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編輯推薦: |
联合国基金会高级顾问托马斯E洛夫乔伊鼎力推荐
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科学家和环保人士是在高喊狼来了吗?
气候变化真实存在,并威胁到地球上的多种植物和动物。然而,对该问题的认识两极分化,灾变论者担心人类正步入大灾难,而怀疑论者坚持不足为虑。对此,皮尔森反对厄运难逃的预测,强调自然通常能出乎意料地适应环境变化,*重要的是:当下不是该责备谁,而是该做什么。
|
內容簡介: |
气候变化真实存在,并威胁到地球上的多种植物和动物。然而,对该问题的认识两极分化,灾变论者担心人类正步入大灾难,而怀疑论者坚持不足为虑。在《濒临灭绝》一书中,理查德皮尔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客观冷静地解释了这些争论背后的科学。
皮尔森有力论证了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耦合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威胁因素,气候变化增加了物种的灭绝风险。但皮尔森没有危言耸听,他反对厄运难逃的预测,强调自然通常能出乎意料地适应环境变化。尽管如此,皮尔森没有掩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全球各地的个案研究,他不仅阐述了我们知道什么,还说明我们如何知道的通过数据、方法,以及特定结论背后的逻辑。通过这种方法,他加深了我们对科学能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的理解,并贡献了这场争论中真正有用的独特视角:当下不是该责备谁,而是该做什么。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理查德皮尔森是美国自然博物馆(AMNH)的科学家,任职于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中心以及两爬动物馆。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顶尖的同行评议科学刊物(包括《自然》)上发表了大量论文。他在AMNH的研究获得NASA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理查德于2005年从英国移居美国,和妻子定居于纽约市。
译者简介:
刘炎林,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2004年起从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
梁旭昶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西部项目主任,常年从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工作。
作者简介 理查德皮尔森是美国自然博物馆(AMNH)的科学家,任职于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中心以及两爬动物馆。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顶尖的同行评议科学刊物(包括《自然》)上发表了大量论文。他在AMNH的研究获得NASA和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理查德于2005年从英国移居美国,和妻子定居于纽约市。
译者简介:
刘炎林,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2004年起从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
梁旭昶 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西部项目主任,常年从事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工作。
审订者介绍:
李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野生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的研究与科普。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猫科、熊科、鹿科动物专家组专家成员。
|
目錄:
|
第一章 生命的气候
第二章 山坡上的两爬
第三章 直抵地球尽头
第四章 同步性的脱节
第五章 全球性指纹
第六章 灭绝风险
第七章 唯动能止
第八章 复杂的群落
第九章 狼来了吗?
第十章 21世纪的自然保护
|
內容試閱:
|
本书讲的是气候变化对地球动植物多样性的威胁。一些媒体报道宣称,在21世纪,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超过一百万物种的灭绝。灾变论者担忧来日大难,而怀疑论者嘲笑杞人忧天,争论两极分化。本书试图准确描述当前对该问题的认识,解释争论背后的科学道理,客观冷静地评估气候变化的风险。
我的主要论据是气候变化严重威胁许多物种的生存。尤其是结合其他威胁因素时,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杀和物种入侵,气候变化导致大灭绝的风险将被进一步放大。不过,现在仍然很难预测未来的影响有多坏,同时,我也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危言耸听的说法。由此,我挺进一些棘手而重要的领域,讨论科学家在影响公众和政治争论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科学家和环保人士是在高喊狼来了吗?
近年来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文献汗牛充栋。我写作本书的初心,是将精彩而重要的科学发现中的一部分介绍给更广泛的读者。本书绝大部分信息直接来自一些科学期刊上已经发表的论文。此外,我的同事也分享了洞见和趣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技术资料。不过,我并没有像记者那样采访各领域的专家来为这本书提供内容。
详尽回顾关于这个话题的科学研究并不是我的目的。相反,我挑选了一些个案研究来描述关键概念,进而组成连贯而有趣的故事。我尽可能挑选来自不同区域、关于不同生物的研究。我还特别关注这样的研究:热忱的志愿者公民科学家提供的事实和数字,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要理解科学,就有必要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我不仅写我们知道什么,还写我们是如何知道的数据、方法,以及得出某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比如,我描述了各种各样的观察和模型,它们曾用于预测气候变化造成的物种灭绝风险。要正确解读这些结果并明智地应对威胁,就有必要了解相关预测是如何做出的。
希望本书对关注自然保护和气候变化议题的人士有吸引力。我发现,只要避免过多的术语,科学的细节非常容易理解。实际上,写作本书的经验告诉我,将科学论文翻译成非专业人士可以阅读的文章,不但不会降低精确度,某些情况下还会提高精确度。专业术语和学术措辞尽管晦涩,但不会隐藏古怪的逻辑或幼稚的想法。
无论喜欢与否,气候变化和自然保护都关乎我们所有人。要采取明智合理的措施应对未来的挑战,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清楚地理解气候变化的风险。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们加深理解。
|
|