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我们终将老去:认识生命的第二阶段(比利时的“理查德·道金斯”,一位行为生物学家的老年有用论
》
售價:HK$
91.8
《
祛魅:对世界祛魅是一个人变强的开始
》
售價:HK$
62.7
《
家族财富传承
》
售價:HK$
154.6
《
谁是窃书之人 日本文坛新锐作家深绿野分著 无限流×悬疑×幻想小说
》
售價:HK$
55.8
《
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 第3版
》
售價:HK$
110.9
《
8秒按压告别疼痛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著名学者钱理群作序推荐 文学与历史的完美二重奏,
用精彩故事再现难忘历史!
|
內容簡介: |
公元前57年,十二岁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宫殿里的生活,虽然面临着被下毒或者被谋杀的危险,但家人都能处理得当。但是一次从毒蛇口下死里逃生后,父亲不得不躲了起来。她的姐姐想要谋取权位,并散发关于她和她父亲的可怕流言。她虽然很不满意他父亲酗酒,但是她仍然很爱他,很担心他。在好朋友西奥菲勒斯和奥林巴斯,还有她的美洲豹的帮助下,她决定出发去寻找父亲
|
關於作者: |
克里斯蒂安娜格雷戈里(1951),美国畅销作家。曾为青少年写过三十多本书。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曼哈顿海滩长大,从小就很喜欢编故事。她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十岁时,她将自己在本应该做数学作业的课堂上写的一首诗投稿,结果收到拒绝信。高中毕业后,她学习了丰富的大学课程,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为写作事业积累经验。她原是一份日报的记者,还是《洛杉矶时报》的书评撰稿人。
|
內容試閱:
|
老少咸宜,多多益善
读《日记背后的历史》丛书有感
钱理群
这是一套童书;但在我的感觉里,这又不只是童书,因为我这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就读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这两天我在读丛书中的两本《王室的逃亡》和《法老的探险家》时,就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感觉。作品所写的法国大革命,是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就知道的,埃及的法老也是早有耳闻;但这一次阅读却由抽象空洞的知识变成了似乎是亲历的具体感受:我仿佛和法国的外省女孩露易丝一起挤在巴黎小酒店里,听那些平日谁也不注意的老爹、小伙、姑娘慷慨激昂地议论国事,眼里闪着奇怪的光芒,举杯高喊:现在的国王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把人关进大牢里去了,这个时代结束了!齐声狂歌:啊,一切都会好的,会好的,会好的------,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又突然置身于3500年前的神奇的彭特之地,和出身平民的法老的伴侣、十岁男孩米内迈斯一块儿,突然遭遇珍禽怪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这样的似真似假的生命体验实在太棒了!本来,自由穿越时间隧道,和远古、异域的人神交,这是人的天然本性,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这套童书充分满足了人性的这一精神欲求,就做到了老少咸宜。在我看来,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而且它还提供了一种阅读方式:建议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自己先读书,读出意思、味道,再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这样的两代人、三代人的共读,不仅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佳途径,而且营造了全家人围绕书进行心灵对话的最好环境和氛围。这样的共读,长期坚持下来,成为习惯,变成家庭生活方式,就自然形成了精神家园。这对孩子的健全成长,以致家长自身的精神健康,家庭的和睦,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或许是出版这一套及其他类似的童书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也就由此想到了与童书的写作、翻译和出版相关的一些问题。
所谓童书,顾名思义,就是给儿童阅读的书。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儿童?二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
首先要自问:我们真的懂得儿童了吗?这是近一百年前五四那一代人鲁迅、周作人他们就提出过的问题。他们批评成年人不是把孩子看成是缩小的成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就是视之为小猫、小狗,不承认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二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正因为不认识、不承认儿童作为完全的个人的生理、心理上的独立性,我们在儿童教育,包括童书的编写上,就经常犯两个错误:一是把成年人的思想、阅读习惯强加于儿童,完全不顾他们的精神需求与接受能力,进行成年人的说教;二是无视儿童精神需求的丰富性与向上性,低估儿童的智力水平,一味装小,卖弄幼稚。这样的或拔高,或矮化,都会倒了孩子阅读的胃口,这就是许多孩子不爱上学,不喜欢读所谓童书的重要原因:在孩子们看来,这都是大人们的童书,与他们无关,是自己不需要、无兴趣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又可以一切以儿童的兴趣为转移呢?这里,也有两个问题。一是把儿童的兴趣看得过分狭窄,在一些老师和童书的作者、出版者眼里,儿童就是喜欢童话,魔幻小说,把童书限制在几种文类、有数题材上,结果是作茧自缚。其二,我们不能把对儿童独立性的尊重简单地变成儿童中心主义,而忽视了成年人的引导作用,放弃教育的责任当然,这样的教育和引导,又必须从儿童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与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就以这一套讲述历史文化的丛书《日记背后的历史》而言,尽管如前所说,它从根本上是符合人性本身的精神需求的,但这样的需求,在儿童那里,却未必是自发的兴趣,而必须有引导。历史教育应该是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我们需要这样的让孩子走近历史,开阔视野的,人文历史知识方面的读物。而这套书编写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一个个少年的日记让小读者亲历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引导小读者进入历史名人的生活如《王室的逃亡》里的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六国王、王后;《法老的探险家》里的彭特之地的探险和国王图特摩斯,连小主人翁米内迈斯也是实有的历史人物。每本书讲述的都是日记背后的历史,日记和故事是虚构的,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细节却是真实的,这样的文学与历史的结合,故事真实感与历史真实性的结合,是极有创造性的。它巧妙地将引导孩子进入历史的教育目的与孩子的兴趣、可接受性结合起来,儿童读者自会通过这样的讲述世界历史的文学故事,从小就获得一种历史感和世界视野,这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阔大的基础,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素质,其意义与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如果因为这样的教育似乎与应试无关,而加以忽略,那将是短见的。
这又涉及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前不久读到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提出要将商业童书与儿童文学中的顶尖艺术品作一个区分(《中国童书真的大胜了吗?》,载2013年12月13日《文汇读书周报》),这是有道理的。或许还有一种应试童书。这里不准备对这三类童书作价值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当下社会与教育体制下,它们都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说,如同整个社会文化应该是多元的,童书同样应该是多元的,以满足儿童与社会的多样需求。但我想要强调的是,鉴于许多人都把应试童书和商业童书看作是童书的全部,今天提出艺术品童书的意义,为其呼吁与鼓吹,是必要与及时的。这背后是有一个理念的:一切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长远、全面、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要说,《日记背后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文化丛书,多多益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