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6.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HK$
63.8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HK$
94.6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29.8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編輯推薦: |
▼止庵经典文集
阿尔志跋绥夫阿尔志跋绥夫并不是思想家,只是对于所处时代敏感到了病态程度,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而已。
纳博科夫他所以从事文学创作,首先因为智力超群。纳博科夫从本质上讲是个开玩笑的人,但是他把玩笑开得比一切都更真实,更复杂,也更深刻。《洛丽塔》就是好例子。
卡尔维诺卡尔维诺与众不同之处,他自己讲得清清楚楚。用心写作诉诸情感,用脑写作发挥想象。
张爱玲张爱玲笔下存在着两个视点,一是人间视点;一是在此之上,俯看整个人间的视点。从前者出发,人物自有其人生的愿望与体验;从后者出发,这些愿望与体验是何其微不足道。
止庵的文章,词句简练,文字干净,别具语感韵味。读他的文章需要凝神静气,耐性逐句地读,稍有浮躁便读不到其中的文法趣味。
▼止庵经典文集
阿尔志跋绥夫阿尔志跋绥夫并不是思想家,只是对于所处时代敏感到了病态程度,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而已。
纳博科夫他所以从事文学创作,首先因为智力超群。纳博科夫从本质上讲是个开玩笑的人,但是他把玩笑开得比一切都更真实,更复杂,也更深刻。《洛丽塔》就是好例子。
卡尔维诺卡尔维诺与众不同之处,他自己讲得清清楚楚。用心写作诉
|
內容簡介: |
在躁竞的年代里,做个自适其适的人。
书名取做云集,是简化字云合并了雲云二字。遂云集有三个意思,一是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二与三意均做集子解,明郭奎有《望雲集》,清钱良择有《抚雲集》,周作人有《看雲集》,而作者自嘲,他只是孤零零一朵雲耳。又,云者,说也。凡云集种种,都执笔略谈一二。
在躁竞的年代里,做个自适其适的人。
书名取做云集,是简化字云合并了雲云二字。遂云集有三个意思,一是比喻许多人从各处来,聚集在一起,二与三意均做集子解,明郭奎有《望雲集》,清钱良择有《抚雲集》,周作人有《看雲集》,而作者自嘲,他只是孤零零一朵雲耳。又,云者,说也。凡云集种种,都执笔略谈一二。
《云集》由收萤卷和传奇人物图赞两个部分集成,前部分为随笔文章,后部分为张爱玲小说人物专谈。 其中收萤卷集文三十二篇,十二篇谈周氏兄弟,余十九篇为书评或与书相关的人物,如阿尔志跋绥夫、普里什文、纳博科夫、卡尔维诺、帕慕克等。另一部分传奇人物图赞则谈张爱玲为《传奇》里八篇小说所绘人物插图,依次为《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得》《年青的时候》《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
|
關於作者: |
止庵,知名文化学者,随笔、传记作家,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出版有《惜别》《周作人传》《樗下读庄》《老子演义》《插花地册子》等二十余种著作,编校有《张爱玲集》、《苦雨斋译丛》、《周作人集》、《艺术与生活》、《废名文集》等二十余种书籍。做过医生,当过出版社副总编辑,如今是自由恬淡的笔耕者、读书人。
|
目錄:
|
收萤卷
知堂佚著考
手札与录文
《近代散文抄》之抄
京派的三幅漫画像
关于郑振铎
又谈张中行
张爱玲的《色,戒》
李安的《色|戒》
四大名著之外
俄罗斯式的自杀
热爱大自然的人
一本书的故事
再说《洛丽塔》
用脑写作的作家
帕慕克与侦探小说
《今昔物语》与芥川
借用鲁迅的眼光
漫画史漫话
我看埃舍尔
《传奇》人物图赞
小引
《茉莉香片》
《心经》
《倾城之恋》
《琉璃瓦》
《金锁记》
《年青的时候》
《花凋》
《红玫瑰与白玫瑰》
|
內容試閱:
|
孔子师徒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年代,为什么我们回过头去,还能看到这些遥远的人呢,因为他们其实是与我们相同的人,对人生和世界具有类似的感受和认识,所以才能产生共鸣。也许只是相视一笑或一泣,甚至相对无言,然而却惺惺相惜,心心相印。纵观人类文明的进程,技术、物质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非常大,也非常快,不过人心不古之外,还有古风犹存。也就是说,一代又一代人过去了,其间确有一种不朽的东西,它永远存在,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了而已。我所理解的古典范儿,就是承认我们可能重新体验古人的想法、情绪,以至不得不一再复述他们实际上早已讲过的话。
我曾以历久而弥新和放之四海而皆准来描述经典作品,因为它们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如今想想用来形容古今相通以及中外相通的此类情感或精神更为恰当。譬如我们看高更的画,读《安娜?卡列尼娜》,往往也会受到感动。无论如何,大家同属于整个人类,文明是同一个东西。这也是我花费一生的大部分精力用于读书的原由:希望尽量结识古今中外的智者,了解他们感受如何,想法如何。虽然也许藉此发现,在很多方面无法再以所谓原创者自居,只是对远方传来的我们的心声有所呼应罢了。我偶尔写点小文章,也不过是将这种呼应记录一二。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有云,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此之谓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