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書城自編碼: 357099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王宏广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23717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开宝九年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售價:HK$ 109.8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证券分析》前传:格雷厄姆投资思想与证券分析方法 》

售價:HK$ 134.3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当我点击时,算法在想什么? 》

售價:HK$ 7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6.6
《国内大循环 》
+

HK$ 169.0
《经济蓝皮书: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HK$ 76.6
《粮食生产、收储模式与粮食安全》
+

HK$ 112.2
《国外投融资体制研究与借鉴》
+

HK$ 45.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可持续性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丛书)》
編輯推薦:
袁隆平作序推荐。
一本大角度、高站位研究粮食安全的高价值读物。
(1)非常符合当前时事与经济需求。这是自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4月17日提出保障粮食安全以来,系统分析世界与中国粮食安全的著作。新冠肺炎疫情引发新一轮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宣布进入农业新阶段,22年来再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究竟怎么样、人民的饭碗能不能端稳、粮食是否会像芯片一样被人卡脖子、粮食危机来了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受到各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粮食安全是当前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书不仅研究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对世界粮食安全做了系统研究。了解中国及全球粮食安全历史、现状、趋势,有利于管理部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粮食储存、调度、进口;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者了解粮食供需形势、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规划;有利于科学研究人员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形势做系统的了解
(3)系统性地梳理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本书研究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历史与经验,分析了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9大问题,测算了粮食生产潜力,提出了未来20年粮食安全的战略与对策,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四大战略、八项对策。本书用数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历史、现
內容簡介: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赴地方考察粮食生产,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作者在连续30年对粮食安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疫后世界格局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回顾了60年世界粮食生产、消费、贸易的历程,研判了当前世界粮食安全格局,展望了未来20年粮食安全的趋势。同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九大问题,测算了粮食生产潜力,提出了未来20年保障粮食安全的四大战略、八项对策。
本书用数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历史、现状、形势做了系统研究,既有深度也有广度,颇具完整性、体系性、策略性和深刻性,是亿万公众了解吃饱、吃好现状与趋势的重要读物,也是各级政府制定农业政策、科技人员研究粮食安全,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用书。
關於作者:
王宏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生物经济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海关总署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先后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等6所大学做合作研究。差距经济学理论创始人,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第二次农业绿色革命提出者,著有《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国耕作制度70年》《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中国粮食安全研究》等22部著作,发表《论科教兴国》等论文110余篇。提出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潜力健康产业有8万亿元潜力等建议并被政府采纳,《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0-2010)》起草组长,发起并组织首届国际农业科技大会、首届国际生物经济大会。2003年国务院全国防治非典脑炎先进个人,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目錄
序 一 XXIII
序 二 XXVII
序 三 XXXI
序 四 XXXV
前 言 XXXIX
第一篇新粮食安全观
第一章 疫后世界格局变化与粮食安全
一、 政治格局:多元化新格局加速形成
二、 经济格局:正在迎来百年未有巨变
三、 科技格局:新科技革命将提前到来
四、文化格局:交流、多元、包容、融合成大趋势
五、军事格局:核主导可能变为生物主导
六、中美竞争格局:不容忍超越与不放弃发展
七、粮食安全:面临50多年来最严重危机
第二章 当今世界需要新的粮食安全观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二、食品安全的内涵:吃得安全
三、粮食安全指数:挨饿风险评估
第三章 粮食危机粮食战可能会再次出现
一、粮食危机困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新冠肺炎疫情使粮食战风险陡升
第四章 人类消除饥饿面临种种难题
一、为什么吃饱比登月还难
二、未来新增23亿人吃什么
三、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
四、未来粮食增产靠哪些技术
五、气候变暖会使粮食减产
六、吃饱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七、填平粮食鸿沟要靠文明
第二篇 世界粮食安全
第五章 粮食生产:60年回顾与20年展望
一、粮食产量近60年增长2.7倍
二、粮食单产近60年增长1.9倍
三、粮食播种面积近60年增长27%
四、推动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国家与技术
五、2040年粮食总产将达41亿吨
第六章 粮食消费:60年回顾与20年展望
一、60年粮食直接消费低速增长
二、60年粮食间接消费快速增长
三、60年回顾:粮食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四、20年展望:粮食消费将超过41亿吨
第七章 粮食贸易:60年回顾与20年展望
一、粮食贸易总量:60年回顾与20年展望
二、粮食主要出口国与出口量
三、粮食主要进口国及进口量
四、大豆贸易量占产量比重增长近1倍
第八章 畜产品生产:60年回顾与20年展望
一、肉类生产60年回顾
二、蛋类生产60年回顾
三、奶产品生产60年回顾
四、畜牧业结构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章 畜产品贸易:60年回顾与20年展望
一、畜产品贸易量增速是生产量的3.4倍
二、全球畜产品潜力预测
三、畜产品贸易量有望增长26%左右
第十章 世界粮食安全的基本判断
一、世界粮食总体不安全,肥胖与饥饿并存
二、世界粮食安全的基本格局
三、粮食和食物的供需平衡
四、世界粮食安全的趋势与规律
第三篇 中国粮食安全:历史与经验
第十一章 中国农业辉煌史与粮食安全
一、 中国种粮已有一万多年的辉煌历史
二、近2000多年的粮食安全分四个阶段
三、历代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经验
第十二章 新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的里程碑
一、70年创造了中华民族农业史上的四个里程碑
二、人口增长近10亿,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三、人均预期寿命增42岁,大国中增长最多
四、粮食总产增长486%,成为第一粮食大国
五、超3亿亩耕地支援城镇化,总价约45万亿元
第十三章 粮食生产:70年增长486%
一、粮食总产量增长 486%
二、粮食单产增长386%
三、粮食种植面积增长5.5%
四、增产的关键因素
第十四章 粮食贸易:70年增长450%208
一、粮食贸易量增长450%
二、进口9亿亩耕地的食物
三、贸易主要品种:大豆占76%
四、主要贸易国家:美国与巴西共占84%
五、主要问题:集中度高、风险上升
第十五章 粮食消费:70年增长577%
一、粮食总消费量增加577%
二、直接消费降95%,间接消费增380%以上
三、人口增长对粮食总消费增长贡献率为50%
四、收入增长对粮食总消费增长贡献率为50%
五、中国粮食消费展望
第四篇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问题
第十六章 粮食生产效率与代价
一、 粮食总产量每增长1亿吨的投入效率与代价
二、单产每增1000千克公顷的投入与代价
第十七章 不同省(市、区)的粮食安全
一、 粮食安全指数概念、指标体系与算法
二、各省(市、区)粮食安全六维指数
三、中国粮食安全区划
第十八章 主要作物的安全指数
一、粮食进口超1亿吨,人均进口65千克
二、口粮综合自给率稳定在98%以上
三、稻谷完全自给,进口与出口并存
四、小麦自给率为95.4%,进口量下降
五、玉米自给率近年稳定在98%以上
六、大豆自给率从100%降到近18%
第十九章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问题
一、 粮食安全的总体判断 _
二、粮食安全面临九大难题
第五篇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第二十章 粮食生产与需求预测
一、 人口高峰在14.4亿人左右
二、粮食总产有望达到7.5亿 ~ 9亿吨
三、粮食消费量将达到8亿 ~ 10亿吨
四、粮食进口量缺口仍将在1亿吨左右
第二十一章 粮食安全的战略与对策
一、 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与任务
二、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
三、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
四、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第二十二章 粮食安全的潜力与出路
一、粮食生产潜力达10亿吨以上
二、把粮食总产波动控制在5%以下
三、切实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
四、实施进口大豆替代工程
第二十三章 粮食大省生产潜力与对策
一、 山东省粮食有望增产20%
二、湖南省粮食有望增产20%
第二十四章 坚决打赢粮食战
一、粮食战是人为制造的粮食危机
二、古今中外的粮食战从未停歇
三、中美大豆战仍在持续
四、我国遭遇粮食战风险增加
五、打赢粮食战的战略与战术
后 记
內容試閱
人类消除饥饿面临种种难题
人类种植粮食已经有1万多年了,但至今仍不能使人人都吃饱肚子。6.9亿人口仍然忍受着饥饿的折磨,10亿人口因营养过剩遭受肥胖等富贵病的困扰,世界粮食鸿沟长期存在。展望未来,人类何时全面告别饥饿?如何告别饥饿?我们仍然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路。人类要彻底告别饥饿至少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吃饱比登月还难
人类首次登月距今已经有51年了,火星探测器已开启探索火星之路。人类种植粮食已经1万多年了,为什么至今没有解决人人“;吃饱”;的问题?吃饱真的比登月还难?
我们研究认为,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技术,需要政策,需要投入,更需要国际合作,终解决还需要人类文明的提升。只有拥有土地、技术、财富的国家向土地、水资源、技术、资金严重不足的国家或人群给予无私的援助与支持,才能给人类告别饥饿带来一线希望,可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仍然横行的世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类能不能少生产一些武器,多生产一些粮食?为什么登月易、吃饱难?
“;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威胁持续蔓延。一直以来,饥饿和粮荒主要发生在中低收入的第三世界国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加剧了它们局势的动荡,战争的恶魔笼罩在这些区域上空。落后、愚昧、灾民、杀戮似乎成为这些国家的代名词,西方世界“;以我为主”;的强盗式干预无疑使它们的局势雪上加霜。
战争的阴霾一日不散,少造武器、多产粮的和平美好愿望就不能实现;外部势力的殖民统治一日不除,独立发展的空间就不会来临;内斗的局势一日不改,枪炮下的残垣断壁只能是占山为王者的天下;贫困的
格局一日不变,武力庇护下的毒品就会鸠占鹊巢,农田里种植的将是罂
粟和大麻…;…;
二、未来新增23亿人吃什么
联合国人口司估计,2025年世界人口将增长到80亿,2043年达到90亿,2083年将达到100亿,与2019年的77亿人口相比,未来世界将新增23亿左右的人口。77亿人中6.9亿人还没有吃饱,未来新增23亿人吃什么?这是保障人类粮食安全必须回答的个问题。
2018年世界人均谷物产量380千克,发达国家人均谷物产量为650千克以上,发展中国家人均谷物产量的平均值仅250千克,不到发达国家的40%。世界粮食数量安全整体没有达到人均400千克的粮食安全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离安全线尚有很大的差距。
由于缺乏获取粮食和营养的有效途径,全球约20亿人口经历着中度或重度的粮食安全风险,其中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从经历粮食风险(中度或重度)总人数的分布来看,处于饥饿状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其中亚洲有10.3亿人,非洲有6.75亿人,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有2.05亿人,北美洲和欧洲有8800万人,大洋洲有590万人。地球上的粮食产量足以维持全人类的生存,但由于粮食生产不平衡,仍有超过15亿人无法负担满足人体必需营养素的膳食,超过30亿人无法负担哪怕是价的健康膳食。新增的23亿人分布在世界各个区域,因此,粮食安全是影响人类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三、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
地球究竟能承载多少人?人口专家预测全球人口可达100亿;生态学家测算地球合理承载人口是35亿,现在地球已经超载。有科学家测算,如果像美国人一样消费,那么全球人口需要7个地球来承载。参照合理的承载力,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一是取决于人均消费水平,二是取决于科技进步。
我们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农业:问题·;潜力·;道路·;效益》一书中提出了粮食生产潜力九级订正法,计算了光照、温度、水资源、灌溉条件、土壤、肥料、技术、经济、社会九个要素的人口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拥有巨大的潜力,方案潜力可达30%~46%,第二方案潜力为22%~38%,粮食产量可达到6.4亿吨左右(2019年已达6.64亿吨),中国土地能够承载16亿人口,但生态压力巨大。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人口承载力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制度如何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水平如何改变,一些为人类生存必需而且是不可再生也不可能替代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例如地球上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地球人口承载力极限在哪?我们需要进一步摆脱生物承载力的研究模式,从一种固定不变的环境和不变的生活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考虑人类生态系统已有的开放性、技术、体制、文化、消费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变化。因此,从动态的、变化的角度来研究人口承载力,将成为未来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共识。b地球能养活多少人的估计数多达65个以上,但结果差异巨大,从的不足10亿到的超过1万亿。综合动态方案的研究结果,地球能容纳养活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和160亿之间。人类不可能也不愿意通过实证去验证“;地球能养活多少人”;,这一问题跨越了几乎所有学科的界限,生态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土壤学、农学、营养学、政治学乃至军事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做出了贡献。大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生态学家认为土地承载力人口为22亿~35亿。一是采用人口增长S模型。1948年《生存之路》计算出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人口为22亿,1971年斯坦福大学《人口爆炸》计算出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人口约为35亿,1972年《增长的极限》曾经预言人类社会将在未来100年崩溃。实际情况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并没有因为以上所谓的人口承载力而停止增长并呈“;S”;形,而是几乎始终呈现指数型增长。二是采用生态足迹法。20世纪90年代初,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威廉·;里斯(William E. Rees)教授提出,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即出现“;生态赤字”;;当其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按人均2.2公顷的生态足迹计算,全球人类现在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已经超出了地球资源再生能力的20%。
2.人口专家认为地球人口将超过100亿。在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数据的9套方案中,有6套方案认为,地球人口规模会超过100亿。只有低方案(low variant)、惯性方案(momentum)和固定死亡率方案(constant-mortality)预计地球人口分别为89亿、93亿和95亿。这三种方案是相对的情景,发生的概率比较低。更多专家偏向中方案,即地球人口终将超过100亿。
3.农学家认为地球多可养活1万亿人口。1967年,荷兰植物生理学家戴维特(De Wit)估算,若只有光合作用而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地球可养活的人数达1万亿。但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粮食生产除了光照以外,还要受到温度、水资源、灌溉条件、土地、肥料、技术、经济、社会等要素的制约。
总之,关于“;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或者“;地球人口承载力极限在哪”;,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结果。地球承载人口数量,一方面取决于人均资源消耗情况,另一方面取决于科技进步的速度。现在超载,将来有可能不超载,地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数字,而通过科技进步减少资源消耗是解决超载问题的上策。
四、未来粮食增产靠哪些技术
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加,粮食增产只能依靠提高单产,而单产提
高只能依靠技术,没有别的出路!依靠什么技术呢?目前看来,有潜
力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人造肉技术,但人们并不愿意接受这些技术。
靠科学家们再发明一些新技术,还是靠消费者转变观念?这是科学问题,
也是文化问题、社会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粮食总产达到历史,为33.1亿吨。自1961年以来,粮食总量增长了2.67倍,粮食单产增长1.89倍。1961—;2018年,粮食单产贡献率达73%,面积贡献率仅为27%。有专家测算,粮食增产60%才能满足2050年粮食安全的需求。
未来粮食生产技术的突破口在哪里?一是大幅度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这是可行、可靠的技术。全球粮食高产区与低产区的产量差距较大,推广高产区种植技术体系,有望提高低产区的粮食产量,是当前各国政府、企业、农民可选择的可靠的技术。进行农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生态机理研究,在未来5~15年内,使得粮食作物单产提高15%~20%,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生态上是可承受的。二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单产过去主要靠次绿色革命的技术—;—;培育大量杂交品种,提高产量超过20%,但对一些自花授粉的作物,不能利用杂交的方法,只能使用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方法。然而,由于生物安全的争论,消费者并不完全认同转基因技术。三是发达国家恢复退耕面积,维持世界粮食安全。按全球48亿亩耕地计算,全球复种指数每提高10~15个百分点,可以增加4亿~6亿亩播种面积。这是经济问题、生态问题,也是人类文明问题,发达国家不一定愿意做。四是基因编辑技术将掀起新一轮育种技术革命,人造肉有望解决人类蛋白食物短缺问题。新的技术会不断涌现,人类粮食安全问题终只能靠技术来解决。
五、气候变暖会使粮食减产
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需要大量资金与时间回答、解决这一问题。气候变暖对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粮食生产有负面影响,但对寒温带、寒带的国家和地区的粮食生产则有促进作用。所以,如何在气候变化中趋利避害是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决定因子,全球绝大部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受控于气候要素和气候系统。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从 280毫克/升上升到2019年的415毫克/升,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部分地区冰川融化、干旱蔓延、作物生产力下降,而温室效应将继续造成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其中不少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全球气候变化将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靠天吃饭”;的农业必然是受冲击的行业之一,粮食安全首当其冲。
温室效应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需要辩证地看。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是不同作物对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反应不一。如果气温升高而水分减少,粮食作物将减产;如果气温升高和水分增加相匹配而且同季,粮食作物将增产;如果气温升高而水分无变化,冷凉湿润地区粮食作物将增产。气候变化对大多数非灌溉耕地的负面影响将更加严重。
粮食作物病虫害问题复杂化。随着气候变暖,区域性水热平衡和季节分配失调,各种病虫害发生概率将会激增:暖冬为越冬害虫及虫卵提供了温床,使其死亡率降低、存活数量上升,易造成常发性病虫害持续发生,次要或潜在性病虫害不断发生,一些原已控制的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再度严重回升。
粮食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研究表明,在温度升高1℃的情况下,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的释放量增加约4%,释放期缩短3.6天。因此,要想保持原有的肥效,就必须加大施肥量,每次的施用量需相应增加4%左右。更多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将增大粮食生产成本。
六、吃饱权是基本的人权
我们研究认为:“;吃饱是基本的人权。”;“;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不稳。”;吃、穿、住、行、医,吃是位的,自古皆然。粮食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在世界和国家的和平安宁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粮食权,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生命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宪章》确立了维护基本人权尤其是生命权和生存权的精神。只有捍卫生存权,人类才有可能争取其他权利。
自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五条第(一)款首次确认该项权利以来,“;食物权”;已被多个国际法律文件确认为人权的内容。1966年《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第十一条是有关“;食物权”;的重要规定。该公约的“;食物权”;包括“;享有充分的食物”;和“;免于饥饿的基本权利”;。联合国粮农组织一直倡导获得食品、消灭营养不良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并于1974年在世界粮食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从人权的视角来看,“;食物安全”;即在粮食安全的范围内实现“;充足的食物权”;。
1991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其中条就明确指出:“;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时任国务院总理在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一再强调:“;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获得充足的食品是每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这是基本的人权。”;任何国家都要遵守和执行“;尊重食物权”;、“;保护食物权”;和“;实现食物权”;的义务。
七、填平粮食鸿沟要靠文明
当今世界存在粮食鸿沟。一方面,在拥有先进技术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发达国家,粮食过剩导致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大量闲置,农业补贴负担沉重,粮食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粮食生产体系不稳定;技术先进但自然资源匮乏的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通过大量进口粮食转移本国农业自然资源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人口众多和农业资源紧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本国粮食自给问题和压力很多,无暇旁顾;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仍然不能自给自足,仍然面临粮食生产不足和缺乏足够的粮食进口能力的双重制约。
从近60年的世界农业生产状况来看,粮食鸿沟将进一步加大,并将长期存在,主要表现为人均谷物占有量差距、谷物单产水平差距、人均肉类产量差距以及人均食物消费量差距。此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差距不断加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始终占据世界农产品贸易的主导地位,农产品贸易额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额的比重一直占70%以上。虽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进口比例有所增长,但是农产品出口的比例却不断下降。再有,科学技术创新的鸿沟明显,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加快,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差距加大。从科技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来看,农业信息技术、生物工程、遗传科学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使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填平世界粮食鸿沟,不仅需要技术、政策、投入,还需要人类文明的升华,需要土地、技术、资金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对粮食短缺、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无私、长期的支持与帮助,否则人类彻底告别饥饿将是永远的梦!地球本来会更美,人类本来会更好,只因文明迟到了一些,期待文明早日升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