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售價:HK$
77.3
《
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基于Python VTK的实现
》
售價:HK$
166.9
《
山家清供:小楷插图珍藏本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
售價:HK$
143.4
《
政略与战略论
》
售價:HK$
140.0
《
百年词史-(1900-2000(全二册))
》
售價:HK$
333.8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編輯推薦: |
《掌故》聘请锺叔河、董桥、陈子善、赵珩、白谦慎五位先生为顾问,由百年中华书局诚意推出。一方面,从文章体式和趣味上而言,希冀可以延续晚清民国以来掌故写作的传统,甚而上接宋元明清笔记文体的气脉,打通文史,强调文人高雅的趣味与不俗的境界。另一方面,从内容材料上而言,或亲闻亲历,或考订有据,避免道听途说,希冀采之可以裨信史,丰富我们对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了解。
|
內容簡介: |
这是《掌故》丛刊的第六集,仍延续前五集的风格与内容特色,聚焦近代以来、百余年内的文坛、学林、政界、艺苑的人物与故实。本集收录茅子良《19731979年:上海书画社的木版书》、艾俊川《养寿园纸上考古记》、陈玲《前朝旧影:上海市文史馆一瞥》、宋希於《里的殷芜》等十七篇文章,都是各作者应约专为此书而撰写,向未曾发表。
|
關於作者: |
编者、主要作者介绍
徐俊,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现任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鸣沙习学集》等,另撰有《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附逆之外的梁鸿志爰居阁谭屑》等。
严晓星,1975年生,江苏南通人,媒体人、学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话》、《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梅庵琴人传》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等。
茅子良,1944年生于上海。1964年于上海出版学校毕业后,任职于朵云轩(后改名为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任副社长,1984年兼任副总编辑。曾主持编辑《明十竹斋书画谱》重刊工作,负责《中国美术全集》明代书法、清代书法、玺印篆刻分册决审工作并代拟《明清篆刻流派概述》序文。著有《艺林类稿》等。
刘永翔,1948年生,浙江龙游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蓬山舟影》、《文学的艺术》(合著)等,另有《清波杂志校注》、《袁枚续诗品详注》(合注)、《亭林诗文集诗律蒙告》(校点)等。编者、主要作者介绍
徐 俊,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现任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鸣沙习学集》等,另撰有《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附逆之外的梁鸿志爰居阁谭屑》等。
严晓星,1975年生,江苏南通人,媒体人、学者。著有《近世古琴逸话》、《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梅庵琴人传》等,编有《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等。
茅子良,1944年生于上海。1964年于上海出版学校毕业后,任职于朵云轩(后改名为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任副社长,1984年兼任副总编辑。曾主持编辑《明十竹斋书画谱》重刊工作,负责《中国美术全集》明代书法、清代书法、玺印篆刻分册决审工作并代拟《明清篆刻流派概述》序文。著有《艺林类稿》等。
刘永翔,1948年生,浙江龙游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蓬山舟影》、《文学的艺术》(合著)等,另有《清波杂志校注》、《袁枚续诗品详注》(合注)、《亭林诗文集 诗律蒙告》(校点)等。
虞云国,1948年生,浙江慈溪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三声楼读记》、《水浒寻宋》等,另主持编纂《中国文化史年表》等。
艾俊川,1964年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献学、出版史学者。著有《文中象外》,另撰有《不至异国,当得异书》、《鉴定金属活字印本的几个方法》、《小万柳堂纪事》等。
严锋,1964年生,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雕虫缀网录》、《感官的盛宴》、《和而不同》(合著)、《跨媒体的诗学》等。
沈慧瑛,1964年生,江苏常熟人。苏州市档案馆副馆长。著有《君自故乡来:苏州文人与文事稗记》、《过云楼档案揭秘》等,主编《吴云信札》等。
高 林,本名徐时霖,文史学者。曾主编《罗孚文集》,另编有《罗孚友朋札辑》,整理《徐铸成日记》、《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等。
|
目錄:
|
1.1973-1979:上海书画社的木版书 / 茅子良
朵云轩历史上一直以木版水印画名闻天下,行销中外,唯独这六年多时间,刻印木版书是个例外。巧得很,这四种书除了两种古书,首刻马恩著作一种,最后刊刻毛主席诗词一种。古今中外均有涉及,可称书界佳话。
27.买书记往 / 雪 克
业内有个行规,如有珍本、稀见之书,要先问沪图。不收,再问郑振铎先生长住上海代为其收书的专人。再不要,才能外销。
33.养寿园纸上考古记 / 艾俊川
袁世凯在养寿园,确曾广为散发他披蓑垂钓的照片。这是和刊印诗集一样的引导舆论之举,表明袁世凯安心养病、不涉世务,以消除当权者的戒心。无论吟诗还是垂钓,都带有明显的表演色彩,离不开养寿园这个舞台。
62.前朝旧影:上海市文史馆一瞥 / 陈.铃
五十年后,回看当年发生在文史馆的讨论,应该说,面对政治局势的波涛暗涌,文史馆里历经风浪的老先生们,大多数守住了道德良心的底线,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80.陈寅恪论著中的新名词 / 胡文辉
陈寅恪使用新名词最多者,最突出乃至突兀者,正是他满纸河东君的晚年巨著《柳如是别传》;用得最频繁的,却是一个指涉军事方面的用词:烟幕弹!
99.罗孚日记中的北京生活(上) / 高 林
上级决定《反攻》和《挺进报》合并,可还没有等到《反攻》的人员和《挺进报》接头,《挺进报》就被破坏了。有人问罗孚,你如果没去香港,会不会也成为红岩的烈士。罗孚说,大概不会吧,依赵隆侃的聪明和机智,他会通知我先跑掉的。其实,重庆地下党组织被破坏后,赵隆侃的脱险是非常侥幸的,现实常常比小说更加激动人心。
125.顺德本《华山碑》的两次抵押 / 李 军
李棪继续与容庚保持往来,间接证明两人的关系并未因此恶化,邓氏无赖一说似不过徒逞口舌之快而已。
136.花木丛中人常在章品镇与辛丰年 / 严 锋
记忆中父亲主动去看望过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章伯伯,一位是贾植芳先生。父亲是个看上去极度内向的老宅男,几乎从不主动与人交往,退休后几乎从不出门,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他有一种焦虑感,总觉得来不及了。来不及什么?来不及看书。他年轻时就被人视为书呆子,年老了就更加任性。
155.季海先生片谈(中) / 王学雷
季海先生曾向我说他最讨厌小报记者,而龙春正是小报记者。当先生问龙春在哪里工作时,我怕瞒着反而不好,竟然俱以实告,说他就是您所讨厌的小报记者,而先生却没有特别表现出介意之色,相反是接谈甚欢。
166.亲炙徐无闻师二三事 / 苟世建
但是,无闻师话锋一转,特别告诫我们:学篆书一定要学法度谨严的范本,而明人篆法已坏,切不可学!
184.寻找金嘉 / 沈慧瑛
四个月后,顾文彬对这卷唐人写经还念念不忘。从同治十二年五月初二致顾承的家书中,可以了解他的迫切心情:邠卿残经究是古物,稍加亦可,且系故友,不必与之丁丁校量也。
206.马一浮断弦不续究实 / 刘永翔
理学大师会稽马一浮先生,十七岁娶妻,婚后二载馀,夫人汤润生即不幸弃世。时先生年才二十,嗣后竟终身不娶。其故众说纷纭
212.《作家笔会》里的殷芜 / 宋希於
杨英梧终于不曾写出自己的故事,但仍有颇沉痛的记述在投射之下,迎面狠击过陈白尘一拳的他如此厚道,但仿佛仍有隐痛。
232.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梅贻琦日记之珊 / 谭苦盦
据说,杨净珊在婚后曾爱慕过胡适,多次匿名或以英文名Zing shan去函索爱。而胡适却劝其决绝,杨净珊到最后除了想象与梦,什么都没有。直到梅贻琦的出现,情况因之起了变化。
254.吴湖帆和周鍊霞的一场情感波澜 / 刘 聪
词中之百琲明珠好聘量,透露出吴湖帆似乎已有聘娶周鍊霞的打算。这与三个月前所写莫道温台玉镜相较,二者之间,吴氏的态度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尽管这样的转变很可能是来自周鍊霞这边的压力,但吴湖帆最终能做出这一决定,也必然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与纠结。
269.遗札所见杨廷福先生的晚年学术 / 虞云国
如今史学新进知道杨廷福其人的,似已不多。杨先生虽非伟人,却也绝非碌碌常人。即就学术论,他有唐律研究与玄奘研究的成果传世;倘就经历而言,他的遭际也许仍不失为摹绘20世纪后半期中国知识分子群像的有用素材。
286.谈高伯雨的一篇佚文 / 许礼平
大抵名士邀名,急求不畏权势的美誉,于是将千差万别的现实脸谱化,且有人套上开封包龙图的角色,于是闹得不可开交了。
298.编后语 / 严晓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