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HK$
89.4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HK$
65.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三位作者多年从事知识产权法律理论研究或案件裁判,在商标法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使本书兼具理论性和实务性,焕发本土和国际的气息,追求体系性同时又不乏趣味性。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或读者研究,本书采取的提问式撰写方式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当然,商标法律制度在不断发展,作者们也会持续性地将**问题、理论、制度、政策和案件的研究和实践思考呈现在本书中,使本书成为一部经典的商标法教科书。
|
內容簡介: |
案例被称为活的教科书,这本书基本上围绕《商标法》的具体条文展开,为了进行规范解读,尽量选择了最新或*具有说明性的案例,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把所选取案例的事实和法院意见完整地再现,而只是把判决中相关的、重要的意见予以摘录,以增强可读性,读者若有兴趣则可进一步检索阅读,此外在每一节开头提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希望对读者有代入感。作者冬天在乔治华盛顿大学访学期间,系统阅读过一些美国商标法判决,此次利用在伯克利法学院访学的机会重新整理当年的读书笔记,并将有关的判决摘录到本书相应的部分以作对照和比较。希望本书对中国商标法的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有所裨益。
|
關於作者: |
刘维: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上海市法学会网络治理与数据信息法学研究会、上海市法学会竞争法研究会理事,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成员。曾任职于浙江某中级人民法院。在多个中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著《商标权的救济基础研究》等,合译《全球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引》。
陶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审判长、第一调研组组长,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硕士导师,入选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英才,获得北京市模范法官荣誉称号。参与完成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涉及网络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指南》《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审理指南》等多篇规范性文件,曾审理过多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 80 余篇。
范静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四级高级法官。从事知识产权、商事合同、不正当竞争案件审判工作十年,具有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曾主审大众点评诉百度地图全国首例涉及大数据利用的不正当竞争案。曾执笔最高法院、上海市高院多项调研课题,并多次荣获奖项。多次荣获国家*各类法学征文活动奖项,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调研文章 50 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商标及商标的功能
第一节 商标概述 001
一、商标的概念 001
二、商标的种类 002
第二节 商标构成要素 003
一、商标构成要素的确定 004
二、声音商标的审查和保护 005
三、气味商标的审查 008
第三节 商标功能 009
一、来源识别功能 010
二、质量保证功能 012
三、广告功能 016
四、信誉承载功能 018
第二章 商标注册条件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绝对事由 022
一、公序良俗 022
二、显著性 035
三、非功能性 039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相对事由 042
一、在先申请条款 043
二、特殊关系人条款 044
三、在先权利条款 047
四、未注册商标的抢注条款 052
五、地理标志条款 055
第三章 商标权的取得和消灭
第一节 商标权取得的基本原则 058
一、使用取得商标权的原则 058
二、注册取得商标权的原则 059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程序 062
一、商标注册申请原则 062
二、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 069
三、异议程序 093
四、复审程序 097
五、司法审查 114
第三节 商标权消灭 130
一、注册商标的注销 130
二、注册商标的无效 136
三、注册商标的撤销 156
第四章 商标权的内容与利用
第一节 商标权的内容 161
一、核准使用的商品 161
二、非规范商品的使用 162
第二节 商标权的转让 165
一、商标局审查商标转让申请的法律性质及职权 166
二、商标局审查商标转让申请的责任 168
三、商标权属转让的标志 171
四、商标一并转让原则 173
第三节 商标权的许可 176
一、商标许可中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76
二、许可法律关系与对外连带责任 180
第五章 侵害商标权的行为
第一节 商标使用行为 184
一、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商标使用 184
二、商标侵权使用的界定和价值 186
三、商标使用与其他概念的区分 192
第二节 相同使用的商标侵权行为 194
一、基本原理 194
二、典型案例 195
三、相同商标相同商品或服务的判断 196
第三节 近似使用的商标侵权行为 198
一、商标近似 198
二、商品或服务类似 201
三、混淆可能性 207
第四节 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 215
一、基本原理 215
二、构成判断和主要问题 217
第五节 伪造、擅自制造及销售该等注册商标标识 222
一、基本原理 222
二、与其他侵权行为的区别 224
三、民事程序与刑事、行政程序的交织 224
第六节 反向假冒行为 225
一、基本原理 225
二、反向假冒行为造成的损害 226
三、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具体含义 227
第七节 共同侵权行为 230
一、基本原理 230
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共同侵权责任 233
三、市场管理者的共同侵权责任 240
第八节 其他商标侵权行为 244
一、突出使用字号的商标侵权行为 245
二、使用域名进行商品交易的商标侵权行为 248
第六章 商标侵权及赔偿抗辩
第一节 通用名称抗辩 251
一、基本含义 252
二、通用名称的证明 255
第二节 描述性使用抗辩 259
一、基本含义 260
二、构成判断 261
第三节 指示性合理使用抗辩 263
一、基本含义 264
二、案件类型和构成判断 265
第四节 在先使用抗辩 268
一、基本含义和主要问题 268
二、典型案例 270
第五节 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 277
一、三年不使用免赔抗辩 277
二、合法来源抗辩 279
第六节 权利用尽抗辩 282
一、构成及例外 282
二、典型案例 285
第七节 其他抗辩 288
一、时效抗辩 288
二、商标共存抗辩 291
三、权利滥用抗辩 293
第七章 驰名商标及其特殊保护
第一节 驰名商标保护的国际规定及我国的移植 296
一、国际上的规定 296
二、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的移植 301
第二节 我国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构成 303
一、使用行为 303
二、驰名 306
三、联系 308
四、损害 309
第三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途径及原则 312
一、驰名商标认定的途径 312
二、驰名商标认定的原则 315
第四节 驰名商标保护与注册商标保护之间的冲突 319
一、注册商标的禁止使用 320
二、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禁止使用 322
第八章 其他商业标志保护
第一节 地理标志的保护 327
一、地理标志的性质 327
二、地理标志产品及其专用标志的认定 328
三、商标授权审查过程中的地理标志保护 329
四、商标侵权认定过程中的地理标志保护 333
第二节 企业名称和商号的保护 338
一、企业名称的性质 338
二、在先商号权益的商标法保护 339
三、企业名称简称的反不正当竞争保护 341
第三节 域名的保护 345
一、域名的概念与性质 345
二、在先域名权益的商标法保护 346
三、在先域名权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348
第四节 未注册商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354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第1项的构成 355
二、作品保护与商业成果保护 358
三、仿冒条款的中立性 363
第九章 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类型
第一节 侵害商标权的民事责任 368
一、诉前禁令 369
二、侵权不停止侵害 373
三、销毁侵权商品 378
四、消除影响 382
第二节 侵害商标权的刑事责任 383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 384
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389
三、贴标型假冒注册商标罪 392
第三节 侵害商标权的行政责任 395
一、商标侵权的行政执法及行政诉讼 395
二、商标侵权的行政处罚 399
第十章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节 实际损失 403
一、基本构成 403
二、典型案例 407
第二节 侵权获利 410
一、基本构成 410
二、典型案例 413
第三节 许可费用的合理倍数 417
一、适用条件 418
二、典型案例 419
第四节 法定赔偿 422
一、考虑因素 422
二、典型案例 424
第五节 惩罚性赔偿 427
一、基本构成 427
二、典型案例 429
第六节 合理开支 431
一、基本构成 432
二、典型案例 433
第七节 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 437
一、基本构成 437
二、典型案例 439
第八节 证据责任 443
一、美国证据开示规则 444
二、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文书提出制度 445
三、我国商标法的举证妨碍规则及其发展 446
后 记 450
|
內容試閱:
|
我国是商标大国。随着我国对商标法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与商标有关的各类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新问题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为丰富和完善商标法律制度提供了契机,为商标法律制度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在处理一些疑难复杂的商标法律纠纷过程中,法官裁判说理越来越透彻,当然还有诸多提升空间。我国商标法律理论研究迅速发展,但对很多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甚至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讨论具体问题的范式,未能为司法裁判和立法完善提供足够丰富的营养,有时候难以为市场主体提供可预测的行为指引。
商标法教材是商标法律理论研究成果中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一部高质量的教材通常是一个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汇集了这个学科最具共识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多数法学院所接受,能够滋养一代代的入门者,能够为定分止争和完善制度提供权威的参考。我国不少商标法学者都在努力贡献高质量的商标法教材,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第一,体系性。本书涵盖了商标法的整个制度体系,几乎覆盖了我国《商标法》中所有重要的条文。本书通过案例的形式加以阐释其中的争点问题,这对帮助初学者真正理解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和掌握商标法律体系很有裨益。第二,前沿性。本书在展现商标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务上争议的一些前沿问题融入到了相关制度的理解中,因此兼具体系性和前沿性。本书紧跟我国商标法律司法实践,呈现了最具代表性和前沿性的商标法律案件和理论争议,对商标法律执业者也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第三,国际视野。我国商标法律制度多借鉴于国际上的规定,这些年则基于本土产生的诸多特色问题予以完善,商标法律制度背后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多具有国际比较的意义。本书在阐释有关商标法律制度的过程中,提供和解读了不少欧美国家的对应制度和经典案件,对理解和掌握相关制度的含义及发展、剖析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解决思路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三位作者多年从事知识产权法律理论研究或案件裁判,在商标法律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在撰写本书过程中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使本书兼具理论性和实务性,焕发本土和国际的气息,追求体系性的同时又不乏趣味性。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和教科书的一个重要功能可能是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或读者研究。我相信三位作者在本书中采取的提问式撰写方式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当然,商标法律制度在不断发展,期待三位作者能持续性地将最新问题、理论、制度、政策和案件的研究和实践思考呈现在本书中,使本书成为一部经典的商标法教科书。
是为序。
孔祥俊
2020年4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