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HK$
143.4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HK$
140.0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內容簡介:
基层治理是国家与社会发生直接互动的主要界面,是联系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的重要纽带,更是维系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工作。基层治理的实践,往往展开于多层级、多领域、多属性的各类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当中,其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本书利用2000~2008年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围绕农村基层治理中若干重大问题开展的三轮覆盖六个省、三十个县、约六十个乡镇和约一百二十个行政村的连续跟踪调查数据,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对本世纪*个10年中基层治理体制的结构及其变迁做出比较全面的描绘和相对系统的分析。
關於作者:
刘明兴,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Comparative Politics》、《Urban Studies》、《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等。此外,出版学术著作《Revolutionary Legacy, Power Structure, and Grassroots Capitalism under the Red Flag in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目錄 :
第1章导论
1.1引言
1.2理论和现实背景
1.3研究方法和数据
1.4总体框架和篇章结构
第2章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实际职能和工作重点
2.1引言
2.2测量地方政府实际职能与工作重点的策略和方法
2.3乡(镇)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实际职能和工作重点
2.4村两委在地方治理中的实际职能和工作重点
2.5小结和讨论
第3章地方治理实践中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
3.1引言
3.2地方治理中干部考核的类别
3.3县对乡(镇)考核与乡(镇)对村考核的配套激励机制
3.4一个东部县级市地方治理工作中的考核实践
3.5地方治理实践中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指标内容
3.6县对乡(镇)考核与乡(镇)对村考核重点的总体演变情况
3.7小结和讨论
第4章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上级管控力与下级自主性
4.1引言
4.2财政体制改革及其对政府间关系的影响
4.3一个西北贫困县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4.4地方政府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自主性
4.5小结和讨论
第5章农村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上级管控力与下级自主性
5.1引言
5.2农村税费改革前后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自由裁量权
5.3地方治理中政策压力的跨层级传导过程
5.4地方治理实践中的政令执行
5.5小结和讨论
第6章地方治理实践中制度结构的演化逻辑
6.1引言
6.2琥城地方治理实践中的关系结构及其变迁
6.3琥城财政体制的变迁
6.4琥城晋升锦标赛的兴衰以及压力型财政体制的解体
6.5小结和讨论
第7章地方治理中优化考核机制的现实经验
7.1引言
7.2杭州市优化考核制度的改革实践
7.3临安市优化考核制度的改革实践
7.4宁波和温州的干部考核改革实践
7.5小结和讨论
第8章结论与讨论
8.1引言
8.2主要发现
8.3理论意涵
8.4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1-1县、乡(镇)、村三级治理主体在地方治理中的正式关系机制
表2-1乡(镇)政府在地方治理中的实际职能和主要工作
表2-2乡(镇)政府各调查年度首要工作任务排序及变化情况
表2-3乡(镇)政府各调查年度前五位工作任务排序及变化情况
表2-4村两委在地方治理中的实际职能和主要工作
表2-5村两委各调查年度首要工作任务排序及变化情况
表2-6村两委各调查年度前五位工作任务排序及变化情况
表3-1各调查年度县对乡(镇)考核中四类激励机制的覆盖范围
表3-2各调查年度乡(镇)对村考核中三类激励机制的覆盖范围
表3-3秀城1993年县对乡(镇)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4秀城1998年县对乡(镇)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5秀城2003年县对乡(镇)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6秀城2007年县对乡(镇)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7秀城2013年县对乡(镇)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8安镇1997年乡(镇)对村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9安镇2004年乡(镇)对村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10安镇2013年乡(镇)对村考核指标及权重
表3-11地方治理实践中县对乡(镇)考核的主要指标
表3-12地方治理实践中乡(镇)对村考核的主要指标
表3-13各调查年度县对乡(镇)考核的首要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3-14各调查年度县对乡(镇)考核的前五位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3-15各调查年度县对乡(镇)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3-16各调查年度乡(镇)对村考核的首要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3-17各调查年度乡(镇)对村考核的前五位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3-18各调查年度乡(镇)对村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表4-11998~2004年凯县专项资金的实际下拨比例和被挪用比例
表4-21998~2004年凯县财政收入来源结构
表4-31998~2004年凯县六个领域专项转移支付收入额度
表4-41998~2004年凯县六个领域专项转移支付被挪用比例
表4-51998~2004年凯县三个领域人员和财政支出规模
图5-1各调查年度样本乡(镇)工作任务重合指数的分布情况
图5-2各调查年度样本村庄工作任务重合指数的分布情况
图5-3各调查年度样本村庄工作任务简单负担比率的分布情况
图5-4各调查年度样本村庄工作任务加权负担比率的分布情况
图5-5各调查年度样本乡(镇)对村两委简单依赖比率的分布情况
图5-6各调查年度样本乡(镇)对村两委加权依赖比率的分布情况
表5-1样本乡(镇)在各项工作上对村两委的平均依赖系数
表5-2样本村庄在各项工作上对乡(镇)政策压力的平均负担系数
表5-3地方治理中五项主要工作的考核压力传导情况
表5-4政策压力传导模型中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5-5政策压力传导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
表5-6各调查年度县级政府的下达强度和乡(镇)领导班子的匹配力度
表5-7各调查年度乡(镇)政府的下达强度和村两委的匹配力度
表5-8各调查年度各项工作指标从县到村的传递率
表5-9乡(镇)政府政令执行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5-10村庄治理机构政令执行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6-11990~2006年琥城历任县委书记资料
表6-21990~2006年琥城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情况
表6-31995~2005年琥城上缴省级财政的资金规模
表6-41995~2003年桉港对琥城下达的年度财政收入任务指标
图6-11997~2003年琥城各乡(镇)预算内收入基数和预算内收入实际完成数的比较
表6-51997~2003年琥城各乡(镇)预算内收入基数完成情况
表6-61997~2003年琥城县级财政对乡(镇)拨款情况
表6-71996~2003年琥城33任乡(镇)党委书记相关资料汇总
表6-81996~2003年琥城各乡(镇)党委书记晋升情况与政策绩效相关程度
表6-91998~1999年及2000~2001年琥城各乡(镇)预算内实际拨款数额
图6-21997~2003年琥城各乡(镇)的平均债务规模
表6-101998~2003年琥城各乡(镇)平均债务规模的增长率
表6-111996~2003年琥城各乡(镇)党委书记晋升情况与债务增长率的关系
表7-12013年杭州市直单位综合考评指标体系
表7-22013年杭州市发改委绩效考核目标
表7-32008年杭州各县级行政区划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体系
表7-42001年和2004年临安市县对乡(镇)考核和乡(镇)对村考核的主要内容
表7-52004年临安县对乡(镇)考核中物质文明建设的指标权重
表7-62002年临安群众满意和不满意单位评议代表构成及评议结果
表7-72005年象山县对乡(镇)考核的指标体系
表7-82006年永嘉县对乡(镇)考核的指标体系
图8-1理解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结构的一个框架
內容試閱 :
致谢
本书是对三位作者在过去十余年间围绕地方治理实践中政府间关系所展开合作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2000年至2008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围绕农村地方治理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开展了三轮覆盖6个省30个县约60个乡(镇)和约120个行政村的连续跟踪调查。因缘际会,我们有幸先后参与了这一规模和意义都相当重大的项目,并从此开始了持续至今的学术合作。在参与全国抽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又共同或各自走访了包括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甘肃、吉林在内多个省份的几十个乡(镇)和上百个村庄。围绕地方治理在现实中的作用机制与实施效果,我们对众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亲手开展、亲身感受和亲眼见证地方治理的干部与群众进行了访谈。这些宝贵的定量和定性数据,构成了我们研究的起点。
虽然本书的文稿最终由三位作者共同确定,但我们的探索、思考与讨论只是本书得以面世的部分原因。在相当程度上,本书是许多人数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晶。
我们首先要感谢所有曾经接受过我们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干部与群众。虽然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在本书中大多以汇总之后的形式呈现,但他们每个人都为我们了解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实际情况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受制于研究伦理与篇幅限制,我们不可能将他们每个人的姓名列示在此,但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同意将生活的某个侧面展现给我们,并耐心回答许多在他们看来可能不知所云的提问。坦率地讲,我们的许多调查对象未必有机会能接触和阅读本书,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却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以及对基层善治的期许。如果本书内容能对地方治理的实践者略有启示,我们就会因没有辜负调研对象的信任与支持而倍觉欣慰。
我们还要衷心感谢曾和我们携手并肩设计问卷、收集信息、深入田野、分析数据和探索思考的朋友、同事和学生,以及大力鼓励和支持我们研究的有关领导。2000年至2008年展开的六省调查,虽然已经成为往事,但我们仍在不断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