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孩子·挑战(全新图解版)
》
售價:HK$
85.8
《
大明1644(全二册)
》
售價:HK$
105.6
《
爱的流动
》
售價:HK$
64.9
《
帝国之翼:胡林翼的官场与战场
》
售價:HK$
85.8
《
史记全本注译(布面精装,全套9册) 附赠“朕来也”文创扑克牌1副!
》
售價:HK$
715.0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
》
售價:HK$
140.8
《
心理韧性:你总是能整装待发
》
售價:HK$
65.8
《
大学问·运动场内外:近代江南的女子体育(1895—1937)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引言 在屏与在场:公众参与的媒介化空间001
一、在场: 口语传播与行动空间限定004
二、在频: 电子媒介与参与空间抽离007
三、在屏: 网络行动主义与参与空间重构014
四、本章小结023
本章参考文献025
*章媒介化与中介化:移动互联网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030
一、媒介化与中介化031
二、中介化的公众参与038
三、赛尔媒体的隐喻: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051
四、本章小结063
本章参考文献065
第二章公益与慈善:温和改良社会的公众参与072
一、公益与慈善073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088
三、本章小结116
本章参考文献117
一、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偏向与社交偏向126
二、媒介偏向与公益行动的两种自组织逻辑133引言 在屏与在场:公众参与的媒介化空间001
一、在场: 口语传播与行动空间限定004
二、在频: 电子媒介与参与空间抽离007
三、在屏: 网络行动主义与参与空间重构014
四、本章小结023
本章参考文献025
*章媒介化与中介化:移动互联网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030
|
內容簡介: |
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特性,将公众参与者从固定终端释放出来;其互联特性,促成公众参与组织形态的丰富多样。本书在媒介与社会资本理论脉络的视域下,采用实证研究进路全国分层抽样、深度访谈,从个人参与行为模式、行动组织机制和国家-社会空间三个层面,探讨信息传播技术与公众参与机制之间的角力机制,论证在屏的公众参与实现了行动的连接,在场的参与却是行动的断裂。
|
關於作者: |
仇筠茜(qiu yun xi),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科研教学涉及领域包括新兴媒体与社会变迁、数字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近年来研究兴趣集中于人工智能与算法的社会影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工人工智能时代新闻生产的边界重构与价值观引领研究,发表SSCI和CSSCI论文共计17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目錄:
|
引言 在屏与在场:公众参与的媒介化空间001
一、在场: 口语传播与行动空间限定004
二、在频: 电子媒介与参与空间抽离007
三、在屏: 网络行动主义与参与空间重构014
四、本章小结023
本章参考文献025
第一章媒介化与中介化:移动互联网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030
一、媒介化与中介化031
二、中介化的公众参与038
三、赛尔媒体的隐喻: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051
四、本章小结063
本章参考文献065
第二章公益与慈善:温和改良社会的公众参与072
一、公益与慈善073
二、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088
三、本章小结116
本章参考文献117
第三章群与圈子:媒介偏向与公众参与的自组织模式122
一、移动社交媒体的信息偏向与社交偏向126
二、媒介偏向与公益行动的两种自组织逻辑133
三、流动的群:随手拍系列公益的案例分析142
四、本章小结145
本章参考文献147
第四章 行动与表达:公众参与空间的行动模式152
一、公众参与的行动空间152
二、公益参与的行动模式158
三、行动与表达的扭合:冰桶挑战案例分析168
四、本章小结174
本章参考文献175
第五章 群落与家国:公众参与的权力空间和社会语境177
一、公众监督的调节机制178
二、网络化的熟识与认同191
三、群落的权力空间:以双闪车队为主,结合微博打拐
免费午餐的扩展案例分析200
四、本章小结209
本章参考文献210
第六章 并置与阈限:公众参与组织形态的多态结晶213
一、空间并置与重构在场214
二、行动阈限:序列组织与界面组织219
三、公众参与行动组织的多态结晶228
本章参考文献243
附录A 文中所涉公益项目列表248
附录B 调查问卷251
附录C 访谈提纲(公益项目领导者
发起人)260
附录D 半结构访谈提纲(参与者)262
附录E 部分访谈名录265
图索引
图1.1 全书的逻辑框架062
图2.1 群体行动空间097
图3.1 自组织模式的研究框架125
图3.2 社交偏向与黏合型社会资本(圈子)相关关系散点图135
图3.3 信息偏向与联结型社会资本(群)相关关系散点图136
图4.1 公众参与空间的行动模式(N=556)
154
图5.1 公益透明度感知的调节作用182
表索引
表1.1 媒介视角下公众参与空间的四个层次020
表2.1 中国公益发展的大历史079
表2.2 社交媒体近用的测量指标093
表2.3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相关矩阵表110
表2.4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的配对样本T 检验111
表3.1 赛尔媒体信息社交偏向的因子分析127
表3.2 移动化与媒介偏向的相关矩阵130
表3.3 联结型社会资本和黏合型社会资本的线性回归总表133
表3.4 媒介偏向与社会资本相关关系134
表3.5 控制互联网技能后媒介近用与社会资本的偏相关关系134
表4.1 赛尔媒体偏向与公众参与二维度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57
表4.2 连接行动的STEPPS 六要素分析173
表5.1 透明度的调节作用矩阵表180
表5.2 透明度调节作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181
表5.3 透明度感知分组调节作用的标准化系数及显著性181
表5.4 有效性因子分析协方差矩阵表Correlation Matrix 187
表5.5 公益效度调节作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188
表5.6 公益效度分组调节作用的标准化系数及显著性188
表5.7 合法性与PES 二维度的相关关系201
|
內容試閱:
|
总序
清新博士文丛即将付梓,我和学院的同事们倍感欣慰!
这套清华新闻传播博士文丛,是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中遴选出来、经作者修订完成的新锐成果,它们从选题到理论和方法,都相当丰富、前沿,饱含着热气蒸腾的学术理想、闪耀着思想的锋芒、浸润着辛劳的汗水、凝结着家人的关爱、承载着老师的期望,它们都是用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打磨数载、几易其稿的成果。
这部文丛的作者们都是新晋博士、学术界的新秀,是经过了磨砺的勇士!
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向各位院友作者致贺并致敬!相信这些意义非凡的作品,会成为你们每一位才俊在学术之路上的坚实起点!希望你们从此厚积薄发、阔步前行!
学院有感于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不断提升,于2017 年决定资助其中一部分出版。经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较长时间的工作,这套文丛终于即将渐次面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一年后,即于2003 年获得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 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十多年来,学院在博士研究生层面努力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和复合式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在最近一次学科评估 第四轮学科评估(20122015 )报告中,学院人才培养指标位列全国同类学科前三,在81 个参评的新闻传播院系共有13 个有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数据,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抽检合格率为100% ,位次第一、位于第一段。
截至2020 年1 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博士毕业生148 人,包括国际博士生14 人(分别来自韩国、加拿大、新加坡、巴基斯坦、哥伦比亚、泰国),此外还有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学生6 人。另有8 位目前已经通过论文答辩(其中3 位国际学生)。近年学院的国际化教育程度不断上升,博士生中的国际及港澳台生比例有所增加,目前在读博士生中占22%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始终严格遵守各项制度,目前博士生未能正常毕业人数(包括结业、肄业或退学)已达39 人,占近21% 。
因此,经过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的博士生,能够经过拼搏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毕业的就少之又少了,实在是凤毛麟角!博士生毕业后签约高等教育和科研单位的比例占8 成;在主流媒体就业的占1 成,其他1 成也就职于主流岗位。
学院经过十数年的建设,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适应中国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2016 年清华大学对博士生招生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以进一步适应高层次优秀人才特点和规律的选拔机制和模式。因此新闻与传播学的博士生招生从2017 级起相应进行了改革,实行申请审核制:学院依据考生申请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差额综合考核,经综合考核后择优推荐拟录取。培养环节也进一步规范化,修订了培养方案,加强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培养、研究和实践环节,同时在资格考试、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学位分委员会的审核等各环节都加大指导或把关力度。学院近年招生方向包括新闻与传播历史及理论研究、全球传播研究、广播影视传播研究、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新媒体研究、中国特色新闻学等方向。最近正在规划未来的学科方向,计划进一步提升之前的学科方向,包括视听与创意传播、智能传播与科技应用传播等领域,包括健康传播、环境传播等方向的建设。相应地,也会进一步凝炼创新博士生招生的方向。伴随着清华大学人事制度的改革,2017 年以来获得指导博士生资格的教师,也不再按原先的博导制进行,原则上进入科研岗位的教师,不限职称都有资格指导博士生。这个改革大大增加了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力量,中青年教师的加入催生了一股培养博士生的朝气和活力。学院拥有一批全国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拥有一支规模有限、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的一流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的科研工作再上台阶,有力地推动了博士生培养的发展。
在国家十三五期间(20162019 年),学院教师人均发表论文30 余篇,十多位长聘教授作为专家承担12 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多项重点项目,基本做到教授全覆盖。人均学术成果数量与质量(SSCI 、CSSCI 和引用率)、人均承担国家级课题、国家级重大课题数量在同行中均名列前茅。作为清华体量较小的学院,近3 年学院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总数,在清华大学文科院系位居第2 位。同时,教师们还承担了多项来自国家多个部委、机构、相关产业部门的课题。丰富的科研项目,对于培养博士生的思想情怀、社会责任、科研素养、能力和水平,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活跃了学术气氛。学院每年开展的新闻传播博士生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院校的博士生参加,还有跨学科的博士生和国外大学的学生投稿、参加,为博士生同学尽早进入学术圈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重视博士培养的宽基础、前沿性和国际化。
宽基础是指重视博士生培养的基础知识,要求博士生具有较为宽阔的学术视野,更加重视融合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博士生通过课程学习,专业论文发表和资格考试等多个培养环节,从中找到有一定学科跨度的研究志趣和选题,在这个过程中初步构建自身的多元复合学术背景。前沿性包括研究领域的前沿和选题的前沿性。我们注重和国内外新闻与传播业界紧密合作,努力将业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教学,培养具有良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有计划地深入基层,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以实践为用。开展为政府决策服务和传播界所关注的课题研究,并提供高水准的咨询与培训。学院努力以科学、严谨的方法,提供有实际价值的学术成果和供决策参考的系统化智囊意见,成为决策部门、业界和学术界的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国际化则强调培养博士生的多元国际视野。学院博士研究生中,超过60% 都有参加高水平博士海外交换项目的经验,曾在海外高校的相关院系从事一年以内的相关学习;部分博士生毕业后赴海外高校从事博士后工作,其后回内地或在香港地区高校任教。学院也在推动与世界一流高校形成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战略合作。随着学院国际博士生规模逐渐扩大,来源既有欧美学生,也有日韩等周边国家的学生,还有巴基斯坦、肯尼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学院增加了英文博士生项目。
学院建院十八年来,始终奉行范敬宜老院长提出的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文化,这在博士生培养中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学院推行以人为本的素质型人才培养策略,坚守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学风和务实求真、追求完美的作风,鼓励努力学习和勇于创新,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感,锻炼面对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倡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令学院欣慰的是,这些精神,在博士文丛中尽展异彩。
最后,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感谢纪海虹主任的辛苦劳动。
陈昌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2020 年6 月10 日自 序这本书从2011 年开始写作,到今年已经过去八年,一再修改,几次回访访谈对象和田野,惶恐资料处理或论证逻辑有所疏忽,怀揣着青年学者的希冀与小心翼翼。在近十年光景里,世界的互联网生态已经大不一样,中国的网络化公众参与态势亦今非昔比,欣慰的是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却依然有创新的生机。
写作的初衷,是想探求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生活?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特别是移动化使用的社交媒体)提供什么样的传播生态能够嵌入构建公共生活的理想型中?或者说,我希望通过对信息传播技术中介化的公众参与展开系统的、实证的观察研究,考察其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研究视角逐渐聚焦到中观层面:信息传播媒介在中国式社会改革的组织和类组织层面所扮演的角色如何?人们怎样聚集、卷入到热点议题、公众事务中?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按照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的指导老师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Clifford Christians )易懂的说法:有鱼骨架,你还得要有鱼肉(You need to have enough meat to attach to the bones)。
几经思忖,我最终落实到将微公益这种典型的、温和的公众参与现象作为鱼肉,去观察、分析、探索。
我在2012 年、2014 年和2018 年参加了中国和美国的一些公益活动,并访谈了这些活动的管理者和参与者。这些贯穿了网上和网下的弥散式的公益发生的空间,是研究的田野。在深入阐释的基础上,我在2013 年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次年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尝试描述全貌,并实现质性数据和量化资料的相互佐证,做到有点、有面。
本书的引言和第一章是文献综述的部分,从媒介历史的纵深中阐释了传播技术与公众参与之间的勾连,发现在屏的传播生态对以往在场和在频的公众参与空间都带来了重构。由此引入媒介化与中介化这一组带有技术哲学色彩的概念辨析,并提出问题:被中介的公众参与,在什么空间中发生?其组织机制如何?第二章是对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的具体说明,目的有两个:一是论证为什么选择公益与慈善行动作为研究的经验对象;二是解释如何观察和分析这个经验对象,如何对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也就是研究方法的问题。核心概念的操作化在理念上借鉴了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帕特南著作《独自打保龄》的问题及设计。
本书的第三、四、五章是研究的核心发现。第三章从中观层面切入,重新审视了移动化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公众行动的组织逻辑的影响,发现了圈子与群两种自组织逻辑,并用流动的群的案例具体分析了两种逻辑相互博弈的过程。本章内容是全书的亮点,以此为基础的论文已于2015 年发表。第四章从技术与空间的角度切入,发现了当下中国公众参与行动的四种模式,分别是:积极化的、最小化的、个人化的和因循化的公众参与模式。第五章上升到对其政治意涵的讨论,发现了透明度和合法性对技术影响的中介效应,并论证了自下而上的传播能够撬动国家资源的机制。
第六章提出了多态结晶的概念,来说明在技术、社会、政策和行动者的勾连互动中,多行动者间性最终促成公众参与行动的组织方式、行为模式和发生场景。这一过程既不能用技术决定论来武断论证,也不能用社会决定论来敷衍描述。对组织形态而言,我们需要考虑将情感、时间序列、社会规制和传播技术可供性等要素综合纳入模型和理论建构中。第六章在回答开篇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又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和呼吁,并对文献中传播生态、身体在场、技术与社会变迁等宏大议题有所回应。
对本书的注释,在序言中也应向读者有所交代。媒介研究的方法有两大明显分野:一个是经验性研究与思辨方法的区分;另一个是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的区分。学术同仁秉持不同的方法,时有势不两立之态。
为了能够与不同方法的学者对话,本书的写作采用两分的策略。本书将主要量化经验论证资料、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放在本书的附录中,而正文部分采用解释的方式,包括质化经验资料、理论推演和逻辑论证部分。
相应地,本书采用三种注释方式。首先,对行文的补充说明、深入分析、相关资料的梳理和解读,均以脚注的形式出现。其次,全书写作中引用的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大众报刊、数据库、研究报告等,在书末参考文献中呈现。最后,各章节的概念操作化、数据处理过程,在书末尾的附录中呈现。
本书的主要受众群体包括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特别是从社会的视角关心互联网生态的从业者。当然,目标受众群体也包括从事公益活动的爱好者和行动者。此外,我非常希望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管理者能够阅读这本书,并将研究者对传播技术、互联网生态的理解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对于时间紧张的朋友,可以阅读本书的引言、第三章和第五章,这些章节能够单独成篇,其中的发现对于理解现状会比较有帮助。当然,如果时间充裕,我建议您整本阅读,并能够与我交流您的感悟。对研究的立场、观点和结论,本人文责自负,与该书出版者、资助者、研究导师无关。
本书得以出版,与我的学术导师、访谈对象、出版社同仁、家人和朋友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他(她)们不仅成就了这本书,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的硕士、博士导师陈昌凤教授,是优秀的学者、务实的行动者,更是温暖的社会关怀者。我有幸能拜在陈先生门下,在跟随她为人、为学的多年时间里,她给予我无私的关怀、支持、包容。导师是我辈源源不断的精神鼓舞之源,是我做人处事一生的榜样。在2013 年到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学的过程中,导师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教授对我的论文进行每周的一对一面谈指导,推荐大量前沿书籍,介绍我参加科技哲学的博士生课,并带我参加了教堂、社区活动,这些经历大大拓展了论文探索的深度,也启迪了我对国家、对社会真诚而深切的关怀。他的妻子普丽西拉克里斯琴斯(Priscilla Christians )不仅带我参加公益活动,还接受我的访谈并毫无保留地分享她多年从事公益活动的经历与感受。她剪下自己在阅读杂志中看到的所有关于公益的资料,整理好后不时赠予我,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仍让人动容。这本书在我博士论文基础上发展而来,论文开题、中期和评审、答辩各环节的老师郭镇之教授、金兼斌教授、尹鸿教授、彭兰教授、史安斌教授、李彬教授、陆绍阳教授、杨伯溆教授都曾给出非常宝贵的批评与建议。
清华大学的卢嘉老师是我开始从事学术研究这项手艺活儿的师傅,戴佳老师分享了研究的灵感,也分享生活中的美感,他(她)们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孙立平老师、郭于华老师的课堂,是我的社会学启蒙原点,我作为学生时常感念。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我得到了太多的帮助。其中,微博打拐的项目执行主任唐小龙先生、双闪车队项目负责人顾先远先生多次接受面对面访谈。采访对象中有的人不愿意公布自己的真实姓名,统一列于文末附录中。感谢无私的公益行动者,你们让世界变得温暖、有意义。
在量化数据收集过程中,感谢赵曙光教授、王璐女士提供的帮助。
出版过程中,清华大学出版社纪海虹女士给予耐心又高效的敦促和帮助,保证本书能够完整地呈现在同仁面前。感谢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出版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对本研究的帮助。
我的同窗好友现在都已从清华园毕业,散落到各地的教学岗位上,我们一同坚守当年在园子里一起求学的实事求是、行胜于言的信念,和对生活朴实质感的爱。黄雅兰、杨慧、虞鑫、周洋、吉木斯、李宏刚等老师,在多次讨论中对论文的写作给予了帮助。也感谢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同事陆佳怡、涂凌波给予的鞭策。
最深沉的感谢献给我的家人。我的父亲持续一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我的母亲永远年轻的好奇心,是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发问、不断求索的榜样和动力。我的爱人陪伴我走访公益活动的田野、开展访谈,并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帮我录入大量的访谈录音资料,他还在生活中主动承担了很多家庭事务,并在研究陷入窘境时给予鼓励。感谢我的女儿,特以此书致敬这个新生命的勃勃生机。
杨慧
2019 年12 月4 日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