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图文版(近藤麻理惠畅销超千万册“怦然心动整理”系列代表作图文版 )
》
售價:HK$
54.8
《
英伟达之道 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授权采访图书 全面公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奥秘 讲述黄仁勋的传奇人生和创新历程
》
售價:HK$
86.9
《
甲骨文丛书·德意志人:一部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自传
》
售價:HK$
129.8
《
盛世滋生:清代皇权与地方治理
》
售價:HK$
162.8
《
循序渐进Node.js企业级开发实践
》
售價:HK$
97.9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早期的星象学和天文学
》
售價:HK$
152.9
《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售價:HK$
54.8
《
长安曾有少年郎
》
售價:HK$
43.8
|
編輯推薦: |
一本集可读性、专业性、新视角于一体的日本通史,十数年畅销不衰。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玮先生撰就。详细讲述了日本的由来,剖析了日本独特的摄关政治的形成和武家政权的建立,从织田信长天下布武到德川将军元和偃武的日本统一;描述了传承至今的神道教、物语、和歌、俳句、浮世绘、猿乐、屏障画等独特的日本文化;展现了明治维新后日本风云激荡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中日战争的爆发和逐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最终的东京审判;分析了日本战后政治55年体制的解体,追踪了日本战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足迹。
全书涵盖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和思想文化的变迁。史实丰富,见解独到,言近旨远,启人心智。自问世以来,一再加印,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
|
關於作者: |
冯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曾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1993年获博士学位。自1995年先后任日本神奈川大学客座研究员、韩国高丽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庆应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日本经济体制的历史变迁理论和政策互动》、《﹤菊花与刀﹥精读》等专著6部;另有日译汉《昭和时代见证录》等多种译著。以中文、日文、英文在海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大部分刊载于《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日本学刊》等权威、核心刊物。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 史前时代
一、 日本列岛的形成和日本人的起源
二、 先土器时代
三、 我国的黎明期绳文时代
四、 文政十一年弥生十日
作者点评
第二章 古坟大和时代
一、 倭人邪马台国古坟
二、 大和朝廷的建立和倭的初步统一
三、 国家制法自滋始焉
四、 兴隆三宝和飞鸟文化
五、 大化改新在刀光剑影下进行
六、 律令制国家在同室操戈中建立
七、 因为日出东方,故称我国为日本
八、 白凤文化
作者点评
第三章 奈良时代
一、 和同开珎和平城京是律令国家的象征
二、 奈良时代:政情不安和混迷的时代
三、 日本版图的迅速扩大
四、 遣隋、遣唐使的波及效应
五、 文字的普及和个性的诞生
作者点评
第四章 平安时代
一、 迁都平安巩固皇权
二、 虚弱的天皇和幼帝接连登基
摄关政治的前提
三、 由上皇或法皇在院厅主理国政
四、 唐风文化与国风文化共存共荣
五、 佛教文化的繁荣
作者点评
第五章 镰仓时代
一、 源平争乱
二、 镰仓:武家政权的发祥地
三、 执权治世的时代
四、 庄园制和御家人制
五、 忽必烈征伐:文永、弘安之役
六、 镰仓时代的纹化
七、 镰仓新佛教
作者点评
第六章 室町时代
一、 一天两帝南北京
二、 南北一统和室町鼎盛
三、 乱:从禅秀之乱到应仁之乱
四、 中世纪是一揆的时代
五、 日明复交和勘合贸易
六、 神与佛的共生
七、 传承至今的日本独特的文化
作者点评
第七章 战国时代
一、 应仁之乱:日本历史的里程碑
二、 天下布武
三、 天下布武路线的转换
四、 从统一天下到侵略朝鲜
五、 吉利支丹时代的兴衰
六、 安土桃山文化和南蛮文化
东西文化并行格局的形成
作者点评
第八章 江户时代
一、 元和偃武:走向近世社会
二、 幕藩体制的建立和享保改革
三、 田沼政治和宽政改革
四、 大盐之乱和天保改革
五、 锁国和开国
六、 尊王攘夷:明治维新的前奏
七、 从公武合体到大政奉还
八、 儒学的全盛和诸学的并行
九、 并行不悖的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
作者点评
第九章 明治时代
一、 定制改元迁都变法
二、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
三、 外征论和安内论的冲突
四、 大久保体制的三大历史遗产
五、 超然主义政党内阁桂圆体制
六、 修改条约:明治政府的首要外交课题
七、 改变东亚秩序的甲午战争
八、 日英同盟条约:日俄战争和日韩合并的通行证
作者点评
第十章 大正时代
一、 大正政变
二、 迈上真正的政党内阁的台阶
三、 平民首相原敬
四、 护宪三派内阁
五、 从小村外交到币原外交
六、 大正民主的政治思潮
作者点评
第十一章 昭和时代(战前)
一、 改朝换代:裕仁登基田中登台
二、 从皇姑屯事件到九一八事变
三、 九一八事变和十月事变
四、 冲破华盛顿体制
五、 卢沟桥事变北支事变支那事变
六、 支那事变的扩大
七、 构筑大东亚共荣圈
八、 南进日本刀直逼山姆叔
九、 攀登新高山1208
作者点评
第十二章 昭和时代(战后)
一、 和平在蘑菇烟云中升起
二、 战后处理和战后改革
三、 东京审判
四、 战后复兴和旧金山体制的建立
五、 50年代: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的分水岭
六、 60年代:创造东方奇迹
七、 70年代:两次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冲击
八、 80年代:昭和时代在内政外交的剧变中谢幕
作者点评
未了章: 平成时代
一、 象征天皇制的延续
二、 泡沫经济的崩溃和55年体制的终结
后记
|
內容試閱:
|
学贵有疑,古人多有论述。朱熹曰: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要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陆九渊曰: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以后,怀疑和批判精神更被举世公认为知识分子的身份证。今天,不具有这张身份证只是知道分子,不是知识分子,正日益获得更多人认同。正是渴望成为知识分子的追求,敦促我在治学路上蹒跚前行,并为自己确立了标新立异、博采众长、史论结合、经世致用的16字治学原则。这一所谓的原则亦被我运用于拙著的写作。在此,我谨就标新立异这一对任何合格的学术作品的基本要求,谈一点个人体会。
为了阐释拙著所谓的标新,首先请允我引述日本著名史学家网野善彦近年对日本史研究状况的点评:日本人的出现、日本国的成立、日本国首次登上国际舞台,这些堪称日本史出发点的重大事实几乎不为当今日本人所知的现实,的确令人惊讶。我认为,对这一现实不管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形成这一现实固然有深刻的根源,但是其直接的背景,则是明治以后政府将记纪(按:《古事记》、《日本书纪》)神话所描绘的日本建国的历史,不加分析地通过国家教育作为史实全面向国民灌输。战败后,战后历史学虽然以对神话为基础的历史进行了批判,对天皇亦持有批判性观点,试图以史实为基础对历史进行学术性探讨,并通过这种探讨还原历史原貌。但是,战后历史学依然没有将与天皇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日本,作为研究和探讨的对象。1966年政府继承纪元节传统,将其定为建国纪念日时,对此持反对意见的历史学研究者也没有认真探讨日本国的建立,而是始终沿用日本的旧石器时代、绳文时代的日本、弥生时代的日本等表述,使这一状况延续至今。因此,不能不说日本建国的历史,依然是战后历史学的一个盲点。
为了努力消灭这一盲点,笔者参阅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有关史籍的论述爬梳整理,大致勾勒了一条日本列岛的形成、日本人的形成、日本之由来的粗略线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