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HK$
96.8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HK$
217.8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HK$
96.8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HK$
96.8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HK$
142.9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的权威专著。
充分借鉴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大湾区协同发展经验。
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新的解读和新的观点,并对现实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背景出发,基于全球的视角,对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及区域协同的理论研究、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的发展基础,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在空间、产业、金融、科创、制度、治理、人才等方面的初步协同构想。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进行价值模拟分析,发现自由贸易组合港协同政策将会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贸易和财政实力,并强化人口集聚效应。
|
關於作者: |
巴曙松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还曾兼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等。
巴曙松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的首席专家。巴教授还是20062015年中文文献经济学领域被引用频次最高的中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巴曙松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还曾兼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等。
巴曙松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以及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担任高级访问学者,还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的首席专家。巴教授还是20062015年中文文献经济学领域被引用频次最高的中国学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
巴教授多次以金融专家身份参加中国金融领域的决策者主持召开的专家座谈会,并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先后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担任管理职务,是同时熟悉中国金融市场实际业务运作、金融政策制定以及金融理论研究的金融专家,在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资产管理行业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巴塞尔III与金融监管大变革》《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年度报告等。
谌鹏,博士,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兼任深圳市等多个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受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深度参与全国自贸试验区政策设计和改革研究,在《宏观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文章。曾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
梁新宁,香港大学博士,招商局集团(香港)博士后,现任前海创新研究院未来城市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曾任职招商局集团、万科等大型企业。在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工程管理等领域有较为深厚的研究基础,并在国际顶级期刊Research Policy等发表多篇中英文高质量论文。
|
目錄:
|
第 1 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背景 (?1?)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概念的提出 (?1?)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的必要性 (?3?)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目标 (11)
第 2 章 自由贸易组合港理论前沿 (13)
第一节 自由贸易港研究进展 (13)
第二节 区域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23)
第三节 自由贸易组合港研究综述 (34)
第 3 章 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实践研究 (41)
第一节 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实践研究 (41)
第二节 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实践研究 (57)
第三节 迪拜自由贸易港实践研究 (67)
第四节 自由贸易港先进经验借鉴 (74)
第五节 中国内地自由贸易港实践探索 (77)
第六节 自由贸易港发展趋势研判 (82)
第 4 章 全球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84)
第一节 旧金山湾区协同发展研究 (84)
第二节 纽约湾区协同发展研究 (95)
第三节 东京湾区协同发展研究 (107)
第四节 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120)
第五节 全球湾区协同发展比较与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研判 (136)
第 5 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发展基础研究 (140)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概况 (140)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由贸易组合港的机遇 (165)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由贸易组合港的挑战 (175)
第 6 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初步构想 (184)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协同构想 (184)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构想 (196)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协同构想 (223)
第四节 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协同构想 (239)
第五节 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协同构想 (244)
第六节 粤港澳大湾区治理协同构想 (252)
第七节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构想 (257)
第 7 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价值模拟分析 (267)
第一节 自由贸易组合港价值模拟系统动力学模型 (267)
第二节 经济价值模拟分析 (276)
第三节 社会价值模拟分析 (280)
第四节 战略价值模拟分析 (286)
第五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294)
第 8 章 结论与展望 (298)
第一节 结 论 (298)
第二节 展 望 (301)
参考文献 (302)
|
內容試閱:
|
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
在跟踪研究全球大湾区的发展历程 , 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入地发现,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多元化、差异化体制机制并存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在体制创新的探索方面具有巨大的空间,有条件为中国的区域发展和体制创新积累许多新的经验,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及自由贸易组合港区应当算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本书就是我们进行梳理和思考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上升,在持续三四十年全球化的高歌猛进之后,逆全球化的趋势似乎已经显露端倪,美国的一些极端力量似乎也试图促成美国与中国在一些领域的脱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坚持推动改革开放、坚持推进全球化的政策基调,是非常清晰的,无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是对全球格局的演变,其影响都值得关注。具体来说,中国在推进新形势下的全球化的过程中,需要有多层次的平台设计和路径创新。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可以在第三代全球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行自由贸易港定位、机制与功能的创新与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有条件率先通过自由贸易港的设计与建设,推动区域产业链协同,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一带一路综合国际公共服务平台,并使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港建设有机联动融合,产生内外溢出功能价值,服务于中国参与和推动新一轮全球化的进程,支持提供新的国际公共产品。
2018 年 6 月 20 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深圳港打造成为绿色智慧的全球枢纽港,与香港港共建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改进港航基础设施,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港口绿色化、智慧化,加快航运服务业集聚。这也触发了我们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机制中自由贸易组合港模式的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共建自由贸易组合港既可以说是自由贸易港的区域发展战略,也可以说是区域协同治理和自由贸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区域深化产物,同时,自由贸易组合港的出现也有可能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自由贸易理论的进步。
本书从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建设背景出发,基于全球的视角,对世界自由贸易港区及区域协同的理论研究、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的发展基础,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在空间、产业、金融、科创、制度、治理、人才等方面的初步协同构想。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进行价值模拟分析,发现自由贸易组合港协同政策将会显著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贸易和财政实力,并强化人口集聚效应。
在本书的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我具体确定了全书的研究框架和研究重点,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初稿撰写及资料整理工作,不同章节初稿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为:第 1 章,李若曦、李科;第 2 章,宋静、崔学刚;第 3 章,王茜、宋明莹;第 4 章,蔡天成、魏玉君;第 5 章,宋静、李骁;第 6 章,徐建斌、宋明莹;第 7 章,崔学刚、李科;第 8 章,梁新宁。在初稿的基础上,我们又多次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调整,重点充实了部分章节的内容,使得本书逐步完善。
从理论逻辑和历史经验观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自由贸易组合港的功能设计,不可避免地要以大湾区协同创新发挥产业集群聚集效应作为核心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到,建设自由贸易组合港对应的大环境是当前的全球经贸格局规则重构、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进程 , 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中国探索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和积极主动参与新一轮全球化的需要。因此,以协同创新为基础,设计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组合港新型综合价值链,必然会是一个不断演化及创新的过程。为此,本书对过去经验和政策的梳理和总结,虽然是涉及多角度的,但对发展趋势的研判也难免挂一漏万,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巴曙松
2019 年 11 月 15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