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HK$
54.8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HK$
74.8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編輯推薦: |
初克堡同志,祝写出更好、更代表时代精神的作品。
著名剧作家曹禺
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
著名作家刘绍棠
初克堡同志,希望我们能把*难克的堡垒打开。
著名词作家乔羽
|
內容簡介: |
《带着乡愁进北京》这部作品集涵盖了四种文学题材,内容深刻丰富,形式活泼多样,时代气息浓郁。作者以质朴洗练的笔触把读者引领进时光隧道,像是从黑白默片时代逐步进入到彩色胶片、镭射电影时代,通过刻骨铭心的个人经历反映了国家几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
散文平实中见真情,冲淡中见蕴藉;小说文笔流畅,从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作者亲历的生活和社会;纪实多是工作中遵命之作,力求在老套中求新奇;诗歌多为青年时代的率尔操觚之作,感情真挚充沛,直白浅近,像是带着泥土气息的野花。作品集既有个人情感的涓涓细流,也有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置身其中,与时代同呼吸,令人掩卷沉思!
|
關於作者: |
初克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辽南山村,挨过饿,种过田,当过公社机关小职员。文革后首届高考幸运儿,由此成为凤凰男。寒窗苦学共获得十个文凭,谋生就职于二十个单位;村乡县市省部,每个台阶都曾历练,文教农法党政纪企媒军,社会常见行当均有涉猎;有过得意荣耀,受过打压磨难。学识广博而低调朴实,饱经世故不失赤子之心。青涩少年发表作品,业余写作终生不辍;获得几次小奖,退休后将以此为乐。愿把所学所历,记录于生命史册。
|
目錄:
|
序言:自说自话 / 1
散文篇
妈妈花 / 3
偷来的西瓜最甜 / 8
一支难忘的黄色歌曲 / 13
动物二题 / 21 1
情缘深深忆泰州 / 27
那兵 那树 那歌 / 30
军旅歌曲《小白杨》幕后佳话散记
《毛主席语录》人生的教科书 / 41
我的第一个借书证 / 47
难忘一曲 / 50
车过小站忆面包 / 52
在黄山上过年 / 53
小说篇
岁月如歌 / 59
目录
现 管 / 147
信 任 / 150
平 衡 / 153
校 徽 / 156
姐姐和二姨 / 160
纪念品 / 162
冒 风 / 164
捧 杀 / 167
举手长劳劳 / 169
生命力 / 172
在没有花环的高山下 / 174
洪水漂来的爱情 / 197
纪实篇 2 乡贤老爸 / 209
梦里老家 留住乡愁 / 221
寻访中原腹地的古村落吕楼
中校农工 / 227
胸中荡风雷 笔下走龙蛇 / 234
著名草书书法家王富强素描
谍 殇 / 246
军统特务赴台上访 一十三年求告无门
风雨中,警徽闪闪指方向 / 270
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赵刚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 286
记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武警内蒙古边防总队
某部士官魏巍
带着乡愁进北京
诚信奠基筑广厦 / 301
卖良心药 创百年店 / 317
记全国道德模范、海南广安堂药品超市连锁经营
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才
一位大爱的母亲 / 334
记唐山市常记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常玉珍
诚信通四海 创新铸伟业 / 348
记河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鑫合生物化工有限
公司总经理张禹
和谐社会的忠诚卫士 / 362
记解放军某部边防团团长刘礼智
黄土恋歌 / 368
在曹操故乡讨债 / 389
一簇报春的映山红 / 394
访高屯农民文学社 3
孤女千里寻父 八方亲人相助 / 400
诗歌篇
返乡途中 / 407
她和茶 / 408
春天,在责任田里 / 410
松树,十万火急 / 412
站在信筒前 / 415
庄稼院的诗(诗三首) / 416
写在砖墙上 / 418
信 任 / 419
目录
新年之夜 / 420
水 / 421
写给张志新
哲理诗一束 / 422
致医生 / 422
信 筒 / 422
投票箱 / 423
锁 头 / 423
档案袋 / 423
香 烟 / 424
扑 克 / 424
红墨水 / 425
粉 笔 / 425
向日葵 / 425
4 灯 蛾 / 425
|
內容試閱:
|
序言:自说自话
刚入行的文学新手出本集子,通常都爱请个文坛名家大腕写篇序,以壮声色。这个套路古今中外皆有,当下中国更是时髦。不才在文坛也认识几个国家级的作家评论家,舍皮搭脸求篇序也能办到。可总觉得码字的最终还要靠作品说话当然是靠自己的作品,而不是靠写序者的作品。这样想来心气就平和淡然,不沾名家的光也罢了。傻小子睡凉炕,全靠自个儿火力旺。锵锵锵,急急风,末将登场,这厢有礼了。
养生界有句名言:自己是自己最好的保健医生。仿此,似乎也可以说作者是自己最好的读者。循着这一思路,在此引导读者先读心后读文。
读者从书名中乡愁两个字就可以猜到作者出身农家,虽然当下乡愁一词含义宽泛,可以做多种解读,但终归离不开它的底色乡村。本人生长在塞外小山村,1977年恢复高考才跳出农门,是个原生态的凤凰男。
凤凰男乃网络语言,特指从山村通过高考进入城市工作生活的乡下小子,取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之意。在网络语境里,对凤凰男褒贬杂糅,充满善意的揶揄和调侃的意味。尽管如此,在下仍不避这些冷嘲热讽,勇敢地主动戴上这顶荆冠。因为本人实实在在就是从辽南山村考进首都,并在北京扎根落户,货真价实的凤凰男。至于社会上对凤凰男的种种议论,我均付之一笑:芸芸众生各有各的活
法,优劣功过只能任人评说。
凤凰男们最崇敬的人生导师首推毛泽东。当年毛泽东从韶山那个湖南山村飞出,一飞冲天,奔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有他老人家在前面引路,咱这个山沟野孩子从乡间小路进县城、到市里、闯省会、住首都,真的是一路趔趄,连滚带爬,总算没被时代的列车甩下。瞻前望后,左顾右盼,千百万凤凰男正笑傲江湖、纵横神州。 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考进城市的乡下小子所谓凤凰男成千上万,但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之一,本人的经历还是颇有特色的。在此摘录团中央刊物《中国青年科技》杂 志1992年阳春号对我的介绍:
考试之最初克堡
从乡下到县城,从省会到首都,南起武汉,北至哈尔滨,许多地方都留下他转战考场的足迹。1977年12月(文革后首次高考)至1992年12月的15年间,他一共参加了274次考试,平均每20天进出一次考场。 2 这里所说的考试,是指教育部门举办的合格后发给文凭或承认资格的正式文化考试,在校读书时的音、体、美考试及工作后的普法考试、知识竞赛等均未计算在内。
他通过这些考试,共获得十个不同专业大专以上文凭。
他叫初克堡,现在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研究生。
本人在《青春纪录》一文中这样写道:
当我抱着厚厚一摞毕业证书、结业证书之类的材料,踏进《中国青年科技》编辑部的门槛时,心里真有点不好意思,但我还是鼓足勇气说:我创造了一项纪录!
考试次数最多,很难说清它是开拓创新还是困境奋争,很难把它归为一项业绩还是一种追求。然而,不论怎么说,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之最。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之最都值得研究与思考。
我从穷乡僻壤一步步考进繁华都市,我的考试之最集中反映了城乡差别;我是带着十年动乱的底子,经过拨乱反正,一直考到改革开放硕果累累的,我考试之最中更体现出历史的曲折和时代的步伐。
有一段时间,我简直被考煳了。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这不但是对我知识水平的测试,也是对我体力与意志的考验。今后,我还想参加更多的考试。也许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就要靠着考试这根杠杆的支撑,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不断超越。
有人说,你这不是鼓吹文凭热吗?可我说,尽管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出现过文凭热,热的只是种种冒牌文凭,我仍然认为,不怕文凭热,只怕热不起来,文凭热即使有一百种毛病,也比麻将热、跳舞热好一万倍!
我曾向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申报过参加考试次数之最,该机构回复说,由于我参加过的一些考试的组织者不是国际承认学历的高校,因此他们不能认可我的考试之最。
实际生活中,我研究生毕业后,还在社会上参加过一次北京市和两次中央机关的公务员录用考试(首次报考中央机关,原单位因我服务期未满不放行),两次律师资格考试、一次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一次国家质量审核员资格考试、一次高级职称外语考试、二十二次招考领导干部考试、一次最高人民法院选拔高级法官考试。其中几次资格考试均合格;招干考试则因政审或身高问题而落选。
在下参加 1990 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以 412.7 分 (满分 500 分。当年全国文科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为往届生280分、应届生300分)的全国最高成绩被国家教委从成都某高校调剂到北京某重点大学就读。那年全国招收研究生才三万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少的一年,可见竞争之惨烈。
这些经历足以证明自己勇于进取,自强不息,不负父母家人和山乡父老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回顾半生,唯一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活得堂堂正正,没有一丝奴颜和媚骨,没有在任何权贵面前折辱过尊严,真正做到了靠本事吃饭。
鄙人罗列这些绝无炫耀之意,而是在年过半百之时愿以自己成功的心得和蹉跎的经历,给更多后来的凤凰男提供成长的借鉴。读好课堂上的书只要十几年的光阴,而读透社会这部大书却需要一生的岁月。
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这几十年间,我这个无所凭借的乡下小子靠着考试这副登山杖,在人生的山路上艰难攀爬,虽未取得骄人的业绩,但总算对得起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代人提供的历史机遇。我抓住了青春的尾巴,劈波斩浪,逆流而上,在一路拼搏中送走了青春岁月,没有虚度大好年华。进入人生的后半场,回首往事,我们五〇后知识分子大多都会想起尼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句名言,我作为普通人没那么高大上的境界,只想借用一句吉卜赛人的格言来勉励自己: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有一天当我们老了、死了,我们的后代路过我们坟头的时候,是来为我们献上一束花,而不是来吐口唾沫。因为我们,为他们的自由和幸福努力过。
倘若能实现这一渺小的人生追求,对我而言,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这部文集就是我蹒跚前行的点滴记录,也是我攀登身姿的剪影,还是我所处时代的折射,更是自己水平能力阅历品性的间接反映。借助这本小书,整理过往,把自己经历过的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打包存放于记忆的保管箱,以此纪念曲折跋涉的青壮年岁月,更以此纪念陪伴我度过数十载苦乐年华的爸爸妈妈。
古人有以文会友之说,诚愿借助这本小书结识更多的朋友。但愿您读后嘟哝一句:这小子有几篇写得还行,一盒烟钱没白花。
是为自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