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气储存和输运

書城自編碼: 35844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化學工業
作者: 吴朝玲,李永涛,李媛 等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374578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6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海外中国研究·朱熹的思维世界(增订版) 》

售價:HK$ 143.4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甲骨文丛书·沙漠之王:英美在中东的霸权之争 》

售價:HK$ 110.9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汗青堂丛书147·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 》

售價:HK$ 85.1
能成事的团队
《 能成事的团队 》

售價:HK$ 111.9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編輯推薦:
1.以国际视野统领全书的架构,作者团队包含国际国内专家,所有的编写人员均有国内外工作经验,对储氢、运氢、氢能经济的进展和理解把握到位。
2.内容丰富,不仅包括物理储氢,还涵盖储氢材料储氢、氢化物储氢等热点研究领域;在输运方面不仅有车船输运,还有管网输运;同时图书内容还有储运测评方法与氢能的典型应用案例。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非常完整全面的氢气储运方面的专著,可参考性强。
3.作者团队及单位长期从事氢能及储氢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丰厚的积累赋予图书高质量的呈现。
內容簡介:
《氢气储存和输运》主要内容包括氢气高压储存、氢气液化储存、材料吸附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复杂氢化物储氢、储氢与产氢一体化、氢气车船运输、氢气管网输送等与氢气的储存和输运相关的技术,与之相关的测评方法,以及氢能的一些典型应用案例,既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原理和关键技术,也注重评述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及实际应用。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氢气储存和输运环节中各种技术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应用案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工程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氢能、材料、化工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和学生阅读参考。
目錄
第1章绪论1
1.1氢与氢经济1
1.2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
1.2.1氢的物理性质3
1.2.2氢的化学性质3
1.2.3氢的安全性5
1.3氢能的关键技术6
1.3.1氢的制取技术6
1.3.2氢的储存和运输技术14
1.3.3氢的应用技术17
1.4氢气储运的问题与发展趋势20
参考文献21
第2章氢气的高压储存23
2.1氢气高压储存原理23
2.2氢气高压储存的关键技术24
2.2.1高压氢气的压缩方式24
2.2.2高压氢气的储存27
2.3氢气高压储存应用前景32
2.3.1运输用大型高压储氢容器32
2.3.2加氢站用大型高压储氢容器34
2.3.3燃料电池车用高压储氢罐34
2.4小结35
参考文献35
第3章氢气液化储存36
3.1氢气液化原理36
3.1.1几个重要的术语36
3.1.2氢的液化方法39
3.2氢气液化储存关键技术40
3.2.1氢气液化技术40
3.2.2液氢存储技术41
3.3氢气液化储存应用前景46
3.3.1液氢在航空领域的应用46
3.3.2液氢在航天领域的应用47
3.3.3液氢在汽车领域的应用48
3.3.4液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50
3.4小结与展望51
参考文献51
第4章材料吸附储氢52
4.1碳材料储氢52
4.1.1活性炭吸附储氢52
4.1.2碳纤维吸附储氢53
4.1.3碳纳米管吸附储氢55
4.1.4其他碳基储氢材料57
4.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储氢58
4.2.1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结构特点58
4.2.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储氢性能59
4.3沸石类材料储氢61
4.4材料物理吸附储氢应用前景63
参考文献63
第5章金属氢化物储氢68
5.1概述68
5.1.1金属氢化物储氢的概念68
5.1.2金属氢化物储氢的热力学原理69
5.1.3金属氢化物储氢的动力学过程71
5.1.4金属氢化物储氢性能的评价71
5.2金属单质储氢73
5.2.1金属镁储氢73
5.2.2金属钛储氢74
5.2.3金属钒储氢74
5.3合金储氢75
5.3.1A2B型储氢合金76
5.3.2AB型储氢合金80
5.3.3AB2型储氢合金82
5.3.4AB5型储氢合金85
5.3.5BCC型储氢合金88
5.3.6La-Mg-Ni系超晶格储氢合金90
5.4金属氢化物储氢应用前景93
参考文献94
第6章复杂氢化物储氢99
6.1引言99
6.2铝氢化物储氢材料99
6.2.1铝氢化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100
6.2.2铝氢化物的物化性质与吸放氢机制102
6.2.3催化掺杂铝氢化物105
6.2.4纳米铝氢化物111
6.3硼氢化物储氢材料117
6.3.1硼氢化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118
6.3.2硼氢化物的物化性质和吸放氢机制121
6.3.3离子替代硼氢化物122
6.3.4硼氢化物反应失稳体系125
6.3.5纳米硼氢化物126
6.4金属氨基化合物储氢材料129
6.4.1金属氨基化合物的制备130
6.4.2金属氨基化合物的典型晶体结构131
6.4.3复合反应机理135
6.4.4复合储氢性能137
6.5小结与展望144
参考文献144
第7章储氢与产氢一体化161
7.1NaBH4体系水解制氢161
7.1.1NaBH4体系水解制氢原理162
7.1.2NaBH4体系水解制氢关键技术168
7.2MgMgH2水解制氢177
7.2.1MgMgH2水解制氢原理177
7.2.2MgMgH2水解制氢关键技术177
7.3金属铝水解制氢187
7.3.1金属铝水解制氢原理187
7.3.2金属铝水解制氢关键技术187
7.4其他化学制氢体系194
7.5水解制氢装置195
7.5.1NaBH4可控水解制氢装置195
7.5.2Al-H2O可控水解制氢装置196
7.6储氢与产氢一体化技术应用前景197
参考文献198
第8章氢气车船运输206
8.1氢气车船运输方法207
8.1.1气态氢的拖车运输207
8.1.2液态氢的车辆运输209
8.1.3液态氢的船舶运输209
8.1.4液氨的运输210
8.1.5有机液态氢化物的运输211
8.1.6固态氢的运输212
8.2氢气车船运输关键技术212
8.2.1高压氢气车船运输的关键技术212
8.2.2液态氢车船运输的关键技术213
8.2.3液氨车船运输的关键问题214
8.2.4有机液态氢化物车船运输的关键问题215
8.3小结与展望216
参考文献218
第9章氢气管网输送220
9.1氢气管网输送方法220
9.1.1纯氢气的管网输送220
9.1.2氢-天然气混合气的管网输送222
9.2氢气管网输送关键技术223
9.2.1输氢用钢制管道和氢脆224
9.2.2氢气的泄漏和全程监测231
9.2.3氢气压缩233
9.3氢气管网输送的经济性234
9.4小结与展望234
参考文献234
第10章氢气储运测评方法237
10.1氢气纯度的检测方法237
10.1.1低纯度氢气(纯度小于99.99%)的分析方法237
10.1.2高纯度氢气(纯度高于99.99%)的分析方法238
10.2材料吸放氢性能检测240
10.2.1体积法240
10.2.2热脱附谱241
10.2.3热重法241
10.2.4电化学法241
10.3氢气中颗粒物的检测法241
10.3.1重量法242
10.3.2射线吸收法242
10.3.3微量振荡天平法242
10.3.4光散射法242
10.4氢气瓶检测242
10.4.1铝内胆的检测方法243
10.4.2气瓶的检测方法243
10.5氢气输送管道检测245
10.5.1金属材料与氢环境相容性试验方法245
10.5.2金属材料氢脆敏感度试验方法246
10.6相关的其他检测247
10.6.1氢气泄漏检测的方法247
10.6.2氢燃料电池车中氢系统的安全监控247
10.7小结与展望248
参考文献248
第11章氢的典型应用案例250
11.1燃料电池车辆250
11.1.1燃料电池乘用车250
11.1.2燃料电池城市客车252
11.1.3燃料电池叉车253
11.2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254
11.2.1移动通信基站用燃料电池发电254
11.2.2家庭用燃料电池发电255
11.2.3其他用途固定式燃料电池发电257
11.3移动式燃料电池电源257
11.3.1基于水解制氢的燃料电池充电宝257
11.3.2基于可逆气固储氢的燃料电池充电宝258
11.4电解水储能259
11.5氢内燃机261
11.6燃料电池电动船舶264
11.6.1潜艇264
11.6.2民用燃料电池船舶266
11.7加氢站267
11.7.1加氢站的工艺流程267
11.7.2加氢站的建设数量及规划268
11.7.3加氢站建设的技术路线269
11.7.4小结与展望271
11.8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272
11.8.1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的工作原理272
11.8.2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的主要特点272
11.8.3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的关键技术272
11.8.4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技术的典型案例273
11.9氢气的纯化274
11.9.1低温吸附法275
11.9.2低温吸收法275
11.9.3深冷分离法275
11.9.4变压吸附法276
11.9.5膜分离法277
11.9.6金属氢化物分离法277
11.9.7水合物分离法278
11.9.8氢气纯化与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279
11.10小结与展望279
参考文献280
附录283
附录Ⅰ氢气及部分氢化物的物化参数283
附录Ⅱ一些氢化物的物化参数284
附录Ⅲ一些储氢材料的物化特性参数和吸放氢性能285
附录Ⅳ氢气储运相关标准列表287
附录Ⅴ国内从事氢气储运研发的部分相关机构287
附录Ⅵ国内从事氢气储运的部分相关企业288
参考文献289
內容試閱
纵观人类能源消费历程,实现低碳及无碳能源消费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天气加速了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节能减排的步伐。使用氢燃料是实现无碳和高效能源消费的措施之一,氢能也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新能源形式。氢的制取、储运及氢燃料电池是当今氢能利用的最关键的三大技术。2008年奥运会,23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7.6万公里。到了2010年世博会,这些数字分别上升到196辆和91万公里。戴姆勒奔驰开发的F-Cell系列样车已经进行了总共超过450万公里的路试。本田FCX Clarity已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销量。2015年丰田公司的Mirai正式上市,优良的性价比使其成为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运营新的里程碑。近几年,中国政府也大力倡导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众多企业积极参与。
《氢气储存和输运》重点关注氢能利用中最重要的储运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不仅详细介绍各种储存方法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评述。针对目前储氢技术不能完全满足车载储氢和便携式电源等使用要求的现状,介绍了储氢与产氢一体化新技术,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各个技术的特点。与国内外已出版的同类书相比,本书增加了氢气的车船运输和管线输送的国内外现状章节,以使读者,特别是新能源领域投资人、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氢经济领域有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介绍了储氢和输氢环节主要的分析测评方法,并介绍了最新的氢的典型应用案例。为了增加本书的参考价值,在附录中列出了氢气和主要氢化物的物化参数、部分储氢材料的主要吸放氢性能、氢气储运的相关标准、国内主要机构及企业等信息。
本书是在国际国内氢能市场化起步大背景下编撰的一本重要的专著,将为新能源领域投资者、氢能领域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新能源专业教师及本科、硕博士研究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氢的储存和输运方面的知识,为我国氢能全面市场化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本书共11章,第1章主要介绍氢经济的概念、氢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氢能的关键技术及氢气输运的发展趋势。第2章主要介绍氢气高压储存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第3章主要介绍氢气液化储存原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第4章主要介绍几种材料的物理吸附储氢原理及应用前景。第5章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及应用前景。第6章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复杂氢化物储氢材料及发展趋势。第7章主要介绍几种直接水解制氢的储氢与产氢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前景。第8章主要介绍氢气车船运输的方法及关键技术。第9章主要介绍氢气管网输送的方法和关键技术。第10章主要介绍氢气储运的测评方法。第11章主要介绍氢能的一些典型应用案例。附录包含了氢气和氢化物物化参数、部分储氢材料的主要吸放氢性能、氢气储运相关标准、主要机构和企业清单。本书第1~3章,第7~11章由四川大学吴朝玲副教授编写,第4、5章由燕山大学李媛副教授编写,第6章由安徽工业大学李永涛教授、滨州学院高志杰副教授、河南工业大学王涵讲师和日本九州大学李海文副教授联合编写,最后由吴朝玲副教授统稿。
在此感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502101)对本书出版的资助。在本书编撰过程中四川大学陈云贵教授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袁海燕编辑的热忱帮助。
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编者尽量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力求准确有效,即便如此,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并批评斧正。
吴朝玲
2020年3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