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HK$
107.8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261.8
《
文明等级论与近代中国
》
售價:HK$
76.8
《
门阀士族:琅邪王氏文化传家
》
售價:HK$
86.9
《
有机农业
》
售價:HK$
29.5
《
穿搭也有公式:100个不过时的搭配
》
售價:HK$
47.2
《
不完全契约
》
售價:HK$
97.9
《
知脊:脊柱使用说明书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丘吉尔的原子弹》是一部颇具独创性并富有争议的著作,充分刻画了大时代中科学家和政治家的人格特性,揭示了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此书为我们展示了丘吉尔漫长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全新形象。丘吉尔在世界主要政治家中*先预见到核时代的到来,并一度领导二战期间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但战后美国否认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达成的个人协议,拒绝分享核研究成果。于是英国继续展开研究,并在丘吉尔的首相任内首次试爆原子弹成功。离任后,丘吉尔也曾为阻止冷战的核军备竞赛做出不懈的努力。
科学史学家法米罗在每章的结尾都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不断翻阅这本研究充分、内容翔实的英国核武器诞生史他的文章节奏明快、叙事丰富,能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唤起一种时空的沉浸感强烈推荐此书给那些对武器装备、二战历史和英国政治感兴趣的人。
《出版者周刊》
|
內容簡介: |
从1951年10月起,展望即将到来的核战争,逐渐成为丘吉尔第二个首相任期的重大主题。在当政的*后两年,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尽力避免这种灾难性冲突,坚信自己能够将苏联和美国带到会议桌前,通过交谈找到更为理性的方法,与他经常描述为骇人武器的氢弹共存下去。在这个当时来说希望渺茫的事业上,他的一筹莫展是其政治生涯的悲剧之一,这是一个政治家过于超前于时代而遭遇的挫折他过早地尝试促成缓和议题,而该议题为后世的多位领导人增添了声誉,特别是罗纳德里根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
目錄:
|
序曲
1 丘吉尔,核物理学家以及原子弹 1955.2
第一部 走向核时代
2 威尔斯释出原子弹 18941925
3 丘吉尔瞥见核未来 19241932
4 卢瑟福怀疑核应用 1932
5 教授建言选错行的科学家 1933.31934.12
6 齐拉的核顿悟 1933.91935.2
7 丘吉尔担忧战争以及核能即将被掌控 1934.21938.10
8 玻尔认为原子弹不可思议 1938.111939.9
第二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
9 丘吉尔:战争能用的核武器来不及造 1939.81939.12
10 查德威克疑心核弹的可行性 1939.91940.2
11 罗斯福收到核警告 1939.101940.7
12 弗里希和派尔斯发现制造原子弹方法 1940.31940.6
13 丘吉尔还有更紧迫的问题 1940.51940.6
14 小汤姆孙领导莫德委员会讨论原子弹方针 1940.61940.9
15 丘吉尔在最佳时刻向美国求助 1940.81941.8
16 查德威克认为英国应自造原子弹 1941.71941.8
17 林德曼支持原子弹英国造 1941.81941.10
18 奥利芬特奔走美国 1941.81942.1
19 丘吉尔与罗斯福谈论原子弹 1941.111942.7
20 埃克斯试图合并 1942.11943.1
21 布什瞄准美国的垄断 1942.101943.7
22 丘吉尔与罗斯福的核交易 1943.11943.9
23 玻尔发起政治行动 1943.91944.5
24 斗牛犬遭遇丹麦伟人 1944.41944.9
25 查德威克目击首次核爆 1944.21945.7
26 丘吉尔同意投放原子弹 1945.7.11945.8.5
第三部 作为反对党领袖的丘吉尔
27 核异端分子布莱克特 1945.81949.1
28 冷战头子丘吉尔 1945.81949.8
29 派尔斯与世纪间谍 1950.21950.3
30 丘吉尔软化其原子弹言论 1950.21951 年春
31 彭尼造出英国原子弹 1945.81951.10
第四部 丘吉尔再任首相
32 英国第一位拥核首相丘吉尔 1951.101952.12
33 辛顿领导核电项目 1953
34 核传教士丘吉尔 1953.31954.2
35 考克饶夫成为首相心腹 1954.31954.12
36 丘吉尔的核绝唱 1954.41955.4
结语
37 丘吉尔的核科学家 1954
38 丘吉尔和林德曼教授 1955.4.6
致谢
档案及参考文献
注释
|
內容試閱:
|
序 言
丘吉尔及其核物理学家与原子弹在[核]科学这一惊人的领域,我无意装作一名专家或懂得什么技术知识。但伴随着我和林德曼多年的友谊,我已经尽力注意,甚至预言了一些事件的演变。
温斯顿丘吉尔在众议院的报告,1955年1月
他的告别演说肯定包含核武器方面的主题。1955年2月,当丘吉尔年逾80岁,恋恋不舍地辞去首相职务时,他决心要在下院做一场伟大的谢幕演讲。他钟情的氢弹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话题让那天所有的其它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
正如几个月前他对医生讲过:我对[氢弹]的担忧,比对我所有其它问题加起来都要多。丘吉尔认为,氢弹是自七八百年前蒙古人的征服以来文明所遭遇的最大威胁。这种威胁已经成为他的一块心病,驱使他发起最后的重要外交动议:调解苏联和美国关系,以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从而降低可能使用氢弹的风险。他肯定会在演讲中提到这一活动,但他主要的任务却是要论证,英国必须拥有这种令他如此害怕的武器,来形成对苏联的威慑。这一论证几乎肯定会在下院旗开得胜他的主要挑战是,当这个世界仿佛冲向一场核浩劫的关头,给他的国家带来一丝希望。
他沉浸在自己的演讲中,历数核武器的故事和他在里面的角色,追溯到他在20世纪2030年代写的文章就提到过潜在的核能量会改变世界。其中佳作之一是五十年后(Fifty Years Hence),这篇4千单词的文章初次发表于1931年末,推测了科学对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文章里面,他提醒人们注意可能会出现的核武器,以及这一发明将带来的挑战。他甚至窥见了氢弹的破坏力,这种21年后就会被首次引爆的东西。
高度权威人士告诉我,重要性远远超过任何已知能源的新型能源,肯定会被发现。核能的威力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分子能所无法比拟的如果一磅水中的氢原子能够被设法聚合在一起形成氦,所释放的能量足够驱动一个上千马力的机器运转一整年科学家们对这种近乎无穷能量的存在不持异议。
丘吉尔这篇文章的基础是弗里德里克林德曼的一篇草稿。林德曼堪称丘吉尔的科学大宰相,一位伶牙俐齿的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在丘吉尔看来,林德曼是国内的顶尖科学家和最强大脑之一,但许多领军的学术界人士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们大多认为,这位丘吉尔口中的教授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天赋是能够把复杂的论述概括得既简单又准确,但算不上一个深刻或有想象力的思想家,当然也不是核科学专家。
丘吉尔是教授所仰慕的朋友,教授为他提供的服务之一,是通报基础科学的最新进展,以滋养其求知若渴的头脑。1926年春,当物理学家们谈论新发现的具有革命性的物质量子理论时,林德曼送给时任财政大臣的丘吉尔一本书,讲如何运用基本的量子观点来理解原子的结构。丘吉尔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以至于几个小时都不能专注地做他的预算。
几年之后,林德曼使丘吉尔同步了解到卢瑟福及其同事在剑桥大学做出的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核物理进展,包括原子核的首次人工转变。此后不久,丘吉尔就对科学家的成就感到惊异,并在主持了一次林德曼关于核物理的非专业谈话之后提到:这就是科学进程中的伟大研究。教授确保了丘吉尔领先于任何其他政治领袖(无论在世或去世)了解到核技术的机会和威胁。反过来,丘吉尔让这位朋友成为曾经服务于政府的最具政治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1955年2月末丘吉尔所准备的演讲,也是这位曾经把自己定位于链接大英帝国最近两位女王统治时期的人物,为在英国战后历史上留下光辉名望而做的最后努力。在维多利亚女王的最后岁月,丘吉尔就阅读过广为传颂的放射性的发现,它涉及到科学家们后来理解的核能释放。而今在伊丽莎白时代初年,他正授权制造一种能够释放这种能量的武器,直到一年前他读到《曼彻斯特卫报》(Manchester Guardian)上一篇头版文章毁灭与氢弹,才首次全面地认识到氢弹的破坏力。正如他几个月后告诉艾森豪威尔总统,当时差点令他眼珠子蹦出来。
他在议会的同事们现在正期待着一场出自他的伟大演讲,从而圆满结束他的第二个首相任期。尽管所有人都知道丘吉尔对氢弹的痴迷,但很少有人觉察到他对核武器发展的全面介入。白厅(Whitehall,即英国政府)有几个人了解他的经历,知道按他的标准看来应算不上特别杰出。他几乎总是被动应对而非引导事件的发展,在参谋选择上显示了贫乏的判断力,直到木已成舟,也没有展现出他所吹嘘的见识和想象力。
在深度介入全球大战乱局的时刻,他还要不得不考虑核武器的可能性,这无疑对他来说是一场灾难。在1940年5月丘吉尔第一次担任首相的两个月前,白厅接到来自伯明翰的消息,两位敌国侨民(政府对他们的分类)已经发现了制造原子弹的可行方法。接下来的近两年里,丘吉尔在核方面的建议渠道过于狭窄,也过于肤浅。最具破坏性的是,他排挤了亨利蒂泽德(Henry Tizard)这位英国首屈一指的应用科学解决军事问题的专家,这一决定让许多领军科学家大失所望。计算机先驱,前雷达工程师莫里斯威尔克斯爵士(Sir Maurice Wilkes)回忆道:科学家们给首相推荐了最能体现他们共识的人,然而他却选择了一个自行其是的。几乎整个战争期间,丘吉尔只和林德曼以及他们的同事亨利安德森爵士(Sir John Anderson)讨论过这种新式爆炸物原子弹造出来之前他对其的通常称谓,而对绝大多数内阁成员保密。他没有再展现出惯常的稳健作风,也不再有以往对开创性新武器(如一战中的坦克)的热情。
1941年8月,当丘吉尔签署了建造原子弹的计划时,他并没有领会这种武器从本质上的变革:一架飞机便可载运的它能在数秒内抹去一座城市。英国的核科学家,当时在该领域远远超前于他们的美国同事,曾给了丘吉尔极具价值的筹码,以应对罗斯福,而罗斯福也写信建议英美开始平等地合作,制造原子弹。丘吉尔实际上白白放弃了这一筹码。他几个星期都没有回应罗斯福总统的慷慨允诺,甚至对原子弹方面的合作摆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到那个时候,美国已经卷入了战争,并正在紧锣密鼓地发动庞大的曼哈顿计划,该工程不讲情面地追求美国的自身利益,把丘吉尔晾到一旁。直到1943年初春,他才好像首次认识到核工程的战略意义,但已比罗斯福晚了18个月。丘吉尔及其贴身参谋人员的缺乏远见,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英国科学家在这项工程的领导中只担任次要角色,他们对如何应用自己开创的那些想法也没有足够的决策权。
1944年5月,丘吉尔在唐宁街10号会见丹麦理论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他对原子弹的见识缺乏令人尴尬地显露无遗。众所公认,玻尔是世界上成就最为卓著的核科学家,拥有超常的智慧,尽管不怎么能说会道。当玻尔含含糊糊地说出他的建议美国和英国应该与盟国苏联共享核武器的秘密,丘吉尔不屑一顾,一点也没有表示出对林德曼的那种尊重和专注。罗斯福也没有时间听取这位丹麦人的想法。假如这些领导人深入思考一下玻尔的观点,战后极度恶化的军备竞赛至少有可能避免。
在丘吉尔与美国行政机构达成的所有战时协议中,他特别自豪的是1943年夏在魁北克与罗斯福会晤时谈到了原子弹。这个协议让英国科学家在被排斥近一年后,参与到曼哈顿计划,还做出庄严承诺,只有在美国和英国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其他国家使用原子弹。但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条约,而只是一个私下约定,丘吉尔和罗斯福都瞒着众人,只有少数幕僚知道。领袖们把原子弹看作本来私密的事情,到了战后不出预料这一方案事与愿违,给英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艾德礼发现,杜鲁门及其行政团队不愿履行魁北克协议:1946年,美国政府通过了一项蛮横自私的法案,禁止与任何国家在核问题上的合作。他最终决定断尾求生,成立一个核科学家团队,利用从曼哈顿计划中复原出来的技能和零碎的信息,在几乎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下,用数年时间来建造英国的原子弹。在丘吉尔看来如此特殊的英美两国关系,实际价值却如此不堪一提,这种情况倒不多见。
丘吉尔知道,苏联在战后会不可避免地很快拥有原子弹。由于恐惧苏联的军事冒险主义和它在东欧控制的政权,丘吉尔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点,即如果双方不能如愿地恢复邦交,美国应筹划一场对俄罗斯先发制人的核攻击。杜鲁门总统对此无动于衷,丘吉尔也在1949年8月苏联首次核试验之后改弦更张。尼尔斯玻尔预言的军备竞赛如今正在上演,世界似乎沦落到相互确保摧毁的时代。
从1951年10月起,展望即将到来的核战争逐渐成为丘吉尔第二个首相任期的重要主题。在当政的最后两年,他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尽力避免这种灾难性冲突,坚信自己能够将苏联和美国带到会议桌前,通过交谈找到一条更为理性的方法,与氢弹这种他经常描述为骇人的武器共存下去。面对铺天盖地的冷嘲热讽,挺过一场他吹嘘为会干掉大多数人的中风,他用20世纪40年代所展现的全部韧劲和勇气来从事这一可能有些空想的事业。直到一切清晰表明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不会合作,想成为现代救世主的梦想泡了汤,他才最终偃旗息鼓。在这个当时来说希望渺茫的事业上,他的失败是其政治生涯的悲剧之一,尽管这个过程给他带来声望,有助于消除一点战争贩子的恶名。这是一个超前于时代多年的政治家的挫折他所过早催促的缓和议程,后来为继任的领导人增添了声誉,特别是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
丘吉尔第二个任期中令人好奇的一件事是,他起初显得对发展核能兴味索然,数十年前他就在广为流传的文章中预见并讨论过核能。像往常一样,他信赖美国人的善意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利用他们的技术,但在已经跻身英国核工业教父之一的林德曼劝说下改变了心意。到那时为止,他与几位林德曼之外的高级科学家,甚至和一些核物理学家融洽相处。在开始准备关于氢弹的告别辞演说四个月前,他已经与约翰考克饶夫爵士(Sir John Cockcroft,首次实现人工核裂变的两人之一)详谈过三次。两次关于核政策的讨论都是在觥筹交错的漫长午宴中进行的,首相心情都不错。
到1955年2月末,丘吉尔用几个早上的时间端坐在床上,身着丝质便袍,来打磨他的演讲稿。他仍然仪表堂堂,尽管身材略矮,但有着粉色赛璐璐一样平滑光鲜的皮肤,看上去像一个特大号的公仔。他通常拿着一个雪茄,一连几个小时向秘书波特尔(Jane Portal),后来是威廉姆斯夫人(Lady Williams of Elvel)面授机宜,秘书拿着钢笔和笔记,恭恭敬敬地坐在远处。她至今仍记得,他矢志不移地让在处于兴奋状态时面对公众,证明自己仍然对工作游刃有余,处理着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威胁。他毫不怀疑自己比任何其他国际领袖都更有资格来处理这一危机。
在演说开头部分,他有意地引用了50年后中的一大段话,以强调他曾经多么领先于他的时代早了几乎25年就认识到科学家将很快能够利用蕴藏的巨大核能。这肯定会让听众印象深刻。该文还有一个颇具远见的部分他没有引用,是关于新科学会对未来民主提出的要求,这点可能听起来不那么顺耳。在1931年,他写道:面对这些如此重大的挑战,目前这代领导人可能难以胜任:伟大民族的领导者,不再是他们最能干的人,也不再是最通晓他们近期事务的人,甚至不是信念连贯的人。民主政府按着最小阻力的原则随波逐流,行事目光短浅,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用花言巧语的陈词滥调铺平道路。
这段有些苛刻的话,也许同样会让他有所反省,扪心自问两个明显的问题。领先那么长时间就预见到核挑战,他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应对?以及他与那些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之间是否能够高效地共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