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无人机鉴赏(珍藏版)
》
售價:HK$
78.2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蒋勋艺术美学系列之一,畅销超过十年的美学经典。蒋勋先生是五百年后出现的梵高的知音。
32开轻盈便携小开本,收录超过100幅艺术名作,打造属于你的掌上艺术博物馆,也是广大文艺青年和学生群体博物馆打卡、户外旅行、提升自我艺术素养的必备良品。
文化导师余秋雨特别推荐,跟着蒋勋先生徜徉欧洲艺术殿堂,是一件高雅的美事。
没有某一种疯狂,看不见美。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沓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返回梵高画作现场,为我们揭秘梵高眼中所看到的美,以及向日葵、星空、麦田群鸦等名作背后的秘密。
书衣采用墨绿专色木棉纸 烫白工艺设计,凸显品质之美。
腰封隐藏彩蛋,解锁社交新属性。沿虚线撕下可获得一张梵高名作主题明信片,可作书签使用,也可邮寄给你想念的人。
|
內容簡介: |
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
从年少到自杀身亡,从割耳到抑郁受创,细说37年不断挣扎的人生曲折。
一八八八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一九八七年以十亿台币高价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都可能没有读懂他画中的心事。
梵高无法与现实妥协,他要一种*纯粹的爱,近于信仰上的殉道。殉道者必须饱受折磨,饱受肉体与灵魂的燃烧之苦。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为了这本书,蒋勋带着一沓稿纸,一站一站地重新再来到梵高画作的现场,年轻时储存在他脑海里、笔记本里的故事,跃然重现。这是一位美学家面对梵高危险的美,面对真实生命的深度烙印。
|
關於作者: |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代表作:蒋勋艺术美学系列,《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因为孤独的缘故》《岛屿独白》《美的沉思》《蒋勋说》等。
|
目錄:
|
作者序:受苦与救赎
第一部 梵高之谜
002 自画像
006 爱情?救赎?
008 房间的秘密
010 燃烧的向日葵
012 安魂曲
第二部 蒋勋现场
016 梵高工农素描
020 吃马铃薯的人
024 唐基老爹
029 向日葵
034 梵高自画像
038 割耳自画像
042 星空
047 奥维教堂
050 麦田群鸦
第三部 梵高
056 荷兰的心灵与美学革命
062 荷兰画派回归平凡生活的美学
070 伦勃朗创造生命的信仰之光
077 文森特Vincent
088 加尔文教派牧师梵高家族的传统信仰
095 艺术?宗教?献身给谁?
103 苦读神的话语
111 社会主义的时代浪潮
116 忧愁与绝望
128 巴黎,一八八六明亮起来的梵高
138 一八八七,梵高的新阶段
152 日本浮世绘异文化的向往
159 阿尔,燃烧起来的心
166 朗鲁瓦桥
176 星空宇宙的无限华丽
186 向日葵燃烧生命的花
194 房间与椅子两个人的记忆
204 自画像看到自己最深的灵魂
216 圣瑞米病房的窗口他看到了奇迹
228 一八九〇,最后的奥维,麦田飞起了群鸦
|
內容試閱:
|
作者序受苦与救赎
大概还记得,中学时代,读到余光中先生译的《梵高传》,心中激荡的情绪。
那时没有看到梵高的原作,复制的画作也多是黑白,印刷模糊,但还是很震撼。
读到史东写的一段文字:梵高在煤矿区为工人布道,在矿灾惨剧之后,梵高回到家,把自己仅有的衣物一份一份分好,全部舍给最需要的受难者,我仍那么清晰记得,十几岁的年龄,竟然掩卷难以卒读,热泪盈眶的记忆。
那是梵高,是余光中先生典雅译笔下的梵高,是史东传奇小说笔下的梵高。
那个梵高,陪伴着我通过青涩梦想的年代,梦想一个为人类救赎的心灵,这样燃烧着自己,走进那么孤独纯粹的世界,走进一个世人无法理解的疯子的世界,走进绝望,走进死亡。
我不太分得清楚,我认识的是艺术上的梵高,或是生命实质上的梵高。
我分不清楚,是梵高哪一件作品打动了我,还是他整个生命燃烧的形式才是真正的作品。
大学的时候,我没有读美术系,但是整天跟美术系同学混在一起,有时候会央求他们:让我背一下画架吧!
我走向了文学、艺术,到了巴黎学习艺术史,那个梵高一直跟着我。
也许我在梦想梵高的某一种生命吧!
在巴黎有许多机会看到梵高的原作,看到他初到巴黎,受点描画派影响的色彩的绚烂,但是,常常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耳边轻声说:那不是技巧!
那是什么?
我想问,回头却没有人。
我又去了荷兰,从阿姆斯特丹到库拉穆勒,梵高早期线条粗重的笔触,勾勒着重劳动下躯体变形的工人或农民,我仿佛听到如牛马一般沉重的喘息声音。
回程经过海牙,想到他邂逅了西恩(Sien) 一个拖着几个孩子要养活的过了气的老妓女。他们同居了,梵高负担起了西恩一家老老小小的生活,这个故事一点也不像恋爱,难堪、卑微、邋遢可笑的生活。
没有人能理解梵高为什么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西恩最后还是走到街头去接客维生,仿佛重重嘲讽了梵高:你要救赎别人?你能救赎自己吗?
梵高的故事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我们要美化梵高吗?
是的,他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他看到了初春大片大片绽放的杏花,他看到了起伏的山峦与麦浪,他看到了夏夜天空星辰的流转
但是,那是他发疯之后。
他被邻居联名控告,要求警局逮捕强迫治疗。
站在圣瑞米(S.Rmy)的精神病房前,我从梵高眺望风景的窗口看出去,我在问我自己:如果当时我也是邻居,我会不会也是联名签署的人之一?
我爱梵高吗?
我了解梵高吗?
我知道梵高存在的意义吗?
但是,我隔壁的邻人割了耳朵,一脸血迹,我能够接受包容吗?
梵高丢给我们许多问题,在他自杀离开人世后,人们用一百多年的时间试图回答,仍然无法有完满解答。
梵高是精神病患者,但是他看到了最纯粹的美的事物。
我们很正常,但是我们看不见。
正常,意味着我们有太多妥协吗?
我们不知道,一再妥协,我们已经流失了真正纯粹的自我。
我们可能在一张《向日葵》前掩面而泣,我们可能在一张《自画像》前惊叫起来,我们可能在一张《星空》之前热泪盈眶。
梵高揭发了所有正常人的妥协,他明确宣告:没有某一种疯狂,看不见美。
但是梵高的美太危险,我们只能面对他的画,不敢面对他真实的生命。
二〇〇七年五月,我带着一沓稿纸,经由泰国到葡萄牙里斯本、卡斯卡伊斯、辛特拉,到伦敦,再到西班牙,在巴塞罗那,大约两个月,写完这本书。
其实不是写,而是整理。
梵高的故事、画作,太多储存在脑海里,那些一本一本传记里的细节,那些在他画作现场前的记忆,都留在多年来的笔记本中。
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是梵高逝世的那一天,我正在巴黎,H是画家,提议要去奥维祭拜梵高的墓,她的日本丈夫虽然不学美术,也非常爱梵高,便主动排出时间,亲自开车,做一次向梵高致敬之旅。
很热的夏天,车子从巴黎出发,上了外环道,向北,大约两小时可以到奥维。
奥维是个小镇,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还没有很多观光客,宁静,朴素。
我们到了奥维,因为小镇不大,很快找到了教堂,夏天午后,湛蓝发紫的天空,压迫着教堂塔尖,很像梵高的画。
梵高的墓就在教堂后面,与弟弟提奥的墓并排,青灰色的石板,平贴着草地,上面简单铭刻着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空气中有松柏沉重的树木的香味,有远处麦田随风吹来浓郁的麦草气味,有乌鸦飞起来呱呱的惊叫。
忽然间,炎热的天空中卷起一阵狂风,我还没弄清楚,指头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击打下来。
我跟H一家人赶忙躲进车子,冰雹打在车顶,乒乒乓乓,像是郁怒的孩子在发泄受不了的情绪。
那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一次祭奠梵高的奥维之旅。
因为整理这本书,记起了许多往事!
蒋勋
二〇〇七年七月三十日于八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