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編輯推薦: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核心理论,并对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
內容簡介: |
网络社会的崛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年大学生是党的事业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互联网上赢得青年,这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本书以网络建设比较完善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核心理论,并对基于校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
關於作者: |
张瑜,清华大学工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17年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先后担任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负责人、教工党支部书记等工作。研究方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与政治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以及北京市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5部(含合著)。曾荣获国家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教育部社科发展研究中心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特约研究员,获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等称号。
|
目錄:
|
导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001
第一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发展 001
一、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002
二、主动建设网络阵地 005
三、自觉营造网络环境 007
四、迈入新媒体的时代 010
第二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014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014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017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特点 023
第一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理论与实证 027
第一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基本概念 028一、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定义 028
二、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表现 030三、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特性 034
第二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存在性 043
一、基于校园
BBS平台的实证分析 043
二、基于微信社交网络的实证分析 053
第三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成因 063
一、作为信息渠道的媒介选择机制 063
二、作为交往平台的社会连接机制066
三、作为文化空间的社群凝聚机制 070
第四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073
一、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载体 074
二、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纽带 076
三、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阵地 080
第二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信息内容研究 085
第一节 信息内容的特点及其影响 086
一、信息内容的特点 086
二、学校信息环境的变化 090
第二节 三种类型信息内容的传播规律分析 092
一、新闻类信息内容的传播途径与特点 093
二、评论类信息内容的传播特点与机制 105
三、理论类信息内容的传播载体与规律 116
第三节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内容建设 138
一、加强新媒体时代校园新闻舆论引导工作 139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新媒体影响力 153
三、加强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167
第三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交往场域研究 181
第一节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交往场域 182
一、从交往的视角认识社交网络环境 182
二、校园社交网络环境中的交往场域类型 184
第二节 对不同类型交往场域的实证考察 186
一、师生关系场域 187
二、熟人关系场域 198
三、陌生人场域 211
第三节 立足社交网络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221
一、认知社交网络中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生态 221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联动机制 224
三、立足网络场域进行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 231
第四章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用户主体研究 240
第一节 大学生网络用户群体的类型划分 241
一、对大学生群体类型和层次的已有研究 241
二、网络环境带来大学生群体类型的新变化 243
第二节 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网络行为 245
一、年级群体 245
二、学生干部群体 256
三、网络沉默者与活跃者群体 263
四、其他类型群体的状况 277
第三节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81
一、增强对年级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281
二、发挥骨干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285
三、提升对重点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力 290
第五章 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93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观 293
一、互联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技术 294
二、互联网建构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296
第二节 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98
一、以教育内容为中心的模式 299
二、以网络载体为中心的模式 300
三、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模式 302
第三节 互联网 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04
一、师生情境模式 305
二、同辈情境模式308
三、社会情境模式 311
参考文献 316
后 记 325
|
內容試閱:
|
互联网时代青年成长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交网络时代是网络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书基于对大学生社交网络演变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长期考察,通过持续的实证观察和理论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概念,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较为系统地开展了社交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创新研究。
本研究提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是在网络社会发展条件下,大学生群体在信息获取、人际交往以及休闲娱乐等主要网络行为方面形成对校园社交网络的较大依赖,从而基于信息内容、网络媒介、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而构建出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网络信息传播系统。这一社交网络表现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圈、学习生活圈、人际交往圈、校园舆论圈等形态,具有凝聚性、现实性、发展性、多样性、可控性等基本特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环境下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载体、连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纽带和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导向的阵地。本研究通过 2004年至 2017年期间多次的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工作,发现了大学生社交网络媒介形式之变和网络交往场域之不变的规律性,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发展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建议。本书指出,校园社交网络的媒介形式从互联网早期的校园 BBS演变到新媒体时代的微信社交平台,媒介的持续变化推进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平台的不断更新以及方法和手段的发展演进。与此同时,本书系统阐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发现:无论网络媒介形态如何变化,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始终是稳定存在的,这是基于长期的实证观察和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究其内在机理,正是在信息内容、网络媒介、用户群体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下,作为信息渠道的媒介选择机制、作为交往平台的社会连接机制、作为文化空间的社群凝聚机制,成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据。而师生关系场域、熟人关系场域和陌生人场域构成了这一社交网络环境的典型交往生态,每一类型场域的内在机制以及场域之间的协同关系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探索和模式创新提供了规律性的支撑。基于对社交网络的工具性应用,本书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即以教育内容为中心的模式、以网络载体为中心的模式和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模式;基于对社交网络交往生态的理解,本书构建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总结和阐述了师生情境、同辈情境和社会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以上这些新现象、新规律、新模式的发现和总结,有助于我们不断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努力实II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本书的研究方法注重在比较中发现与反思、在实践中推进和深化、在借鉴中攻关和突破,贯穿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思路。正如书中所阐述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的认识已经经历了从网络工具论到网络社会观的演变,并将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进一步得以深化。这反映了互联网不断变革与发展,逐步进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终引起整个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基础技术架构,建构了人的新的生存状态、交往空间和发展条件,从而深刻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催生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新的实践形态。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认识和研究互联网,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它既是一种作为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存在,同时也要立足网络社会的宏观角度把互联网看作是一种作为整体环境的社会性存在,在树立网络社会观的基础上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
自互联网进入我国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已逾二十五年。在新的形势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 ,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新媒体、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大量未知的前沿问题需要深入探索,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前沿领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持续深入的实践探索和坚持不懈的理论研究。本书的研究写作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将学术研究的目标专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新,通过持续性的实践探索和研究积累,系统梳理实践经验和深入挖掘教育规律,进而丰富理论建构和创前 言 III新实践模式,助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本书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憾,还需再接再厉,进一步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希望更多同仁加入进来,共同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和理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张 瑜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