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代女真史
》
售價:HK$
104.5
《
富足人生指南:用十年时间实现富而喜悦
》
售價:HK$
85.8
《
少女杂货铺 Procreate可爱质感插画教程
》
售價:HK$
76.8
《
边界感: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距离
》
售價:HK$
53.9
《
数理人文(第1辑)
》
售價:HK$
107.8
《
俘虏危机:大英帝国崛起的背面(1600~1850)
》
售價:HK$
130.9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
售價:HK$
65.8
《
舍勒的心灵(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
售價:HK$
79.2
|
編輯推薦: |
在湖南西北边陲,有座小县城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也被誉为中国民歌之乡。几千年来,这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所创造的文化多以口头代代相传,形成“无地不歌、无时不歌、无人不歌”的风俗。桑植民歌,就是这里口头文学与音乐的结合,2006年,被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研究》详细的介绍了桑植民歌所处的地理环境、分类、传承情况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
內容簡介: |
居于多民族杂居和多文化板块交接的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而言,多民族杂居之中的民族音乐始终处于多民族传统文化交融与现代化关系紧张的过程中,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其文化流变呈现出多样性的面貌,是多重文化审美与观念的叠加整合。同时,这一现象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影响文化审美领域的一个缩影与切入点,桑植民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湖南省的桑植县被誉为“民歌之乡”,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民歌资源。千百年来的民族迁徙、族际交往、民族融合等因素,使桑植民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艺术特征,本书试图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桑植民歌为对象,从它的生成背景、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艺术特征、多元文化的哺育和传承保护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的音乐文化融合现象。
|
關於作者: |
乐之乐 瑶族,湖南宁远人,2018 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中外声乐艺术史、湘西民歌赏析、西南少数民族演唱研习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声乐艺术。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民委、湖南省社科基金及教育厅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两本,在《中国音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5年,被湖南芒果卫视评为“美西部女教师”。
|
目錄:
|
绪 论 ? 1
一、选题依据及背景介绍 ? 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4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9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0
章 桑植民歌的生成背景 ? 15
节 桑植民歌的自然地理环境 ? 17
一、地理环境 ? 18
二、气候条件 ? 20
三、生态状貌 ? 21
四、生产方式 ? 22
第二节 桑植民歌的人文社会环境 ? 23
一、历史沿革及政治制度 ? 24
二、民族构成 ? 27
三、信仰体系 ? 36
四、民族习俗 ? 43
本章小结 ? 54 第二章 桑植民歌的题材内容与体裁形式 ? 55
节 桑植民歌丰富的题材内容 ? 59
一、历史掌故类 ? 59
二、劳动生产类 ? 61
三、日常生活类 ? 69
四、爱情类 ? 72
五、时政类 ? 75
第二节 桑植民歌多样的体裁形式 ? 90
一、号子 ? 91
二、山歌 ? 100
三、小调 ? 103
本章小结 ? 121
第三章 桑植民歌多元的艺术特征 ? 123
节 桑植民歌多元的歌词特征 ? 125
一、歌词的声韵之美 ? 125
二、歌词的章句之美 ? 128
三、歌词的结构之美 ? 133
第二节 桑植民歌多元的音乐形态特征 ? 143
一、调式音阶 ? 143
二、曲式结构 ? 152
三、旋律音调 ? 164 第三节 桑植民歌多元的润腔特征 ? 168
一、旋律性润腔 ? 170
二、节奏性润腔 ? 173
三、力度性润腔 ? 174
四、音色性润腔 ? 175
本章小结 ? 179
第四章 多元文化哺育下的桑植民歌 ? 181
节 地域文化的融合 ? 183
一、荆楚文化 ? 183
二、巴蜀文化 ? 189
三、中原文化 ? 194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融合 ? 199
一、以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为底色 ? 199
二、汉文化的传入 ? 204
三、白族对当地文化的认同 ? 206
本章小结 ? 212
第五章 桑植民歌的传承及保护 ? 213
节 政府举措 ? 215
一、成立机构 ? 216
二、制定法规 ? 216
三、全面普查 ? 217
四、组织申报 ? 218 五、专业培训 ? 220
六、纳入课程,编入教材,走进课堂 ? 221
七、举办活动,大力推介 ? 223
八、财政扶持 ? 224
第二节 民间传承 ? 226
一、家庭传承 ? 227
二、师徒传承 ? 229
第三节 教育传承 ? 235
一、学校概况 ? 236
二、传承理念 ? 237
三、传承管理体制 ? 238
四、课程建设 ? 239
五、传承保障 ? 251
六、传承成果 ? 251
本章小结 ? 253
结 语 ? 254
参考文献 ? 256
后 记 ? 263
|
內容試閱:
|
此书写完,感觉卸下了肩上的重担,但内心却十分忐忑,整个写作过程让我深感知识缺项甚多,博士求学生涯只是迈出学术之路的步,此书也仅是我通往学术之门的敲门砖。
三年的博士备考,三年的博士学习,使我体会到了“博士”背后的艰辛。从备考、考试、学位课程的修读、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直到田野调查,论文撰写、修改、定稿,每一步我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也更加让我懂得了学海无涯、天道酬勤的道理。
此书能够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樊祖荫先生。从选题到结构框架的敲定再到文章各个细节与文字修改等方面,老师都花了大量的时间,付出了许多心血。他曾冒着酷暑,亲自带我去桑植芭茅溪进行田野调查。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的学术境界及豁达的人格魅力,使我终身受益,也将一直影响我的学术人生,我会以他为楷模,不懈努力、执着向前。
三年的学习过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音乐学院浓郁而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幸倾听了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共同学习,有幸得到樊门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帮助,不断进步。
在田野调查时,我得到了桑植县各位领导和艺术家们的热心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这其中有:桑植民歌传承人尚生武、向佐绒、谷彩花、彭淑媛、张巧珍、唐桂珍、赵贵芝、朱柏林、朱子姑、袁绍云等,桑植民歌研究者尚立昆、彭梦麟,张家界市文联、桑植县文化局、桑植县非遗办、桑植县教育局、桑植县财政局、桑植县第四中学、桑植县中学、桑植县小学、桑植县图书馆、桑植县公安局、桑植县五道水文化站、桑植县芭茅溪文化站、桑植县官地坪文化站等部门的领导、老师、工作人员,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音乐学院的赵塔里木、姚艺君、修海林、赵晓楠等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伍国栋、张振涛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的张伯瑜教授,他们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后,我要感谢父母和家人,他们的关爱是我坚实的精神支柱,使我的学术道路走到现在。博士学位论文不仅是求学的阶段性总结,也是我未来学术道路的起点。学无止境,论文中的诸多观点、材料运用等有较多瑕疵和不足之处,恳请前辈和读者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