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HK$
54.8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HK$
74.8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編輯推薦: |
1981年,迟轲先生应邀为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库丛书撰写一部美术方面的书稿,旨在为爱好美术的中学文化程度的广大青年读者提供一部通俗易懂的入门读物。原拟书名为《西洋美术史话》,后经迟轲先生建议,最终定名为《西方美术史话》。《西方美术史话》一经出版,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的论述,迅速在全国青年读者中传播,影响过一个时代,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部比较全面、系统把西方美术史介绍给中国人的优秀作品。该书让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比较完整地了解了西方艺术的历史及现状,为后来者进一步研究西方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书1983年初版至今,行销31万册。此次再版,对原书囿于时代条件无法还原的原作效果一一进行技术比对、处理,并对书内文字作了少量修正。书中的作者译名,在其*次出现时,以注释的形式标注出作者的英文名及生卒年,以便读者进一步查阅。2012年,迟轲先生在广州去世。他一生勤奋乐观、锲而不舍。他曾说:无论干什么事,坚持干十年,总有成效!为研究国外美术史,他在干校劳动期间自学英语,凭借着艰苦环境下的自学,他翻译了数百万字的论文和专著。他去世前几天还准备给一位老画家的画展写序言;去世前一天,还坐在轮椅上参观画展
|
內容簡介: |
《西方美术史话》是一本西方美术史的入门书,力求精练简明。从史的要求来看,似乎未免简疏;但也有好处,即有可能用较多的篇幅对作品、艺术家、流派进行论述和分析,把各种类型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说得更充分一些。介绍美术发展的历程,只讲思想内容而不讲艺术技巧的特色,是不能全面提高对于美术的欣赏力的。因此,作者在论述中穿插了一些关于技巧、技法发展变化的内容。比较,是认识艺术特征的好办法。作者在分析某类艺术作品(或艺术家)时,也采用与其他作品(或人物)相比较的办法。不但在外国作品之间互作比较,也与中国的艺术作品比较。《西方美术史话》毕竟讲的是西方的艺术。在进行评价的时候,需要听听原作者和西方评论家的意见。因而有关作品或流派的解释,无论是褒或贬,作者尽量选择一些艺术家自己或他同代的评论家的意见。这样更有说服力。
|
關於作者: |
迟轲(1925-2012)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美术史论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称号。撰写、主编、翻译著作数十部,代表性著作有《西方美术史话》《西方艺术批评史》《西方美术理论文选》《画廊漫步》《罗丹笔记》等。
|
目錄:
|
[第一章]孩子们的偶然发现原始时代的艺术 [第二章]为了来世的艺术古代的埃及和西亚 [第三章]永久的魅力爱琴文化和希腊古典文化一 迷宫的传说 二 我们是爱美的人三 罗马夕照 [第四章]中世纪一瞥基督教艺术在东方和西方 [第五章]人的觉醒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一 把美带给人间二 神秘的微笑三 神圣而痛苦的生涯四 威尼斯之光 [第六章]文艺复兴在北方16世纪的德国和尼德兰[第七章]巴罗克一 风格主义和巴罗克二 多面手贝尼尼 三 业余的大使四 现实主义的生命长存 [第八章]艺术的新土壤17世纪荷兰画派一 广阔地反映生活 二 按照荷兰农妇画圣母的伦勃朗 [第九章]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变化一 学院的诞生二 洛可可和它的反对者们三 英国的学院派和肖像画家[第十章]革命风云与艺术思潮一 与噩梦奋战的戈雅二 大卫和新古典主义 三 浪漫主义的狮子四 画笔灵魂的解剖刀五 歌唱泥土上的英雄六 写实主义的旗手库尔贝七 印象派的人物画家[第十一章]社会问题与民族生活一 对抗学院的三个青年 二 十四个拒绝官方考题的学生三 给石头以思想四 美国的民族艺术与垃圾箱画派[第十二章]自然美的再发现一 云天碧海滋养出来的艺术 二 倾听大自然的歌 三 追寻闪烁的阳光,捕捉流动的大气四 深思与抒情的结晶 [第十三章]东方原始与表现自我 [第十四章]象征梦幻和潜意识[第十五章]为工农大众而创作一 鲁迅推重的两位画家 二 面向广大人民肯特和里维拉三 劳动者是世界的主人[第十六章]缤纷缭乱的现代流派
|
內容試閱:
|
1913年,鲁迅曾上书当时的教育部,提出了美育的重要性,他说: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亦因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艾安。(《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不完全依靠法律的惩治和道德的劝戒,而增进国家社会的安定,这是鲁迅对于美育的期望。九十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美育仍然显出它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愿意修订此书,为美育的大厦再增添一块砖石。作为西方美术史的入门书,篇幅不能太大,首先力求精练简明。而同时要求达到史的规模,给读者以整体连贯的印象。丹纳在《英国文学史》中说:当文明发展进程中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时,总会有一两个天才人物应运而生。假使能抓住这类新艺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即使在数量上少一些,也仍然能够给人一个历史(文明发展进程)的轮廓。当然这就要看是否选择得当。其次,我希望写成一本深入浅出的书,在选材行文方面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致和思索,即所谓有些可读性的作品。小时候上历史课,最怕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人名和年代的排列,而解说却枯燥乏味。虽然拼命地死读硬背,还是很快就忘光了。倒是他偶然提到的人物和事件的矛盾冲突,却能经久不忘。我并不赞成在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时,大讲其奇闻趣事 爱因斯坦如何忘了自己家的地址,齐白石如何把放了几个月的点心拿来待客过多渲染这类事(有的本来就是被夸大了的),不仅会使人觉得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异于常人的怪物,而且常常只注意趣闻,反而忘了他们在科学或艺术上的真正贡献。但我也不愿意在这本书里采取老一套的公式:一、时代;二、概况;三、作者生平;四、作品分析感谢编辑者为我这本书取了《西方美术史话》的名字;这个话字,使我获得了解放。有些作者 比如法国丹纳讲艺术史,丹麦勃兰兑斯讲文学史,英国罗素讲哲学史,甚至美国阿西莫夫讲科学史,都能时时把人带进一个生动的历史气氛里去。有时只用三言五语,就把一个陌生的名字变成一个有性格的活人。我以为这种方法是值得学习的。作为文学艺术之一的美术,当然也是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相关;不过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艺术与政治尤其是经济,并不是经常直接发生联系的。倒是和它同时代的宗教、哲学(美学)以及文学等文化思潮更直接地影响着美术。因此我略去一般经济、政治背景的专门介绍,而着重联系一些有关的文化思潮。 一般的经济、政治情况,读者是可以在普通的历史书中查对的。历史的发展由简趋繁,而且是不平衡的。以编年的办法顺着时代叙述各个国家美术的发展变化,用一本书几乎是办不到的。很可能造成顾此失彼,既难收罗完备,又使读者印象紊乱。所以不少学者宁可运用归类的办法 或依题材样式,或依风格派流,或依民族特色进行介绍;虽然照顾到时代的先后,但不严守年代的顺序。我采取的也是这种办法。至于按照什么原则和方法去归类,各个作者常是互有异同的。(近些年西方的美术史学者,已按照其方法分为社会学派、心理学派、形式、风格学派等。)我在这本书中所作的章节的安排,有些参照了前人的看法,而大半是依自己的理解去分类的。其中当然反映了我的艺术观点。得失如何,只有请读者教正了。介绍美术发展的历程,只讲思想内容而不讲艺术技巧的特色,是不能全面提高对于美术的欣赏力的。因此,我穿插了一些关于技巧、技法发展变化的内容。比较,是认识艺术特征的好办法(国内外都有比较文学的专门学科)。我在分析某类艺术作品(或艺术家)时,也采用与其他作品(或人物)相比较的办法。不但在外国作品之间互作比较,也与中国的艺术作品比较。有的评论者认为:此书的特点之一,是徜徉于西方艺术的长廊中,而时时回顾中国的文化。但《西方美术史话》毕竟讲的是西方的艺术。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需要听听原作者和西方批评家的意见。因而有关作品或派流的解释 无论是褒或贬,我尽量选择一些艺术家自己或他同代的评论家的意见。这样更有说服力。当然,选择引用哪一些意见,是取决于我自己的水平和审美观的。书中所引文句,除了少数马列著作的引文注明出处以外,其他引文一概不作注释。有时还用论者、史家或有人认为之类的说法,也都不是我随意杜撰,而是有所依据的。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保持行文的顺畅,并且希望尽量简洁些。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周平女士为筹划新版《西方美术史话》付出的辛勤劳动,还有协助她工作的北大的李坤仪。作者2003年秋?广州美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