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HK$
110.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
售價:HK$
109.8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
大唐诡异录
》
售價:HK$
55.8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編輯推薦:
★当代艺术家们往往不是黑暗里孤独的天才,他们所谓的天分,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善于飞离这个被日常和无聊遮蔽的世界。
★50余位当代艺术大师,100余幅世界知名当代艺术作品,纵观漫长曲折的当代艺术,从时代中走出反叛之路。
★当代艺术就像一个万花筒,我们可以透过每一个艺术家提供的一片切面去重新观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它连接着历史,考察着当下,预见着未来。
★当代艺术更贴近现代生活,作者从当代艺术产生的背景,艺术家创作的维度,再到艺术作品的案例分析,强调了当代艺术的生命由每一个人创造,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
★作者以深厚的艺术文化积淀及广阔的眼界为基础,用她直观的理解阐述所看到和了解的当代艺术。一个成功的当代艺术家,会在作品中反映出他对所处时代的思考与质疑,更懂得如何用现代生活的优势去展示和传播他的作品。
★当代艺术既存在争议,也越来越受关注。即使我们对其理解还远远不够,但是其艺术表现形式却越来越引起人们极大好奇心。
★本书对不了解当代艺术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入门读物。作者用丰富的艺术知识讲解当代艺术大师及当代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了解当代艺术的指南。
內容簡介:
《不是天才-当代艺术家们的故事》是苏也首部讲解当代艺术的作品,作者以一种直观的理解,带我们走进当代艺术深处,理解当代艺术存在的争议却又不断受到赞誉的背后故事,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话题的开头,引发每个人的关注与思考,为对当代艺术抱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直观的当代艺术观看指南,吸引更多的人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及好奇心。
作者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有参加过多次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及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的直观感受。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当代艺术的生命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当代艺术家不仅要记录新的时代,更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语言、新的手段去表达和再现我们生活的世界。
關於作者:
苏也
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闻系,2015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艺术系纯艺领域最高学位(MFA)。现任《布林客BLINK》双月刊主编。
艺术评论文章多次发表于《芭莎艺术》《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艺术品鉴》《雨花》《油画》《鸭绿江》《福建文学》《文学教育》《世界文学评论》《多大中文》等杂志报刊。
自2015年入驻知乎平台后,多次举办线上课程(知乎Live)共16场,为艺术及当代艺术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目前为止,知乎平台粉丝量约为25万人,专栏苏小姐的艺见订阅量超10000人。
艺术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及装置艺术。其作品曾在纽约、迈阿密、伦敦、北京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私人艺术收藏家收藏。
目錄 :
目录
01 自序
孤独天才的神话早已破灭
第一章 当代艺术需要被理解吗
002 语言,学习当代艺术的敲门砖:
听懂你内心里的回音
013 艺术究竟服务于谁:
当艺术家变得自私之后
029 当纽约成为世界艺术之都:
战后的世界,资本的力量,抽象与日常的搏斗
048 后流派的当代艺术:
致敬与推翻,正在进行时
第二章 解读当代艺术的工具箱
074 我们该怎样解读艺术
079 美与丑:
不止于美,当代艺术的审丑功能
092 空间意识:
挣脱空间维度的概念束缚
111 时间印记:
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展现时间
123 身体:
当我们变成艺术的对象
140 新媒体:
一种全面感知艺术的当代体验
第三章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156 床上的陌生人
171 抽象画里的尤利西斯
189 范德比克的洞穴
204 有关肉体的神秘与恐怖
219 一个非女权主义者的自白
237 安迪沃霍尔的讽刺
256 一部永远都看不完的电影
內容試閱 :
自序
孤独天才的神话早已破灭
在今天,吸引眼球已是网络时代中快速获得成功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世界一流的艺术博览会上,还是在不成熟的艺术实验场里,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作品各出奇招,群像之中总有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或是形式,或是内容,不少当代艺术力求做到出格和出位,仿佛在人群中大声疾呼自己的存在,引来观众纷纷侧目。久而久之,这种喧嚣仪式给人们制造了一种错觉当代艺术,似乎只有哗众取宠才能被留下。
然而,当代艺术在本质上和之前出现的所有艺术一样,其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不变的。真正伟大的艺术,经得起反复推敲和时间考验。它们是否在材料、形式和概念上展现出了艺术家的独特思考?它们是否给所处的时代提出了有趣的问题?它们是否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或反思?这些问题,才是考验一件艺术作品的关键,而不单是它的视觉冲击力、艺术家的知名度和作品的拍卖价格。
说到价格,这倒往往成了今天人们记住一件艺术品时的关注点,那些看不懂的天价画很容易变成闲谈时的资料。而事实上,艺术的价值并不等同于这件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过去某个时期的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应该从美学价值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来考量。如果说,一件作品在市场上价值连城,但在你的内心激不起一丝波澜,那它在你心中的美学价值可能一文不值,这很正常;反之,一件在市场上无人问津的佚名作品,却能在你的内心深处勾起最纯粹的感动、最温暖的回忆,那它的美学价值将会远远超出任何拍卖行给出的数字。
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应该通过这样的双重标准而被综合考虑。
艺术市场和艺术史当然有自己的评价与标准,但每一个观众自己的体验、思考与感悟才是从人类情感与记忆延续的层面赋予了某件艺术作品最根本的生命力。当代艺术的生命,将由每一个人创造,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在我眼里,这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它的生命将由你来左右。
而从艺术界的内部来看,当代艺术还有其第二大特性:它正在发生并持续改变着。
正是因为这种正在发生的运动状态,让当代艺术在学界本身还面临着争论。比如当代艺术的时间起点,国际上大概有三种观点:一为二战之后,二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三为21 世纪之后。到底何为当代艺术,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命题;而最简单明确的定义是:当代艺术,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艺术。这就意味着,当代艺术家和观众大约体验着同样的时代与世界。艺术家还在感受着这飞速变化的社会,他们的情绪和心理还处于自我成长的阶段,因而其作品和风格也自然会随之而改变。
不再像古典艺术大师那样,有着被上帝亲吻过的双手和被道德赋予的人性光辉;也不再像现代艺术家们那样,被寄托了躲在黑暗之中独自创作的悲情想象。当代艺术家们并非与世隔绝,他们所经历的正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一个电子信息的时代,并且身处在一个由艺术家、策展人、展览机构、拍卖行、收藏家、媒体等元素共同构成的大网之中。可以说,在今天这个文化的大熔炉里,艺术家作为孤独天才的神话,早已结束了。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可以不会画画,但会在作品中反映出他对所处时代的思考与质疑,懂得如何用现代生活的优势去展示和传播他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引发更多的思考,从而扩大艺术的力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个改变和适应的过程是漫长的。艺术家一方面还在吸收和学习;另一方面,艺术观众则更需要时间、耐心和经验。即使在今天,抽象艺术、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总是和观众之间隔着灰暗而尴尬的距离。有些作品,因为使用了晦涩的语言和并不优美的形式,很难被普通大众喜爱和理解。如今,当代艺术家们,也学会了不再为了政治、经济和趣味而做出讨喜的艺术,于是,当代艺术中,让人得到视网膜愉悦 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少了。这类大胆而不屑一顾的创作,往往是收获了最大的赞誉和同等程度的诋毁,但最终,它们会被放进时间的筛网,究竟是对艺术的贡献,还是对审美的亵渎?自然会由时间来定夺。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观众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好奇。我希望,打开此书,阅读到这里的你也是这样。崇尚古典艺术的观众期待在今天继续找寻到艺术的启迪性和美育功能;而喜爱现代艺术的观众则在当代语境中期待着下一个毕加索和马斯蒂的诞生;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因为陌生而感到好奇当代艺术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有哪些作用?你或许就是这样的读者,抱着怀疑也充满期待地翻开此书,或是走进了一家美术馆。但现实往往是,你所面对的一边是美术馆里无从下手的艺术品,一边是评论人写下的有字天书。于是,这样的时代环境和心理期待成了我写这本书的基础。
我希望,用一种我的直观理解去阐述、去表达我所看到的当代艺术。从其产生的背景,艺术家创作的维度,再到艺术作品的具体案例,这本书或许能为好奇的你,提供一份当代艺术的观看指南。我不期望我的表述会解答你的所有疑问,因为正如我上面所说,当代艺术还在成长和蜕变之中。但我希望,这本书里的某个观点,能够成为一种话题的开头,能够引发你自己的关注与思考。日后,当你再次听到如当代艺术是皇帝的新衣看不懂的艺术就没有意义
这样的言论时,你会在心中作何评价呢?
我知道,审美活动是极为主观而个性的,正如艺术家拥有自由的表达权利一样,于一件艺术品的评判并没有可以被拿来度量和计算的统一方法。在一件艺术作品面前,人人平等,艺术史专家和评论人的观点也不是绝对的真理。有的时候,面对一件作品,你看过、学过、思考过,但你还是感受不到艺术的共鸣,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它,那也没关系,这很正常这往往就是艺术批评的基本过程。
即便现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当代艺术的价值,这并不能否定它存在的意义。艺术创作有时和科学发现是一样的,具有超前性。2015年2 月,科学家才证明早已提出的引力波的物理存在,而有些艺术理论、艺术家的反思,也是如此,等待着日后被人们最终理解。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时期引起观众的共鸣,正是因为他们提早发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引力波。好像是飞行员在飞跃沙漠时,可以隐约看见在地面上未曾见过的城郭形态一样,艺术家能够在他人不愿侧目的时候在沙子或尘埃中发现生命蕴藏的秘密。当代艺术家们往往不是黑暗里孤独的天才,他们所谓的天分,通常就在于更懂得体会人生,比普通人更善于飞离这个被日常和无聊遮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