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HK$
96.8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HK$
217.8
《
经纬度丛书: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
》
售價:HK$
96.8
《
心理治疗中的真意:心理治疗师的心灵之旅
》
售價:HK$
96.8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HK$
142.9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HK$
63.8
編輯推薦:
★《紫禁城的黄昏》在摘得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末代皇帝》中出镜和被提及,它也是该电影的创作蓝本。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与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互为印证。
★掌故大家高伯雨译注,从多方角度辩证性地评述原文。
★两百多条译注,近百张插图,生动还原历史。
內容簡介:
庄士敦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1919年1924年,他身为溥仪的英文老师,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在这本目击身经的实录里,庄士敦不仅书写了末代皇帝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身世,也借此勾连起从义和团运动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冯玉祥兵变等诸多重大事件的中国近代史。
译注者高伯雨对书中提及的各个人物生平和风俗习惯都十分熟悉。全书包含两百多条译注,道出历史的诸多隐秘细节,为我们还原了真实而生动的时代面貌。
關於作者: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1938)
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先后就读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玛格德琳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898年被派往中国。1919年被聘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后,不再担任该职。著有《儒学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
高伯雨(19061992)
原名秉荫,又名贞白,笔名有林熙、秦仲龢、温大雅等,广东澄海人,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以谙于掌故驰誉香港文坛。曾留学英国,主修英国文学。回国后,在上海工作,抗战期间回港,为多家报社写专栏,并创办《大华》杂志。集结出版的作品有以听雨楼命名的文集五种,译注有《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紫禁城的黄昏》。
目錄 :
前言
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
19191924 年的紫禁城
毓庆宫的几位师傅
黄昏中的清廷
清王朝的吸血鬼内务府
乳臭未干的龙
复辟派的希望与梦想
紫禁城内的几件轰动性事件
心惊胆战的一群小朝廷人物
溥仪不屑做空头皇帝的经过
紫禁城里究竟有多少无价之宝?
龙凤之喜
溥仪计划逃出紫禁城
溥仪出逃密谋的幕后导演
从建福宫失火到遣散太监
第一个汉人内务府大臣
溥仪捐巨款赈灾的原因
两朝末路王孙碰头的悲喜剧
我荣任管理颐和园办事大臣
囚禁光绪的玉澜堂面貌
冯玉祥逼宫前夕的紫禁城
冯玉祥逼宫的一幕
关门皇帝变为溥仪先生
逼宫的人们骂我是坏蛋
张作霖冯玉祥为清宫宝物失和
溥仪由北府逃往日领馆经过
洋文老师的一片孤忠
历尽艰辛逊帝归故乡
內容試閱 :
前言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四十余年前仍盘踞紫禁城里的时候,曾聘请苏格兰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做英文师傅。这位帝师早年在爱丁堡大学念书,后来入牛津大学,得有文学硕士学位。他到东方来任职,始于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首先在港英当局服务,历任香港总督府秘书、辅政司助理等职。在19041917年期间,他被英政府派驻租借地威海卫,直至任行政长官。庄士敦在远东和中国人来往二十年,会讲一口很流利的北京话,并且会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据他自己说,还于中国的佛教、孔子都有甚深的研究。人们称他为中国通,他也自信不疑。
庄士敦受聘为宣统皇帝的英文教师的经过,在他所著的《紫禁城的黄昏》有详细说及。据溥仪说,庄士敦来授课的日期是民国八年(1919年)3月4日,采用接见外臣的仪式,由一个什么大臣带领引见,把庄士敦一直带到课堂毓庆宫。这时候,宣统皇帝高坐在宝座上面,庄士敦向他的皇上行君臣之礼,三鞠其躬,然后他的皇上站起来,和师傅握手。师傅又再来一鞠躬,引见大臣陪庄士敦退出。过了一会儿,重新把庄士敦带领引见,入毓庆宫,这一回是皇上向他的师傅行一鞠躬礼,算是拜见师傅了。
这个洋教师也学会了中国封建时代那一套把戏,以得到皇帝的赏赐为无上光荣,当溥仪在宣统十三年(1921年)为了把庄士敦的身份提高,隆其体制,赏以二品顶戴,庄士敦喜而不寝,连忙请人给他草拟一个谢恩折子,恭恭敬敬地递到他的皇上御前,文云:
臣庄士敦跪奏,为叩谢
天恩事:宣统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钦奉谕旨:庄士敦教授英文,三年匪懈,着加恩赏给二品顶戴,仍照旧教授,并赏给貂褂一件,钦此!闻命之下,实不胜感激之至。
谨恭折叩谢皇上天恩,谨奏。
二品顶戴到手后,不久,溥仪又再隆其待遇,赐以头品顶戴,居然升了官,是个一品大臣了。我在北京时,曾在陈宝琛家里听他讲庄士敦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庄士敦得赐二品顶戴后,立刻定制清朝的官服。当他第一次装扮成一个清朝大臣之时,令人见了好笑。他身上穿的是蓝袍长褂,下身穿的却是一条洋服裤子。头戴红顶缨冠,胸悬朝珠,但颈际仍然围着一条西洋人常见的白硬领,更令人笑不可抑的是脚踏英国式皮鞋一双。倒也成了清英合璧的两朝领袖,可与钱牧斋相媲美了。庄士敦后来知道了这是个笑话,才请内行的人替他打扮一番,装成一个道地的清朝大官儿模样,先后以此种模样拍成相片者凡十数种。
庄士敦入紫禁城授读,在丁巳(1917年)复辟之后,他会不会很希望他的皇上能有一日重坐龙廷呢?关于这一点,照我推想,他一定有此心理的。一个醉心帝制排场的人,一旦见到他的学生重为天子,自己成为帝师,甚至再造元勋,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因此,在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人员,在养心殿清查文件时,发现有些文件与庄士敦密谋复辟有关。该会爰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17日致函外交部,请照会英国驻华公使,勒令庄士敦出境(三十年前,自主的中华民国竟不能逐一不受欢迎的人物出境,思之殊有趣),该函原文云:
迳启者:本会于本年七月三十一日发现有去年春夏间清室密谋复辟文件及康有为请庄士敦代奏游说经过函等五件。事关内乱,业经送法庭检察。惟庄士敦系属外人,据康有为致彼之函,有特可注意之数点则康之游说,溥仪固知情,而为之传递消息者,庄也。金梁条陈,力言联结外人之必要,有借外力以定内乱等语。今庄竟以外人参预清室复辟密谋,挑拨我政潮,扰乱我治安,照国际惯例,应即驱逐出境。兹特将原函抄送贵部查照,应否照会该国公使勒令庄士敦出境,希酌核办理。
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这一纸公文,并不能把庄士敦撵走,他仍然追随皇上于张园行在,教其ABCD。清室的大臣是通过北洋政府的头面人物请到庄士敦来保镖的,当然不便把这个镖师驱逐出境了。
不久后,庄士敦的师傅职务解除,英政府派他做威海卫租借地的行政长官。他从1927 年担任此职到1930年,1931年回国。依照庄士敦的资格,大可以外放为殖民地总督的,但不幸的是,他二十年前在威海卫任职时,曾用一个中国名字林兆阳写过一本A Chinese Appeal to ChristendomConcerning Christian Missions(暂译为《一个中国人对于教会人士的意见》),对英美教士颇有讥评。后来教会人士查出这个林兆阳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庄士敦师傅,因此英美教会对他大有恶感。他本来有机会做香港总督的,但英国国内有一部分舆情对他不大有利,终于未成为事实。当1934年《紫禁城的黄昏》(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在伦敦出版时,在著者的履历下列叙所著各书,这本得罪教会的书赫然亦在其中。这件事情,在三十年前曾遍传中国的读书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庄士敦回国后,大概因为这件事情很不为舆论所容,只在伦敦大学做中文教授,同时又是伦敦东方语言学校远东语言文化部主任。他的学生宣统皇帝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后,庄士敦留得老眼在,乐观厥成,特地在他所买的一个小岛上高悬满洲国国旗,以示不忘故主。他为什么不投奔他的故主做个从龙之士,我不大清楚。他是1938年3月6日逝世的,享年六十四岁。当时满洲国的康德皇帝有没有给他谥号或赐以什么太子太保的恩典,我还未能查出来。他的著作,除上揭二种外,尚有From Peking to Mandalay、Lion and Dragon in Northern China、Buddhist China、The Chinese Drama 等。
《紫禁城的黄昏》这部书是庄士敦著作中最为中国人所知的一种,就我个人看来,其价值远在他别的著作之上。全书共486页,分为25章,插图41页,1934年3月,由伦敦维克托戈兰茨有限公司出版,同年3月印第二版,5月印第三版。大概是出版后颇能轰动一时,在三个月内就印了三版,成为那一年的畅销书之一。扉页有庄士敦题字云:
谨以此书献给
溥仪皇帝陛下,以纪念十五年前在紫禁城里我们的一段愉快的关系。本人很诚恳地希望皇帝陛下在经过黄昏与长夜之后,黎明和新的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同时,在长城内外他的子民都将和他一样过着愉快的日子。
他的忠诚与依恋的臣仆及教师庄士敦
书中有《宣统皇帝御序》一文,是郑孝胥代书的,庄士敦将原迹影印在书内,今将御制序文录下:
甲子十月,予自北府入日本使馆,庄士敦师傅首翼予出于险地,且先见日使芳泽言之。芳泽乃礼予,假馆以避乱军。乙丑二月,予复移居天津,距今七年,而庄士敦前后从予于北京天津之间者约十三年,中更患难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最详。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嗟夫!丧乱之余,得此目击身经之实录,信乎其可贵也。庄士敦雄文高行,为中国儒者所不及,此书既出,予知其为当世所重必矣。辛未九月。(下盖朱文宣统御笔,白文自强不息二小印。辛未为民国二十年,公历1931年。甲子、乙丑为民国十三、十四年。)
这部数十万言的大著,如果把它全部译为中文,差不多有六七十万字,在出版条件上似乎颇成问题。幸喜第一章到第七章所记的多为国人所知的事,平平无奇(从戊戌维新讲起,接着是庚子义和团运动、光绪的末年、慈禧太后、辛亥革命),全书的戏肉当在第八章《大清皇帝与洪宪皇帝》开始,到第十一章《19191924年的紫禁城》精彩渐见,以下就引人入胜了。现在我试从第八章开始翻译,为便利读者计,采用意译的方法,拿来与原文一字一句地对比之后,当然略有出入,但愿尽量保留原意,绝不欲违背原作者的意志。
译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至低限度在我本人如此),我尤其讨厌译外国人写的有关中国的书,不过这部《紫禁城的黄昏》所记述的大都是我三十年前所闻所知的事情,因此还不至觉得困难重重。但个人的闻见有限、能力有限,动笔之后,必定会有许多困难源源而至的。例如人名一事,大名鼎鼎的人物,当然知道是什么人,但有些不大著名的人或无名小卒之辈,如果出之于音译,就似乎是大笑话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将竭力避免,设法查考,但在香港不易找到参考书,又不易遇到老辈可以请教,到万不得已之时,仍不能不出之音译,以待日后查出再行改正。这一点请读者原谅。
译者 1964年12月26日在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