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HK$
184.8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HK$
184.8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HK$
140.8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HK$
53.9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HK$
108.9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HK$
283.8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HK$
65.8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HK$
49.5
|
編輯推薦: |
1.《国语》是中国z早的一部国别史,具有高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先秦历史的基本文献。记载了西周覆灭,齐桓公、晋文公称霸,吴王夫差破越复仇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重大历史事件。对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此书;对于治文史的学者,此书是必读书。
2.《国语集解》集清代各家研究成果于一炉,提供给读者更多准确理解《国语》文字的方便,是目前可见校释较为详尽的《国语》整理本。
3.中华国学文库本《国语集解》,简体横排,以繁体字整理本为基础,保留专名、书名线,是广大读者方便阅读的版本。
|
內容簡介: |
《国语》是中国z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内容上起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以春秋史事为主。书中记录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军事、兵法、外交、经济、财政、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国语》不少记叙与《左传》相表里,有春秋外传之称。三国魏晋时期为其作注者甚多,唯吴国史学家韦昭之注独存于世。
徐元诰《国语集解》,收韦昭注,并网罗清代各家之说,间出己见,为《国语》全文进行注解。该书兼采公序本与明道本,从文字音韵、文物制度、人名地名等方面进行注释。王树民、沈长云点校的《国语集解》参照十几部注本,对全书进行了点校整理,为读者使用提供诸多便利。
|
關於作者: |
注者:
韦昭(204―273),一名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其历任丞相掾、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左国史等职,是中国古代史上从事史书编纂时间z长的史学家。著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
集解:
徐元诰18771955,字寒松,号鹤仙,江西吉水人。早岁赴日留学,回国后供职于中华书局字典部,策划主编《中华大字典》和《辞海》。一九四九年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著有《管子释疑》、《说文》、《法学通论》、《民主》、《国语集解》等。
点校者:注者:
韦昭(204―273),一名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其历任丞相掾、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左国史等职,是中国古代史上从事史书编纂时间z长的史学家。著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
集解:
徐元诰18771955,字寒松,号鹤仙,江西吉水人。早岁赴日留学,回国后供职于中华书局字典部,策划主编《中华大字典》和《辞海》。一九四九年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著有《管子释疑》、《说文》、《法学通论》、《民主》、《国语集解》等。
点校者:
王树民(19112004),历史学家,武清县(今属天津)人,生于书香世家。1931年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读书,受顾颉刚影响很大。建国后担任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学院史地系教师等职。主要著作有《史部要籍解题》、《中国史学史纲要》、《曙庵文史续录》;点校古籍《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廿二史札记校证》《通志二十略》《国语集解》;编校《戴名世集》《戴名世遗文集》等。
沈长云,1944年生,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先秦史、史学理论、中国古代文献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师从赵光贤先生。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所长,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上古史探研》、《中国历史:先秦史》、《赵国史稿》、《战国史与战国文明》、《金文断代方法探微》、《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等,点校古籍《国语集解》。在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
目錄:
|
前言
国语集解叙例(徐元诰)
周语上第一
周语中第二
周语下第三
鲁语上第四
鲁语下第五
齐语第六
晋语一第七
晋语二第八
晋语三第九
晋语四第十
晋语五第十一
晋语六第十二
晋语七第十三
晋语八第十四
晋语九第十五
郑语第十六
楚语上第十七
楚语下第十八
吴语第十九
越语上第二十
越语下第二十一
附录
国语解叙(韦昭)
国语补音叙录(宋庠)
重刻明道本国语序(钱大昕)
原国语集解目录
国语的作者和编者(王树民)
《国语》人名索引
|
內容試閱:
|
《国语》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所记内容以春秋史事为主,不少记叙与《左传》相表里,《汉书艺文志》将其与《左传》并列入春秋家,故自汉人以下,或径称之为《春秋外传》,而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唐刘知几作《史通》,始别《左传》与《国语》为两种不同的体裁,而以《国语》作为六家,亦即诸种史学著述中的一家,即今所称国别史之首。清《四库全书总目》于史部下无国别一项,而将其列入杂史类。无论何说,《国语》长期以来被视为一部基本的史学著作,是没有异义的。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讲,《国语》实际并不是一部史,它的目的并不在于纪事;以国分类,亦不是它的主要特色。《国语》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部语,语的本义是议论。《说文》云:语,论也。其解言字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是《国语》本为一部议论总集。古人从事教育的一个手段,即是收集前贤有关政治、礼仪、道德等方面的精辟议论,把它作为教材教给后人。《国语楚语上》记楚大夫申叔时建议庄王太子学习的内容中,有一项就叫做语。叔时对楚太子傅说: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国语》的名称,即是讲该书乃集合各国之语编辑而成。
(略)
《国语》作为先秦时期重要的史籍,其史料价值及在学术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以此,它受到历来学者的重视,并有多人为之作注,重要者有东汉时的郑众、贾逵,魏晋时的王肃、唐固、虞翻、韦昭、孔晁等。唐宋以来,各家之注多失传,惟韦昭《国语解》独存于世。北宋时,宋庠字公序,曾对《国语》及韦解加以整理,并作《国语补音》三卷,成为主要的传世之本。又有仁宗明道年间所刊之本,清黄丕烈重刊之,并作了校勘札记。于是自清代中期以后,明道本与公序本同为《国语》通行之本。
清代学者校注《国语》者甚多,大致可分为二类:一为全刊《国语》本文及韦解更加附注者,为补注性质;另一种则仅摘列《国语》及韦解有关文句加以校勘诠释,而以后者为多。最重要者为汪远孙之《国语校注本》三种,即《三君注辑存》四卷(三君谓贾逵、唐固、虞翻)、《国语发正》二十一卷、《国语考异》四卷。此外如刘台拱《国语校补》、汪中《国语校文》、陈瑑《国语翼解》等,又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群经平议》,也都有重要的校释成果。取补注性质者,较早有董增龄之《国语正义》,正文依公序本,韦注加解字,正义则加疏字以别之。清末民国间有吴曾祺的《国语韦解补正》,因其晚出,采摭各家之说较多。其后有沈镕撰《国语详注》,惟存《国语》正文,摘列重要词句,略加诠释,其性质为重注而非补注。徐元诰之《国语集解》行世最晚,而能网罗各家之说,取补注形式,较其前各书为详,从而更有利于读者对《国语》的阅读。
(略)
徐元诰的《国语集解》初版于一九三○年,由中华书局印行。其在全刊《国语》本文、韦解全文的基础上,选择各家有关校勘及注释文字,参以己见,使历来国语研究成果备于一炉,颇便读者阅览。在校勘方面,为求《国语》原貌,其兼采公序与明道两个本子,择其是者而从之,而列其异文于《集解》之中。或据诸家之说,明其所采与不当采之理由。(略)凡此,皆见《国语集解》在广泛利用各家校勘成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经过这样校勘的《国语》正文及韦解文字,当较过去更为可靠。
同样,由于采纳了各家不少注释,《集解》也提供给了读者更多准确理解《国语》文字的方便。这些注释,有为韦解未采而为汪远孙《辑存》所收辑的贾逵、唐固、虞翻三君的注,但更多的是清人的各种注释。他们有的以文字音韵考释见长,有的以对某种文物制度的通晓见长,有的则以古地今释见长。《集解》援引诸说,或于某些缺注之处补注之,或对韦解某些错误的训释进行纠正,或对其尚嫌粗略的注释进一步解释之。(略)
(略)
《国语集解》之疵误虽多,但能容纳清代以来各家校释《国语》之成果,两相权衡,仍是瑕不掩瑜。如能正其疵误,则可嘉惠读者,收事半功倍之效。爰加董理,标点全文之外,更着重校勘,共计写成校记一千一百馀条,每条按序编号,而总附于每卷之末。原书所载旧序,则改为附录,刊于全书之后。全书由沈长云标点初稿并校出有关问题,而由王树民最后定稿,写成校记。时间既迫,又杂事纷纭,未能从容校勘,罅漏必然多有,幸祈读者不吝教正为感!
王树民 沈长云 二○○五年岁杪
此书初版前言为王树民先生一九八六年撰写,现据以增补重撰。沈长云补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