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2年的10月3日到8日,印度学家威廉霍耶尔在苏黎世的心理学协会分别用英语和德语呈现了六场演讲。这几场演讲的题目是瑜伽,脉轮的意义(Der Yoga,im besondern die Bedeutung des Cakras)。紧随这几场演讲,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C. G.Jung)也奉献了四场从心理学角度阐释昆达里尼瑜伽的讲座。
10月12日、19日和26日霍耶尔和荣格的英语演讲,以及11月2日荣格的德语演讲[由卡利F.贝恩斯( Cary F. Baynes)翻译]内容是由玛丽富特( Mary Foote)【1】根据其秘书艾米丽科佩尔的速记笔记编辑,并且以《昆达里尼瑜伽:J. 威廉霍耶尔博士的演讲以及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博士的心理学评注的记录》( The Kundalini Yoga: Notes on the Lecture Given by Prof. Dr. J. W. Hauer with Psychological Commentary by Dr. C. G. Jung)的题目用油印机印刷的形式私自出版发行。在该书的论述性前言中,富特注意到霍耶尔和荣格都对原文本进行过修正。
由琳达菲尔兹( Linda Fierz)和托尼沃尔夫( Toni Wolff)编辑的题为《J.威廉霍耶尔博士在十月三号至八号演讲的报告》(Bericht ber das Lecture von Prof. Dr. J. W. Hauer, 3-8 October)(苏黎世,1933)的德文版本在书脊处标注的书名是《密宗瑜伽》(Tantra Yoga),而这个书名所指内容与英文版本的内容有所出入。该书除了荣格的英文演讲的德文翻译版本之外,还包括了霍耶尔的德语演讲,对托尼沃尔夫在 1932年3月19日【2】在心理学协
会的所作的题为《歌德的密宗象征》演讲进行的解释,以及对荣格在1932年10月7日所作的名为《密宗象征符号的西方对应类比》(Westliche Parallelen zu den Tantriischen Symbolen)演讲的解释。
荣格的演讲内容在删减以后以无注解的形式被刊登在《泉:原型心理和荣格心理学派思想年刊》(Spring: An Annual of Archetypal Psychology and Jungian Thought)上(1975年和1976年)。
目前无删减版本的根据是玛丽富特的第一版文本。霍耶尔的演讲内容除了他最后一场英文演讲以外都没有再进行印制。而荣格参加了霍耶尔的最后一场英文演讲,作为自己讲座的过渡。这场演讲显示了霍耶尔和荣格各自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霍耶尔的阐述涉及荣格的演讲之处,其参考或指涉的文本内容会以注脚的形式标注。
此外,在菲尔兹和沃尔夫的德文版本中荣格对于霍耶尔德文演讲内容的评论和荣格1930年所作的名为印度类比(Indian Parallels)演讲的摘要被收录进奥尔加冯科林西-法克斯菲尔德版本的《关于荣格在1930年10月6日至11日在曲斯纳赫特-苏黎世的德语研讨课的报告》(Olga von Koenig-Fachsenfelds edition, Bericht ber das Deutsche Seminar von C. G. Jung, 6-11. Oktober 1930 in Ksnacht-Zrich)(斯图加特,1931)中,已经分别由凯瑟琳娜罗伍德(Katherina Rowold)和麦克马乔(Michael Mchow)重新翻译,并且还附加了约翰伍德罗夫爵士(Sir John Woodroffe)对《六脉轮宝鬘》(Satcakra-nirupana)的译文,其梵文文本是霍耶尔和荣格的评论主题。该译文是从伍德罗夫的著作《蛇力》(The Serpent Power)的第十五版引用的,同时也引用了脉轮的插图和阐述。出于版面的限制,他所注的含义丰富的解释性笔记没有被囊括其中。
在编辑演讲稿的过程中,对于语言的整理已经在停顿、拼读和语法的改变上尽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泉》期刊的版本在这方面提供了一定辅助作用。除了个别例外,大部分的梵文术语拼写方式沿袭了富特的版本。在《六脉轮宝鬘》以及其他一些来自引用文本的术语拼写则保持了其最初的形式。
索努沙姆达萨尼( Sonu Shamdasani)
注 释:
【1】
关于玛丽富特的信息,请参阅爱德华福特的论文,《谁是玛丽富特》(Who was Mary Foote),《泉:原型心理和荣格心理学派思想年刊》(Spring: An Annual of Archetypal Psychology and Jungian Thought)(1974),第 256-268页。
【2】
她的演讲包含了通过用昆达利尼瑜伽的象征符号解读歌德作品的内容,全文收录在她的著作《研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Studien zu C. G. JungsPsychologie)(苏黎世,1981),第285-3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