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少年读三国(全套12册)
》
售價:HK$
490.6
《
不完美之美:日本茶陶的审美变
》
售價:HK$
87.4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HK$
177.4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HK$
65.0
|
內容簡介: |
《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话语》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之一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标志着社会建设从管理走向治理的模式转换。作为新的社会建设模式,社会治理*根本的问题在于厘清治理之道。社会权力关系的调整、社会行为机制的革新和社会道德图式的改变都建立在深厚的政治哲学基础之上,也内生着新的政治哲学诉求。面对社会治理,我们必须回答以下这些根本性的问题:社会治理的理念源从何来?社会治理需要何种价值的牵引、内含怎样的价值张力?社会治理有着哪些政治哲学诉求,这些诉求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予以表达和满足?回应上述重大问题正是本著的主旨所在。
|
關於作者: |
周谨平,湖南省长沙市人。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全额资助赴美访问学者、第二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伦理学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医学伦理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医学伦理等领域研究。主持、参与了多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湖南省哲学社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出版《机会平等与分配正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著作。荣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伦理学30年优秀学术成果著作类三等奖、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中南大学比亚迪优秀教师奖等学术奖项。
|
目錄:
|
第一章导言:中国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之维
一社会治理如何走入政治哲学
二中国社会走向治理的政治哲学镜像
三中国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语境与基本问题
第二章社会治理的政治文化源流
一社会治理与政治文化
二中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
三现代民主政治文化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
第三章社会治理的价值内核
一社会治理中的自由价值
二社会治理中的平等价值
三社会治理中的民主价值
四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价值
第四章社会治理的政治节点
一多元主体与党委领导的节点
二公共舆论与意识形态的节点
三公众意志与个体权利的节点
四治理效率与社会公平的节点
第五章治理节点的化解之道
一政府转型:社会治理的政府角色定位
二多元网络:社会治理的权力结构
三多维一体:社会治理的话语范式
四公共理性:社会治理的理性支撑
五公民美德:社会治理的道德追寻
第六章社会治理的政治进路
一正义的社会基本制度安排
二民主的社会多维协商机制
三有效的社会自治能力
四德法共治的社会规导体系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社会治理如何进入政治哲学的视野
谨平教授的新著《社会治理的政治哲学话语》即将问世,嘱咐作序,我欣然答应,一是本书所讨论的问题也是我近年来所关注的,多少能说上一二;二是在我的记忆里,这是谨平教授第一次提出这种请求,不好推辞;三是书稿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委托项目,大部分内容已经看过,可以不必花更多时间去通读,顺述数言,妄为导读,不足为难。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战略的推进,社会治理的格局也越来越清晰。从管理向治理的现代转型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走向社会治理的过程既是社会生活方式持续创新的过程,也是社会生活理念不断丰富、迈向现代政治文明的过程。正因此,社会治理绝不能只停留在如何治理的操作层面,还必须上升到形上层面,追寻什么样的治理才是好的,这自然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哲学内涵。没有政治哲学的出场,社会治理也只能在技术层面变换花样而已。
对于社会生活,我们都无法回避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何种社会生活方式是好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本质上就是寻求好生活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生活的方式从未停下创新和演进的脚步,其根本的动力就是人们对于好生活理解的深化与充实。正如施特劳斯在论证政治哲学何以可能时所论述的,当我们开始对于好的追问时,我们便进入了哲学的世界。从古希腊对自然主义正义的追寻,先秦儒家对仁义、王道的推崇到中世纪上帝之城的设想,启蒙运动对于平等、自由、博爱的提倡再到马克思主义将人们从各种压迫中解放出来以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谋划,社会总是在善价值的引领下向前发展。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型除了治理方式和手段的演化,更表达出我们政治共同体对于好社会生活的理解共识。近代以来,出现了政治、行政价值中立的声音。结构主义等理论认为我们不应带有价值的偏见进入公共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的公正。这一主张也导致政治生活与哲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