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HK$
427.8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HK$
557.8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9.8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HK$
76.2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HK$
77.3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HK$
67.0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HK$
98.6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朝九晚五的工作,是否是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标准?
如果可以自由工作,人生又有多少种可能?
为了寻找答案,自媒体人林安探访了许多不上班的人,
希望他们不一样的人生故事,能给你疲惫的生活带去英雄梦想。
|
內容簡介: |
在《只工作,不上班》一书中,作者林安以都市青年观察者的身份深度采访了20个自由职业者,以感性、细腻但又不失洞察力的笔触将20位自由职业者非常态的工作、生活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记录了勇士们的梦想、奋斗、坚持、迷茫与困惑,让读者了解那些不上班的人生,也许他们也可以踏出勇于改变的*步。
|
關於作者: |
林安,自由撰稿人、自媒体人,从小热爱写作,喜欢观察、研究大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心理状态。2018年发起100个不上班的人独立采访计划,以文章和视频的形式在自媒体土土土槽更新至今。
|
目錄:
|
听说每三个不想上班的人中,就有一人想开店?
咖啡店店主Sandy:开店完全是另一种人生
甜品店店主地地:为了梦想开店两年半,我却活成了别人口中的废人
猫咖店店主Liza:没有永远赚钱的生意
我们是数字游民
文化间隔游创业者李胜博:一个无法被归类的人,没得选的自由人生
旅行博主丸子:旅行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
自由记者喜喜: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
远程办公者生伟:不裸辞也可以看世界
数字游民艾莉森:当流浪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多重技能的斜杠青年,生存还是生活?
自由潜水师Oce:在深海,找回生而为人的自由
花艺师唐川:努力是为了有所选择
自由编剧欧阳十三:遭遇生活的暴击之后,如何体面地追寻自由
小众自由职业者的生存之道
讲书稿撰稿人葛亚坤:曲线救国的小说写作之路
摇摆舞老师Lucy &小星:在上海,掀起摇摆狂潮
手机摄影培训师佟海宝:另一种成功,尝遍世间精彩
整理收纳师舒安:用整理重拾人生的掌控权
风光摄影师姚璐:30岁独闯中东,当代女性的另一种活法
职业咨询师马华兴:时间有限,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职业
体育自媒体人杨芊:自媒体时代,拥抱变化的传统媒体人
Vlogger大头SOLO:32岁离职,做一名全职Vlogger
斜杠青年林安:自由职业,开启我的第二人生
读者故事: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轻人
后记
|
內容試閱:
|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上班了?
2018年2月11日,处于职场迷茫期的我,在网上发布了第一篇100个不上班的人系列人物采访。开始这个计划时,我从未想过它可以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以及我可以坚持多久。
幸运的是,一年过去了,这个计划远比我想象中走得更远、更成熟。而我自己,也在执行这个采访计划的过程中渐渐走出了职场,用一年时间,摸索出了一条属于我自己的不上班之路。
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曾有无数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个采访计划?每一次,我给出的答案都很简单:因为我就是一个不想上班,却不知道不上班可以做什么的人,我相信和我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
不上班这个词,听上去可能有点儿消极,但它在我的定义里并不等同于无所事事和消磨时光,它不是为了逃避职场而做出的被动选择,而是可以在职场混得很好的前提下做出的主动选择。所以过去一年,每当有人问我如何才能不上班时,我都会给他们普及一个概念: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这里需要重新定义上班和工作这两个词的概念。在我的理解里,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而工作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简而言之: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在锵锵三人行的百度贴吧里,某位网友对上班和工作的定义,我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
上班:一种勉强的、不情愿的、被动的、单纯为了不被带上耻辱的无业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又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青年人、中年人所做的事情。混日子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态,因为收入不高,但又不能没有这份收入,所以焦虑症患者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这在狼多肉少与攀比心较重的地方里最为明显。当然,也有一些人因惯性使然(上着上着就习惯了),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混日子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日子。
工作:带有一种积极的、并不单纯为了不被别人歧视为无业者的、有奋斗目标并能结合自身能力的、想要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并能乐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
所以千万不要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你可以不喜欢上班,但一定要热爱工作。我提倡只工作,不上班,而不是在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想上班还是不想工作的前提下,就盲目辞职。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上班了?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我试图从一个个不上班的微观个体中寻找答案,因此有了100个不上班的人独立采访计划,也因此有了这本书。
通过一年多的采访,我发现大部分人并非生来就讨厌上班,所以职业倦怠症一般都出现在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的人身上,而不是在应届毕业生身上。相反,刚刚离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反而对上班的积极性最高,因为新鲜好奇、没有经验。但工作几年之后,大部分人会发现一个关于上班的真相:至少目前,上班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赚钱谋生。幸运的话,它也许还能给你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话,你就单纯是在做一笔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所以才会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费青春。
但是生活在如今的世界,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牺牲点儿什么去换取金钱。而牺牲时间,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天然拥有,且成本最低的买卖。所以上班赚钱,成了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情,它背后所折射的含义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没那么顺心,或正在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气吞声,日子久了,倦怠感自然而来。
再加上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大到世界,小到身边,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谁谁谁出国读书了;谁谁谁创业了;谁谁谁一边环游世界,一边赚钱了再加上各类媒体、广告、互联网产品每天都在变着花样供应各种生活方式:精英就该喝某品牌的咖啡,戴某品牌的表;中产阶级的标配就是一房一车,一年两次国外旅游;月薪两万元的女孩每天一颗牛油果;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周末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一方面,不同阶层的人毫无保留地看到了彼此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媒体也越来越鼓吹同一种价值观和成功标准。渐渐地,所有人都被挤到了同一个地方,向着同一个方向奋斗。然而可悲的是,社会中的经济差距是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心又极其重。于是那些无法突破现状的人,只能一边羡慕着别人的生活,想要努力改善自己,一边又缺乏奋斗的斗志与能力,于是挫败不断,最后只能沦为社会的边缘人,一日日重复上着没有希望的班,不认命地活着。
虽说现在的年轻人,可以从事的工作类型比他们的父辈更丰富,互联网的开放也给他们带去了很多不上班的新机会,但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也比过去大多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境一般又不顾父母反对,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的青年来说,衣食住行的生存压力与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都让他们在许多个不想上班的时刻犹豫不决。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没有承担风险的经济实力,看似选择更多的年轻人实则根本没有选择。于是只好一边抱怨着不想上班,一边继续埋头干活。所以不想上班对当代青年来说,其实是一句十分沮丧而又无能为力的话,它背后隐含的是除了上班别无选择的无奈。
生活中我接触到的大多数人,都处于不想上班却还在上班的阶段。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无法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却又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我理解这种状态有多糟糕,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所以100个不上班的人这个项目诞生之初,我的愿景很简单:通过分享那些成功走上不上班道路之人的故事,给不想上班却又毫无头绪的人一些思路和勇气。
我始终觉得工作占据我们每个人人生中60%以上的时间,如果工作不开心,你的人生大概率也是无望的。工作本该是一件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事情,但反观现在的社会现状,受制于一些工作以外的因素,如复杂的人际关系烦琐的沟通流程死板的打卡制度等,很多人残存的最后一点工作热情也消失殆尽。这是否意味着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呢?不再受雇于任何一家企业后,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相信会买这本书的你,心中一定也多少存在这样的疑惑。
为了寻找答案,我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和不下50名不上班的人讨论过。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性:自主独立、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内心有自我实现的渴望。这些共性决定了他们注定不适合在一家公司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他们是一群关不住的鸟儿可能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上班,这本书正是为这群人所写的。
本书中,我将不上班的人划分成了几类:有专一技能的自由职业者、处于初创阶段的创业者、开店的个体户、有多重技能和身份的斜杠青年他们的故事会穿插在不同章节中。如果你问我这几类人有什么样的共性,让我把他们划分到了同一个概念下,那就是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别人。
我始终觉得未来社会,最理想的工作方式是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上班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如果你喜欢在一家稳定的企业工作,享受上班族的特有福利,就踏踏实实地上班;如果你想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并为自己的兴趣和事业打拼,可以试一试不上班。
无论你选择哪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人活一世,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林安
2019年6月27日 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