能环保、智能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学科,是教研急需的专业教材,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本书内容反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675281)、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项目(编号:2015JXQC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30918011101)的研究成果。
本书由南京理工大学陈刚、王良模编著。陈刚撰写第一~八章,第九章第一~三节;王良模撰写第九章第四、五节,第十章。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