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敦煌画稿:中国古代的绘画与粉本(培文·艺术史)
》
售價:HK$
140.8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HK$
107.8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HK$
54.8
《
灯花笑·花时恨(全二册)
》
售價:HK$
76.8
《
发现天赋的15个训练方法+让天赋自由(套装2册)
》
售價:HK$
139.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我相信,小说如此书写,已经不是一个小说家斤斤计较出的结果,而是专属于他此刻的生命经验在自然弥散。基于我们所共同经验着的时间,这些元素所蕴藉着的况味,既让人伤怀,又令人宽慰,它们显而易见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巨浪滔天与水落石出的时代湖面中,霞光一般铺洒着莫大的、更像是欣然一般怅然的余晖。
|
關於作者: |
弋舟,作家,1972年生于西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跛足之年》《蝌蚪》《我们的踟蹰》等,小说集《出警》《刘晓东》《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等,长篇非虚构作品《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随笔集《从清晨到日暮》《犹在缸中》等。曾获鲁迅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首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等多种奖项。
|
目錄:
|
辑一 地平线·航标
异乡笔记
别碰我,我已经两天没洗澡了
紫色激情的顶点
有那么一年,我身在鲁院
草芥的旅程
萎靡不振和干劲冲天
磨亮硬币的两面
总要有一个起点作为河流的航标
在恒常与流变中
以黄河之名馈赠予我的文学褒赏
肩住经验的重负
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线上
短篇小说的动机
他们就是我笔下永远的多数
那澎湃的拘囿与挣脱之力
……
辑二 廊前·信仰
辑三 余烬·春风
|
內容試閱:
|
《无论那是盛宴还是残局/小说家的散文》:
然而,事情发生了变化。
如今我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这是几千年来没有过的根本性变局,在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变局之下,所有既往的庞然大物,终究会烟消云散,成为可资瞻仰与借鉴的、被反复扬弃的历史。尽管我们的现代文学在发端之初,就已经有了“城市文学”微弱的呼吸,但在我看来,“城市文学”直到今天,恰逢其时,才真正成为我们文学创作的可能。如果说,我这一代的写作者,“具备乡土经验”和“缺乏乡土经验”都显得有些可疑的话,如果说我们依旧在新情况与老传统之间犹豫踟蹰的话,那么,更加年轻的一代,则毫无疑问并无可选择地已经站立在了城市的地平线上。
但是且慢,“站立在城市的地平线上”,如果不是仅仅出自修辞的需要,它几乎就是一个病句。城市有地平线吗?——有地平线的地方一定是个辽阔的地方,它是天地的尽头,梦想的终点,而这个意象,几乎天然地专属于农耕文明,也正是有了这种“地平线”一般宏大的背景,对于乡土的书写才占尽了所谓“厚重”与“雄浑”的风光。逼仄与狭窄,差不多就是城市的代名词;与乡土空间的自由相较,牢笼才是城市的别名。这些,算得上是我们文学书写的常识了,但恰恰因为它们成为“常识”,才需要我们在书写的时候格外地抱以警惕。
如何书写我们今天的城市?将城市仅仅当作乡土的对立面来看待,我认为依然没有脱离乡土叙事的窠臼;同时,将城市过度地描黑,在我看来,也与我们的内在经验相悖(有几个人在抱怨城市的时候甘愿退回到乡村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城市文明一定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成就,城市所能给予人的便利与舒适,一定远胜于乡村。在这样一个更大的“常识”之下,我们再去反观那些对于城市进行诟病的小“常识”,才会得到一个相对可靠的立场。
我始终认为,当城市文明这一人类进步的成就彰显之时,人的自由也随之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当我们身陷“牢笼”的时刻,内心被压榨出的自由却更加丰富。这就是一个悖论,而文学之事,恰恰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悖论与辩难之中施展着身手。
当然,我并不是要求文学去讴歌城市。我所要强调的只是,当我们书写城市的时候,依旧不要忘记文学对于“复杂性”的永恒的要求。如此,当我们今天站在城市的门槛上之时,才有可能是怀着一份站在地平线上时的胸襟。
四
传统总是强大而蛮横的。我们基于乡土经验而来的文学成就,也的确蔚为大观。在此之下,我们可以说是已经有了一整套现成并且行之有效的叙事方法,这种方法更发展出了某种思维的定式,它一方面强力地支撑着我们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也粗暴地框定了我们的文学想象力。
在我看来,并非书写的对象是城市,我们就一定能创作出城市文学来。“城市文学”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题材,更是一种精神特质与创作途径。它之所以被单独地提出并且相较于“乡土文学”,正是为我们重新确定了另外的书写难度——它在思维模式、修辞方法乃至创作逻辑上,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一种新的现象面前,一种新的感觉面前,一种新的思想面前,我们在黑暗中摸索,力图把握住这新的对象,在煎熬中得到一组词语,从而挽留住关键的感受令它无从遁去,在我看来,这正是文学的迷人之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