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深入浅出人工智能
》
售價:HK$
75.9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HK$
96.8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HK$
140.8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HK$
65.8
《
创作经典
》
售價:HK$
140.8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 - 1914)
》
售價:HK$
96.8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HK$
108.9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作者从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出发,从制度原理、运行机制、价值追求、内在逻辑、人类文明贡献五大方面,提炼了一个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知识体系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贡献、独特经验与发展逻辑,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趋势做了展望,即通过政治制度建构的根基从自私人假设到党性人假设的革命性转换,开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良心 良制 良治的人类政治发展新型形态。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出发,从制度原理、运行机制、价值追求、内在逻辑、人类文明贡献五大方面,提炼了一个关于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知识体系分析框架,系统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贡献、独特经验与发展逻辑,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趋势做了展望。
|
關於作者: |
唐亚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
|
目錄:
|
导言 中国共产党的制度优势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1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分析5
第一章 制度原理
一、党领导一切原理19
(一)党领导一切原理的理论、历史与社会根源追溯21
(二)党领导一切原理的制度建构与强化的两大历史性契机25
(三)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后果、党政分开尝试及其理论评析31
(四)加强党的全面而卓越领导下党政分工与党政一体化模式的生成36
(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建构41
二、人民当家作主原理48
(一)人民政府的由来50
(二)议行合一制的中国实践56
(三)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1
(四)人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7
三、依法治国原理82
(一)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84
(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89
(三)法治思维与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91
(四)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92
四、协商民主原理95
(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96
(二)探索中国政治制度的新优势100
(三)政治协商的主要形态104
(四)重视协商民主的连接与落地机制108
五、监督督察原理110
(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110
(二)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系113
(三)巡视巡察制度与监督督察制度的联动116
六、民族区域自治原理119
(一)民族大家庭思想的来源120
(二)民族团结与民族共荣123
(三)民族聚居与区域自治129
第二章 运行机制
一、基于思想统一机制的意识形态制133
(一)安身立命、治国理政、安邦兴国的最深沉力量134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136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142
(四)文化治理143
二、基于决策机制的民主集中制151
(一)党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制度152
(二)会议议事与决策制度159
(三)行政首长负责制161
三、基于执行与监督机制的督办问责制162
(一)构建督查督办机制与问责机制163
(二)督办问责制的过程环节与特征164
四、基于用人机制的党管干部制度166
(一)干部制度的建立168
(二)干部选拔标准的变迁170
(三)公务员管理的制度化171
(四)党管人才173
五、基于组织网络机制的支部建在最基层制度174
(一)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奥秘175
(二)组织力量与政治功能180
(三)组织嵌入与政治引领185
(四)组织力与执政组织网络体系建设187
六、基于工作路线机制的群众路线制度188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89
(二)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189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创造190
第三章 追求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发展193
(一)西中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观比较194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发展的根本特质198
二、主体性价值的坚守203
(一)以人民为中心204
(二)以法治为保障206
(三)以共富为目标211
三、发展性价值的累积214
(一)效率最优215
(二)专业理性215
(三)可持续发展218
(四)责任建构219
(五)发展领导型体制的建构220
四、整体性价值的重构221
(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21
(二)五位一体发展战略223
(三)集成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方法论224
第四章 内在逻辑
一、圈层包容共生式需求观与美好生活226
(一)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227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中国人的圈层包容共生式需求观228
(三)美好生活与生活政治观231
二、时间空间历史方位与规模速度发展战略的内生性选择235
(一)制度无以统合不确定性:西式单一民主观的局限性日益凸显235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空方位定位与规模速度发展战略选择241
三、主导国家发展与执政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集团的形成243
(一)创建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革命家组织和领导中心244
(二)建立集多种核心能力于一体、有效治理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246
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创造250
(一)危机警醒与自我革命250
(二)执政绩效的累积性创造与自我创造252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统一255
第五章 人类政治文明贡献
一、利害相一致思想259
(一)在事关国家根本战略方向问题上,不忘初心,不犯颠覆性错误260
(二)在事关国家根本战略实现问题上,发挥钉钉子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干261
(三)在事关国家根本战略利弊权衡问题上,实事求是,坚持利害相一致原则263
二、一盘棋发展思想267
(一)统筹改革发展大局267
(二)做好全局性战略的规划、落实与评估工作270
(三)贯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及先富带后富的共富思想271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274
(一)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社会的过渡性发展阶段275
(二)建构合作共赢式全球治理体系276
(三)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机制278
四、人心政治思想278
(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279
(二)为人民服务是人心政治的根本282
(三)情感治理是人心政治的独特形态285
结语 在回应时代之问的历史征程中不断
开拓人类政治发展的新境界
一、时代之问与中国共产党289
二、重新发现和塑造政党组织的主体理性与主导性力量293
三、政治制度建构根基从经济人假设到党性人假设的
革命性转换299
四、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人类社会良知+
良制+良治新型政治发展道路的开创303
参考文献
后记 探寻中国治理的逻辑
|
內容試閱:
|
总 序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从1954年开始,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多卷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轰动了国际学术界,影响深远。在这一皇皇巨著中,李约瑟博士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在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的长达1700年的时段里,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长期领先同期的西方社会,可为何从公元十七世纪起,却开始落后于现代西方国家? 李约瑟之问一出,迅即成为一大学术热点。人们纷纷从农耕社会、皇权政治、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阶层划分、价值评判、经验科学、科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莫衷一是。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七十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探索,尤其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而且开辟了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正在形成和开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和持久魅力的中国之治理想图景。
中国之治理想图景内蕴的当代中国发展奥秘,归结为相互联系又一体化贯通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时代之问:一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二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国内外学术界就如何系统总结和科学回答创造中国之治理想图景的时代之问,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比如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制度、决策执行高效互动关系、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央地关系等,提出了许多有见解、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式,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之治的奥秘,形成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深入推进在回答时代之问中探寻中国之治的奥秘这一时代课题的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支持下,在2018年底系统策划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研究计划,邀请上海社科理论界相关研究领域有丰富前期研究成果,并具有宏观历史视野和深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专家学者,进行专门研究。
出版这套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其目的在于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发展领域所创造的制度性原理、所形成的运作机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所型构的内在逻辑、所贡献的人类文明成果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对建构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知识解释体系、制度解释体系、话语解释体系做出阶段性的努力,并成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国家和上海70年的伟大实践和光辉历程,凝结着一系列重要经验、价值指向、制度建构、文明成果,这些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取之不竭的创造源泉和思想养料。
新中国7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引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庄严地写入党章,载入宪法,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产生,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新中国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理论,开创新境界,指导新实践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全新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历史。
上海社科理论界要在系统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的基础上,整体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纵观新中国走过的70年不平凡道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够在关键时期面对事关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科学的解答,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开辟出新局面、新境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思想的壮丽重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要有大历史观,要在系统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乃至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基础上,在古今中西的宏大历史格局中着力开展整体性、贯通性研究,充分展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独特思想魅力和巨大实践伟力。
上海社科理论界要着力加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把制度理论研究作为理论界一项长期战略课题,推出更多的成果;要围绕全会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制度安排、重大工作部署,开展多学科深入研究,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实践取得的重大成果,结合落实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谋划和推动上海长远发展,加强研究选题策划,提高研究阐释质量;要紧密结合新中国70年的历史研究,着力讲清楚70年历史性变革中蕴含的制度逻辑,讲明白70年历史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理论水准的研究成果,切实体现上海社科理论界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应有的担当。
值此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付梓之际,谨向为此套系列丛书的顺利出版提供各种支持和贡献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的主要作者唐亚林、孟捷、荣跃明、马西恒、包存宽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王为松、周峥、鲍静及诸位审稿人。正是他们辛苦的组织、研究、撰稿,以及跟踪、审校、编辑,才有了本丛书的成功面世!
70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只能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70年伟大历程,值得上海广大社科工作者持之以恒,不懈探究其深刻的运行逻辑和发展规律。我们期待此套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既成为上海社科理论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具有学术价值、实践价值和传播价值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又成为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启发性的献礼之作。
是为序。
徐 炯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