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HK$
97.9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HK$
437.8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21.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HK$
75.9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HK$
85.8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HK$
74.8
《
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 增订版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
售價:HK$
105.6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些传统经典与文化中蕴含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本源。本套丛书共12种,精选现代读者喜爱且必读的国学经典著作,以全本全注全译的形式,呈现经典的本来面貌。为古代经典与的当下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读者在实现品种阅读的同时,开启智慧,涵养性情,增广心量,提升心灵境界。
|
內容簡介: |
《周易》内容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自汉代以来,就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即从乾卦到离卦,下经三十四卦,即从咸卦到未济卦。《周易》是我国文化典籍里*难懂的著作之一。在其神秘的外衣下,透露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古人片断的思想认识资料。作为具有一定哲理内容的卜筮之书,它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了一座神秘的宫殿。在以政治、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开辟了广阔的哲学天地。
《老子》内容简介《周易》内容简介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自汉代以来,就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即从乾卦到离卦,下经三十四卦,即从咸卦到未济卦。《周易》是我国文化典籍里*难懂的著作之一。在其神秘的外衣下,透露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古人片断的思想认识资料。作为具有一定哲理内容的卜筮之书,它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了一座神秘的宫殿。在以政治、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开辟了广阔的哲学天地。
《老子》内容简介
《老子》又称《道德经》,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这是中国历*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多的文化名著。
《论语》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 《论语》是产生于我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文献,全书二十篇,共约五百章。整体而言,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较为完整的文章。它作为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集,涉猎极为广泛,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等我国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对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内容简介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并列为四书之一,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本书系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孟子主张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学说的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对国人的思维方式乃至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影响深远。
《大学 中庸》内容简介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笠翁对韵》内容简介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山海经》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幼学琼林》内容简介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书*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
《增广贤文 弟子规》内容简介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阐释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求学等方面所应具备的一些礼仪与规范。
《孙子兵法》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早的军事著作,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十六计》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字经 千字文》内容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千字文》是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的。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
關於作者: |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史组组长。专著有《道藏选粹》《图说汉字王国》《中国传统体育》《图说周易》《图说论语》《国学经典规范读本》系列丛书等。曾主编《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共60册,800万字)、《新华大字典》等,并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赵清文,1973年生,山东临沂人,哲学博士,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出版《孙子兵法正宗》《贞观政要正宗》《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等著作5部(含合著),并在《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
目錄:
|
周易目录
上经
(乾下乾上)乾第一
(坤下坤上)坤第二
(震下坎上)屯第三
(坎下艮上)蒙第四
(乾下坎上)需第五
(坎下乾上)讼第六
(坎下坤上)师第七
(坤下坎上)比第八
(乾下巽上)小畜第九
(兑下乾上)履第十
(乾下坤上)泰第十一
(坤下乾上)否第十二
(离下乾上)同人第十三
(乾下离上)大有第十四
(艮下坤上)谦第十五
(坤下震上)豫第十六
(震下兑上)随第十七
(巽下艮上)蛊第十八
(兑下坤上)临第十九
(坤下巽上)观第二十
(震下离上)噬嗑第二十一
(离下艮上)贲第二十二
(坤下艮上)剥第二十三
(震下坤上)复第二十四
(震下乾上)无妄第二十五
(乾下艮上)大畜第二十六
(震下艮上)颐第二十七
(巽下兑上)大过第二十八
(坎下坎上)坎第二十九
(离下离上)离第三十
下经
(艮下兑上)咸第三十一
(巽下震上)恒第三十二
(艮下乾上)遁第三十三
(乾下震上)大壮第三十四
(坤下离上)晋第三十五
(离下坤上)明夷第三十六
(离下巽上)家人第三十七
(兑下离上)睽第三十八
(艮下坎上)蹇第三十九
(坎下震上)解第四十
(兑下艮上)损第四十一
(震下巽上)益第四十二
(乾下兑上)夬第四十三
(巽下乾上)姤第四十四
(坤下兑上)萃第四十五
(巽下坤上)升第四十六
(坎下兑上)困第四十七
(巽下坎上)井第四十八
(离下兑上)革第四十九
(巽下离上)鼎第五十
(震下震上)震第五十一
(艮下艮上)艮第五十二
(艮下巽上)渐第五十三
(兑下震上)归妹第五十四
(离下震上)丰第五十五
(艮下离上)旅第五十六
(巽下巽上)巽第五十七
(兑下兑上)兑第五十八
(坎下巽上)涣第五十九
(兑下坎上)节第六十
(兑下巽上)中孚第六十一
(艮下震上)小过第六十二
(离下坎上)既济第六十三
(坎下离上)未济第六十四
系辞传上
系辞传下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附录一:《周易》重要概念术语释义
附录二:古人用《周易》进行预测的方法
老子目录
一章
二章
三章
四章
五章
六章
七章
八章
九章
十章
十一章
十二章
十三章
十四章
十五章
十六章
十七章
十八章
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三十章
三十一章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章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七十九章
八十章
八十一章
论语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孟子目录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大学 中庸 目录
大学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中庸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山海经目录
南山经第一
一、南山一经
二、南次二经
三、南次三经
西山经第二
一、西山一经
二、西次二经
三、西次三经
四、西次四经
北山经第三
一、北山一经
二、北次二经
三、北次三经
东山经第四
一、东山一经
二、东次二经
三、东次三经
四、东次四经
中山经第五
一、中山一经
二、中次二经
三、中次三经
四、中次四经
五、中次五经
六、中次六经
七、中次七经
八、中次八经
九、中次九经
十、中次十经
十一、中次十一经
十二、中次十二经
海外南经第六
海外西经第七
海外北经第八
海外东经第九
海内南经第十
海内西经第十一
海内北经第十二
海内东经第十三
大荒东经第十四
大荒南经第十五
大荒西经第十六
大荒北经第十七
海内经第十八
增广贤文 弟子规 目录
增广贤文
前言
增广贤文
附录:增广贤文(原文 拼音)
弟子规
前言
一、总叙
二、入则孝,出则弟
三、谨而信
四、泛爱众而亲仁
五、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附录:弟子规(原文 拼音)
笠翁对韵 目录
上卷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卷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幼学琼林 目录
卷一
一、天文
二、地舆
三、岁时
四、朝廷
五、文臣
六、武职
卷二
七、祖孙父子
八、兄弟
九、夫妇
十、叔侄
十一、师生
十二、朋友宾主
十三、婚姻
十四、女子
十五、外戚
十六、老幼寿诞
十七、身体
十八、衣服
卷三
十九、人事
二十、饮食
二十一、宫室
二十二、器用
二十三、珍宝
二十四、贫富
二十五、疾病死丧
卷四
二十六、文事
二十七、科第
二十八、制作
二十九、技艺
三十、讼狱
三十一、释道鬼神
三十二、鸟兽
三十三、花木
三字经 千字文目录
三字经
前言
三字经
附录:三字经(原文 拼音)
千字文
前言
千字文
附录:千字文(原文 拼音)
孙子兵法目录
第一章 计篇
第二章 作战篇
第三章 谋攻篇
第四章 形篇
第五章 势篇
第六章 虚实篇
第七章 军争篇
第八章 九变篇
第九章 行军篇
第十章 地形篇
第十一章 九地篇
第十二章 火攻篇
第十三章 用间篇
三十六计目录
总 说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目录
|
內容試閱:
|
《论语》前言
自从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创立儒家学说以来,对孔子的敬仰、崇奉与贬抑、诋毁就贯穿了此后的整个中国历史。其间既有独尊儒术、被奉为万世师表的荣耀,也有焚书坑儒砸烂孔家店的浩劫。尤其是在20 世纪70 年代,孔子被人们谑称为孔老二,受尽嘲弄和批判。然而,到了21 世纪的今天,孔子却再一次以圣人的形象屹立于世。这正如孔子弟子子贡所说: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这就是孔子的巨大魅力所在!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的重要经典《孟子》中就曾说过: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为什么?因为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为世人所公认的、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数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和孔子,然而,在这四个人中,前三个人都借助了宗教和奇迹,唯有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完全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博大思想为世人所崇敬。因此,从这个角度,称孔子为整个人类中的第一人,殆不为过。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东汉时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通过《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孔子为政以德齐之以礼的政治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克己复礼谋道不谋食的修养理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君子小人之辨,还可以感受孔子的自信、从容乃至无奈和失落。《论语》虽然只是孔子的言论和他与弟子对话的辑纂,间或有对孔子生活的片断记录,缺乏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然而,读完《论语》,一个温文尔雅、坚韧不拔、充满智慧却又不失风趣的孔子却能跃然纸上,让人充满感动和感激。因为,正是孔子,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历史的漫漫长夜,温暖着人们孤独的心灵,让我们在天地间安身立命,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乐趣。
虽然对如何评价孔子及《论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一直存在种种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灵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而且,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论语》中提倡的孝的思想,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的思想,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思想等等,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甚至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言行。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论语》的价值,把握其思想核心,汲取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当今某些影响较大的《论语》读物中,《论语》则似乎成了失意者寻求心灵慰藉的港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精神鸦片。因为它们打着《论语》的旗号,不是提倡人们积极进取,去改变不如意的外部环境,而是要人们彻底回到内心,让自己的心灵去无条件地适应环境。这完全是对《论语》的误读! 试想一想,孔子在年届55岁之时,不惜放弃位高权重的大司寇一职,去周游列国,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难道是为了追求什么心灵的宁静和快乐吗? 因此,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号,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秩序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才是《论语》真正的宗旨和核心精神。而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荒唐的误读,完全是因为对《论语》作断章取义的理解造成的。因此,正本清源,让读者读真正的《论语》,全面、正确地了解《论语》的核心思想和真正精神,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同时也为了让读者能更好地把握《论语》的内涵,我们撰作了这部《华夏国学经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概括地说,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本书的原文以中华书局版《诸子集成》中所收的《论语正义》为底本,同时参阅了历代影响较大的《论语》注本及当今一些较具代表性的《论语》出版物。
二、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古代经典注译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这种随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哪些字词须注,哪些字词不用注,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一些必须加注的疑难字词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必然会给读者阅读古代经典带来很大的困难;二是注释文字较为随意,注译者常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注,而不是依据相关工具书上的解释,这就使注释文字缺乏权威性。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问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并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三、在白话翻译部分,尽量采用直译的做法,不作引申和发挥,并力求使译文精致、流畅。
衷心希望广大读者能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轻松把握《论语》的内容和精髓。
冯国超
2016年9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